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冀瑗
摘要: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从最早的“三大建设”“四大建设”“五大建设”,到新时代的“六大建设”与“一项斗争”的演变,有着深刻原因,它是对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政治建设、纪律建设重要性与紧迫性的深刻认识,反映了实践的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每一次发展与创新都将推动党的建设的进步与发展。
关键词:党的建设;民主化;科学化;理想信念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21(2019)06-056-00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过程中,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严格执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加深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认识,推动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架构的科学化,促进了党的建设不断进步与发展。党的十九大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创新,丰富了党的执政理论与党的建设理论。认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发展与创新的历程,有利于把握党的执政规律和建设规律,推动党的建设民主化与科学化,使党始终成为先进的党、纯洁的党、伟大的党。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发展与创新的历程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随着实践的脚步在不断地发展与创新,从党的十三大的“三大建设”到党的十九大的“六大建设”与“一项斗争”的演变,反映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也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使党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的领导核心。
(一)“三大建设”总体布局的确立
党的“三大建设”是指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它们于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上确立为总体布局的基本要素。
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政治上和思想上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做了铺垫与准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摒弃“两个凡是”错误思想,在思想上为党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全会决定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果断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为党的建设指明了坚定的政治方向。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在思想理论上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做了准备。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上首次阐述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命题,形成了中國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提供了理论支撑。党的十二大新修改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的领导。”[1] 虽然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建设的内容有了,但是当时并没有概括为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1987年的党的十三大将“三大建设”正式归纳到总体布局中。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进行改革,以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都应当体现这个指导思想。”[2] 这就指明了今后要从思想、组织、作风上加强党的建设。虽然当时提出了制度建设,但并没有将制度建设上升到与总体布局的“三大建设”并列的层面来考虑,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党章里还没有体现。
(二)“四大建设”总体布局的形成
党的“四大建设”是指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党的“四大建设”的总体布局确立于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上。它的形成与确立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发展、深化与创新的过程。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虽然提出了“政治建设”的概念,“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都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3]。这里将政治建设与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并列来提,表明当时的情况已经让江泽民意识到政治建设的必要,但还没有上升到总体布局的高度。党的十四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未来五年任务中,把克服消极腐败现象作为五大任务之一,初见反腐倡廉建设的端倪。
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包含了反腐倡廉建设的内容,但还没有将其写进总体布局。“全党要按照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4] 尽管有反腐的提法,但没有放在总体布局的高度。在未来五年党的建设任务中,也只是从思想、组织、作风上部署工作,但实际反腐倡廉的推行,为其成为总体布局的一部分奠定了基础。虽然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政治建设的概念,党的十五大提出过反腐倡廉建设,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还停留在“三大建设”的表述上。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将制度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完成了从“三大建设”向“四大建设”的发展与创新。思想建党是毛泽东的贡献,制度建党是邓小平的成就。邓小平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深刻认识到许多的错误虽然与领导人的作风有关,但根本性的问题是制度问题,因为好的制度可以让坏人无法作恶;不好的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就提出过加强制度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在未来五年建设任务中,将制度建设与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并列起来提,实现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发展与创新,是党的建设在理论上的一次与时俱进。当时反腐斗争还没列入总体布局,新的总体布局也未写进党章。
(三)“五大建设”总体布局的推进
党的“五大建设”是指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建设。“五大建设”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完成的,这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又一次发展与创新。党的十八大报告与党的十七大报告表述有一个显著的变化,那就是把反腐倡廉建设提到了制度建设之前,表明了反腐倡廉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是对人民痛恨腐败问题的积极回应,同时也是党自身生死存亡的关键,因为一个政党要垮台,往往是自身机体内部出现问题的结果,腐败问题已经严重侵蚀了党的肌体健康,必须从严治党。“五大建设”总体布局的确立与形成,也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发展与创新的过程。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将反腐倡廉建设加入进来,完成了“五大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在党员干部中滋生,腐败现象蔓延。将反腐倡廉建设上升为总体布局的高度,经历了一个逐步认识和发展的过程。党的十二大报告强调,党风关系党的生死存亡,这里的党风包含了廉洁。党的十三大报告强调反腐斗争的不可避免性,但没有将其单列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党的十四大、党的十五大、党的十六大的报告中,反腐败都是作为党的未来五年任务中单列的一项来部署的,足见党中央对反腐败的重视与决心,但至此为止,还没有将反腐倡廉建设写进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十七大报告第一次将反腐倡廉建设写进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与“四大建设”一起,完成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又一次发展与创新。但这一总体布局还没有写进党的十七大党章。2012 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上继承了党的十七大的内容,但更精炼,把反腐倡廉建设提到了制度建设之前,凸显了当时反腐斗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新修改的党章也将“五大建设”写进了党章。
