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采茶戏音乐的特征及功能研究

2019-12-16 20:57:54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艺术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采茶戏曲牌客家人

□程 晓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正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客家采茶戏也不例外。作为一种民间开创并传播的戏曲形式,客家采茶戏主要表达了劳动人民在农作活动中的真实体会。除了鲜明的歌舞气息外,客家采茶戏还融合了多种民间歌舞及其他民间艺术形式,是我国戏曲艺术史上一朵瑰丽之花。

一、客家采茶戏的起源

客家采茶戏,顾名思义,就是客家人在采茶的农业活动中创作的一种戏曲。客家人先祖迁徙到赣、闵、粤一带后,开始种植经营茶叶,在采茶劳动中创作出了这种颇具地方特色的乡间戏曲[1]。后来经过口口相传,融合了多种民间歌曲、地方戏曲、杂耍技艺及民间舞蹈的风格和特征,由此形成了客家采茶戏的独特风格。客家采茶戏别称三脚戏、茶篮灯,主要表现客家人的精神层面及审美标准,在其丰富的表现形式下为听众展现真实的客家生活。客家采茶戏发源于中原民歌,本体为山间小调,随着客家人先祖的迁徙,民歌也被带了过来,而客家人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使民歌的风格也出现了变化,除了浑厚热烈的唱腔和粗犷高昂的情感表达外,客家采茶戏还融入很多柔和甜蜜的唱法和技巧,形成了客家采茶戏多变的风格和强大的表现力。

二、客家采茶戏的音乐特点

客家采茶戏流传下来上百部戏曲曲目,这些曲目都是以客家人的真实生活和生产作为创作背景的。除了以劳动作为戏曲主题外,客家采茶戏还融入了戏剧化的矛盾情景,如客家人的兴趣冲突、情感冲突等。由于客家人特殊的迁徙来源,以及能歌善舞的特点,在客家人先祖创作和传承客家采茶戏的过程中吸收了各式各样的民间艺术形式,最终形成了其风格鲜明的音乐特点。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客家采茶戏的音乐特征。

(一)客家采茶戏的唱腔

客家采茶戏的唱腔可以分为河东唱腔和河西唱腔。河东唱腔舒缓雅致,音调旋律比较抒情;河西唱腔比较粗犷,情感高昂剧烈。两种唱腔虽然在旋律和唱法上相去甚远,但是融合客家方言后,都别具一番风味[2]。

客家采茶戏中比较典型的腔调包括茶腔、灯腔、路腔三种,其中最主要的是茶腔,当前流传较广的采茶戏曲目多采用茶腔的曲牌。目前,已知的传承下来的茶腔系曲牌数目有一百多首,这些曲目不仅来源于客家人生活中的民歌曲调,也融合了当地的山歌、茶曲、灯调等多种民间音乐形式。这些曲调大多表现的是客家人农作生活、恋爱婚姻的真实故事,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曲调甜蜜、抒情,而且使用客家方言演唱,能更好地体现出客家人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表达[3]。灯腔曲牌的主要特征是节奏感强,更加适合运用在舞蹈表演中,其中狮灯、马灯、彩莲船等都是灯腔曲牌中比较典型的代表,当前保存完好的灯腔曲牌有90多首。路腔别称湖南腔,当前保存的曲目较少,有50多首。路腔多配合茶腔使用,其曲目轻松欢快且风格活泼多变,经常被运用在一些歌舞喜剧中。

(二)客家采茶戏音乐的伴奏

客家采茶戏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勾筒,其形状与二胡类似,但是二者在音色、构造及演奏手法上有很大区别。勾筒周身都用竹子做成,音色粗犷高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演奏手法上,勾筒的操作十分复杂,其伴奏方式也存在差异,具体而言,勾筒的伴奏分为正弦伴奏和反弦伴奏两种方式。两种伴奏方式的区分方法就是跟随唱腔的为正弦伴奏,其他的都是反弦伴奏。比如,茶腔曲目的伴奏方式既包括正弦伴奏也包括反弦伴奏。在实际的表演伴奏中,正弦伴奏和反弦伴奏在音高上往往存在几度的差距,并且具有同调不同弦的手法。正因为这样的演奏技巧,所以唱腔更加多变精彩,同时大大提高了客家采茶戏的艺术表现力。

