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杨书春,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瓦窑沟乡观沟村民
“我叫杨书春,现年60岁,是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瓦窑沟乡观沟村人。”记者眼前这个皮肤黝黑、笑容灿烂的老人,如果他不站起来,很难想象他只有一条腿。更无法想象,杨书春就是用这一条腿,带领着全村人走向了脱贫。
作为全县脱贫攻坚的先进典型人物,杨书春是真正体味过“苦日子”的人,由于家境贫寒,他的高中生涯只有7个月,便辍学打工。走出大山后的杨书春四处打工补贴家用,一直到1992年,他在一家煤矿上从事采煤工作时发生意外事故,失去了左腿。杨书春拿着3000元的赔偿金回到了家乡,“那日子真是太贫寒了,要油没油,要盐没盐,我还得让我女人背,过年的时候,我母亲悄悄挖了半碗米给我,我印象特别深刻,当时做了一碗半米饭,给孩子吃了一碗,我俩一人分了小半碗。”
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也曾让杨书春意志消沉。看到妻子瘦弱的身影每天为家庭生计日夜操劳,他的心里备受煎熬。慢慢地,杨书春也一点点练习起来,靠着墙挪动身体。一天,他在院子里练习的时候,电视上正在播残奥会,一个人一条腿当了国家运动员,这给了杨书春极大的信心,“我就想我不用当上运动员,我怎么着得让一家子吃上饭啊!咱人穷志不能穷,人残志不能残。”在妻子和家人的鼓励下,杨书春买了拐杖,开始练习走路。10多公里的山路,刚开始需要4个小时才能走完,后来变成3个小时,到现在只需要两个小时,丝毫不逊于正常人。
杨书春还尝试着干一些上山砍柴、采蘑菇、背粮食的体力活。由于要架双拐,在背负重物时不能用手扶,肩上的东西一次次掉落,为了挑起家庭的重担,他只能咬着牙重新扛起。时间久了,杨书春不仅能够熟练地操持一切家务,还能干一些上树、锄草、挑水等农活。
观沟村地处深山,人均耕地不足半亩且土地贫瘠,杨书春从矿山回来后,就开始学习香菇种植。他每天起早贪黑,克服各种困难奔走几十里学习种植技术;他买来书籍,仔细琢磨,一有时间就打开电视学习相关农业科技;他“摸着石头过河”,边摸索边实践。慢慢地,从刚开始的购买菌种发展到后来自行培育菌种,杨书春一步一步地成为附近菌农的技术指导员。
2015年以来,国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工程,瓦窑沟乡村两级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了杨书春的情况,后经本人写申请、公示公告等程序,老杨全家被纳入贫困户。2016年4月,县国税局扶贫工作队进驻观沟村后,杨书春多次和工作队员一起探讨脱贫致富的门路。“我是残疾人,知道两条腿走路会更稳当。”杨书春说,“单靠香菇价格不稳,我就听从驻村工作队的意见,发展养猪业,‘两条腿走路致富。”
在各级政府和爱心企业的帮助下,老杨建成了猪舍,饲养黑猪达120余头。由于院子里是香菇大棚,没有地方建猪圈,老杨就借用邻居家的空闲猪圈进行饲养,虽然离自己家有近百米的距离,多有不便,但他拄着双拐来回挑水喂饭,头一年就有了收成。老杨说,现在政策好,但不能等,花国家的钱不长久,自己挣钱才是正路。
“老伴智力有些障碍,孩子技校毕业后在外打工,要买房娶媳妇,我不能因为是残疾人、贫困户,就一直等着政府救济。我要干!”时常有人问老杨干吗这么拼命地干,他说:“别人问我累不累,我觉得不累,因为我做的都是为了让妻子和孩子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我每年发展种植一万袋香菇,收入三四万元,几年下来,除了供孩子上学,也还清了建房时欠下的债务。通过不懈努力,家庭的生活状况慢慢有了好转。”
“一人脱贫不算能耐,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才是本事”。凭着顽强的意志用一副铁拐撑起家庭的一片天,通过种香菇、养黑猪,率先脱贫的杨书春,动员周边贫困群众发展香菇种植,有时需拄着双拐步行十几里山路上门指导、免费教授技术,在杨书春的带动下,全村有284户群众发展香菇190万袋,覆盖了全村90%以上的农户。103户贫困户发展香菇59万袋,人均增收3700元以上。在乡扶贫办和电商办的帮助下,杨书春還开办了一家名字为“大山里的味道”的网店,决心帮助贫困群众共同富裕。
卢氏县位于国家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地区。老杨心里挂念着比自己更困难的贫困户,他时常到村里各个贫困户家走访、做工作,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激励乡亲们奋起苦干,共同致富。赊账、借猪、贷款,老杨和乡亲们彼此帮扶、沟通脱贫经验。杨书春说:“我要带着村里贫困户一起干,用仅有的一条腿,蹚出一条致富的路来。”
杨书春本是一个地道的山里汉,不同的是,他的内心比多数人都要富有和强大。
今年8月,以全国自强模范杨书春为原型的脱贫攻坚主题电影《铁拐》首映式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之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身残志坚的杨书春,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