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共同体建设的乡村生态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2019-12-16 08:18刘朋虎陈华翁伯琦
宁夏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态经济乡村振兴

刘朋虎 陈华 翁伯琦

摘要:生命共同体建设与乡村生态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基于生命共同体建设的乡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包括以乡村家庭农场为单元,构建乡村农业清洁生产模式,建立“点”上生产经营小循环;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单元,构建有效延长农业产业模式,建立“线”上生产经营中循环;以高优产业集群为单元,构建共生互利生态经济模式,建立“面”上生产经营的大循环。促进乡村生态经济发展要应用高新技术提升绿色生产水平,着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应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生产,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应用现代组织方式推动农业发展,着力提高整体竞争力;应用科技普及推进农业发展,着力提高成果转化率;应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农业,着力提高共赢融合度。

关键词:生命共同体;乡村振兴;生态经济

中图分类号:F303.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2921(2019)06-070-010

田是人的命脉,水是田的命脉,山是水的命脉,土是山的命脉,而林和草则是土的命脉,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1]如何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过程中,有效治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持续建设良性循环的生命共同体,因地制宜构建乡村生态经济集群,促进幸福家园建设与全面小康建设,这无疑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乡村振兴及其科技创新创业的重要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是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内涵与本质规律的深刻揭示,是推动绿色发展的理论之基。中国拥有多山地理与多水流域的资源禀赋,山水林田湖草遍布各地城乡,绿水青山既是自然与生态财富,又是社会与经济财富。我们要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更加主动地懂得“绿”、护好“绿”、用足“绿”,让城乡自然资本不断增值,让绿色资源创造更多红利,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为金山银山,努力实现产业优、活力强、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2]

一、生态经济学研究进展以及生命共同体建设意义

实际上,自20世纪40年代起,生态学理论就开始应用于生产实践。20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世界范围的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和环境污染等日益趋重,再加上人口增加、粮食供应、自然资源逐步趋紧的压力,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人类生活造成了巨大冲击。[3]如何有效地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的矛盾,如何有效避免环境污染与生态失衡的危害,无疑已成为经济与生态领域科学家们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4] 很显然,生态与经济既是紧密相联,又是相互影响的。

(一)生态经济学发展阶段及其研究进展

20世纪80年代国内首次提出了生态经济的研究与实践命题,并开始建立我国生态经济学的目标体系。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内核是注重资源优化配置,生态经济学实践要义是社会最优解与企业最优解的强烈互补性,这就是生态经济学有别于其他经济学分支的一个显性的特征。[5]就发展意义而言,生态经济研究不仅涉及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而且还具体涵盖了生态产业、生态恢复、生态保护等重点领域,并相应延伸并形成了产业生态经济学、恢复生态经济学、保护生态经济学三个重要分支。

我国生态经济学研究与应用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起步阶段。注重以維护生态平衡为核心的研究与应用。1978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曾明确指出:“过去我们狠抓粮食生产是对的,由于忽视经济作物、林业、畜牧业、渔业协调发展,尤其是没有注意保持生态平衡,造成了生态系统的损害,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6]。1983年发布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指出:“实现农业发展目标,必须注意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要力求在保障上述三大前提条件的框架下,深入研究并优化布局生态经济产业,力求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农业发展模式。二是深入阶段。注重以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研究与应用。从1984年起,有更多的经济、生态、环保、农林等行业专家学者加入到生态经济的研究与开发行列,聚集力量,形成共识,并创立了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构建了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体系,为深化生态经济的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奠定了重要基础。[3]至20世纪90年代初,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我国生态经济发展的主导理论。三是提升阶段。注重以科技兴农推动农业绿色发展的研究与应用。重点是探索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带动乡村产业,着力创建乡村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与经营体系,推进乡村生态经济产业集群的优化构建,在保障乡村产业持续发展之时,保护良好生态环境,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目标。

