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正考
——兼论客家精神

2019-12-15 20:55徐燕琳
岭南文史 2019年3期
关键词:客家人总会

徐燕琳

崇正源出儒家思想对正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推崇,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思想精髓,是民族共同的文化精神和思想财富。客家人“根在河洛”,虽经历次大迁徙流播南方,延及海内外,但始终心怀故土,近代后以“崇正”为天下客家的大旗,成为客家精神最精辟最集中也最有号召力的体现。考“崇正”,《晋书·顾和列传》有:“和乃奏曰:礼所以轨物成教,故有国家者莫不崇正明本,以一其统,斯人伦之纪,不二之道也。”[1]这里所“崇”的“正”,指的是“正礼”“正统”。同时,“崇正”亦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和道德。唐人浩虚舟《行不由径赋》取题于《论语·雍也》,论述正道而行,不走捷径、邪门歪道之志:“苟正其身,宁偏僻而是履;不以其道,故斯须而不行”,“以遨以游,见徇公灭私之志;一动一息,有去邪崇正之心”,“遵道如砥,持心若弦”。[2]这是“崇正”比较本原的意思,也一直延续到以后。

一、“崇正”源流

礼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晋书》所言正礼,指的是祭祀之礼。郑樵《通志》谓,向充等人乞为诸葛亮立庙,“断其私祭,以崇正礼。”[3]“正礼”即正祀。许有壬《有元功臣曹南忠宣王祠堂碑》有:“诸葛武侯之没,所在求为立庙,又请立之成都,后主皆不听,民至私祭陌上。以武侯之功,尚何靳于一庙?岂欲黜私祭以崇正祀耶?夫所在立庙,在礼若泛。立之成都,亦复不听,何哉?至习隆、向充之请,始听立庙沔阳,则武侯之得庙亦戛戛乎其难哉!”[4]民间私祭于陌上不为正礼,亦非正祀。故屡请立庙,以为正祭。

礼是封建社会运行的轨范,礼为人所用,以维持社会秩序。崇正礼,即为崇正统。明郭棐《粤大记》卷16《献征类·相垣勋业》记霍韬:“甲申五月,召命至,疏辞。极论大礼之议论,两端而已:‘曰崇正统之大义也,曰正彝偷之大经也。皇上于孝宗称曰皇伯考,于武宗称曰皇兄,于兴献王称曰皇考,其正也。於庙祀孝宗祝之词称嗣皇帝姪,于武宗祝之词称嗣皇帝弟,于庙祀兴献皇祝之词稽皇帝孝子,其正也。是故宪宗大统传之孝宗,孝宗大统传之武宗,武宗大统传之皇上,正统相承,永传无极,所谓大一统也。”[5]正统即正嗣、正脉,是传统儒家推崇的天下之正,被认为是社会的正常秩序。故《明史》列传第96记汪应轸奏请“遵礼经、崇正统,以安人心”。[6]

正统与正礼是一致的。《宋史·礼志·吉礼十二》记熙宁二年李德刍言:“礼法诸侯不得祖天子,公庙不设于私家。今宗室邸第并有帝后神御,非所以明尊卑崇正统也,望一切废罢。”[7]宋神宗亦称:“尊神之道,则知古者生嗣,本为宗庙神明拥佑,故当显相人主,虔恪礼事,以报神灵之贶,然后举奠而饮,以明上受祖宗锡羡无疆之休,下示尊崇正统之绪。”[8]这里谈的都是符合规范的正礼。

崇正,亦有崇正道之义,即儒家之道。许多儒家学者以“崇正”为宗旨著书立说,发明经典,纠正时弊。南宋胡寅撰《胡致堂崇正辩》,用儒家正统观点,对晋迄唐宋高僧佛徒之言行一一加以驳斥。黄宗羲《明儒学案》卷44《诸儒学案上二·学正曹月川先生端》记其得元人谢应芳《辨惑编》,“心悦而好之,故于轮回祸福、巫觋风水、时日世俗通行之说毅然不为所动。父敬祖为善于乡,而勤行佛老之善以为善。先生朝夕以圣贤崇正辟邪之论讽于左右,父亦感悟乐闻。”[9]明人区大伦,少负气节,万历年间进士,著有《崇正辟邪录》。商辂《乞休疏》谓:“更望陛下远法帝王,近法祖宗,上畏天命,下畏人心,亲贤纳谏,节用爱人,日御经筵,讲明圣学,屏斥异端,敦崇正道,兢兢业业,日慎一日。”[10]《修徳弭灾疏》曰:“一曰正心术。夫天下之道二,正与邪而已。正者,二帝三王圣贤之道也。邪者,佛老异端之教也。自古人君崇正道者,无不安享治平之乐。惑邪教者,未有不致危亡之忧。”[11]王士贞《弇山堂别集》卷25《史乘考误六》谓曾见彭程上疏典刑邪佞妖僧,“遏之于将萌,杜奸邪,崇正道”。[12]

