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燕
(甘肃省歌剧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的发展,历经了时间的冲刷,直至20世纪40年代才逐渐形成。“五四运动”后,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得以交融,对艺术的理解发生很大转变,美声唱法涌入国门,对我国声乐表演艺术中女声演唱带来深远影响。在此基础上“儿童歌舞剧”、“学堂乐歌”流行开来,形成声乐文化新时尚,女声演唱艺术发展进入萌芽期,在表演过程中融入歌舞,演唱需求其天真、字正腔圆、不需修饰,使听众明晰演唱内容,跟随剧情、人物进行演唱,留下亲切、活泼、清新、自然印象。
20世纪40年代之后,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记录了一个时代新旧文化交融的过程,女歌唱家更多的关注点是在西洋声乐艺术的氛围中,怎样结合中国的语言特点,更准确的处理和把握演唱技巧。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秧歌剧的创作在解放区广泛开展,解放区群众演唱艺术对我国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发展意义深远。解放战争时期是群众探析艺术文化宝藏,奠定民族唱法基础关键时期,如《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秧歌剧,将戏曲、话剧、秧歌等表演艺术融合在一起,以民谣、民间小调、地方戏曲为依托发展而来,剧情简单、主题鲜明,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从现实生活中来形成独特民族风格,演唱技艺更为灵活,抒发真情实感吸引观众,要求女声演唱发音规范、声音结实宏大、有穿透力,形成“戏歌唱法”。
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声乐女声演唱艺术从“土洋之争”逐渐向“土洋结合”转变过渡,但是由于受到当时紧张的政治空气影响,抑制着这种良好的发展开端。王昆、郭兰英等歌剧演唱家在这一时期涌现,凭借浓郁的民族色彩声音和质朴的艺术魅力,创立个人风格,她们不拘泥于民族唱法固有套路,用“戏歌综合”唱法取代“改戏从歌”形式,使女声演唱艺术得以发展,具有真情流露、韵味十足特点,应用戏曲咬字技术,习承梆子唱法等传统演唱艺术优点,实现戏歌演唱艺术有机结合发展目标,推动我国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发展。紧接着政治服务期的来临,我国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基本处于停滞发展状态,文化艺术为阶级斗争服务,政治特征鲜明,“样板戏”取代歌唱艺术,政治教育成为艺术本质属性。
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济建设与音乐教育方面得到快速发展,文化交流日益增多。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此时也得到充足展现与发展,广泛吸纳国际科学文化思想,彰显民族艺术风格深受民众喜爱。女声演唱音域宽广、声音明亮透彻、吐字清晰、音色优美、演唱状态轻松,为民族唱法发展带来新气象,为民族音乐繁荣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融合“学院派唱法”,借鉴国外演唱经验形成独特歌唱流派,如《谁不说俺家乡好》(彭丽媛)是较为典型民族唱法与西洋唱法相结合的表演艺术形式,女声既具有穿透力、通畅、宽泛等特点,又兼具传神、亲切、柔美、质朴等风格,在深厚唱功及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助推我国女声民族演唱艺术科学发展。在90年代末“新民歌唱法”兴起,以陈思思、祖海、汤灿为代表的女声演唱艺术具有通俗化、人性化、生活化特点,形成柔和、纯情、清新、自然艺术风格。
我国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经历戏歌唱法时期,最终衍生出新民歌唱法,使我国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更具特色,在祖海、宋祖英、汤灿等艺术家诠释下烙印时代风格,使我国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得以朝着国际化、民族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原生态唱法”在21世纪初期被广泛关注,一众优秀民歌手通过“原生态民歌竞赛”脱颖而出,使原生态唱法成为民族声乐一部分。作为我国各族的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文化重要载体,虽然不属于主流艺术形态,但其兼具民族性、地域性、历史性、乡土性,蕴含丰厚文化底蕴,是新时代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发展重要养料,为此需在习承“原生态唱法”基础上助推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与时俱进。
民族音乐是我国文化构成要素之一,是新时代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文化需求、审美理念不断发展下的文化产物,助推民族音乐艺术文化朝着“文化产业”方向发展,娱乐文化属性逐渐取代政治文化属性,跟随国民审美情趣发生转变,使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表现风格更为多元。在“洋为中用”观念指引下民族唱法突破“千人一腔”发展瓶颈,演唱技术及风格更为多样,在民族音乐市场竞争进程中谋求发展推陈出新,呈现百花争艳、凸显风格发展新常态。
为解决现代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与传统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并行发展难题,从传统唱法中汲取养分,同时保持传统唱法自成一派,使传统唱法得以可持续发展,现代唱法则需顺应时代潮流创新进取,规避演唱艺术风格单一发展误区,使演唱艺术市场得以拓展,通过音乐教育、宣传推广、理论研究等方式实现传统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与现代相关演唱艺术同步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民族唱法女声演唱艺术发展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产物,更是西为中用思想指引下与时俱进的产物,为此该演唱艺术需习承与创新并重,跟随时代潮流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