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茜
(新疆石河子高级中学,新疆 石河子 832000)
《音乐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放在总目标的首位,明确指出“丰富情感体验,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要求。音乐教育本质上是审美教育,以审美为核心,旨在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让学生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等一系列审美活动,为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吸引,通过参与、探究、表现、创造等活动与音乐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得到心灵的陶冶。那么,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该如何实施情感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教育离不开情感,美育的特点不仅是以理服人,更重要的是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在音乐教学中关注情感体验,把音乐作品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结合起来,可以拉近教师与音乐、学生与音乐、教育与学生的距离,达到更好的情感体验。例如欣赏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先制定好本节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贝多芬的生平及贡献,学习贝多芬面对困境坚持不懈的崇高精神,在熟悉乐曲发展脉络,了解乐曲情感与意图的基础上,感受、体验、理解作品内涵。在这样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不再觉得欣赏古典音乐是枯燥的,在课堂中不是仅仅学习了音乐知识和技能,而是与他们的生活、情感紧密相连的,真正达到音乐现实意义的升华,即便欣赏再深奥的音乐作品,他们的音乐学习也便会变得生动起来。
在歌唱教学的时候,音乐教学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教学环境,音乐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歌曲所描写的情景中去,激发学生富有感情的歌唱,以情带声,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演唱的自信心,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感受到美的愉悦,美的熏陶。在印度尼西亚民歌《星星索》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聆听和演唱,分析体会歌曲结构、力度、速度、情感等要素,挖掘出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内容,在深情演唱的同时,根据音乐的特点,可以加入划船的动作,分声部表演等,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又如河北民歌《孟姜女哭长城》,歌曲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学生领会歌曲的内涵,体会孟姜女思念丈夫的悲切心情,运用多媒体、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结合欣赏著名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作品进行分析,学生用心感受,演唱时尽可能做到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最大化的激发学生歌唱的热情。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靠声音、节奏和旋律等的变化来塑造艺术形象、表现意境。利用“体验式”的音乐活动启发学生体验音乐,创编音乐,发展音乐。教师牢牢把握住节奏、旋律等元素,通过“体验式”的音乐活动感受音乐、理解音乐,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例如民间乐曲绛州鼓乐《滚核桃》,乐曲的“头、身、尾”三个部分,表现农民在晾晒核桃时不同的丰收场景。初次聆听音乐时,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每段的节奏、速度、力度等的变化,随后学习表演者演奏鼓的基本技法和节奏型,再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试着用不同的演奏技法和节奏型来模仿核桃的声音,并分组打击鼓点节奏,从简单的模仿,发展到创编音乐,让学生在课堂中品尝到参与和创新的乐趣。
中学音乐教材中的不少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信息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所以,音乐教师要擅于用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来感染学生,用蕴含深意的音乐主题来教育学生。例如《黄河大合唱》,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让学生深刻了解日本侵略者带给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保卫黄河》的主题旋律,象征着祖国为最后的胜利发出的呐喊,通过让学生演唱,体会号角性、战斗性的音调,感受中华民族奋起斗争的英雄形象,学生正是通过音乐传达的情绪和感情,在自己的脑海里汇出音乐画面、音乐形象,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祖国江山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实现音乐课堂的情感培养。
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说:“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所以,音乐教育的重点应着眼于对音乐情感素质的培养。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广泛的音乐审美实践,引起情感上的共鸣,以音乐的美来感染学生,以音乐的情感来陶冶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音乐带给我们的美好世界,从而激发学生追求美、创造美的热情,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最终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