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婧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观音山音乐学校,福建 厦门 361001)
口风琴兼具吹管和键盘乐器的优势,方便拿在手上用短管或是放在桌上用长管吹奏。口风琴能演奏二十四个大小调的乐曲,甚至是带有变化音的乐曲。老师们可以结合口风琴的键盘直观地讲解乐理知识。此外,口风琴的键盘与钢琴键盘较为接近,能演奏单音、音程与和弦。口风琴的演奏方式也多种多样,能参与独奏、合奏、重奏、齐奏、伴奏等。①
“校本课程”源于美、英等国家,迄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而我国多年以来则一直施行统一的课标、教学大纲及课程设置。依据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的要求:除开设国家课标要求的课程外,学校本身也应当开发一些有特色的课程。校本课程的研发作为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十分重要。
《音乐新课标》指出:器乐教学对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兴趣,提升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所在学校为一所九年一贯制的音乐特色学校,“提升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学校永恒的追求。学校正在践行“改善课程结构、推动特色校本课程研发,发扬学生个性”的改革道路。经过深思熟虑后,学校决定开发口风琴校本课程来推动学生对艺术的进一步探索。通常,乐器进课堂一般选用音色清脆、易学简单、方便携带、价格便宜、适合群体教学的乐器。而口风琴正好物美价廉,携带轻便,吹奏简单轻松,与钢琴键盘构造接近,并具有固定音高。其音色优美,音域较广,转调方便。演奏口风琴又有助于提高视唱、合唱水平,促进学生审美、自我表现力和合作能力的提升。因此,口风琴在笔者所在的学校作为学具引入音乐课堂,成为了器乐教学中的主力军。开设口风琴校本课程作为音乐课堂延伸,不仅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艺术实践中。
音乐要素是音乐学习中最基础的元素,主要包含:音色、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和声、调式等。通常在音乐质检、会考等考题中对音乐要素的考查主要囊括音色、力度、节奏、节拍以及识谱等方面。而这些音乐要素若借助于乐器诸如口风琴的教学,势必起到助推的作用。此外,口风琴的学习对学生音乐素养如视唱音准、审美性、表现及合作能力等的提升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②
传统的歌唱课中,教师的口传心授方式枯燥而且效果欠佳。而口风琴具有固定音高的优势,使学生在听觉上更加直观。借助于口风琴指法的练习,学生能更好的区别不同的音高。音准与音高属于音乐基础知识,而音乐基础知识又是音乐中考、会考中音乐素养的重要考察项目。借助口风琴的学习让孩子们养成聆听的好习惯,演奏的同时直观的聆听音符,尝试先吹后唱或先唱后吹,在循序渐进地学习过程中,不断地让耳朵记忆音高,在此过程中音准水平能得到大幅度提升,有利于音乐基本知识的稳固。目前,笔者所任教的班级经过考察后发现,对口风琴学习掌握较好的班级,其歌唱的音准明显高于口风琴学习程度较弱的班级。
视唱是将耳朵所听到的旋律转化为内心听觉的实践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做到视唱教学寓教于乐实属不易。如果尝试把视唱教学与口风琴教学进行融合,将会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口风琴的时候借助键盘的位置和不同的指法能清晰地感受到乐谱音高的变化,同时能把握乐曲中不同节奏的差异。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多样的合作方式让视唱学习更加生动。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一组参与口风琴旋律的吹奏,另一组则张嘴视唱同样的旋律。通过口风琴的吹奏让学生更加熟悉旋律,提升了音准不佳的孩子们的自信心,为之后视唱准确度的提高起了铺垫作用。通过口风琴,同学们轻松地掌握了基础乐理知识,提升了视唱水准,为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④
音乐新课标重视对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在初中阶段,学生性格、情绪容易不稳定。通过贯彻“风过无痕,润物无声”为理念的指导思想,在学习口风琴的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力,塑造学生良好的性格,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力,并培养其相互合作的能力。⑤
“资源不应该只集中在少数孩子身上”。笔者所在的学校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生为来厦务工随迁子女,由于受环境的影响和家里经济条件的限制,大多数学生没有机会在校外学习乐器。而学校校本口风琴课程的开设则给予孩子们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能有机会接触到乐器的学习。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通过音乐课上老师的指导,每一位学生在每学期期末都能完整地吹奏两至三首乐曲。有的同学则有效地结合老师课上的教学方法,尝试课后自学其他自己喜爱的歌曲。学校每年跨年的时候会定期举办“喜迎元旦,暨班班有琴声”的口风琴比赛,比赛以年段为单位进行,各班通过比赛培养了竞争意识。同学们不仅能完成口风琴的演奏,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同学们进行合作,体验了多样的演奏方式⑥,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掀起了学习音乐的热潮。⑦