就理论研究进展而言,生态经济学有三个主要切入点:第一,发展模式研究。其研究的主体是整个生态系统,深入探讨并有效评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利用数学方法构建生态经济发展模型,重点包括如何精确测算生态系统顺向演替带来的价值叠加,及其逆向演替造成的价值损失,力求在阐明系统内在关系与过程变化规律基础上,优化创立保护生态、改善环境与发展经济相协调且富有成效的模式。[7]第二,发展机制研究。统筹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无疑需要管理制度与技术创新作为保障,统一企业和个人的自利目标与利他目标,规范生产企业和城乡居民的行为,优化构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双赢关系。第三,发展政策研究。我国的生态经济学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许涤新等老一辈生态经济学家最早提出了鲜明观点: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如何保持平衡,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的一方是前者。如果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或者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必然造成直接或者间接的经济损失,甚至是长期性的影响。[8]生态经济学家们从利益相关者的内在关系与影响因素方面,阐明了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之间的内在关系。[5]发展政策研究属于管理学范畴,要在全面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基础上,通过充分协商,形成共同目标,开展密切合作,朝着双赢乃至多赢的方向推进生态经济开发,全面树立经济与生态协同发展的导向,从而形成相互促进与和谐共生的约定,力求共同遵守。

(二)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论述,言语朴素、内涵深刻,就本质意义认识,形象说明并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及其重要意义。生命共同体蕴含两个方面的深层次要义,一方面表达了其是不同自然生态系统间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以及信息传递的有机整体,另一方面阐述了其是人与自然紧紧依存且生物多样性丰富以及更大区域尺度的生命有机体[9][10]。就实践意义认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核心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功能性特征,其建设要义是注重整体统筹与优化协同,要从过去的单一要素转变为以多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的持续保护与综合修复,着力提升系统生产能力与生态服务功能。[5][11]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是一个各要素之间存在着普遍联系且又相互影响的复合大系统,既不能顾此失彼而独立存在,更不能实施人为分割管理。例如区域的森林、水系、矿藏、生物等多种自然资源组成互为依托与互为基础的生态系统,需要从全局视角设计与实施危害防控与系统管理。对受损的系统或者污染的环境,则要根据空间影响范围及其相关要素功能联系进行整体性解决方案设计,而不是简单的对个别要素采取单一治理对策,需要采取系统综合与全面措施予以统筹解决。[11]

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与作用是多方面的。从系统工程的视角认识,生态环境保护决不能再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的老路,而必须采取统筹兼顾、多措并举、整体施策的方针,积极寻求生态修复、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推进全过程、全地域、全方位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12] 以治理水污染与保护水环境为例,在整体规划上需要全面统筹水系的左右岸地、上中下游;在污染防治上需要科学统筹全区域陆地水面、地表地下;在生态保护上需要统筹兼顾全国性水系生态、河流海洋,达到系统治理的最佳效果。从持续发展的视角认识,要深入实施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需要把握三个重要环节:一是要开展大规模整体绿化行动。坚持生态优先,实施有效防控,加快区域水土流失防控和荒漠化石漠化的有效治理。二是要推动流域生态经济带发展。坚持共抓生态环境保护,注重引领生态经济开发,涉及大江大河流域的一切经济活动都要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前提,统筹兼顾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统一。[12]三是要坚持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促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有机融合,不可因小失大、顾此失彼,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长期性破坏,要学会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从根本上实现保护与开发“双赢”目标的辩证统一。

就美丽中国建设而言,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富有显著的实践意义,其要求人民必须从生态保护与持续修复做起,而且要突出整体性、系统性和功能性特征。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保护蓝天碧水与绿色原野,这是按照党中央部署必须认真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保护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与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坚持绿色发展,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源头防控,突出责任到位。显而易见,要处理好分子与分母的关系,要对污染防治这一分子做好降低污染物排放量的减法,对生态保护这一分母做好扩大环境容量的加法,协同发力,减少污染危害的比值[12]。要全过程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的监管,有效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全面加强城镇洁净增绿工程建设,让城乡百姓享有惬意生活休闲空间。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中国,既是目标、也是过程,既是理念、更是实践,贵在实干,重在实效。

二、正确处理环境与经济内在关系是绿色振兴关键

(一)要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认为,要致力于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发展和绿色实践水平的提升则是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建设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既不能脱离发展生产力,也不能忽视生态环境有效保护,要坚持社会主义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和谐发展。[13]我们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一脉相承,其基本模式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很显然,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应用马克思主义矛盾辩证法理论,又要讲求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实践。其根本思路是要着力从“二元对立”转向“和谐共生”,同时更要注重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和非对抗性,由此要摒弃人类征服自然的错误观点,从而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互动、和谐发展的“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 。[14]

