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俏 广西艺术学院
茶源于中国,是数千年来华夏民族最重要的生活饮品。而音乐艺术方面,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青铜系列乐器,此后更是诞生了琴、古筝、萧、笛子等弹拨类和管弦类乐器,塑造出各民族风格迥异而璀璨的音乐文化。茶文化和音乐文化是历史极为久远的人类文明的表现形式,二者表面上互不交集,但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宋时期茶与音乐就已形成较为丰富的组合形式,茶文化利用音乐丰富了自身内涵,凸显了品茶意境;音乐文化利用茶拓展了创作思路,提升了文化张力,由此茶因音乐艺术而更显时尚,音乐因茶而更为高雅,茶与音乐共同成为华夏民族璀璨文明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茶文化在我国的历史源远流长,且内容丰富,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在发展过程中,茶文化受到音乐教育的启发与启迪,在唐宋时期实现了茶与音乐的有机融合,这在推动茶文化发展的同时,也为音乐创作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当时许多文人墨客都在填词谱曲,表达自己对茶文化的喜爱,一些文人雅士对坐饮茶,耳畔萦绕着古典的乐曲,成为历史上常见的生活现象。人们以写诗作词再通过合理的音乐曲调表现出来,使茶文化淡泊优雅的特征与古典音乐空灵悠远的曲风良好融合,创作了诸如《采茶歌》《咏茶十二韵》《东亭茶宴》等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而通过茶文化对音乐教育的启迪,也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更多趣味。
音乐教育是帮助人们认知世界、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通过生活的积累和历史的沉淀,我国音乐艺术从多个方面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茶文化是我国人民的重要生活元素,使人们获得极大的精神愉悦和艺术熏陶,茶与音乐均源于生活而为生活服务。在历史进程中,茶文化与音乐教育逐渐实现了融合,共同作用为人们的生活创作了更多音乐形式,为人们品茶提供了更优美舒适的音乐环境。茶文化的存在推动了音乐艺术的进一步深入,音乐的存在又使茶文化满足表演艺术的需求。
教学内容是音乐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要在设计阶段明确学生的需求并了解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使茶文化顺利地引入教学过程中,需要选取合适的茶文化音乐作品供学生学习和赏析,通过茶文化在教学内容中的有效运用,可以进一步充实教学内容,又可以将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传递给新一代学生,进而培养学生对茶文化和音乐文化的兴趣,促进音乐教学在实践中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教学首先需要选取有针对性的音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茶文化的音乐形式,便于学生理解,使学生更有兴趣进一步接触茶文化与音乐创作。例如,著名的《渔舟唱晚》古筝曲谱,在音乐鉴赏课上,教师可以将简易茶具带到课堂上,在播放音乐的过程中同步进行茶艺的讲解与表演,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代人民品茶听曲的生活艺术氛围。再如,中国台湾流行乐男歌手周杰伦的歌曲《爷爷泡的茶》就是关于茶的现代歌曲典范,方文山为此曲作的词极为唯美,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歌曲并讲述其中关于茶的故事,使学生通过品茶、听歌,产生更深刻的艺术理解和人生感悟。
我国地域较为广阔,历史上出现了很多有地域性的民族茶文化,这些茶文化由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创作而成,在采茶过程中人们边唱边采,在饮茶过程中人们边品边听,因而创作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广受民族喜爱的茶文化音乐作品。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少数民族在接待客人时会表演大型茶文化歌舞,体现民族热情,彰显民族文化。
亲身体验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开展音乐实践课程既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手段,又使教育更具灵活性。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初步学习茶艺表演,在古典音乐的衬托下让学生真实体会茶艺表演的过程,品味茶文化的意境,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有助于学生表演力、创造力、鉴赏力等综合素质的提升。
综上所述,音乐艺术与茶文化的融合为人们的生活创造了更丰富的文化行为,也为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多参考素材,中国茶文化的引入与运用提高了音乐教育的价值,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音乐创作与茶文化,又有助于我国传统艺术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