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探索
——以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艺术学院为例

2019-12-15 20:54:59刘小艳
大观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基础课专业课程艺术设计

◇刘小艳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要阵地,经过长期的改革探索,很多专业课程教学已经采用现代学徒制来推进。现代学徒制是基于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从传统的学徒制发展而来,在现代学徒制下的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跟不上专业课程的改革是很多高职院校的问题所在,比如基础课程改革存在质量不高、进程缓慢的问题,存在“三多三少”、不适宜试点工作要求现象。一是对专业课程领域研究较多,对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研究少。二是对学徒制基础素质研究多,对学生人文基础素质研究少。三是对公共基础课程压缩研究较多,对课程教学过程研究较少,少数院校甚至随意消减基础课时,降低基础课程教学标准。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成为现代学徒制课程改革的短板,所以,在专业课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的同时必须倒逼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这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的必然趋势。

一、现代学徒制与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现代学徒制是在传统的学徒制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传统学徒制就是师傅言传身教、徒弟跟着学手艺的过程。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创新和探索,也是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校企合作的一种新的形式。现代学徒制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以及人才培养计划,使得社会上的招生以及招工实现一体化。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还是以高考的方式进来的,进来后接受的还是普遍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虽然名义上是现代学徒制班级但实际上还是严格遵循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很多高职院校非常热衷于专业课程的改革,如工作室化的教学方法、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等等,但是很少有人会研究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尤其是在现代学徒制下的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高职院校的学生总共在校期间是两年半,而公共基础课程要贯穿五个学期,占的课时也非常多,这些课程大部分是严格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堂上完成,所以,这也限制了学生工学交替现代学徒制的课程。如果公司有一个很好的项目需要学生去公司完成,但是公共基础课的课堂教学又限制了学生不能离校,这样现代学徒制就永远无法落到实处。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基础素质的重要任务。开展现代学徒制下的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研究,探索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走什么道路、选择怎样的进程、采取怎样的运行方式等,有助于设计更为合理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方案,使课程改革少走弯路。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教改现状

(一)公共基础课程教改存在的问题

艺术设计专业是武汉交通职业学院最早实行现代学徒制的试点专业之一,早在2013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就和武汉市江南美装饰集团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江南美装饰学院。后来陆陆续续在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成立了顶点现代学徒制广告设计订单班、富山河现代学徒制装饰设计订单班、武汉天河动漫现代学徒制设计订单班、苏州腾飞动漫现代学徒制设计订单班、汉绣现代学徒制订单班等等。截至2019年4月,艺术学院实现现代学徒制的订单班达到12个,校企合作工作室8个。这些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都非常强,企业也非常愿意花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他们未来的员工,学生毕业后到企业的到岗率也非常高,但是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问题,尤其是公共基础课程的课时和上课方式限制了专业课程的改革。在专业课程的改革上,二级学院的自由度非常大,比如课程整合、阶段性授课、企业专家授课、项目化教学等等,但是,在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上面,二级学院的可操作性非常小。比如,艺术学院各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学生可以在二年级进入企业跟着师傅学习一段时间,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量房、各种装饰材料、施工流程等等,学完之后才能进行专业设计,但是,二年级大量的公共基础课程限制了他们的时间。二年级的公共基础课程有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形势与政策等等,有些学生没有完成这些课时甚至会影响到他们拿毕业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只能妥协,比如利用空闲时间带学生去工地参观一下,走马观花地去装饰材料市场转一圈看一下各种材料,这对他们的专业学习帮助不大,而且也背离了现代学徒制的初衷。

(二)公共基础课程教改的初步探索

通过调查发现,现在高职院校文科类专业(包括艺术设计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共十七个类别,涵盖入学教育、思想教育、就业创业教育、综合(素质)技能教育等方面。入学教育主要是入学军训、国防教育和安全教育等课程;思想教育包括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就业创业教育的课程有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创新教育与创业基础和创业创业实践活动;综合(素质)技能教育主要是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和体育等课程。这些公共基础课贯穿五个学期,总课时为547,总学分为28。针对上述公共基础课程应用现代学徒制推进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武汉交通职业学院艺术学院也进行了初步的改革探索,改革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在现代学徒制班级实行“1+2”的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方法。学生在第一学年上完所有必须在课堂完成的课程。比如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式与政策、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尽量把这些课程安排在学生大一的时候上完,这样大二大三的某一阶段就可以到企业跟着师傅学习了,而且也不影响学生的学分和公共基础课程的成绩。

第二,新生军训有四周的时间,我们可以抽取最后一周对学生开展职业体验课。新生刚刚进校园对自己的专业和以后所从事的职业都非常模糊,我们可以请企业的师傅或是专家来对学生进行讲座,还可以带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让学生对自己三年的教学安排和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有所了解,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职业感知力。

第三,公共课实行学分制。高职学生的公共课大概在30个学分左右,学生只要三年内完成公共课的30个学分再加各专业课合格即可毕业,这样对学徒制的实施也是大大有利的。比如,对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现代学徒制,装饰设计企业有金九银十之说,每年的九月份和十月份是装饰企业的高峰期,也是企业最缺人的时候,在这个阶段很多企业的导师想把学生带出来做项目,学生也想尽早从事跟专业相关的学习为将来的设计打基础,但是往往这个时候公共基础课的课时限制了学生去企业学习,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选择换个学期再上这些课程,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30个学分即可。

第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当前信息化、智能化、大数据的社会发展趋势不断加强,从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引进或开发以课程项目为载体的平台,形成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训练一体化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比如,利用网络课程来建立智慧课堂,在线设置学生听课的时间,还可以提交作业、线上解答、课堂直播等等。尤其是5G时代到来,这些都成为便利的学习方式,不光可以应用在公共基础课程上面,专业课的授课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三、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公共基础课程深化改革措施

(一)强化课程的专业程度

根据不同的专业来设置内容,比如艺术学院的《艺术赏析》课程开设的有建筑史、优秀广告欣赏、世界名画赏析、奥斯卡获奖动画片欣赏等跟各专业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体验,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自己本专业的兴趣,为以后的专业课程打下基础。职业发展与职业指导课程必须请专业的老师来上,据悉,现在这两门课程大部分是由辅导员来上,也慢慢演变成班会,但是学生其实最缺乏的就是职场的规划和职场礼仪,因而应该由专业的教师任教,加强管理和教育。大学英语必须融入专业英语内容。现在所有的英语课程都是固定的教材,而且是以学生考级为主的,但是学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还必须用到一些专业英语。因此,在大学英语中完全可以融入一些专业英语术语的学习,当然,这也对英语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提升学分认证与教学的灵活性

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课程可以用实践活动来抵学分。现代学徒制下的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学生可以以发明专利、参加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奖或者是跟着师傅完成一个设计项目来抵该门课程的学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该与时俱进和为专业服务为主,比如艺术设计各个专业都需要用到Photoshop,我们能否在这门课上以该内容为主,这样在以后的专业课程学习中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实践应用。除此之外,要打通专业课教师和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壁垒,开展基础课老师与专业老师的座谈交流,使基础课老师了解各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四、结语

在现代学徒制的方式下,公共基础课必须以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为目标,要结合社会对毕业生的要求,满足学生职业生涯的后续发展,积极探索,认真建立起能够培养学生较高职业素质的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基础课专业课程艺术设计
《星.云.海》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花月夜》
中国宝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07:45:56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关于音乐基础课教学与学习中的几个问题
人民音乐(2016年3期)2016-11-07 10:03:23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道德叙事在“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人间(2015年17期)2015-12-30 03:40:57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现代职教体系下公共基础课改革探索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