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生槭 康保成
2018年7月6日,陇东学院音乐学院的研究团队驱车来到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在县博物馆馆长姚博先生引导下,先后对正宁县永正乡刘堡子村、上官庄,榆林子镇大庄村,宫河镇雷村、东山头村、彭姚川村现存的8座古戏楼进行了一次实地考察。其中,彭姚川村的戏楼在地方志中没有任何记载,亦无碑刻,脊檩下方题记因烟熏无法辨识,因而戏楼的修建年代无法确认。
同年11月13日,我们一行4人(钱生槭、段海燕、刘湘、张芳)再次来到彭姚川,对这座戏楼进行第二次考察。经细心清洗,发现戏楼脊檩下方的字迹是:“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一九五二年……”可知此戏楼重修的时间是1952年,但其始建年代却未见记录。当地村民只介绍此戏楼是从距此不远的河边搬迁至此的,对于戏楼的始建年代等一概不知。
正在我们失望之时,当地村民(彭建民,65岁)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距此两公里处还有一座古戏楼。这可真应了陆游的那两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我们一行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终于在长口子村村道的一个转弯处找到这座古戏楼。戏楼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宫河镇长口子村的村部院内,现为村部会议室。戏台前有正宁县政府2014年9月立下的石碑,见彩图一、图二。
石碑阴面碑文如下:
长口子戏楼位于宫河镇长口子村,建于清光绪三年。面阔三间,进深9.3米,高8米,占地130平方米,硬山顶,三叠七檩六椽式升斗组合,二明柱,雕梁画柱,四角微翘,影墙饰砖雕、石雕,工艺精湛,保存完好。
然而,对于碑文上所说的“建于清光绪三年”的记载,正宁县国土局驻村干部周宏涛(50岁)和长口子村委会主任焦先旺(57岁)却不以为然。焦主任告诉我们,此戏楼建于道光十九年。那么,焦主任的根据何在?碑文的根据又何在?究竟此戏楼建于何时呢?
带着疑问,我们进入戏楼内部。由于戏楼已经吊了顶,其梁架完全被遮蔽。我们渴望探寻真相的急切心理感动了在两位现场的村干部焦先旺和周宏涛,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掀开了天花。终于,一行清晰的字迹在戏楼脊檩下方呈现出来:
峕大清道光贰拾玖年歲次己酉九月十七日午時建修立柱上梁大吉。
至此,此戏楼修建年代之谜被彻底解开。它既不是石碑上所写的“清光绪三年”,也非记忆中的“道光十九年”,而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
经查,这座古戏楼在《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中国戏曲文物志·戏台卷》等书中均无著录。《甘肃省庆阳地区戏曲志》在“演出场所”附表《建国前庆阳地区演出场所一览表》中的“名称”和“活动时间及演出习俗”栏目,简略记为“正宁县罗川长口子村戏楼”“农历八月十五庙会”,而对于戏楼的“修建年代”“主建人” “建造样式”等栏目信息则均付阙如(1)庆阳地区戏曲志编辑部编:《甘肃省庆阳地区戏曲志》,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1年,第438页。。
长口子村原隶属于正宁县罗川乡,因2004年10月撤乡而改属宫河镇。其位置在甘肃省正宁县最南部,与陕西省的旬邑县和彬县接壤,参彩图四。
