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峰
摘要:本篇文章首先对加强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管理的意义进行阐述,从理念问题、体系问题、监管问题三个方面,对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加强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管理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清查;资产管理
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财政性资金投入逐年加大,除人员经费外,主要是形成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中的各类建筑、房产投入是一次性的,投入后不易发生变化。但固定资产中的实物资产因其使用生命周期较短,投入却是经常性的,设备需要不断更新,以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如果资金投入失误或没有针对性的投入到位,不仅可能造成新的资产闲置,还可能延缓事业发展的进程。因此做好实物资产清查、管理工作,加强资产信息化、远程化、动态化管理,才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资产使用效率。资产清查及管理作为其内部管理的核心内容,加强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和管理,可以有效保证单位资产应用安全,给事业单位创造更好的效益。在事业单位运营改革背景下,单位管理人员及领导人员需要给予资产清查和管理工作高度注重,明确资产清查及管理在单位事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并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管理方式,提升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管理水平,引导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一、加强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管理的意义
从事业单位自身角度来说,通过加强资产清查和管理,能够更好的满足国家资产管理要求,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随着财政体系改革不断优化,给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提出了严格的标准,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财政管理要求,落实好资产清查及管理工作,优化管理体系,提升单位管理效率和水平,将资产管理效益充分发挥,让单位资产应用得到优化,在提升单位资产应用效率的同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大量闲置,给事业单位创造更高的效益[1]。并且,事业单位通过实施资产清查和管理,能够精准的掌握资产应用情况,给编制单位预算提供精准的数据。除此之外,事业单位通过加强资产清查和管理,便于对单位运营环节成本投放情况的把控,减少资源消耗,提升单位管理水平。通过动态管理,发挥存量资产盘活效果,实现资金应用效力的提高。
二、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理念问题
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资产管理工作时,因为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普遍出现注重资金忽略资产的状况,在单位管理过程中,强调资产采购,轻视资产管理,注重单位资金效益获取,忽略资产管理。部分领导人员没有全面学习和掌握资产清查及管理相关知识,并且也没有在单位内部进行资产清查和管理相关对策宣传,在这种情况下,不但使得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工作人员在落实此项工作过程中,过于形式化,没有将其落到实处,所核算的各项数据不具备真实性和精准性,同时其他部门工作人员也没有给予高度配合,导致最终的资产管理效果不尽人意。除此之外,一些事业单位领导层级没有定期对资产清查及管理情况进行考核,使得单位内部管理工作较为混乱,引发一系列资金管理问题。
(二)体系问题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领域的事业单位在资产管理过程中,对应的管理体系建设不全面,其中资产清查及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具体展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管理体系不全面。部分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对应的规章体系没有在各个环节中充分实现,监管作用无法加以发挥,在固定资产购置、应用及管理等方面出现混乱状况,使得资产采购相关人员职责不确定,给部分不法人员徇私舞弊现象出现提供了条件[2]。并且,事业单位没有制定精准的资产台账,导致资产清查及管理工作实施缺少依据,造成账面资产往往不易与现实相符。购进实物资产以后,往往没有注意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领用人的身上,造成资产管理人人都用,但难以落实保管责任,资产清查时有的物品去向不明,也不好查找。此外,账实差距有不断增大的趋势。资产购进后,直接到财务部门报销,未能及时或者无办理入库、领用手续,资产购入后没有对资产进行编号,会计凭证、原始发票上也没有详细注明名称、型号和规格等信息,也无注明资产编号,给日后资产核对,即以账对物,或以物对账带来极大困难,但实际使用时,由于淘汰、报废等因素,因不易找到有关发票而难以注销,极易形成账面资产不断增加,实际使用数量却越来越少的倒挂现象。账物不符现象长期存在着,数据统计难以准确,资产清查往往前清后乱。
其次,决策体系不完善。一些事业单位在开展投资及资产租赁等活动时,没有对投资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考察,不但会造成事业单位资产大量流失,同时还会阻碍事业单位资产应用水平的提升,影响资产应用效力的发挥。
(三)监管问题