2018年秋季,福建教育厅发布《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突出素质教育核心理念。意见中将包含音乐、美术在内的十三门科目均列入中考范畴。新中考可能从2018级新初一启动,即2021年迎来新中考。⑧
笔者在知网搜索中发现,与“音乐中考”相关的文章仅5篇。其中2015年、2016年、2017年各撰写一篇,2018年撰写两篇。其中期刊4篇,硕博论文0篇,会议0篇,报纸1篇,外文文献0篇。与“校本口风琴”相关的文章共计75篇,其中期刊21篇,硕博论文47篇,会议2篇,报纸5篇,外文文献0篇。与“音乐学考”、“初中音乐学业水平测试”及“福建省新中考”相关的文章均为0篇。由此可见,许多前辈们已经在研发校本课程的道路上先行,他们中有许多在器乐校本课程方面的探究已有所突破。前辈们取得的前期成果给笔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经验,但器乐进课堂与“音乐中考”相融合的观点鲜有人研究。
口风琴校本课程的研发受众面广,也是提升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为孩子们提供了施展个性和才华的舞台,让孩子们体会合作所带来的精彩,提升孩子们对艺术和生活的热爱。笔者所在学校已经连续两年践行口风琴校本课程,在全校一至八年级均已开设口风琴课,学生们人手购买一台口风琴进行学习演奏,结合学校小初衔接的优势,形成合理、规范的教学模式,不再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业压力,从而更加有效地提升音乐学习效率,让孩子们更加从容地应对“音乐新中考”。
中考音乐测试并非选拔考试,也不是招收音乐特长生,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音乐基本素质考试。我们应杜绝音乐中考的应试教育,避免用“考”代“育”,不要让音乐学习变的有压力。提升广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并非一朝一夕能做到。⑨对此,笔者对校本课程“口风琴”融合音乐“新中考”有几点设想:
它是中考音乐的考察主要内容之一。老师们可以围绕乐理基础知识展开训练。借助于口风琴学习,学生能形象逼真、图文并茂地掌握五线谱识谱、调号、拍号以及节奏等乐理知识。
音乐课程实施以及课堂时间结构的合理分配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口风琴的效率,因此音乐课程的整合及安排极其重要。口风琴的演奏学习与音乐课程内容密不可分,学习口风琴会涉及常规音乐知识如视唱、乐理、演奏知识等。⑩因此,我校小学部和初中部音乐课程分别采用“10+30”、“15+30”模式,这种模式指的是一节音乐课中,用半小时左右的时间上常规音乐课,用10或是15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学习口风琴,从而延展音乐课堂。
参照学校实际情况,将口风琴校本课程落到实处。根据我校学生小学低段、中段、高段、初中四个学段的年龄特征,借鉴器乐进音乐课堂标准,撰写适合不同学段的口风琴校本教材。音乐老师与班主任们人手一本,音乐老师和班主任是实践口风琴音乐特色教育的直接负责人。音乐老师除了担当音乐课上口风琴的教学工作外,每学期定期为班主任集中培训六至八次。班主任则结合音乐老师录制的口风琴教学视频,利用课间30分钟下班级进行辅导,配合音乐老师定期对本班口风琴学习情况进行检测和评价。
学校德育处、艺术组举办丰富多样、色彩纷呈的活动,为孩子们创造一些竞技、表演的平台。⑪开辟口风琴第二课堂、“学海观音,琴声飞扬”口风琴社团,甚至可以设置导优和有待提高班,将热爱口风琴的学生们召集起来,推动孩子们的口风琴演奏技艺更上一台阶。⑫口风琴第二课堂和口风琴社团以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主,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促进口风琴课程建设的校本化与特色化。在五月艺术节、校庆等文艺汇演中,尽可能地推送精彩的口风琴节目为校园增添琴声雅韵,为学校艺术发展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希望通过校本课程“口风琴”与音乐“新中考”有效、适宜的融合,改变对音乐“中考”的传统认识。让同行们重视音乐教学的改革及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改善以往的教学策略,形成合理、规范的教学模式,在不增加学生的学业压力下更加有效地提升音乐学习效率。让改革音乐课程的脚步在音乐中考的推动下快速前进。
注释:
① 张陶然.小学器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口风琴校本课程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6.
② 印滢斐.口风琴教学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探究黄[J].黄河之声,2017,19:55.
③ 蒋筱芸.借助口风琴教学提高学生音乐素质探究[J].学科教学与成才研究,2018,01:83.
④ 赵珅珅.口风琴教学对发展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独特功能[J].新教育,2015,05:90.
⑤ 同④
⑥ 同①
⑦ 曾彦.琴韵怡情 曲风养德—口风琴特色敎学的实跌与研究[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5,05:20-23.
⑧ 福建省教育厅.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省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
⑨ 田苗.对音乐纳入中考的几点看法[J].艺术评鉴,2018,22:129-130.
⑩ 倪敏.以“青韵.口风琴”校本课程为例谈课程整合实施[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5,12:11-12.
⑪ 陈元.基于中考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谈[J].好家长,2018, 91:170.
⑫ 倡世凤.中考音乐教改之我见[J].音乐时空,2015,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