众所周知,存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人类起源于自然,生物与环境、生存与发展伴随人类出现始终紧密联系。在人类与自然的大系统中,不同生物都在与环境对立统一中存在,而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更是无所不在的。[15]很显然,大多数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显现,虽然表面上反映出来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但实质上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失衡的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16] 更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与不同程度的冲突。回顾世界环保探索历程,人们充分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已走过三个阶段:第一,失衡发展——付出沉痛代价。工业革命实施之后带来经济社会的巨大变化,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开始的工业化快速发展,在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不仅自然资源消耗过度,而且各种污染物也大量排放,进而大范围破坏了生态环境,比利时、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马斯河谷烟雾”“洛杉矶烟雾”“伦敦烟雾”“水俣病”等八大公害事件,震惊世人。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商品经济壮大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极大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水平,也增强了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15]但滥用能力与失衡发展,其付出的沉痛代价予以人们深刻的启示。第二,统筹发展——唤起世人觉醒。《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只有一个地球》3本书的先后出版,起到警示作用。美国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撰写的《寂静的春天》,深刻揭露了人类为追求利润而滥用农药的惊人危害事实,她发出了强烈呼吁:“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 1972年由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联合撰写并出版《增长的极限》的战略发展报告,提及的事实与观点引发人们高度关注,其警示性名言是“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 [15]; 1972年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接受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委托,共同研究并撰写的《只有一个地球》的报告,鲜明表达了 “不进行环境保护,人们将从摇篮直接到坟墓”重要观点[15],持续呼唤人们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的觉醒。第三,绿色发展——推动持续奋起。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认识的强化,世界各国也在不同程度的反思与变革经济社会发展方式,开始共同研究并注重解决环境问题[17]。沉痛的代价唤起了宝贵的觉醒,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世界各国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以此次会议为标志,人类對环境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确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提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极大关注,目的在于确立了人类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共同看法和管理原则。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并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作为国际环境与发展合作的基本原则,并在全世界范围启动了环境保护事业[18]。2002年8月在南非召开的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提出了以促进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同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相协调为核心内容的世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19]。201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大会通过《我们憧憬的未来》的重要文件,确立了推动绿色经济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

(二)环境与经济统筹协调是绿色振兴关键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描绘了一幅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美好蓝图,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为建设生态文明指明了理论方向。[13]生命共同体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理念问题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理念,实现了从“以物为本”转向“以人为本”的理论创新,其强调人的全面发展需要良好自然生态保障的重要性,必须遵循把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的优先性作为生产力发展前提条件,阐明并应用生态系统各个要素相互影响的动态变化规律等核心内容,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基本理论。[14]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处在文明发展重要转折点的新时代,应更加自觉以人与自然相统一的辩证思维,全面统筹协调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适宜的量比关系,适应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的科学要求。[13]

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内在关系是绿色发展的关键。纵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每一次重大环境事件的发生,都会引发重新调整环境与经济关系的新热潮。主要措施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注重依法治理。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发达国家陆续实施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战略,强化了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作,依靠技术进步改造传统生产,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并制定一系列环境法律予以保障。[16]进入到90年代,许多发达国家的空气、河流等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二是注重环境优先。以日本二战后工业经济发展为例,其虽然呈现了高速发展态势,但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了频频爆发的公害事件,引发了世人的普遍关注。而仅顾全经济发展的小范围环境保护,则难以摆脱的连锁污染的厄运。自上个世纪1970年开始,经过几十年持续不懈的努力,日本制定实施了环境保护优先的战略,严格实行环保法律和防控标准,基本扭转了工业污染蔓延的格局。[18] 三是注重绿色振兴。以新加坡为例,其在城市化规划建设初期,就严格按照功能实行分区管理,建设完善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优化分离工业区与居住区,有效避免市区环境受到污染,保持清洁环境和优美生态持续实施并使之成为闻名于世的“花园式城市”。实际上,许多发达国家先期觉醒,付出巨大努力来解决环境危机问题,基本阻控了传统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危害。然而,如今全球范围的生态环境依然是发达地区有所缓解、总体仍在蔓延,局部甚至继续呈现恶化的态势。就主要问题而言,全球性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资源严重危机、化学品持续污染、土地退化在加剧等危机依然存在且并未得到有效遏制。[15]尤其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承接发达国家的污染转移等因素,致使环境负担与质量趋恶的态势仍在加剧,进一步加大污染累积,治理难度加大。[15]发展中国家决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覆辙,必须积极探索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坚持绿色振兴的四点基本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一是要建立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依法管理,严格执法,实行环境责任终身追究。二是要着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目标。优化调整产业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寻找转型升级之路,以绿色发展推进高效率的生态环境保育,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生态环境危机。[17]三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及其有效支撑作用。以发展生态经济与绿色发展政策为引领,以科技创新创业为支撑,注重环境成本核算与绿色产品生产。四是要形成全社会推进环境保护强大合力。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格局,注重采取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全面实施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全面促进绿色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三、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经济发展耦合性及其启示