正因如此,儒家学者所谓之正道,亦为正学,即儒家经典和道理。《元史》卷174列传61记大学士、国子祭酒耶鲁有尚受业于许衡之门,“前后五居国学。其立教以义理为本,而省察必真切;以恭敬为先,而践履必端悫。凡文词之小技,缀缉雕刻,足以破裂圣人之大道者,皆屏黜之。是以诸生知趋正学,崇正道以经术为尊,以躬行为务,悉为成德达材之士。”[13]即使不是直接的经典演绎,其他学问,也需要从正统的儒家经典溯源,方有可能称为“正学”。明人余象斗著《地理统一全书》,卷之首《崇正学》说:“第正学废久,故闻者骇而难行,邪说入深故见者信而易惑,邪正之不同者如此。葛溪曰:‘紫阳朱子崇正学、辟异端,而独于宅葬二事。’以为古人不传,宜淀俗择,此可见地理亦吾儒分中事而凡学之者,所以当崇其正也。故汇前贤贬星卦理气者附观少人子,以正其心耳。”[14]用儒门之学为地理张目,这是比较例外的。

二、“崇正”涵义

以“崇正”为名,最早见于太子宫殿名。《文选》卷24诗丙有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一首:“英英朱鸾,来自南冈。曜藻崇正,玄冕丹裳。如彼兰蕙,载采其芳。”[15]李善注:“崇正,太子之宫也。臧荣绪《晋书》曰:‘世祖以皇太子富于春秋,初命讲《孝经》于崇政殿。’”《艺文类聚》卷16储宫部《储宫》“哀策”齐王融《皇太子哀策文》曰:“悯含嗟乎崇正,顾掩欷于承光。”[16]崇正、承光,俱为殿名。太子为天子之正嗣,以崇正为名,亦或有为其继承大统铺垫之意。

后世“崇正”的应用十分广泛。用于书院之名较多,尤以明以后为盛。其中有私人所建,如嘉靖年间,沈宠在宣城建崇正书院,邀请名儒讲学,士风大振。[17]亦有官方所建。嘉靖二年,督学王忠在今云南建水县兴建书院,定名“崇正”,是本“以圣贤正学端习尚也”之意,教导诸生“习尚端、心行正而为正人。处则以正家,出则以正国,守其正于居常而不失于应变”。又勉励乡人刻苦攻读,形成良好社会风气。[18]

这些以“崇正”为名的书院的兴建,与明初对正统文化、儒家思想的重视和恢复有一定关系。隆庆年间(1567-1572)议毁“淫祠”之后,万历三年(1575),知府许天增将建宁(今建阳)德胜坊三官堂改为崇正书院,书院正中祭祀朱熹,配祀理学诸儒。[19]万历间,湖南宁远知县蔡光忧士民多迷信佛教,因拆毁西门外胜因寺而建书院,以“明圣学,端士习”,故名“崇正”。[20]湖北《荆州府志·石首县》有明张璧撰《崇正书院记》,阐述“崇正学”之内涵及其效用。作者认为“教存乎政”,“化本乎风”,“实副乎名”。而书院之所以名“崇正”者,即“崇正学也”。如清光绪年间广西奉议州知州李霈春在《创建崇正书院碑记》中所述:“名曰崇正,盖欲崇正学,息邪说”,“人心正,而祸乱弭”,曰:“夫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伦之正也;仁、义、礼、智,性之正也;诗、书、礼、乐、易象、春秋,教之正也。人莫不有伦,莫不有性,即莫不有教;教之以正伦,教之以正性,而士民之秀良者乃得笃其伦理之本,复其性命之原,庶几仰窥孔孟之教而上臻乎尧、舜、禹、汤、文、武之治,同归于正而不即于邪乎!”[21]办学19年,奉议州有2人考中进士,3人考中举人,5人考中贡生。[22]

