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凝血指标的心脑血管患者预后情况判断

2019-12-16 01:06李燕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入院常规

李燕

(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心脑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疾病,代表性疾病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该类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脑出血,具有发病急、病程短、危害大、出血多、预后差、致残致死率高的特点,会对患者健康和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1-2]。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止血病理、生理形成深刻认识,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显示出在其临床诊断、治疗、预后中凝血功能变化具有重要意义[3]。基于此,为进一步明确心脑血管疾病预后判断中凝血功能变化的意义,本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不存在不良反应因素,出血原因主要是动脉硬化、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入院后均有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存在。其中包括女38例、男42例;年龄范围43~76岁,平均(48.5±5.3)岁;其中双侧瞳孔散大者9例,单侧瞳孔散大者58例,双侧瞳孔缩小、光反射迟钝者10例,双瞳正常反应者3例;患者意识状况:浅昏迷者15例,中度昏迷者36例,深昏迷者12例,朦胧或嗜睡者17例;依据格拉斯哥评分轻型患者14例,中型患者23例,重型患者32例,特重型患者11例。将患者检测指标结果和正常值对比,依据是否发生明显变化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明显变化为3个及以上指标较正常值降低或上升30%。实验组40例、常规组40例,常规组患者指标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患者指标明显变化,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方法

1.2.1 临床检查 入院后为两组患者开展头颅CT检查,依据检查结果:80例患者中脑室出血9例,基底节区出血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脑干出血5例,丘脑出血23例,壳核出血18例,颅内皮层下出血8例。

1.2.2 治疗方法 依据患者出血量、出血部位、实际病情开展针对性治疗,依据GCS评分,对3~8分患者或已有双侧或单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紊乱或血肿较大者开展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无瞳孔及生命体征改变或血肿较小、或GCS评分9~15分者开展小骨窗血肿清除术;进展缓慢的脑干出血、脑实质出血伴脑室出血、丘脑出血开展立体定向血肿吸除术或CT引导;无脑疝患者开展保守治疗。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 入院时、出血后48h、出血后96h于清晨空腹状态下为患者采集静脉血,选择Rayto RF-3100电脑洗板机和Rayto RF-6100酶标分析仪,选择Biomerica检测试剂盒作为试剂。应用ELISA法测定5个凝血指标,分别包括抗凝血酶Ⅲ(AT-Ⅲ)、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Ⅰ(PAI-Ⅰ)、内皮素-Ⅰ(ET-Ⅰ)、D-二聚体(D-D)。疗效评价:依据心脑血管疾病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良好0~2级,病残3~7级。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情转归情况对比 常规组40例患者中出院时状态好转10例、病残19例、植物人状态3例、死亡8例,比例分别为25.0%、47.5%、7.5%、20.0%。19例病残患者接受18个月随访,部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升1~3级,4例生活自理达到2级。实验组40例患者中出院状态好转38例、病残2例、植物人状态0例、死亡0例,比例分别为95.0%、5.0%、0.0%、0.0%。实验组状态好转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残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2.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 入院时两组AT-Ⅲ均降低,出血后48h常规组AT-Ⅲ降至最低,实验组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后早期两组PAI-I均上升,出血后48h上升最显著(P<0.05)。入院后两组TM均上升,其中实验组上升更显著(P<0.05)。入院时两组ET-1显著上升,出血后48h常规组降低,实验组持续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后两组D-D水平显著上升,实验组上升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2。

表1 两组病情转归情况对比[n(%)]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疾病,其中较为典型的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该疾病特点包括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并发症多等[4~6]。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该疾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民众健康的重要疾病[7~8]。该疾病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脑出血现象存在,其发病急、病程短、危害高、出血量大,并且患者通常难以获得良好预后[9~12]。所以当前临床中一项重要课题就是怎样改善心脑血管疾病诊疗水平[13]。凝血机制以凝血因子为基础,人体中存在完善的抗凝和凝血机制,正常情况下血管中血液既不会在血管内凝固,也不会渗出血管外[14~15]。但病情状况会破坏抗凝和凝血机制的平衡状态,发生凝血机制亢进或抗凝血机制减退,并因此而出现血栓[16]。相关研究[17~20]显示,凝血功能变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存在密切关系,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预后中凝血功能检测具有重要价值[21]。在发病后数小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出现高凝状态,这主要是血液循环中进入大量外源性凝血因子,将外源性凝血系统启动,并因此而出现血液高凝状态。

本研究对比了两组五个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相关指标变化更显著,血量多,出血速度快、预后差、脑疝发生率高。发生脑出血时患者最早被消耗的因子就是AT-Ⅲ,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正是其过度消耗造成的。ET-1的收缩血管作用非常强,实验组颅内压患者和脑疝患者较多,主要是因为血管对该因素收缩作用反应下降,造成毛细血管中滞留大量血液,进而出现早期脑水肿。PAⅠ-Ⅰ能够对血液内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激活作用形成抑制,为纤溶抑制物,促纤维活性无法发挥出来。D-D和脑出血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关系,为反应纤溶活性指标,血液为高凝状态时会出现上升。TM为凝血酶受体,未显著升高时凝血作用难以实现,最终加剧血液高凝状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和以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存在密切关系,临床需对凝血功能指标检测进行强化,使患者预后得到改善。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

表2 两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

*:P<0.05,与同时间常规组对比

时间 ET-1(pg/ml) AT-Ⅲ(mg/L) PAI-Ⅰ(ng/L) D-D(mg/L) TM(ug/L)正常值常规组(n=40)入院时出血后48h出血后96h实验组(n=40)入院时出血后48h出血后96h 0.7±0.06 1.3±0.04 1.0±0.03 0.9±0.02 1.3±0.03 1.5±0.06 2.3±0.03*347±8 311±7 261±7 240±5 313±8 211±5*172±5*9±0.70 12±0.91 15±0.52 17±0.72 13±0.94 30±0.31*34±0.62*0.31±0.46 0.35±0.04 0.40±0.14 0.43±0.19 0.42±0.19 0.95±0.35*1.27±0.17*34.90±0.67 35.90±0.17 38.97±0.44 42.18±0.55 37.83±0.66 41.99±0.65*51.13±0.54*

本研究中,常规组40例患者中出院时状态好转10例、病残19例、植物人状态3例、死亡8例,比例分别为25.0%、47.5%、7.5%、20.0%。19例病残患者接受18个月随访,部分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提升1~3级,4例生活自理达到2级。实验组40例患者中出院状态好转38例、病残2例、植物人状态0例、死亡0例,比例分别为95.0%、5.0%、0.0%、0.0%。实验组状态好转比例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残率显著低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AT-Ⅲ均降低,出血后48h常规组AT-Ⅲ降至最低,实验组持续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后早期两组PAI-I均上升,出血后48h上升最显著(P<0.05)。入院后两组TM均上升,其中实验组上升更显著(P<0.05)。入院时两组ET-1显著上升,出血后48h常规组降低,实验组持续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后两组D-D水平显著上升,实验组上升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预后和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关系密切,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小患者预后较好,凝血功能指标变化大患者预后较差。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入院常规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心脑血管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探究
常规之外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心脑血管篇
冬季谨防心脑血管疾病侵袭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心脑血管疾病用药与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别受限于常规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