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经济贸易学校,天津 300381)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全球公认的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世界信息产业又一次新的信息化浪潮,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物联网就是把所有物品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物物相息、信息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我国高度重视物联网的发展,将物联网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十二五”时期,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成为全球物联网发展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创新促进了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新业态的广泛应用,《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物联网分册(2016-2020年)》指导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工作。当前,物联网正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已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2017年我校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础上进行了专业升级调整,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向物联网方向转型,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校在“工学结合”育人模式的引领下,突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本质特点,深化校企合作机制改革,使企业参与到专业建设的全过程之中,通过行业认识、岗位见习、顶岗实习、社会服务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落实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9年6月教育部正式发布《中等职业院校专业目录》,新增了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明确了培养方向和专业技能,从国家的文件中感到,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侧重于传感器技术和网络电子领域。为了更好地建设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准确把握专业培养方向,有必要开展专业调研,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的指导下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满足社会对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需要。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等文件精神为指导,紧贴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要求,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构建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设计此次调研,从了解本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状况入手,跟踪人才市场需求及岗位要求的变化,研究分析全国物联网行业的发展趋势及中职院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能力与素质结构,明确专业培养目标、规范专业教学标准、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创设基于岗位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使专业的发展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本调研在相关研究成果和产业发展数据的基础上,对全国、天津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人才需求情况,物联网专业职业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为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提供依据。
我们把行业、企业、高校作为专业调研对象。包括:上海企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新大陆联众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圳讯方科技有限公司、天津菲利科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上海剑桥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天津现代职业学院等12所高校单位,通过调研,了解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行业目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学校调研,了解高校、中职学校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通过职业教育机构和职业资格鉴定调研,更多地了解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获取最新的职教理念和课程改革思路,了解物联网职业资格鉴定的范围、要求和考证变化趋势等信息,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室打造、课程及教材建设、引进企业项目及在校办公等专业建设内容提供依据。
采用文献、网上调研、企业调研、访谈、数据分析、总结等方法。为了做好调研活动,课题组进行了精心策划,制定调研方案,在网上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调研,对调研单位采取现场考察或专家咨询并整理调研资料等。
企业调研以实地走访和座谈的形式为主,主要考察行业企业的用工需求、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需求,生产工艺及设施设备等情况。对多所高职学校的调研采用实地走访和访谈相结合的形式,深入了解天津市高职学校物联网专业的育人模式、师资培养模式、实训基地建设、课程设置等情况。对上海剑桥学院的调研通过与学院徐方勤教授的电话咨询的形式进行,徐方勤教授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物联网项目的负责人和技术组、裁判组组长,多年参与中高职物联网专业校企共建、大赛成果转化等工作,本次调研深入了解了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职业能力标准、对中职生的用工需求,中职物联网专业的课程设置、评价模式等情况。
在各类调研的基础上,课题组成员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如企业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知识技能要求、设备选型等,与我校实际结合,进行筛选,分析出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信息,为确定中职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近几年,中国物联网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技术不断创新,已形成北京-天津、上海-无锡、深圳-广州、重庆-成都为核心的四大产业集聚区。2017年物联网市场规模增长率达24.0%,到2018年底,已有包括天津在内的20多个省区市出台相关政策,推进物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2019年,87%的医疗保健机构采用物联网技术,大约有36亿台设备主动连接到互联网,用于日常任务。在国家《物联网十三五规划》中预计到2020年,我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包含感知制造、网络传输、智能信息服务在内的总体产业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
自2010年起我国本科和高职院校先后开设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本科院校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天津市春季高考招生的25所高职院校中有9所院校直接招收“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13所院校招收“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应用技术”等与物联网相关的专业。通过走访几所中高职学校,从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方向、实训室建设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如:物联网专业开设实训项目、设备品牌等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部分学校实训情况表