“崇正”亦有“崇正义”“崇正气”之意。南京清凉山东麓崇正书院,明代户部尚书耿定向在南京作督学御史时兴建,据称意取南宋丞相文天祥“天地有正气”句,又有推崇正传儒学之意。[23]文天祥是客家人,《正气歌》震铄古今,也令客家对“崇正”精神更为亲切。南宋末年,民族英雄、爱国志士文天祥率部在梅州、潮州、惠州、河源、海丰、江门各地辗转抗元两年多。梅州客家先民举族参加义军,在闽粤赣边区辗转攻守,与元兵大战经年,终于寡不敌众,退守海丰,血战崖山,死者十八九,井邑皆空。当时梅州客家人口总数不过万人,追随文天祥从军的男女就有八千之多,仅松口卓姓一族即有八百人,战后仅一人生还也已重残。[24]黄遵宪赞曰:“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崖山舟覆沙虫尽,重戴天来再破荒。”[25]这惨痛而光辉的历史记忆,深深铭刻在包括客家在内的华夏子孙心中。

广东佛山亦有崇正社学,创建于明初。原址在佛山祖庙附近,内有奉祀魁星的大魁堂,平时文人士绅多集合于此,亦称大魁堂。本为文教机构,鸦片战争爆发后大力习武成为反帝的民兵武装组织,具有学校民兵性质,曾于道光二十一年(1841)五月创造了夜袭英军占据的龟岗炮台的光辉战例 。

咸丰七年(1857)十二月,英法联军侵占广州,广州附近各乡义勇纷起自卫抗敌,清政府下令督办广东团练,准设4局,佛山为其中之一。广州近郊96乡及南海、番禺、顺德等县的乡民士绅纷纷加入佛山团练(亦称“反夷团练”)。佛山团练局于咸丰八年(1858)三月开设,局址在崇正社学,以抗御外敌入侵。当时英军战船常到南海平洲三山及佛山邻近地区骚扰,盘踞龟岗炮台的英军多次拦劫广佛渡船。佛山崇正社学首领吴璧光率民勇分乘快艇,夜袭龟岗炮台。英军开炮射击,伤亡民勇多人。吴璧光抢占有利地形向炮台施放毒烟,民勇乘机冲上炮台。吴先杀1名英军头目,民勇乘胜英勇杀敌。英军前来救援的舢板、轻舟亦被民勇所毁。这一战歼灭英军数十人,缴获枪炮、刀剑、火药、旗帜等一批和舢板多只。[26]

近代以来,“崇正”的涵义已经有所丰富和发展,但适用范围都是非常高尚的理想追求、行为方式,也是大众的呼声。以客家地区为例,兴宁崇正小学创办于1919年,所谓“正”,代表着对正统、正气、正道、正行的尊崇。该校校址在崇上大水坑楼下屋,学校创办初期只有1个教室,2个教师房,全校学生40人。1948年,村中仁人志士将校舍迁至上下排(与坭陂黄垌交界),校名一直沿用至今。初建校舍属砖瓦结构,共有教室3个,教师房4个,学生约80多人。1986年以香港同胞彭金泉、彭琪龙等带头捐资扩建学校规模,建有教室9个,教师房11个,使校园面积达1700多平方米。[27]民间也将“崇正黜邪”与“劝善惩恶”相对。江西南康大坪乡螺塘康王庙有联:“佛法护齐坛,唱月莲以劝善惩恶;仙班起上界,演封神而崇正黜邪。”[28]正邪不两立,善恶必有报,这表现了客家人民朴素的道德观念和是非判断。