(四)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创新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是“六大建设”与“一项斗争”模式,具体是指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十九大的五年,习近平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党的各项建设向前发展,我们党正成为并将继续成为政治过硬、思想坚定、组织稳固、作风良好、纪律严明、清正廉洁的党,这是我们党的目标也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要解决的七个方面的问题。这既拓展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内容也是对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完善与创新。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5]总体布局被写进了党章。总体布局的七个方面内容,是一个有机整体,七方面内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前发展。新的总体布局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首次将政治建设列入其中并放在首位;二是首次将纪律建设列入其中。
重视政治建设是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指出,党的建设要与党的政治路线密切联系。邓小平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强调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江泽民的“三讲”教育学习活动,“讲政治”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胡锦涛提出要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可见,在党的建设实践中,我们党一贯重视政治建设。但在党的十九大以前,政治建设一直没有被单独作为一项建设列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多数时候是包含在党的思想建设之中。习近平高度重视政治建设,我们党补钙壮骨、强身健体的根本保证就是讲政治。政治意识处在“四个意识”之首,足见对政治的重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来管党治党;突出政治是选人用人的标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以加强作风建设;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的十八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绩突出的根源在于对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视。党的十九大首次将其纳入总体布局中并将其摆在首位,是看到了政治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它指明了党的建设的航向。
党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党的纪律建设。战无不胜的中国共产党靠的就是革命理想和鐵的纪律,我们一直都是纪律严明的党,这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与光荣传统。党的二大通过的党章,纪律就被单列为一章,足见对纪律建设的重视。毛泽东时代,严格的纪律是党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突出,一个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执行了严明的纪律。
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发展与创新的原因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每一次发展与创新,都是实践的需要,现实的要求。党的十三大确立的“三大建设”总体布局,由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凸显,党的十六大将“三大建设”总体布局发展成“四大建设”总体布局,制度建设加入其中是创新之处;党的十七大将反腐倡廉建设纳入总体布局,实现了“四大建设”向“五大建设”总体布局的创新;党的十九大将政治建设、纪律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体现了政治建设与纪律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一)对制度建设重要性的正确把握
“三大建设”发展到“四大建设”,其发展与创新的原因在于党对制度建设重要性的正确把握。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既包括一系列成文的条例、法规等,又包括体制与程序,它能约束与规范党员的行为与处事方式。成文的法规条例作用明显,体制程序亦很重要,它保障成文法规等被有效地遵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拨乱反正、反思错误、汲取教训的过程中,发现党内制度,如决策、选举、任免等制度不具体,机制体制也很不健全。邓小平深刻认识到,各种特权现象表面看是个别党员的思想出了问题,根本原因实际上是制度不健全。现实给我们提出了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六大,将制度建设纳入到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促进了党的建设的进步与发展,有力地提高了党的执政水平。
(二)对反腐倡廉建设紧迫性的积极回应
“四大建设”发展到“五大建设”,其发展与创新的原因在于对反腐倡廉建设紧迫性的积极回应。进入新世纪,腐败问题已经严重阻碍了党与国家事业进步与发展,毒害党的机体。廉政建设就是对腐败问题的积极回应,腐败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江泽民同志早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就认识到反腐斗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将其提升到政治斗争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在解放思想和市场经济的共同作用下,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少数人把解放思想与遵纪守法、市场经济规则与党纪国法等对立起来,加上一度忽视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权钱色诱惑,一些人突破底线,最终陷入腐败的泥沼而不能自拔。惩治腐败单靠思想教育和作风纠正无法起到好的效果,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反腐倡廉建设就从作风建设中独立出来,变成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五大建设”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反腐倡廉建设提升到制度建设之前,进一步突出其紧迫性与重要性。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了明显的变化,反腐倡廉建设不再单列一项,而是复归到作风建设之中,表明反腐败斗争已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问题已不再是最突出问题,当然反腐败斗争还需要继续深入开展。
(三)对政治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
政治建设纳入并放在首位,是总体布局的一大创新,原因在于对政治建设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建设过程中的题中之义,是一个重要工作原则和本质属性,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前提。讲政治能集中思想,汇聚力量,实现国富民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在政治上出问题,对党的危害不亚于腐败问题,有的甚至比腐败问题更严重。”[6]表明了政治问题关系到党的安危及党的机体的健康。对政治建设的重视,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视政治建党的极大肯定。之前由于管党治党不严,尤其是忽视政治建设,弱化了党的领导,宗派主义、两面派盛行。将政治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有利于解决党内突出问题。把政治建设置于总体布局的首位,缘于它的特殊作用,它引领着党的其他几方面建设的方向。
(四)对纪律建设重大作用的合理表达
首次把纪律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又一大创新,原因在于党的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认识到纪律对于党的建设的重要作用,纪律建设做好了可以防患于未然。纪律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深化了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是具有坚定信念与铁的纪律的政党,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传统与优势,可以使党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这么大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到“三严三实”,再到“四讲四有”的提出,不断推进党的纪律建设,促进全面从严治党。进入新时代,面临风险与考验,只有居安思危,党的事业才能进步与发展。但淡薄纪律、忽视纪律、虚化纪律监督等问题还在一些党组织和党员中存在,虽未触及“红线”,一旦蔓延就有燎原之势。党的纪律建设有利于凝聚人心,实现目标。
