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的专业素养

2019-12-16 12:37:15戴大勇
视听界 2019年2期
关键词:民生栏目

戴大勇

融媒体时代,全民皆拍客,一部手机拍下的一段摇摇晃晃的视频,可以引来百万+的流量;融媒体时代,全民皆明星,一个素人自拍一段搞笑或者出位的视频,也能瞬间引爆各网站和APP,电视新闻栏目因时效、传播渠道受限,面临冲击和挑战。民生新闻是类型化电视新闻中最受老百姓喜欢的类型之一,民生新闻记者特别是出镜记者,是融媒体时代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应对新媒体冲击,谋求转型升级的人才支撑和重要抓手。本文以淮安市广播电视台《有事报道》栏目为例,阐述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对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重要性。

一、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团队现状

(一)出镜记者数量及现状

《有事报道》栏目创办于2004年,是淮安电视台老牌民生新闻栏目,受到当地老百姓高度认可,口碑和收视率俱佳。目前,该栏目采编人员工作人员13名,其中8名记者除了日常采编工作,还担当该栏目的出镜记者,他们基本都是新闻科班出身,年龄皆在35岁以下,精力旺盛,头脑灵活,适应新事物速度快,能写能拍能编能出镜,一专多能,可以顺利对接融媒体记者的角色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

出镜记者既是新闻现场的见证人,也是代替受众进行观察的“眼睛”,一段好的出镜,可以增强新闻的现场感,快速将受众带入新闻情境中。目前,《有事报道》栏目的8名出镜记者,只有两名出自播音主持专业,记者现场出镜不够从容灵动,个人特点不鲜明,节奏感、带入感不强,对受众的感召力和吸引力有待加强。

二、民生新闻出镜记者的专业素养

好文章讲究凤头猪肚豹尾,以此类推,精彩的记者出镜就是一条好新闻的“凤头”,当下很多民生新闻节目,直接用记者出镜取代传统的主持人口播,记者出镜对于新闻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只有提升出镜记者的素养,才能提高民生新闻栏目整体水准和战斗力。

(一)较强的现场表达能力

火灾、车祸、救援抢险等突发新闻是民生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件突发,情况紧急,出镜记者到了现场必须尽快掌握事件来龙去脉,又快又准地组织语言,进行现场出镜,由于事件紧迫,新闻第一现场随时消失,出镜记者尽可能一遍过,不能NG。2018年5月12日,淮安一消防员在扑灭高层火灾时,不幸坠楼,《有事报道》栏目的出镜记者蔡培刚赶到现场时,大楼还在冒着浓烟,消防员已经牺牲,快速了解相关情况后,记者现场组织语言:“我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消防战士牺牲的现场,今天(5月12日)下午十七时许,为了社会的和平与安宁,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21岁的消防战士谢勇用生命作出了选择。”短短72个字,简洁有力,立场鲜明,表达了对消防战士谢勇的崇敬之情,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染力。这条新闻被省台、央视以及新媒体广泛转发,点击量突破10万+ 。融媒体时代,手机直播在传统广电媒体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出镜记者直接面对手机屏幕,进行网络直播,这时更需具备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深厚的知识储备

曝光假丑恶,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不作为乱作为进行舆论监督,受理市民投诉……报道这类新闻时,出镜记者要对此类事件的现象、问题、政策、法规等有深入的思考和研究,辨明是非,分清对错,出镜记者需具备深厚的知识储备,不能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要求记者对各行各业有一个基本了解,避免常识性错误,保证在出镜时传递准确、权威具有公信力的信息,传达正确的观点,以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将受众关心的事件和话题提升到一个高度。2018年3月,一则《飞机撒药治美国白蛾》消息在淮安的微信朋友圈和部分网站疯狂传播,不少网友信以为真,为了核实这条消息的真假,出镜记者来到市农委林业站了解情况,防治美国白蛾是该单位日常事务之一,并在林业站门前出镜,指出该消息纯属谣言。融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出镜记者的专业性、权威性、公信力是大多数自媒体的“主播”无法企及的。

(三)鲜明的个人风格

2018年世界杯前夕,白岩松报道世界杯票务情况时,抛出一句,“这么说吧,俄罗斯世界杯,除了足球队没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瞬间,他出镜播发的这条新闻在网络上疯狂转发,点评准确到位,语言接地气,幽默之余暗藏锋芒,鲜明的白氏风格征服了电视观众,也征服了数亿网友。融媒体时代,民生新闻栏目需要白岩松这样个性十足的出镜记者,活跃民生新闻播发的形式,赋予新闻个人立场,让新闻真实客观的同时,更有活力和温度。自媒体上的素人主播,因各有特点,吸引了大批粉丝。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只要个性鲜明,言只有物,也能成为观众认可信赖的新闻“明星”。

(四)坚定的职业操守

融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拍客,人人都可以发布“新闻”,假消息、搞怪暴力涉黄等恶俗视频充斥新媒体,“假消息”传得快传得广,恶俗视频格调低关注度却不低,记者精心采制、编辑层层把关的民生新闻,收视率反而上不去。记者是社会的良心,也是社会的“守夜人”。面对此种窘境,记者更应沉着淡定,坚持新闻职业操守,认真扎实地做新闻。《有事报道》栏目的帮忙板块,每天播报一条民生新闻,主打维权、投诉、舆论监督类新闻,出镜记者全程跟踪事件进展,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揭露商家、政府职能部门的违规违法行为,帮助利益遭遇侵害的群众维权。2018年7月,该栏目报道了一栋别墅楼板下沉的新闻,一开始开发商对业主的诉求置之不理,出镜记者到实地采访后,先后找到开发商、住建局、质监局反映此事,节目播出后,迫于舆论压力,开发商主动认错,并积极维修整改。

(五)融媒体意识

民生新闻遭遇新媒体冲击的当下,出镜记者要有融媒体意识,积极接触、诚恳学习新媒体,把原有的观众锁定,着力拓展移动互联网用户这个庞大的受众群体,可以自己注册公众号,与新媒体相互配合,保持自身优势,不断创新。《有事报道》栏目注册了微信公众号,每天提前发布当天要播发的新闻,并进行广泛的微信推送,还设置评论群,接收网友反馈留言,和网友密切互动。

猜你喜欢
民生栏目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河北画报(2020年21期)2020-12-14 03:16:16
关于栏目的要求
栏目约稿
栏目主持人语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人大建设(2017年8期)2018-01-22 02:04:23
栏目稿约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传媒评论(2017年2期)2017-06-01 12:10:16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中国商界(2017年4期)2017-05-17 04: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