三、“崇正”与客家精神

崇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共同的文化精神和思想财富。但对于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由于种种原因从内地陆续迁徙到当时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的南方地区的客家人来说,崇正,更具有独特的意义。近代以来,客家民间将其作为自己的代表,对“崇正”有明确的群体意识。这首先是因为客家人普遍认定,自己的祖先来自中原汉族,即所谓“中原土族”“三代遗民”“衣冠旧族”,是中原汉族之“嫡系”,具有独特的血统,先天继承正统的中原华夏文明。因此,不论是战祸灾荒年代避居他乡,还是和平年代谋生异域,他们始终为自己的中原血统和文化传承而自豪,不愿放弃自己的信仰和文化,更不愿被外族外系所同化。[29]他们敬宗睦族,团结一心,在他乡异地艰难险阻中顽强地生根发芽。他们不忘故土,富于使命感责任感,始终将自身与国家民族的兴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勇敢地站在抗争的最前列。“白手起家真志士,赤心报国是忠臣”“宁可站着死,不肯跪着生”“舍命才算真豪杰,爱国方成大丈夫”……无数凝聚着朴素民间感情的俗谚,广泛流传在客家地区,耳濡目染、代代相传,传承着客家人忠勇义烈的精神。直到今天,客家人还以先辈抗元、抗清和抗日斗争的历史为荣,把壮烈事迹编成歌谣、故事而传诵于后代 。其中一个事例是1957年,香港元朗客家村落“崇正新村”建村,取名“崇正”。据刘义章先生调查,“这是因其中一位建村筹备委员认为‘崇正’二字象征客家人,而且该村住了来自不同县籍的客家人……因此,决定取用‘崇正’这个被认为是代表所有客家人的名字。”“‘崇正’一词意指崇尚正义,是所有客家人的象征。”调查者曾询问李WK先生新村取名“崇正”与1921年成立的客家人总团体香港崇正总会的名字有无关联时,答覆是没有。“也许这可以做为‘崇正’一词备受客家人认同的一个旁证。”[30]

秉承正统,崇尚正义,也是香港崇正总会等许多客家团体以此为名的原因。香港崇正总会的成立,历史背景是对客家来源的许多误解。例如,1905年,上海国学保存会出版的《广东历史地理教科书》“人种”一章将“客家”划出“汉种”。因此,丘逢甲、邹鲁在广州成立“客族源流调查会”,胡晓岑“为文数千言”,力证客家人是纯粹的汉人。更直接是原因是192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R. D.Wolcott所著Geography ofthe World(《世界地理》),于“广东”条下说:“其山地多野蛮的部落和退化的人民,如客家等等便是。”[31]客系大同会(又称客属大同会)及分会由此在上海、北京、广州而起,1921年4月,客系大同会在广州招开全国大会,向商务印书馆提出严重抗议与交涉。

香港客属人士为支持国内大同会行动,由黄茂林、李瑞琴、赖际熙等人建议,成立旅港崇正工商总会,后改名香港崇正总会。关于“崇正”,黄石华教授接受荷兰国家电视台中文节目部邱玲珍的采访时说:“香港在筹组客家组织之时,有各种意见,有人建议为大同会、中原会、客家会,惟当时创会先贤赖际熙先生是清朝翰林、香港大学首任中文系主任,他力排众议,认为我们客家人均是来自中原的汉民族,不要一见面便与人分彼此,赖先生认为客家人南迁是为不愿受异族统治,所以主张要将客家精神表现出来,因此定名‘崇正’,意‘崇尚正义’‘崇正黜邪’。原有‘工商’二字,赖先生认为不应该只限工商界,要团结所有客家人,所以后来正名为‘香港崇正总会’。”[32]

黄石华《香港崇正德舍总会史略·二会名会徽之沿革》又有:“崇正总会原名‘旅港崇正工商总会’。其所以定名‘旅港崇正工商总会’者,以李瑞琴先生在民国十年(1921年)9月29日于太白楼第一次会议上提议:‘吾系侨港人士,以工商二界焉多。窃谓吾人拟组织之团体,当以旅港崇正工商总会为名,不必冠以客家二字。因吾人坚忍耐劳,赋有独立之性质,所习又不与人同化,故土客之间情感不无隔阂。吾人雅不欲以四万万五千万之中华民族各分畛域,故应取崇正黜邪之同闳义而称为崇正工商总会。’至民国十五年(1926年)6月20日,举行全体同人常年总叙会,乃通过修改会章,而命名则单称‘崇正总会’,英文则书TSUNG TSIN ASSOCIATION ,本会名称至此乃确立不易也。”[33]