据记载,早在东汉,今正宁县域设独乐、阳周、西川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因罗水出于川,遂更阳周为罗川,属宁州(今宁县)。唐天宝初年更名为真宁县,清雍正年间因避“胤禛”之讳改为正宁县,直至民国十九年县城搬迁,建县历史长达一千五百多年。
长口子村是距罗川古城最近的一个村庄。据当地老者张自儒(2)张自儒,男,91岁。作者与刘湘、张芳一行3人,2018年12月18日访谈于正宁县宫河镇长口子村。以下张自儒访谈不另出注。介绍,古宁州(今宁县)通往长安的商道,每二十里一个驿站,全程一共有18个驿站,长口子村是宁州通往长安的的第二个驿站。若从陕西进入甘肃,长口子戏楼首当其冲,是第一座戏楼。根据张自儒的回忆,此戏楼原正对关帝庙,四周有围墙,东西两侧有大门出入,现关帝庙和围墙均已不存。根据这一回忆,笔者草制平面图(彩图五),供参考。
由于设立了驿站、关帝庙和戏楼,来往于西安和宁州的贩卖生猪和食盐的“猪客”“盐客”都会在长口子留宿。他们在此停留的原因之一,是去程到关帝庙祈求路途平安、生意顺利,返程则停留还愿。原因之二就是因为有戏楼在,经常会遇到戏班演出,顺便在此地过一把“戏瘾”。所以当年这座戏楼的演出非常频繁,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也比较好。
此戏楼每年的定期演出是四月初八的“唤水”(求雨)习俗,还有八月十五的庙会等。此外不定期的演出也比较多。主要剧目有秦腔《玉虎坠》《回荆州》《金台将》等。据张自儒回忆,到了民国二十八年(1939)前后,关帝庙被改成小学。1955年以后,牲畜都用车运输,改走西安至长武的公路,商贩从此消失,当年驿站的繁荣景象不复再现。
另据当地村民张连栓(3)张连栓,男,75岁,2018年12月18日访谈于宫河镇长口子村张栓柱家门前。回忆,解放前后戏楼演出的大多都是秦腔,有时也有皮影戏。每年七、八月份农闲时,长口子戏楼的集中演出最多。正宁县当地戏班和剧团在此戏楼演出最多,有时也有陕西的戏班。1960年以后基本不再演传统戏,而是改演样板戏。演出的剧目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等,一度也很火爆。1976年,小学搬离庙院,随后戏楼改为村部。
长口子戏楼虽已被“改容”,但还保留着若干古戏楼的基本特征,与庆阳地区其它现存古戏楼建筑风格相合。
首先,戏楼坐南朝北,属一面观戏楼,面阔三间。戏楼对面20米处原为关帝庙,符合神庙戏台的建筑布局,可惜庙已不存。
戏楼为砖木结构,硬山顶,采用厅堂式木柱抬梁结构,五檩、三架梁,进深方向列有两排木柱。檐柱上端沿面宽方向有檐枋,前檐下设斗拱,共均匀分布斗拱7朵。梁头前4个雕刻精美的垂花柱。在后排柱与后墙之间采用抱头梁,增加了戏台进深。
屋顶采用圆木椽子,上铺望板,板上再铺青瓦,青瓦上面在中间和两边增加了三排筒瓦,使得整个屋顶显得布局合理美观。戏楼前额枋原有的彩绘因年久风蚀已基本脱落,但斗拱上还有蓝色残留。
前檐下左右两侧山墙向前延伸有宽1.6米,厚0.42米的八字壁,为古戏楼建筑所常用。八字壁用条石与0.275米×0.135米×0.065米的青砖砌成,其基座宽0.58米,略宽于墙体。这就犹如一个喇叭口,具有了扩音的功能。据当地村民介绍,戏楼唱戏的时候,声音可以远传到北面的山上。同时,整个八字壁略向外倾斜,看起来给人一种壮观、开阔之感,其精美的砖雕、铁饰、石刻为戏楼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八字墙顶端正面基座砌有精美的石刻两幅(见彩图六),上部则为4副形状不同的砖雕图案,包括1朵莲花状图形及3朵突出的祥云纹饰组成(见彩图七)。
戏楼山墙用0.275米×0.135米×0.065米的青砖砌成,屋顶前后坡基本对称。正脊砖雕已毁,维修时用普通透花砖砌成。中间有一个子牙楼和两个脊兽,两边是带有脊兽的用筒瓦砌成的纹饰,四条垂脊只有用筒瓦砌成的脊兽造型。(见彩图八):