(一)绿色和生态成为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

人民群众期盼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绿色和生态成为了老百姓追求幸福生活的新期待、新需求,良好的生态环境已成为影响幸福指数的重要因素。实际上,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区别在于有效防控污染,生态文明建设倡导源头防止,不是事后治理,更不是出了污染危害再来补救,而是要严格防范破坏自然现象发生。[21] 应用法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尤其要有效约束违背自然规律、对自然资源实施掠夺性经营、破坏并导致自然灾害的盲目开发。山水林田湖草是统一的自然系统,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共同体。中国是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69%以上,必须把改善山地生态与发展山区林业作为立足之本,努力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条件,打造更为厚实的生态空间。很显然,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就严重破坏了水,造成秃山洪水、水土流失,出现泥沙俱下、沟壑纵横,随后演变为不毛之地、荒无人烟。势必对区域尺度空间内的人口、经济、就业、设施、工厂、城市等造成接连不断的危害,更难以成为一个相互催生需求和提供供给的生态—经济系统。

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以生态经济的方式实现绿色发展,力求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绿色发展强调三个基本要求:一要注重提高效率,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强度。近年来,我国正在全面实行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的行动,并作为各级政府的硬性考核指标,保障区域绿色发展基本目标的实现。二要注重控制总量,提高自然资源高效利用水平。区域经济增长必须控制在自然承载能力之内,当经济增长超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保护红线时,经济增长速度要让位于自然保护优先。三要注重体现公平,平衡代际自然資源利用格局。人类对自然的消耗要体现公平性,就是让更多的人享用自然消耗带来的社会福利,保证当代人与后代人都享有公平的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为此,不仅要求在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生态文明的法律制度构建从单纯注重利用资源转变为有效约束人盲目的开发行为,还要求在经济开发方面从促进加快发展,转变为促进绿色发展。绿色发展讲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持续发展。就绿色发展的本质而言,就是人类在追求物质财富、社会福祉、社会公平的同时,要尊重自然与保护自然,减少对自然的伤害,在资源与环境可承载、资源可更替再生的基础上实现和谐发展。

(二)区域生态经济的发展与成效予以人们重要启示

一是乡村生态经济与区域环境保护至关重要。广大乡村要因地制宜创立经济与生态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论与生态经济实践的有效结合。[22]就决策机制而言,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现依法决策的目标,要以核规制度替代核定制度,力求避免核定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就考核机制而言,要制止各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实现权责对称的目标,要实施自下而上方式与自上而下相配合的管理措施,实现科学决策与民主监督的目标;就评价考核机制而言,注重制度面前的人人平等的严格考核评价,构建并完善评价标准和考核指标体系,起到正确导向与引领作用。[23]中国农村分布广泛,正确处理乡村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保护关系至关重要。美丽乡村建设与绿色农业发展,需要良好生态环境作为保障,进而政策的引导作用不可或缺。近十几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生态恢复工程,主要包括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建设及其野生动植物保护等工程建设,涉及面覆盖了全国90%以上的县。[24]就整体发展而言,需要从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与区域生态经济开发两个层面铺展生态经济建设,其范围之大,内容之多,投资之巨,都将创下当今世界生态建设之最,进而为发展乡村经济与绿色农业起到了主要推动作用。