由此而知,最终定名为“崇正”,赖际熙、李瑞琴等崇正总会的创始人的意见是一致的,就是以“崇正”体现客家人华夏子孙的历史本源,并以此团结天下客家、扶助同胞;体现反抗异族统治、自强不息的客家精神;体现“崇尚正义”“崇正黜邪”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这既有对“崇正”词源的继承,也有富于时代特色的发展,更是对客家精神的高度概括,具有历史意义。作为客家人共同意识的“崇正”一词正式向外界公告,始于此言之“崇正”。在“崇正”的旗帜下,香港崇正总会致力于联络全球的客家组织与人士,共同为客家族群和华夏同胞的利益服务,成为“海内外客家人的联络中心”。有学者认为,“全球客家人有组织是自香港崇正总会始;全球客家人有团结,亦自香港崇正总会始。”[34]同时积极济困兴学,先后在香港办了4间“崇正义学”,1957年又创办了崇正中学和崇正小学,近年又在云南丽江和陕西丹凤创办了崇正希望小学,组织和参与慈善活动不计其数,受到广泛的赞誉。

崇正总会以“崇正”凝聚客家精神,基础在于“华夏正脉”之上。总会成立后即编纂《崇正同人系谱》,以谱牒记载广东境内客属源流情况。是著1924年冬始纂,1925年秋成。全书共15卷,30余万字。主编赖际熙,增城县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进士,第一、二、三届崇正总会会长。赖际熙先生在《序》中阐明编纂此书的缘起、体例与目的:“国史以外,益以玉牒。省州县皆有志乘,族则有谱,家则有传,以至结社联姻通家会族皆纷陈齿录,竞述家风,咏烈诵芬成为风尚。兹谱之作无省郡州县之区分,而会传志谱牒之通例,匪云创格,实守成规,相期读此编者,祛其自贬之见,化其相轻之习,振迈远之精神,跻大同之盛轨,则区区楮墨为不虚矣。”[35]他描述了客家人“挈族而南”“播迁岭海”的大致经过,认为“其先固出自中原,同为禹甸之人民,同为黄帝之子孙。谱系可稽,源流可溯也”。[36]

客家人的“崇正”精神在日寇进犯中国、中华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充分体现。叶剑英、薛岳等客家将领指挥军队浴血奋战。1400梅县子弟积极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加入温鸣剑第209师。[37]无数客家子弟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包括参加以曾生等领导的东江纵队为主力的华南抗日武装,在孤悬敌后的恶劣环境中英勇奋战,发展壮大,建立了450多万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广大客属华侨也积极行动。“一二八”事变发生后全国人民纷纷支持,19路军所得抗日款项1068万元中四分之三为华侨捐款,相当部分来自客属侨胞。侨领胡文虎前后三次汇款给19路军,19路军军长蔡廷锴称其“热心救国,仁术济人”,“急难同仇,令人感奋”。1937年“七七事变”,美国的客属团体“人和会馆”即改组为旅美纽约崇正会,在成立宣言中称:“代表全体客家人名义的地位,筹款抗日救国,赈济祖国灾黎”。新加坡南洋客属总会在会长胡文虎的领导下,明确提出以抗日救亡为宗旨,“以团结的精神,一致的动作,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原则下,表现吾属人士救亡进行的热烈”。香港崇正总会在1939年广州沦陷后大批难民南下时成立了救济难民委员会,向当地及海外募捐救济钱物,“惟念救得一命,即为国家保留一分元气。” 并组织战地服务团和救护队等回东江工作,进行战地救护或开办医院,直接服务于抗日;还认购救国公债百余万元,为祖国抗战做出了贡献。

四、结语

崇正精神包含着“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之深情及共谋公益,以天下为己任的宗旨”,[38]是传统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气节的体现。杨达祥《香港崇正总会简介》具体分析说,客家人素有‘崇尚正义’、‘崇正黜邪’的光荣传统与伟大精神,同时也不愿与四万万同胞划分‘畛域’。”另外,“‘崇正’两字系崇尚正义的意思,具有正派风采和高尚旨趣”,因此得到海内外客家人士的一致认可,影响和号召力日渐扩大。许多海外客属组织纷纷改名为“崇正会”。世界各地的崇正会也在“崇正”的感召下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和慈善事业,而令客家“崇正”名传四海。

