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绥英
AI主播的出现,让主持人的专业素养问题又摆上了桌面。字正腔圆、语言流畅、端庄大气,这些基本要求AI主播似乎也能做到,并且在强有力的后台信息支撑和技术支持下,AI主播可做到大信息量处理、全天候无休、无错的播音主持。当然在表象之下也有缺陷,AI主播给人的观感有些不自然,缺亲和力和情感交流。客观地说,AI主播确实有实力替代部分电视、网络的播音主持,但也不是万能的。机械和情感,相较而言,后者更具生命力,这正是现实播音员、主持人存在的充分理由。
人工智能时代,主持人的语言应具备怎样的特点?
语言,说白了就是说话。怎么说,如何说,说什么话呢?套话、大话、空话,言不由衷的话,很难打动观众,要说人话,有自己的风格,更要懂得挖细节,讲故事。
有关十九大的报道中,笔者认为白岩松的报道出类拔萃,有着鲜明的“老白风格”,总是能够在众多纷繁复杂的事件中、人群中、场地中,发现与众不同的细节。他的现场报道四两拨千斤,通俗明白,简单深刻。
还有一段央视记者的采访,随机采访了好几个人有关四个现代化的问题,这样的采访如果做不好,很容易出现大话、套话。但主持人把问题具体到了细节,效果完全不一样了,在田里收割稻子的农民说,我理解的就是农业现代化,机器收割,机械化操作,我们就不用那么辛苦了。主持人又问孩子长大了想干什么,孩子说想当特种兵,想开航母,主持人又追问有了航母怎样呢,孩子说,有了航母,就没有坏人了呀。农民和孩子的回答,是最简单、朴实的,贴近生活,这样的语言观众会记得很清楚。这就是会说话的传播效果。现场报道,人物采访,这种灵活多变、鲜活有生活气息的人与人之间交流,是AI主播完成不了的,正是主持人的生命力所在。
说话这件事,在主持人的日常工作中,有很多体现,如播音、稿件配音、采访访谈、新闻评论。有声语言只是一个基本载体,说话中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还是内容,要言之有物,有血有肉。在表达一个主题时,切入口的选择很关键,小切口、大主题,一般是比较好的方式。
笔者主持的节目《都市新闻坊》,其中一个小板块,“小倪夜话”,我可以在这个板块中,说自己想说的话,有很多生活感悟,也会有很多民生新闻评论。
酒后闹事,是新闻中比较多见的题材。记者采访回来的新闻已成,主持人在镜头前如何点评呢?思虑之后,我罗列了近期发生的多起类似案件,先做简单回顾,再来点评说话,评论如是:很多时候在发生这种酒后闹事事件时,我们往往会把错误的原因归咎到酒身上,喝酒过量,醉酒容易闹事,这是常识,连小孩子读的弟子规里也是这么写的:饮酒醉,最为丑。酒后百出的丑态,真是五花八门,光是我们报道过的新闻里,就能列出来做一个丑态集锦,这个要是做出来收视率估计一定会高。不过这么做,倒真不是想让大家出丑,只是想让大家饮酒不要过量。但是这个还不是我要说的重点,这些丑态真的完全就是酒导致的吗?酒有时候也很无辜,是人不知自控,饮下了过量的酒,人的斯文扫地了,自我约束没有了,放肆任性完全脱了缰,酒醉的状态恰恰有时候会暴露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品行和想法。都说酒桌上看酒品,这里的“品”,不是酒量,是人品。
这里点评选取的角度不是一味劝诫,而是切入到“酒后闹事是酒之错,还是人之错”,如此不只是谈酒论酒,而是让人们警醒到日常言行,这样的说话切入口,给新闻以更深的评论方式,观众听来言之有物,更能深入人心。
新闻报道中,媒体立场中立,以求不偏不倚,客观报道事实,但在新闻评论中,总要有是非黑白的辩驳,善恶之间,需要我们铁肩担道义,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此时,新闻评论主持人要有自己的观点,拿捏分寸,更需要平时的社会阅历和学识修养作支撑。
在九寨沟地震时,一条新闻引起我的关注,当时西安一购物中心餐饮区里,很多正在吃饭的人逃离现场,事后估算,商场里近一半餐馆没有结到账,大概有6万元的餐费,饭店老板只好自认倒霉。这事过后两天,其中一家餐馆里来了一位小伙子,不为吃饭,只为那天地震时没结的账而来,一共190元,服务员当时感动得一直说谢谢。人们在点赞之余联想到还有那么多没来结账的人,因此纷纷谴责,说他们贪小便宜,趁机逃账。
对于这条新闻我有话要说——这件事有点意思,虽然只是190元,但是这小伙子的行为却让人点赞,求生是本能,在灾难面前,保全生命是第一位的,无可厚非,但是虚惊一场过后,自己的生活仍然继续,太阳还是照常升起,那么生活里的规则还是照旧,该承担的仍然要负起责来,190元餐费是自己点的,那就得付清,不能让别人来承担损失,没有人要求,没有人强迫的时候,还能如此要求自己,是不容易的,这里不是说要拿这个小伙子的190元和其余还没有来结账的近6万元做比较,190元很少,但是其产生的价值却远远高于6万元。
这里的价值,就是其灾后还钱行为带来的无言影响力,比生硬的说教更有说服力。
我在“小倪夜话”评论中,会间或穿插互动交流,叙述新闻,抛出话题,引发交流。
举个例子:看图说新闻,寒冬腊月里云南鲁甸县一位小男生,经过一个多小时上学路上的奔波,赶到学校后,头发上全是冰凌结成的霜,根根竖起,像是满头白发的小老头,老师见状拍下照片发到网上。
这张照片,我将其作为新闻互动话题,希望大家畅所欲言。两天就收到很多观众的微信留言,很多朋友看过之后很心疼这个男孩。也有朋友不断打探、搜索,了解到他是留守男孩,家境贫寒,希望有机会能捐助这个男孩。
互动进行到第三天,我在当天的“小倪夜话”里如是说——能唤起人们的善良,群策群力,总是一件让人感动的事,不过我想请大家再一次回到这张照片里,有笑容灿烂阳光的同学们,孩子们的眼里全是单纯,回到当时的场景,全班上下应该都是一片笑声,那是单纯的快乐,看到同学满头结冰时,搞笑的快乐,那是善意的、单纯的笑。这和我们看到这个男孩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的眼里满是同情和心疼,这种情感没有错,因为我们生活的环境显然优越于他们,那里的孩子们生活太苦了,随后跟进的记者在采访时也不断在采访孩子们,问觉得苦不苦,冷不冷?这些问话也没有错,但终究有些冒失,那是站在我们的角度上说的,我们的同情式的关心和话语,会不会打扰了孩子们那颗单纯的心,也许我们看到的苦,在他们眼里还没有意识到是苦,孩子们灿烂的笑其实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有一种苦叫别人眼里的苦,在我们做救助报道的时候,在帮助他人的时候,如何平等、尊重,润物细无声,真的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这样的点评,和众多冰雪男孩新闻报道有些不一样,在连续互动之后,如此说更有效果,也更能引发深层次的思考,而不仅仅局限于看图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