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中的应用*

2019-12-16 15:55:57
黄河之声 2019年13期
关键词:音乐作品音乐教学模式

陈 娟

(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 030051)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将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互置换,以学生作为教育主体,教师作为指导,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更加偏重于对课前、课后的学生自学的要求,通过对指定材料的自学来代替教师传统的知识传输,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可以说,翻转课堂对于学生思维的启迪以及教育模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中,翻转课堂已经得到一定的应用,尤其与新媒体相结合等形式,使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众所周知,音乐表演是音乐的再创作活动。通过乐器的演奏,人声的歌唱,以及包括指挥在内的多种艺术手段,将乐曲用具体可感的音响表现出来,传达给听众,以发挥其社会功能。它是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是音乐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面临着一定的问题,尤其在教学模式上,还没有探索出能够适合于音乐这种大范围的艺术教学模式,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音乐表演教学的质量,限制了我国高校音乐表演教学的发展,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到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育领域,是应对当下音乐表演专业发展困境的有效手段。

一、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

音乐表演专业顾名思义是要培养音乐表演方面的专业人才,前文提到,音乐表演是连接音乐作品与受众的介质,通过表演者的音乐表演将音乐作品呈现给受众,因此对于音乐表演的教学,要以培养音乐表演实践能力作为最终目的,这就与翻转课堂所强调的对于学生自主性的开发相契合。

当下的音乐表演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有研究指出,“从目前音乐表演专业教学现状来看,整体上还是不遂人意。在教学模式上还没有探索能够适合于音乐这种大范围的艺术教学模式,这使得教学质量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探索适合于该艺术专业类型的教学模式。在对教学模式的探索中,在音乐表演教学中越多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其专业课程中,经过检验总结,诸如‘翻转课堂’这一类新型教学模式对音乐表演专业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适合性,为此应加大对此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度。”[1]之所以会有很强的适应性,正是由于翻转课堂的理念与音乐表演的初中相互契合,通过翻转课堂的应用,高校音乐表演教育能够更加卓有成效。

首先,翻转课堂的重要标志是学生具有较大的课堂主动权,对于音乐表演实践而言,对于一部音乐作品的把握,归根结底是看表演者与音乐作品的磨合以及表演者自身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表达,因此,通过翻转课堂的形式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与音乐表演教育的培养目标相契合的。

其次,翻转课堂起到的效果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就是说,翻转课堂通过课前学生自行收集资料,课上自行讨论等形式,形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并形成学生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与思维体系,因此,对于音乐表演的人才培养而言,翻转课堂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形式。

第三,翻转课堂对于音乐表演课程这一类课程能够有更好的教育效果,对于翻转课堂而言,相对于普通课堂教学能够把握人数较多、情况较为复杂或者教学内容存在一定差异的课堂模式,这与音乐表演教学的课程性质是有共通之处的。

因此,翻转课堂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教育相契合,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对高校音乐表演专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翻转课堂的应用为音乐表演的发展提供有效渠道

有研究指出,“与传统课堂相比较,翻转课堂的不同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复习’的教学模式,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在教学中采用了‘预习—教学’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翻转。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校音乐教学中,可谓是课堂教育的创新。应用这种教育模式,对高校音乐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翻转课堂的应用,为高校音乐表演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音乐表演的发展提供了有效渠道。

具体而言,翻转课堂在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中的应用,同样要突出“预习”与“教学”两个环节,发挥两个环节的各自功用。首先,在学生“预习”环节,教师应当进行有效指导,对于材料准备的引导,对于资源搜集的指导以及对于知识体系的统筹把握,都是教育环节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让学生真正能够通过“预习”了解某一音乐作品的风格、情感、背景故事,了解演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了解现有的演奏模板与标杆,从而在实际演奏之前就已大略了解了音乐作品的部分内容。

其次,在学生接受“教学”的环节,教师应当同样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让学生在音乐表演重点与难点问题上多下功夫,例如对于声乐表演而言,对于某一个难度较大的音或者一段难以把握的情绪进行不断研讨、练习,最终获得最好的表演效果,从而摆脱固有模式的束缚,形成独具一格的表演风格。

总之,在“预习-教学”环节当中,通过翻转课堂的模式,能够将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目标完成好,得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翻转课堂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与未来接轨的重要渠道

现如今,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已经十分广泛,翻转课堂不仅仅开拓了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还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及新媒体等平台融入到教学环节当中,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与未来接轨搭建了有效的渠道,有研究者指出,“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以‘微课’为新型教学资源和以‘翻转课堂’为新型教学模式,极大的推动了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当今,能否运用以及如何运用该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来推进我国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成为了国内音乐界研究的焦点”[3]。

翻转课堂能够带给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是教学思维结构上的变革。“翻转课堂是指教育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外,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识,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内,以便师生、生生之间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声乐课堂可以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教师教学效能和学生学习效能的提高。但在其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课前的资源设计与自主学习、课中的问题解决及知识分享、课后的作业点拨和学习反思等问题。因此,应在声乐教学中有针对性的实施翻转课堂,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4]这样一种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思维结构,是未来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在具有创新性的同时,也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

从翻转课堂这种教育模式出现至今,关于翻转课堂的讨论从未停止过,当然,无论哪一种结论,都强调了翻转课堂对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重要意义,这种作用是深远持久的,在未来,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将会更加依赖于新媒体技术,无论是资料还是实践方式,都能够通过便捷的现代教育科技进行完成,从这一层面上说,翻转课堂更像是当前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与未来接轨的渠道和纽带,通过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使教与学的思维都更加超前,并且通过教育过程,能够影响学生的学科思维,对于学生未来音乐表演思维及方法都有积极的影响。

谈过翻转课堂对于未来教育的影响以及对于未来音乐表演发展的影响后,还要关注翻转课堂对于其他方面的影响,例如对高校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对于学科的重新界定,对于学生考核体系的重新评定等,这些问题都是翻转课堂为我国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带来的思考题,而这些问题无疑属于现在,又联通未来。

四、结语

纵览全文,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目前面临着较大的发展空间,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教学模式,迎合了音乐表演专业教育创新的需要,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与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需求相契合,能够为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发展提供有效路径,此外翻转课堂也是高校音乐表演专业与未来接轨的重要渠道。

猜你喜欢
音乐作品音乐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圣诞音乐路
儿童绘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音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学习月刊(2015年18期)2015-07-09 05:41:22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辨其体、感其韵、品其意——基于“曲式”的音乐作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