崇正,是中华民族之光,也是客家人的共同意识、客家精神的集中体现。福建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川振成楼大门、厅堂的楹联是:“振作哪有闲时,少时、壮时、老年时,时时需努力;成名原非易事,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要关心”,“振纲立纪,成德达材”,“干国家事,读圣贤书”。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客家人的文化心理和精神风貌,同时也是千千万万客家人和优秀华夏儿女在“崇正”精神下的积极实践。崇正精神,将照耀客家人在内的华夏民族奋勇前行。

注释:

[1]房玄龄等:《晋书》卷56[M]。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2165页。

[2]马积高、万光治主编,李生龙副主编:《历代词赋总汇·唐代卷》[M](第3册)。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4,第2189页。

[3]郑樵:《通志》第2册,卷118[M](上)。北京:中华书局,1987,第1779页。

[4]李修生主编:《全元文》第38册·卷1196[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4,第354页。

[5]郭棐撰,黄国声、邓贵忠点校:《粤大记》[M](上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4,第451页。

[6]张廷玉等:《明史》卷208[M]。北京:中华书局,1974,第5487页。

[7]脱脱等:《宋史》卷109[M]。北京:中华书局,1977,第2626页。

[8]杨仲良撰、李之亮校点:《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78[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第1397页。

[9]黄宗羲著,沈芝盈点校:《明儒学案》[M](下)。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1063页。

[10]商辂著,孙福轩编校:《商辂集》卷4·奏疏一[M](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第56-57页。

[11]商辂著,孙福轩编校:《商辂集》卷5·奏疏二[M](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第66页。

[12]王世贞撰,魏道科点校:《弇山堂别集》(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5,第455页。

[13]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第4064页。

[14]余象斗著,孙正治、梁炜彬点校:《地理统一全书》[M](上)。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12,第6页。

[15]李善注,萧统编:《文选》[M](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第1154页。

[16]欧阳询撰,汪绍楹校:《艺文类聚》[M](上册)。北京:中华书局,1965,第297页。

[17]王景福主编:《宣城历代名人》[M](上卷)。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7,第457页。

[18]季啸风:《中国书院辞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第643页。

[19]金银珍、凌宇:《书院·福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0,第176页。

[20]万里:《湖湘文化辞典》[M](3)。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第492页。

[21]陈谷嘉、邓洪波主编:《中国书院史资料》[M](中册)。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第1190页。

[22]广西大百科全书委员会编:《广西大百科全书》“历史”[M](上)。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第461页。

[23]《鼓楼区文物志》编纂委员会编:《鼓楼区文物志》[M]。南京: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1999,第211页。

[24]郑淑真、萧河、刘广才主编:《根在河洛》[M]。北京:华艺出版社,2000,第59页。

[25]黄遵宪著,吴振清、徐勇、王家祥编校整理:《黄遵宪集·已亥杂诗》[M](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第240页。

[26]佛山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佛山市志》[M](上册)。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第699-700、729页。

[27]兴宁市教育史料编辑委员会主编:《兴宁市学校简介大全》[M]。兴宁,2004,第194页。

[28]陈平主编:《中国客家对联大典》[M](上)。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第846页。

[29]厦门客家经济文化促进会编:《解码“客家”》[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7,第20页。

[30]刘义章:《香港客家村落的历史与文化考察:崇正新村的个案研究》;徐正光主编:《第四届国际客家学研计会论文集:聚落·宗族与族群关系》[C]。北京: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89,第102-103页。

[31]夏远鸣:《“客都”的历程:晚清以来梅州客家意识的普及与“客家文化”的建构和利用》[J]。客家研究辑刊,2011年第1期。

[32]丘权政主编:《国士颂:庆贺黄石华教授90华诞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9,第371页。

[33]邱权政:《中国客家民系研究》[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第379页。

[34][38]杨达祥:《杂文集》[M]。潮州: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2009,第42-43页。

[35]赖际熙主编:《崇正同人系谱》卷首《序》[M](第2版)。香港:香港崇正总会出版部,1995。

[36]赖际熙主编:《崇正同人系谱》卷1《源流》(部分)[M](第2版)。香港:香港崇正总会出版部,1995,第6页。

[37]曾海丰,陈志红编:《梅县通览》[M]。梅州,2001,第87页。

猜你喜欢
客家人总会
客家人
春天总会来
闯荡牙买加的客家人
赖炜炜作品
贾静雯:上天总会给你一个对的人
陈埭镇同乡总会
画与话
[ 再见,在也不见] 相识总会再相逢
恶搞时总会有乐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