二是生态强省建设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自1999年开始,国家启动申报生态强省建设,先后批准了海南、吉林、黑龙江、福建、浙江、山东、安徽、广东等8个省为生态强省建设试点。[24]生态强省建设是在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着力以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为动力,以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为支撑,引导并强化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生态强省建设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聚集力量,发挥区域内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凝练目标,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广泛运用生态学理论与经济学原理,对区域内空间布局、主导产业,重点工程、结构优化,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城乡建设、社会发展等进行统筹规划,形成经济布局优化,防控生态风险、环境可以承载的产业体系,把生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实现省域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24] 生态强省建设的经历与经验表明,分阶段开展递进建设则有助于持续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初期启动阶段(2001~2010年)。科学规划与强化重点,主要目标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搭建生态经济产业的主体框架,形成生态强省的科技创新与多元投入的支持体系。全面推进阶段(2011~2020年)。发挥优势与创新机制,实施重点是建设经济与生态复合系统并步入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开发要达到先进水平,着力加快并有效推进城乡生态化进程,全面提高公众综合素质和保护生态意识[24]。持续提升阶段(2021~2050年)。长期坚持与监督考核,实施重点是要以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创新为有效支撑,完善以绿色产业开发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着力实现生态与经济高度融合、相互协调、统筹发展的目标,形成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统一、制度文明和生态文明相映衬的发展新格局。[6]

三是循环经济是省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创立具有中国特色且富有成效的循环经济体系,其核心内涵是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主要原则是突出把握“减量,可控,循环、再生”的资源化技术环境,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实践表明,循环经济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力求从根本变革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创立高效低耗的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新经济增长模式。注重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开辟多层次与多样性的利用途径,梳理相互派生、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层次递进关系。要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的自净能力,实现自然循环;同时要避免有害物质在循环利用过程造成梯次污染而损害人类自身健康;加快实现从“资源—产品—弃物”的直线型流程到“资源—产品—资源”的闭环型流程的转换,最终将排放的“废弃物”控制在环境自净能力的阈值之内,有效扭转资源匮乏而难以为继且又资源浪费造成污染的局面。[25]就乡村生态经济发展而言,要因地制宜构建三大生产与经营体系,一是以乡村家庭农场为单元,构建农业清洁生产体系,建立“点”上生产经营小循环;二是以农业企业为单元,有效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建立“线”上生产经营中循环;三是以产业集群为单元,建立共生互利生态经济体系,建立“面”上生产经营的大循环;进而创建具有区域规模效应的生态经济产业与高效经营体系。[24]乡村循环经济确立的目标是节能减排与环境友好,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目标。

四、基于生命共同体建设的乡村绿色产业振兴对策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的内涵体现在尊重自然规律与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着力寻求经济与生态彼此互补发展的提升之道;共生的内涵体现在摒弃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而谋求一时一地的盲目发展。实现乡村绿色振兴,要强化五个方面的管理措施与技术对策。

(一)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朴素语言表达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形象阐明了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相互转化的科学规律。要坚持生态修复保护为先,只有绘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浓绿本底,才能拓宽绿色发展的实现路径。为了绿水青山等丰富的生态资源更好对接发展生态经济相匹配需求,力求创造更为便捷转化条件,需要加大诸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要制定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创立生态环境资源向乡村生态产品转化的载体,因势利导挖掘潜力并优化构建乡村特色产品生产生态耦合体系。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农業生态服务功能,催生特色生态经济产业,拓宽自然资本增值路径。要遵循市场规律,汇集放大客户需求,发展精细绿色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反映了人们对生态文明和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的正确认识的结果。[26]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利用资源的强度增大,浪费资源与单向利用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必须面对的挑战,因此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协调性,以生态文明建设规范与绿色发展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促进现代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生产经营目标实现,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要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建设农业生态文明,根本目标是不断提高乡村百姓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凝聚了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情怀。创造良好生态环境、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践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具体体现。实施政府引导和大家共同参与,加大环境整治、保护修复等各种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力度,扩大生态产品覆盖率。构建区域合作与全民共享机制,有效统筹沿海与山区、城市与乡村、上游与下游等区域生态环境保育,发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用,提高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实现责任与权利共担共享。探索代际共享的保障机制,研究并建立区域生态补偿制度,既要反映市场供求规律,又要优化调控区域资源互补,构建生态价值量化指标体系和代际持续利用资源的保障机制,有效解决生态补偿的类别标准、资金渠道、保障方式和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为持续发展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在生态文明建设框架中,人们坚持绿色转型与持续发展,追求的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目标,不仅讲求经济发展的高质量,而且追求人民群众福祉的最大化。[27]很显然,生态文明不仅是一种既要生态保持平衡又要有利生存发展的文明形态,而且是一种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人民生活得更舒适、更幸福的内心感受。[27]

