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宇
《管子·明法》:“夫國有四亡: 令求不出謂之滅,出而道留謂之擁,下情求不上通謂之塞,下情上而道止謂之侵。”
尹知章解“令求不出謂之滅”曰:“求不出令,則下無所稟,故滅。”謂“下情求不上通謂之塞”曰:“求不上通,則與君隔絶,故曰塞也。”然是説多不爲人所信。“令求不出謂之滅”,《管子·明法解》引作“令本不出謂之滅”,“下情求不上通謂之塞”,《明法解》引作“下情不上通謂之塞”。
王念孫認爲“令求不出”之“求”當爲“本”字之誤,“下情求不上通”之“求”字當爲衍文。俞樾進一步認爲“令求不出”之“求”據《明法解》“令本不出”當爲“本”字,“下情求不上通”之“求”亦當作“本”,尹知章注中的兩“求”字也是“本”字之誤。王念孫改字爲説無版本依據,俞樾步子邁得更大,且“令本不出”置於上下文中並不能得到很好解釋,所以不爲人信。
吴汝綸認爲《明法解》“本”字誤,求當訓爲終。郭沫若認爲求爲觩之借,古從求之字多有彎曲之義,《明法》之求均是彎曲之義。黎翔鳳認爲此處之“求”當爲聚集之義(參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遹《管子集校》,北京,科學出版社,頁764;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頁914,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