戏台进深方向有两排圆形立柱,柱下为三层结构的石础,下面两层六边形,上一层圆形,都雕有不同形状的图案和花纹。
以上描述,只是为了说明长口子戏楼被揭开天花之后露出的“庐山真面目”而已,然而由于它惨遭“改容”,已变得不新不古、非驴非马。
据村委负责人介绍,本村于1987年、1995年、2011年先后三次对戏楼进行“维修”。戏楼台口一面全部用红砖砌墙,正中安装大门,大门两侧各开明窗一个。台口上方增加了檐板。台口左右两侧原有的上下台用的土质台阶被拆除,而在台基正前方用砖石砌了10级台阶。台基原为“毛石”(河滩里较大的卵石)砌成,维修时改用现代红砖。基座两则墙体与后墙都做成了水泥墙面,使得这座古戏楼贴上了现代“符号”,与整个古戏楼的风格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参彩图一)。这样,用作办公场地自然方便了许多,但戏台的旧貌却荡然无存。
另据当地90岁的老者张自儒介绍,原戏台是有活动木门的,演出时可以拆掉。这是陕甘宁一带戏台的特征。旧时戏班往往住在戏台上,由于冬季严寒,不演出时关上台口门,可以御寒,演出时则卸下木门,丝毫不遮挡观众视线。我们在临近长口子的陕西彬县,就看到了这样的戏台。可惜,维修后的长口子戏楼,并没有留下台口活动木门的痕迹。若不是张老先生的回忆,恐怕无人能想象其本来面目了。
此外,维修后的戏楼在后墙上也加装了三个窗户,原来的流水也没有了踪迹(见彩图九)。若从后墙观看,绝对想象不到它原是一座古戏楼。
据《庆阳地区戏曲志》的记载,建国前正宁县境内有古戏楼67座,而镇原县为39座,合水县16座,环县17座,宁县26座(4)庆阳地区戏曲志编辑部编:《甘肃省庆阳地区戏曲志》,第426-439页。。由此可见当年正宁县戏曲活动之盛,可说是名副其实的“戏窝子”。到了20世纪50年代,多数戏楼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文革”中,“红卫兵”以破“四旧”为由,拆毁剩余的绝大多数戏楼。到目前为止,全县仅存的古戏楼已经寥寥无几,而且因为得不到保护大多濒临倒塌,或者像长口子戏楼这样惨遭“改容”。不过焦主任告诉我们:村委会已另外选址重建,建成以后,村委会将搬离戏楼,届时将尽可能恢复戏楼原貌。
全国各地现存古戏楼(台),少说也保存了一百多年,多则近千年,不维修是不可能的。从地方志、碑刻乃至戏台题记看,几十年一修是常态。如何在修复古戏楼(台)时做到修旧如旧,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
古戏楼(台)的修复,按程度与规模可分为小幅度的维修修缮、较大规模的修建修复和原址重建等几种类型。但无论如何,都应该按照它的本来面貌进行修缮,而不应盲目“创新”。然而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类似长口子戏台这样被学校、仓库、办公室占用,以至于失去本来面貌的古戏台比比皆是。有的即使不被用作它途,也被扩建、重建,完全没有古戏台的样貌了。
例如广东省清远市连州丰溪古庙戏台,始建于清康熙末年,有戏台前石碑为证,见彩图十。
碑为青石质,高1.15米,宽0.33米。上端从右至左横向镌刻“建立戏台碑”(繁体)五个大字。正文竖排,首行有“倡缘会”各人姓名,第二行起分八段依次记下了全体捐款人的姓名。末行落款为:“康熙六十一年八月十三日立”,可确证此戏台始建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然而,我们看到的所谓“古戏台”,经过重修之后,早已失去了旧貌。彩图十一为戏台台口,彩图十二为台上天花和板壁的情况。
戏台分明被扩大了许多,而且屋顶、板壁,完全被“现代化”了。距离戏台前方约50米处砌有一段砖墙,墙内嵌有一通1990年的“重建丰阳戏台碑”,见彩图十三。