(三)要持之以恒建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实践表明,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有机整体,在山水林田湖草的有机整体或者自然系统中,其各个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要着力实现这一宏大系统中不同要素优势的有序叠加并向服务绿色发展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同耦合与统筹联动。一要加快推進空间协同耦合。合理构建人、财、物及其信息双向互利流动格局,在不同地区或不同流域形成科学、适度、有序的国土空间优化布局体系。二要加快推进产业协同耦合。力求从源头、过程、产出全生命周期把控绿色化产业发展,着力改造传统产业,注重提升特色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三要加快推进供需协同耦合。优化建立包括高效生态农业、先进绿色工业和良好服务产业耦合体系,推出一系列优质绿色产品与高值生态产品,构建并完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全方位绿色化产业经营体系,实现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有机融合。不言而喻,只有实现绿色发展才是硬道理。而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核心要义则包括三个重要方面:第一,要注重发展与保护的统一。在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前提下,不仅要实现乡村经济振兴,而且要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第二,要注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乡村经济绿色振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则是乡村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只有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与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保障乡村绿色经济与社会和谐共生目标的实现。第三,要注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乡村绿色发展,必须讲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既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价值,更是乡村绿色振兴的根本保障。注重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统筹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强调生产与生态的和谐关系,实质是如何促进生产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融合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坚持农业绿色发展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这是生命共同体建设的重要任务,必须因地制宜地优化构建现代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严格要求、强化监管,力求从根本上消除经济活动对自然系统的稳定构成不利影响,力求为优化构建与生态相融合的生产、生活与消费方式奠定厚实的基础。

(四) 要坚持以严格的制度与法规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构建产权清晰、多元参与、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施激励与约束并重的措施,以有效的制度刚性约束和激励机制发展驱动绿色发展。因地制宜构建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顶层设计、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措施等,力求将经济发展、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28]国家正在制定和修订长江流域生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国家公园建设、湿地生态环境监测、自然资源综合利用、空间优化布局规划等方面法律法规,目的在于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与违法犯罪行为的制裁惩处力度。实际上,趋紧的资源约束、严重的环境污染、退化的生态系统等压力相互叠加,使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呈现负重前行的多重困难,面对各种内外挑战,只有通过质量、效率、动力的有效变革,才能构建高质量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才能坚定不移的走好绿色发展之路,也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很显然,我们要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绿色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要着力于摆脱现实发展困境的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加快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步伐;注重创新绿色发展技术,注重创立科技创业新机制,力求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创立科技进步成果向经济发展领域转移的途径,全面提升生态经济产业发展水平与整体效益。

(五)要以科技创新支撑乡村现代生态经济发展

当前,我国乡村产业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依然面临着自然资源约束矛盾凸显,产品供求关系偏紧的多重压力。怎样弥补人多地少的短板?怎样突破资源紧缺制约?如何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如何加强市场竞争能力?研究认为,按照优质高效生产与农民增收致富的要求,加快现代农业的绿色振兴与转型升级,着力发展乡村生态经济与现代绿色农业,无疑是正确的选择与有效的途径。一要应用高新技术提升绿色生产水平。加强良种选育、绿色生产、健康养殖、智能农业、生产机械、高效设施、资源利用等方面技术创新,以高新技术替代传统技术,着力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二要应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生产。着力提高种养大户集约经营开发水平与经济效益,按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高优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经营目标,注重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注重项目带动引领作用,培育壮大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着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三要应用现代组织方式推动农业发展。优化创立集约化与专业化相结合的乡村专业合作组织及其新型经营体系;优化提升新型农民组织化程度与社会化服务水平,力求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引导并支持多种形式的生态经济发展,力求有效整合农业资源,着力提高农业整体竞争力。四要应用科技普及推进农业发展。要有效解决农业技术推广中供需对接问题,必须强化高新技术应用和科技推广普及,因地制宜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推广主体多元化,推广形式多样化,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五要应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农业。随着技术进步,人们利用资源的强度增大,浪费资源与单向利用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中必须面对的挑战,要注重提高人与自然协调性,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农业绿色发展,着力于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与升级改造,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持续发展。