事业单位为了保证资产清查及管理工作有序进行,需要深入落实好资产监管工作,做到“管用结合、责任到人”,尽量必须实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但是,当前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在资产清查以及管理过程中,不管是内部清查,还是外部清查,或多或少会存在力度不高的状况。结合事业单位内部清查情况来说,部分事业单位在内部没有设定专业的监管机构,往往安排财务工作人员担任监管工作,导致资产清查管理缺少合理性和规范性。并且,即便部分单位在内部设定了资产监管机构,但是机构缺少独立性,受到领导层级的影响,使得资产清查工作过于形式化,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站在外部清查角度来说,即便部门机构定期对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情况进行了监管,但是监管力度不强,部分监管工作即便找出来问题,但是没有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处理,无法保证事业单位资产安全。
三、加强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转变管理理念
事业单位领导层级工作人员需要给予资产清查管理工作高度注重,对资产应用权限有所了解,将之前注重资金忽略资产、重视采购轻视管理的理念舍弃,除关注事业单位在运营环节中创造的价值,还要加强资产管理和维护。对此,事业单位领导人员不但需要学习和掌握资产清查相关知识,同时还要做好资产清查管理宣传工作,让每个人员都能意识到资产清查管理在事業单位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引导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及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保证单位资产管理的合理性和安全性[3]。此外,事业单位领导人员还要向其他部门提出对应的资产管理要求,给资产清查及管理工作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二)完善管理体系
实物资产是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是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引进计算机信息管理手段,加强对资产的全过程管理,提高资产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以保证资产管理落实到户,责任到人,为及时掌握实物资产的实际状况和更新改造提供可靠依据。有效的提升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和效果。因此,在开展资产清查以及管理过程中,需要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资产管理体系。在进行体系建设过程中,要从审核及决策两个方面落实。首先,完善审核体系,事业单位需要对现有的审核体系进行细化,把监管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中,明确资产管理的职能部门、制订和完善管理办法及规章制度,明确从预算、计划、购置、保管、使用、调整、处置、资产移交、资产清查等各环节的规范流程和管理责任,并落实到每个相关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奖惩。防止不法人员利用自身职责出现徇私舞弊等状况。
其次,优化决策体系。事業单位在开展投资、租赁资产等活动时,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资产管理,并把管理结果汇报给上级部门,上级部门结合实际状况明确投资或者资产租赁价格,让单位决策更加合理性和规范性,这样不但实现对资产流动情况的把控,防止资产大量消耗,还能充分提升单位资产应用效率。
(三)加强资产监管
结合事业单位内部清查情况来说,事业单位需要在内部设定专业的监管机构,并安排专业且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资产监管,让其具备较强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保证资产清查管理工作规范合理。站在外部清查角度来说,纪检、信访等部门需要定期对事业单位资产清查情况进行监管,并且制定对应的处罚对策,一旦发现异常现象,需要及时采取对应措施进行处理,借助外部力量保障事业单位资产应用安全[4]。此外,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也涉及了大量的无形资产。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无形资产所具备的经济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将会根据时代发展而得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事业单位需要给予无形资产管理高度注重,结合单位无形资产情况,做好资产管理工作,将无形资产自身作用充分发挥,再给事业单位创造理想效益的基础上,引导事业单位长效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资产清查及管理作为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核心要素,是保证资产管理应用安全的重要方式。因此,事业单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资产清查及管理工作,从细节入手,加强资产管理,完善资产管理体系,加大资产监管力度,及时找出资产清查及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升单位资产管理水平,给后续事业单位稳定运行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金杨丹.大数据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以绍兴市本级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 (01):17-18.
[2]陈彩芹.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J].经贸实践,2018 (23):52.
[3]陈建明.以资产清理清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8 (11):66-67.
[4]陈燕.以资产清查工作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水平[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 (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