(三)客家采茶戏的插曲

尽管拥有丰富的曲牌腔调,但客家采茶戏的曲调并不局限于此。在打花鼓、打彩及敬酒等场合,客家采茶戏还有自己独特的插曲,称为杂调。杂调的来源是其他剧种,在客家采茶戏中作为插曲使用,这些插曲大多具有短小优美、抒情轻缓的特点,本身不作为独立的唱腔使用。

三、客家采茶戏的表演技巧

由于客家采茶戏融合了多种民间艺术形式,其在表演技巧上呈现出比较多变的模式。

(一)喜剧化表演方式

客家采茶戏大多是由使用客家方言的表演者进行口头创作的,因而对客家人而言,戏曲台词简单易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具体的客家采茶戏表演过程中,演员也会进行一些即兴发挥,如他们通过通俗的家乡话、幽默诙谐的表现形式以及真实可信的生活经历将观众带入一个较为欢乐的表演场景中。客家采茶戏的舞蹈和音乐风格都以喜剧为主,尽管有些故事有悲剧情节,但最后也都以喜剧的形式呈现出来。除此之外,客家采茶戏中的表演动作大都是从茶园真实动作中提炼和美化得来的,如客家采茶戏中经常出现的摘菜、采茶、制茶、打猪草、捡蘑菇等这些生活中真实的场景动作。

(二)客家采茶戏的典型表演技巧

除了以上介绍的客家采茶戏的喜剧形式以外,客家采茶戏还有一些比较典型的表演技巧,主要包括扇子花、矮子步和单水袖等,这三个技巧也被称为“客家采茶戏三绝”。扇子花,就是表演者通过对彩扇的运用,延伸戏曲的动作表演,用彩扇来模拟客家采茶戏中的相关动作。其中,单扇子花和双扇子花是最常用的两种,除此之外还有转扇、削扇、波浪扇等多种手法。矮子步是客家采茶戏中男角的基本动作,这个动作要求男演员在表演过程中双腿保持全蹲或者半蹲的状态。矮子步是由真实的采茶生活演变而来的,由于茶树比较低,采茶时一般是采茶郎背茶篓,采茶女背茶篮,采茶女将茶篮装满后,采茶郎就需要半蹲下来方便采茶女将茶篮中的茶叶倒入茶篓中。相较于其他传统戏曲服装,客家采茶戏戏服采用独特单水袖设计。虽然只有一只水袖,但并不妨碍单水袖丰富的动作形式,其中主要包括腋下袖、遮阳袖、抓袖、花篮袖等多种动作。另外,客家采茶戏的演员组成形式也比较独特,即客家采茶戏的表演角色一般较少,通常是三个人,两个旦角,一个丑角,俗称三角戏。比如,传统的采茶戏《补皮鞋》《挖笋》等小型戏曲;比较大型的戏曲《大功夫》《卖杂货》也都是由两旦一丑的演员组成的。

结 语

综上所述,与其他传统曲目相比,客家采茶戏风格奇特、台词生活化,且戏服和曲调都存在很大差异,但并不妨碍客家采茶戏的广为流传。对客家人而言,采茶戏是他们生活的真实体现,也是他们情感的表达,其独特的喜剧表演形式也是客家人对于生活的喜爱和乐观心态的体现。客家采茶戏作为一种戏曲艺术形式,是对我国戏曲艺术库的丰富,我们在感叹客家采茶戏独特风格的同时,也要认可其在戏曲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采茶戏曲牌客家人
试论昆腔曲牌的曲腔关系
乐府新声(2023年1期)2023-06-29 06:43:02
采茶戏的种类及传统唱腔述要
乐府新声(2022年2期)2022-11-05 23:07:17
赣南采茶戏《一个人的长征》简介
影剧新作(2022年2期)2022-07-29 02:28:42
客家人
宝藏(2021年7期)2021-08-28 08:17:34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常用曲牌新谱》出版座谈会”在本社举行
中华诗词(2019年2期)2019-08-27 01:59:20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曲牌园地】
影剧新作(2018年2期)2018-08-11 09:02:36
夏布谣(新余采茶戏)
影剧新作(2017年3期)2017-11-14 02:42:55
行酒
神州民俗(2016年5期)2016-06-13 10: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