这是一个正在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的变迁以及社会结构的演进,历来要缓慢但却平静得多,也是真正难以逆转的历史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伊始,目标就不是简单的政权更迭,而是“改造社会”。这场变革到了20世纪60、70年代,形成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力量的人文思潮,它使平民权力走向对话语霸权的争夺和对社会记忆的主动建构;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开始融入大众生活,且在大数据的云端实现了精确与浑沌的谐调统一,人文与科学前所未有地开始共同促进社会巨变,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意识形态也在相互斗争中力图取得各自的更大影响。而社会却在这两者的拉锯战中不断进步并书写着新的历史。
档案作为凭证性的原始录存,是人类信息系统的根基之一,传统上也更靠近科学,因为证据性是科学精神的灵魂。德里达的解构让我们突然意识到档案系统的主观性及其与社会记忆建构的关系。经过40年努力,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管理科学、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档案事业体系,基本实现对社会生活的全面覆盖,这一希冀与差不多同时期加拿大特里·库克等人提倡的完全档案理念不谋而合。全面的覆盖需要全面的信息记录方式与载体,隐含着人文与科学理性冲动的全面结合。
新信息技术也隐含着对传统档案体系的解构。数字技术从根本上让信息回归符号本质,最大程度上解除了信息对固定物质载体的依赖,档案的原始凭证性似乎不仅面临主观性解构,同时也遭遇物理层面的客观性危机。我们业已意识到人文与科学结合的必要性,档案系统的主观性并没有消解人类对原始记录的证据性及其客观性的需求;另一方面,视听记录的冲击让我们重新思考文字记录的本质,数字技术依托对物质固化载体依赖的相对解脱正让我们重新思考符号本质,并给我们打开一个重构人类信息与传播及其档案系统的崭新前景。
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哲学问题,需要我们在重构人类认知、知识留转、信用建立与信息交流过程的同时,重新思考这些我们曾经习以为常的人文与社会现象的本质。依托对这些本质的把握,我们可能意识到我们误以为漫长,实则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非常短暂的文字、纸张乃至大众传媒时代不过是短暂的过渡;也依托这种把握,我们能在新信息技术平台上构建更加高效、美好的人类未来,远比我们当初想象的更加美好。
真的,档案不仅仅是曾经欢乐与悲哀扬尘的封结,同时也是苦苦等待的对于美好未来的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