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域旅游能够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从而将旅游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实现旅游业与相关行业的深度融合,形成新的竞争力和生命力,推动当地经济的更好发展。全域旅游背景下,淮安市新成立了多层级的大旅游区域,游客所享受的体验与服务也更加优质。这一旅游发展模式,突破了传统旅游发展思维,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本文将基于全域旅游的视角,对淮安市的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简明扼要的分析。
关键词:农业旅游 全域旅游 发展模式
近年来,旅游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拥有十分丰富的农业资源。我国旅游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最先提出的是小旅游概念,大旅游概念于21世纪提出,近年来又提出了全域旅游概念,人们对于旅游的认知在不断深入。2016年,当时的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提出了“全域旅游”理念。全域旅游是将区域内的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系统、全面地优化和提升区域经济的旅游产业、生态环境、机制体制、公共服务等社会资源,将各项资源有机整合,以旅游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旅游—采摘体验”模式
这一模式的目标群为近郊休闲游憩市场。“旅游—采摘体验”模式的发展有赖于现代科技的支撑,这样才能在一年四季都能采摘不同地带的蔬果,将蔬果采摘观光业发展好。同时,还应重视生态农业、体验农事、建设休闲度假区,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建立生态餐厅和有机农场、农业教育基地。淮安市内拥有大片梨园与桃园,每年夏季成熟之际开展采摘节,价格和市价相比更为便宜,且这里和市区的距离仅有12 公里。农业科技园中的蔬果品类齐全,且绿色无公害。这一区域内产出的蔬果,兼具食用性与观赏性,游客先观赏、后采摘,增强了出行体验,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科技产业的进步。
二、“旅游—休闲渔业”模式
淮安市水网交错,拥有洪泽湖、宝应湖、白马湖等诸多湖泊,同时还有京杭运河、古运河以及淮河入海水道等河流經过。淮安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生态环境十分优美,水生资源也十分丰富,有50多种鱼类,30多种水生物,浓厚的渔家民俗风情,都是淮安发展这一模式的宝贵资源。改善当地的接待设施,保留渔家特色,加大对集垂钓、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休闲度假旅游开发力度。同时,还应积极发展河堤漫步、沿河垂钓、野餐、录音、采摘等休闲活动。改造乡村环境,进行生态度假酒店以及度假木屋的建设,增强游客乡村休闲旅游的体验。此外,还可以开发夜市、放映淮剧,通过夜间休闲项目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
三、“旅游—红色文化”模式
淮安有很多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如我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同志的故居、纪念馆以及童年读书处,刘老庄纪念园……新四军刘老庄纪念园集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有解放战争纪念林、红星广场、生态观光农业、红色大道等,是红色旅游的一个重要基地。刘老庄低碳文化体验园坐落在新四军刘老庄纪念园的南侧,积极应用光伏太阳能科技,推动了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
四、“旅游—生态养生”模式
淮安市内有盱眙玉皇山生态农业观光园、老子山温泉、中澳合作的盱眙三农乐博园,其可以积极发展生态养生旅游,使其成为农业旅游的升级版。此外,还可以将养生文化博物馆、中草药浴馆、康疗养生馆建立在老子山,向游客普及养生知识,提供疗养服务。同时,还可以对老子山温泉周围乡村的生态绿道进行整合,建设乡村游憩驿站,规模发展老子山乡村旅游度假区,打造生态养生农业体验区,实现产业的优化转型。
五、“旅游—历史文化”模式
淮安市历史悠久,拥有众多的名水、名人。南部码头镇集聚了诸多历史人文资源,如韩信故里、漂母祠等,也是游客旅游的必到之地。淮阴区可以发挥自身的历史文化优势,并融入黄河、盐河风光,进行古黄河风光带以及盐河生态长廊等项目的建设,将“两河三岸”发展为当地最具人气的风景区,借助其建设滨河文化长廊,如单车公园、韩信文化广场等,为广大游客提供旅行休闲场所。淮安市的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在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经完成了景台农业生态园、冬枣采摘园等景观的建设。积极发展沿河垂钓、骑射、采摘、体验农事以及国学讲堂等旅游项目,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利用交通便捷、多人文景观以及距离城市近的优势,打造新兴旅游模式。
六、结语
综上所述,全域旅游理念能够为农业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驱动力,基于此背景,淮安市积极整合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对农业旅游发展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将旅游资源和当地的各项社会资源整合起来,打造生态农业休闲旅游模式,以此驱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伟丽.淮安市乡村旅游驱动力及其互融发展水平测度[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07).
[2]陈燕.全域旅游视角下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耦合机制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3]戴耀峰.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江苏省淮安市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农业,2008(12).
(作者简介:胥闻晓,女,本科,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研究方向:旅游管理)(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