1.类型分析
按人才类型层次可以分为研究型人才、工程应用型人才及技能型人才。中职物联网专业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在物联网应用实施过程中,需求量非常大,一线高素质技能人才,如:物联网业务运营管理人才,项目施工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业务应用人才,客服服务人才和系统维护人才等。显然,这对物联网高技能型人才提出了较高要求,既需要了解物联网基础知识,业务知识,更要培养技术应用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管理能力。
2.岗位群与技能要求
物联网跨行业的特征使得对物联网人才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物联网产业有感知控制,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三个环节, 根据物联网产业特征分析,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具体岗位及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物联网职业岗位群与技能要求
通过调研,了解了目前物联网行业的相关发展、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的基本情况,对我们制定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很大指导建议。我校隶属天津市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为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突出集团特色,我们以“食品行业智能化”为学校的重点专业群,深入挖掘“食品行业智能化”专业群中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方案。
围绕食品行业智能化产业链条中原材料种植、养殖、引进、食品加工、食品加工检验、物流、仓储、成品营销、推广的全产业链,实现智慧农业、智能生产加工、无人仓储、安全溯源、O2O新零售、数字化推广、数据安全管理等智能化手段,形成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和电子商务为核心的,农业、食品、物流辅助的“食品行业智能化”专业群,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负责专业群涉及产业的智能化升级的需要,培养如农业种植养殖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溯源、家禽生物标记、无人仓储、无人机配送等智能化领域的专门型人才。
确定本专业学生在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上培养的规格。
1.职业素养方面
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分析判断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安全生产、环保节能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具有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具有查阅手册、标准和与本专业相关技术资料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具有主动获取新知识,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推动物联网发展的意识;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沟通、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专业知识方面
掌握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信息采集、处理和融合的能力;掌握网络、无线网及下一代通信技术、物联网节点、网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主要无线网络基本原理,能够组织组网措施;熟悉面向对象语言编程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对客户的需求进行有效挖掘和准确把握,具有将产品转化成市场化商品能力;熟悉物联网产品的卖点,网店的运营环境、交易规则,精通网上销售的各个环节;熟悉各种网络推广工具的使用,具备网站和产品推广策略的制定、执行和优化以及内容的更新、维护、优化及管理能力;具备食品行业智能化产业链条中营销推广的知识。
3.专业技能方面
(1)物联网产品生产和工程施工。能够依据客户需求,制订物联网系统集成方案,能够根据物联网系统集成方案,完成物联网集成系统的工程施工,掌握物联网产品的基本生产能力。
(2)物联网产品维修和设备维护。具备物联网运维能力,具备物联网硬件和软件问题的查找、调试、维修和维护能力。
(3)物联网项目辅助开发。熟悉面向对象语言编程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具备物联网软件系统辅助开发与测试的能力。
(4)农业物联网技术应用。熟悉农业物联网整体项目的规划,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完成农业物联网项目设备选型、设备安装调试、系统部署及软件程序的辅助开发,能够对系统后期进行有效维护。
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特点,从职业素质、知识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入手,搭建完善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围绕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内容深入挖掘岗位要求,提炼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确定课程培养目标。选取典型项目作为课程载体,引进先进的职业培训内容,紧密围绕“食品行业智能化”专业群技能岗位的需要,以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和可持续发展需要为目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制定有专业特色的指导手册和评价体系。
在“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引领下,突出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特点,建立“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物联网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在校办公企业,创业孵化基地,教师深入在校企业兼职,与学生和企业员工分组建立学徒关系,共同完成生产实践,最终实现教师、学生、员工的共同进步,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员工的共同发展,互利共赢,为推动职教发展、企业创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岗位工作技能,使其积累实际项目经验。采取适用于“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工作指导手册和评价体系完成学徒期间的整体评价,使学生通过行业认识、岗位见习、顶岗实习、社会服务等形式,多角度全方位落实“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稳步扩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预计达到“引企入校,托管运营,扶植创业,自主经营”的各项建设目标,在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中建设集企业生产、技术研发、项目孵化、学生实训为一体的多个生产性实训室,以保障“食品行业智能化”专业群、校企合作项目、“未来校园”智能化项目的顺利引入与运行。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教师的技能必须提高,学校可通过选派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各类技术研讨,进行学历进修、企业实践,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参加各类业务竞赛,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高质量教材等传统培养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理论水平,提高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双项目”师资培养框架完成师资的核心培养,发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引企入校、托管运营、扶植创业、自主运营方面的优势,为教师提供实际运行的商业项目,教师全程参与企业运营,并选择适当的运营部分植入课程,实现实战育人的“现代学徒制”模式;利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在校企合作科研、立项科研、专利研发、自主品牌的灵活形式,为教师提供研究科创项目的机会,不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