我们坚持农业绿色发展,建设乡村生态文明,需要深刻改变人们思想观念,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渗透到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全过程,推进现代农业生产、乡村生活消费等向着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将发展区域生态经济的要求体现在价格、财税、金融和贸易的政策中,加快从农业大国向绿色农业强国转变的历史进程,创立富有中国特色的绿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赵美玲.我国现行农地制度的弊端和新农地制度研究 [J].南开经济研究,1998(06).

[2]   凌 云. 努力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 [N]. 人民政协报, 2019-01-30.

[3]   李 周. 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进展(续)[J]. 林业经济, 2008(10).

[4]   马世骏. 展望九十年代的生态学[J]. 中国科学院院刊, 1990(01).

[5]   李 周. 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 [J]. 学理论, 2008(11).

[6]   李 周. 中国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的进展 [J]. 江西社会科学,2009(06).

[7]   李 周. 生态经济理论研究进展与实践成效[N].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8-03-25.

[8]   滕 藤.概述我國生态经济学的产生过程与发展趋向[J].当代生态农业,2001(01).

[9]   王 波, 王夏晖. 推动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工程落地出成效——以河北围场县为例 [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7(04).

[10]  李一楠. 基于生态学的人与自然相互依赖思想研究 [D/OL]. 郑州:河南大学,2017.http://kreader. cnki.net/Kreader/CatalogViewPage.aspx?dbCode=cdmd&filename=1017238030.nh&tablename=CMFD201801&compose=&first=1&uid=WEEvREcwSlJHSldRa1FhdXNXaEhobm9MMWxua3hKQWwxQWFrT29GY0hQND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

[11]  王夏晖, 何 军, 饶 胜, 等.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思路与实践 [J]. 环境保护,2018(03).

[12]  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J].奋斗,  2013(03).

[13]  王 静. 论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 [J]. 新西部,  2016(15).

[14]  潘 岳.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生态文明 [J]. 中国生态文明, 2015(03).

[15]  周生贤.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成效 [N]. 中国环境报, 2013-07-10.

[16]  周生贤.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 [J]. 人民论坛, 2014(06).

[17]  李玉梅. 坚持不懈探索环境保护新路 [N]. 学习时报,2013-08-19

[18]  周生贤.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成效及其启示 [J]. 环境保护, 2013(14).

[19]  周生贤. 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经验与发展成效 [J]. 中国有色建设,2013 (03).

[20]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J]. 新长征(党建版), 2014(03).

[21]  杨伟民.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J]. 党建研究, 2015(05).

[22]  藤 滕.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省建设及循环经济的实践,发展生态经济学 [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03).

[23]  滕 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生态省建设和循环经济的实践 [J]. 当代生态农业,2005(02).

[24]  滕 藤.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推进生态经济学的发展 [C]//“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经济研究”——中国生态经济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3-10.

[25]  贲克平. 谋求以生态经济学理论创新为指导的生态省建设和循环式经济的发展 [J].学会,2010(03).

[26]  王 依, 李 新. 深刻理解生态文明 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3(01).

[27]  翁伯琦, 张伟利. 坚持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 [J]. 福建理论学习, 2013(07).

[28]  牛敏杰.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我国农业空间格局评价与优化研究 [D/OL].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http://kreader.cnki.net/Kreader/CatalogViewPage.aspx?dbCode=cdmd&filename=1013289824.nh&tablename=CDFD1214&compose=&first=1&uid=WEEvREcwSlJHSldRa1FhcTdWa2FjR2E0SE83ZmdCYmI1b3NQSDZLd25jdz0=$9A4hF_YAuvQ5obgVAqNKPCYcEjKensW4IQMovwHtwkF4VYPoHbKxJw

猜你喜欢
生态经济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安徽省生态经济发展状况评价
沈阳卧龙湖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南昌市新建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经济建设探讨
文化自觉与海南绿色崛起的关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