三、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发展与创新的思考
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发展与创新体现了实践的要求;总体布局的每一次发展与创新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们要将总体布局整体推进,不可顾此失彼。
(一)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每一次创新都是实践的召唤
从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六大之前,我们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都体现在思想、组织和作风三个方面。直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才将制度建设纳入总体布局中,这是实践的要求与召唤。制度可以规范和约束人,表现为条例、法规、规章等,更表现为体制与程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反思错误、汲取教训,全面拨乱反正的过程中,发现党内的许多制度都缺乏明确具体的内容与规范,且组织也不健全。邓小平深刻认识到特权现象表象上是思想问题,实则是制度问题。“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8]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随着实践的发展,党不断深化了对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并于党的十六大上将制度建设写进了总体布局。新世纪,腐败问题已经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反腐败斗争对于党的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受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的腐蚀、加上思想政治教育的忽视与缺失、新旧制度过渡时期的制度不健全等等,给腐败问题滋长提供了方便。严重的腐败问题,靠思想教育和纠正作风无法奏效。党的十八大将反腐倡廉建设提到制度建设之前,更加凸显了反腐败斗争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不再将反腐倡廉建设作为单独的一项建设来提,表明反腐斗争取得了压倒性胜利,腐败已经不是党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反腐斗争还将继续。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同样是实践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认识到干部政治上出问题,有时比腐败问题更严重。之前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等等问题,归根到底是管党治党不严,尤其是对政治建设的漠视与忽视。政治建设被单列到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并处于首要地位,足见它对其他建设的统领作用,为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把纪律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是实践的需要,是从严治党的要求,同时也是党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我们党一贯重视纪律建设,进入新时代,党面临各种风险与考验,只有居安思危,才能走在时代前列。纪律建设对党的其他建设来讲是保障,它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可以将腐败扼杀在萌芽状态。党纪严于国法,将严明的纪律“挺在前面”,有利于党的团结与统一,有利于人民的幸福。
(二)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整体推进,不可偏废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布局七个方面,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整体推进,不可强调一方面,而忽视其他方面。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决定其他建设及反腐败的方向;思想建设是基础性建设,为其他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组织建设是核心建设,为其他建设提供组织依托;作风建设是关键性建设,为其他建设提供正确引导;纪律建设是抓手建设,可以从源头预防与制止腐败现象;制度建设是保障性建设,贯穿于其他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反腐败斗争决定了党的生死存亡,有力地保障其他建设的顺利进行。总体布局的七个方面是互相联系的,在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我们要将七个要素协调发展,在发挥各自作用的同时,通过互补、协作,整体推进,为党的建设实践服务。
(三)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发展,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我们党无论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具备与时俱进的品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一直都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要把我们的党建设成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坚强领导核心,首先要制定党建目标,把我们党建设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我们要时刻把握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发展与创新。一方面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体现了对之前总体布局的继承,党在思想、组织、作风建设方面形成的好的经验,我们可以继承,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补充新的内涵。另一方面不能将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固定化、程式化,它必须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实践提出新的问题与新的要求而有所创新。这是党的建设的需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题中之义。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从“三大建设”到党的十九大的“六大建设”与“一项斗争”的总体布局的演变,反映了党对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同时也推动了党的建设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
总之,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七方面要素是一个有机统一整体。政治建设是根本,加强政治建设,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中央的权威与集中统一领导;还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并且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在政治能力方面不斷提高。思想建设是基础,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以加强思想建设。理想信念是安身立命之根本。理想信念坚定是政治上过硬的前提。组织建设是核心,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在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要把有信念、愿服务、敢担当、勤政务、奉廉洁的党员选到领导岗位。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和党管干部的原则。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落实的基础。党的作风建设是关键,作风关系人心向背、生死存亡、党的形象。保持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作风建设之核心。纪律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纪律严明是党的独特优势和优良传统。制度建设事关全局与根本,关乎长远,是建党治党的重要保障。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一项制度再好,如果不能执行,就形同虚设。所以对无视制度、破坏制度的行为和个人,要坚决予以制止与惩罚,甚至要用法律手段制裁。虽然反腐败斗争已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要继续“打虎”“拍蝇”“猎狐”,让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以上七个方面将党的建设整体推进,可以使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5.
[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56.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87.
[5]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62.
[6] 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G]//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226.
[7]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8]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