碑文记录此戏台重建的缘由是:村中古戏台,“经修造数次,因原执古不化,现值时代更新,有我大队委员会建委会召开村老决议扩大建立”云云,读后不禁啼笑皆非。
2018年,山西省宁武县二马营村广庆寺舞楼进行小幅度维修。对于这座戏楼,冯俊杰先生早已有深入研究,指出:戏楼脊槫板题有“大明成化十四年(1478)重修”及“大清道光四年(1824)重建”字样(5)冯俊杰:《山西神庙剧场考》,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62页。。因而,笔者早已心向往之。但乘兴而来,却铩羽而归,彩图十四为笔者所见到的二马营村广庆寺舞楼。
台口四根大红檐柱非常刺眼自不必说,一次小规模的维修,就将脊槫题记完全抹去,好不容易留下的历史记忆就这么消失掉了。
对古戏楼(台)的修复必须慎之又慎,最好在旧照片、文献记载、口述资料等相互参证的基础上反复求证,制定可靠的修复计划和施工方案,待文物部门审批之后方可动工,以期达到修旧如旧、保护古建的目的。吴开英等《中国古戏台研究与保护》(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一书提供了若干范例,我们亲眼所见的平型关古戏台的修复也是一个成功案例。
2018年7月,我们以繁峙县文管所工作人员为向导,来到平型关村。平型关古称瓶形寨,以地形如瓶而得名,山势险峻,易守难攻,明、清称平型岭关,后改今名。1937年9月25日,林彪率八路军115师,配合第二战区友军,在村北五公里的乔沟伏击并消灭了侵华日军板垣师团第21旅团的辎重队,史称“平型关大捷”。平型关村现属山西省繁峙县管辖,位于繁峙县东北与灵丘县交界的平型岭下,距离当年的平型关大战主战场乔沟尚有数公里之遥,而乔沟属于灵丘县,因而两县曾为“平型关大捷”的发生地而屡起争执。
我们关注的是,平型关村建有一座清代戏台。平型关村原为平型关关堡,属于明长城“次关”的重要关口。现存关堡始建于明正德元年,天启七年重修。清雍正间边患平息,防卫功能削弱,于是增设了负责政务管理的文衙门、商铺、作坊和文化建筑如戏台,并自然聚集了一些富商大院,如王家大院和李家大院,标志着平型关村正式形成。由于长期以来的风雨侵蚀和年久失修,以及近年来对附近小铁矿的过度开发,为了修公路、建学校而拆毁古建筑,当地居民甚至将长城砖当做建材等原因,关堡附近长城以及其它古建(包括古戏台)已濒临全面倒塌的境地。
为完整保护平型关长城和关堡,2009年,由山西达志古建筑保护有限公司和西安交大人居学院建筑学系共同制定了《平型关段长城及关堡保护规划》,提出了“划定保护范围”,“征收保护范围用地为文物用地,对城墙外缘道路予以改线”,“对二类建控范围内的民居进行传统风貌整治,保护民居村落的传统风貌”等理念。当然,古戏台也在保护和重建的范围之中。(6)本文关于平型关关堡及其修复的叙述,参曹象明、周典《山西省平型关关堡历史空间格局及保护规划初探》,《华中建筑》2012年第1期。彩图十五即为修复后的平型关戏楼。
这是一座两层过街戏楼,硬山顶。下层中间为过街通道,两侧以灰砖垒砌,抬起上层地板。上层戏台面阔三间,正中一间表演区坐落于下层通道之上,略宽于左右两个侧间。左山墙外侧有台阶通往上层后台。虽戏台的材料除檐柱外如砖瓦之类均为新材料,但看起来犹有古风。返程后,笔者在“忻州网”上看到了修复之前的平型关戏楼照片(彩图十六)。二者比较,基本结构无大差别。
古戏楼不仅见证了中国戏曲的发展过程,而且也凝结着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智慧。古戏楼的建造技术,就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无数的古戏楼已经消失,只有少数戏楼历经风雨的洗礼还屹立在那里,留下了历史的记忆,给人以美的享受。期盼这些古戏楼健康长寿,能以它们本来的面貌长久地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