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育晓
体温是判断人体健康与否的标志之一。近日,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总结了8个与体温变化相关的事实。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医院原院长王莒生为您解读人体体温中的养生信息。
体温下降0.5℃,睡得香
美國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睡眠医学专家发现,体温下降0.5℃时,睡眠质量更高。体温变低,人体的气血运行变慢,更易进入睡眠状态。
女性不耐寒,注意腿保暖
美国乔治城大学一项研究指出,在寒冷的天气下,女性体温变化更明显。为了保护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女性的四肢血管收缩更快,因而更易手脚冰凉。“低温下,人体阳气消耗快,而女性的气血比男性更弱,更不耐寒”,王莒生解释说,女性食物摄取量和运动量都小于男性,月经期的经血流失也导致阳气损耗更多。这项研究提示广大女性,冬季更要注意腿部保暖,晚上经常泡脚,增加末梢血液循环。
老人体温低于36.2℃,易血栓
随着年龄增长,人的体温会略有下降。土耳其一项研究发现,65 - 74岁人群的体温低于普通人群的平均体温,75 - 84岁老人体温更低。而美国的一项研究则显示,有些老人的体温看似正常,其实可能在发烧。王莒生说:“老人或慢性病患者常出现气血衰退,尤其是风湿、类风湿、痛风、骨关节病等患者,运动量明显不足,气血循环差,很容易手脚冰凉,体温也会相对更低。”她提醒说,冬季气温低,尤其南方天气阴冷,老人更要注意保暖,穿厚袜子、棉衣、棉鞋,避免寒从脚起。一般来说,老人的体温不能低于36.2℃,体温越低,血流越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中风等疾病的风险。
体温低,每年胖4斤
一项意大利与美国的联合研究发现,肥胖与体温较低有明显相关性,肥胖人群把能量转化为热量的能力更差,可能导致每年增加2千克体重。“传统观念认为,肥胖是脂肪摄入太多导致的,但也与热量消耗不够有关”,王莒生介绍,体温越高,说明体内脂肪燃烧越快,热量消耗越多,新陈代谢越快,摄入的脂肪消耗越充分,人就越不容易长胖。
一天中体温并非恒定
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的体温在一天中是不断波动的,早晨约为36.4℃,晚上约为36.9℃;-般来说,37.5℃以内都是正常体温,一天中波动不超过1℃。王莒生说,体温往往能反映人体的新陈代谢情况。夜间,人处于相对安静的睡眠状态,新陈代谢变慢,基础体温相对较低。而中医理论认为,晨起时,人的阳气开始生长,体温也会慢慢升高。
发烧未必是件坏事
发烧是人体抵抗疾病的一种重要生理性防御反应。发烧时,全身的免疫系统会更加努力地与细菌、病毒等外来入侵者“战斗”,并且不断积累“战斗经验”,增强抵抗力。王莒生指出,感冒发烧时无需过于紧张,也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而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如果持续高烧不退,则要尽快就医。
头部不会散发过多热量
有观点认为,脑袋会散发超过75%的热量。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称,头部只占身体10%的面积,按此推算,其散发的热量是身体其他部位的40倍,这显然不合理。研究表明,一旦热量散失,体温就会降低,人体各部位温度降低的幅度基本一致。
喝酒不会让人温暖
很多人认为,喝点酒能让身体暖和些,但美国陆军环境医学研究所的研究表明,喝酒会导致人体末梢血管扩张,重要器官血流、热量会“跑”到这些末梢血管,热量散发反而加快。喝了酒感觉身子暖和,就是因为皮肤温度较高,但体内重要器官的温度反而降低了,对健康并没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