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兆熊
佛山市南海区档案局收到我捐赠的《区大原太史翰墨集》后,回赠给我《南海院士风采录》。这是南海区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所编,它详细介绍了南海藉院士的风采。以前只知道南海是历史上文人雅士读书讲学的风水宝地,看过这本书,才知道现代的院士,也有不少出身于这片南粤沃土。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院士都是最杰出的精英。据统计,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南海出生和南海籍院士共有17人,在全国县级区域中位居前列。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1位,他们是:电子学家张恩虬,地质学家关士聪,数学家关肇直,昆虫学家、生态学家庞雄飞,数学家、数学物理学家陆启铿,结构生物学家梁栋材,物理化学家何国鈡,晶体学家范海福,信号处理与智能控制专家李衍达,骨科专家梁智仁,肝胆胰专家刘允怡;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位:数学家萧荫堂;中国工程院院士4位:防空导弹专家梁晋才,建筑学家关肇邺,水电专家罗绍基,工程热物理专家岑可法;美国人民社会科学院院士1位:新儒学领军人物杜维刚。在17位院士中,己去世的4位,在世的13位。
本书出版于2014年12月。由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郑灿儒和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原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教授孔庆榕分别为本书作序。
郑灿儒在《星出南海、光耀春秋》的“序言”中,高度评价南海院士们的风采,认为“他们胸怀报国为民之信念,发揚求真务实的精神,敢于开拓创新,勇攀科学高峰,为科学事业和人类的进步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孔庆榕教授在“序言”中,把院士们的成功概括为:立大志、重勤奋、贵坚持、正学风。他们乐做人梯,孜孜不倦地言传身教,为培养新一代科学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陆启铿院士和梁晋才院士,是17位南海院士中年龄最长的,都是出生于1927年。在本书出版的时候,仍在岗位上开展科研工作。
陆启铿于1950年初在读中山大学数学天文系四年级时,听了从美国归来的华罗庚在中大作的一个报告,深受感动,便写了一封信给华罗庚,其后收到华罗庚的回信,又将毕业论文寄给华罗庚。华罗庚从这篇论文中看到了陆启铿的才能,接受他成为中国科学院数学所筹备处实习研究员。1951年陆启铿赴京跟随华罗庚学习和工作,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华罗庚的第一位学生。据介绍:华罗庚指导陆启铿读一本模函数的书,每看完一章就要报告。报告的方式是陆启铿一个人站在上面讲述,华老一个人坐在下面听,然后一点一点地提出问题,追问为什么,挑毛病,直到解释满意为止。华老这种做学问严肃、严格、严密的“三严”要求,给陆启铿终生难忘的影响。1956年华罗庚开始与陆启铿合作撰写论文,这是中国华罗庚学派中,华与学生合作的开始。1966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确立了“陆启铿定理”,文中提出的一个问题被称为“陆启铿猜想”,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为各国承认的中国数学家研究中提出来的第一个猜想。直到現在,“陆启铿猜想”仍是多复变函数论中的一个活跃的研究方向。“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科研工作除与国防需要有关外,其他学科差不多都被迫中断。在动荡的年代中,陆启铿却意外地被卷进一个相对安定的小环境中,在左的思潮严重泛滥的年代,要批判爱恩斯坦的相对论。陆启铿由于德文很好又了解相对论,而被安排进大批判组,让他可以安心埋头在图书馆或家里,不受干扰地研读资料,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索和求解。他在与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理论物理学家交往中,也捕捉到当时理论物理学界的一些尖端问题。1978年陆启铿升为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担任数学所副所长。此后受委托主持全所日常工作。1992年陆启铿成为首届“华罗庚数学奖”获得者(另一位获得者是陈景润)。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科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列举新中国成立以后20多项重大工程技术成果,其中第二项便是“多复变函数论”。这一举世嘱目的成就,便是由华罗庚开创,由陆启铿深耕的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防空导弹专家梁晋才,也是出生于1927年12月的老专家。195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工学院;1961年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包曼高等工业学院自动控制专业,获副博士学位;199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他是舰载防空导弹专家、航空自动控制专家,主持自主研发中国中低空舰空导弹,为中国的导弹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两位院士老当益壮以耄耋之年仍奋战在科研第一线,这种为国拼搏的精神实在令人感佩。但不幸的是,在查阅最新消息时,得知陆启铿院士已于2015年8月,因病去世,享年88岁,谨在此致以沉痛的悼念。
本书还介绍了另外四位已经故去的院士。他们分别是:
中国科学院院士、电子学家张恩虬(1916-1990),193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副所长,是电子物理及电子器件研究专家。他深入研究热电子发射的机理和磁控管的工作原理,研制了中国第一只实验用示波管,对发展中国的阴极电子学和微波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学家关士聪(1918-2004),1940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任地质部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地质勘探和石油勘探专家,主要从事油气地质勘查和科学研究工作,为中国一系列油气田的发现和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关肇直(1919-1982),194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数学系,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所长,是数学家、系统与控制学家,开创了中国泛函分析和现代控制理论的研究,并在中子迁移理论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果。
中国科学院院士、昆虫学家、生态学家庞雄(1929-2004),1953年毕业于华南农学院植物保护系,1959年获苏联莫斯科农学院副博士学位,曾任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他长期研究害虫生态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奠定了种群生态控制研究方法的基础。
其余关肇邺、梁栋材等12位院士,目前仍在科研工作第一线上,继续在勇攀科学高峰道路上奋进。祝他们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并祝愿南海院士群体继续壮大、不断增加新的力量,为祖国和世界的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细读《南海院士风采录》各位院士的事迹介绍之后,使我深受教育,有三点感悟:
1.家庭不可选择,道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院士梁智仁出身于医学世家;院士张恩乩的父亲是中学教师;院士陆启铿的祖辈是商人;院士梁晋才出生时其父亲失业家境贫寒,靠哥哥做工维持家庭生活;院士关肇邺的祖父关蔚煌是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科举人,父亲关赓麟是清光绪二十七年举人,被派往日本学习师范,归国后考中进士,是书香世家;院士梁栋材从小家境贫寒,缺衣少食,生活比较困难。他们出身的门户,虽然各不相同,但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工作和探索,最后都成为不同专业上的院士,都在成功的道路上奋勇前进。没有自己的努力奋斗,成功是不可能的。事实证明:在五十多年前的那场“文化大革命”灾难中,流行一时的那句话“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理念可以休矣。
2.爱家爱国的情怀,特别敏感丰富。
中国从旧民主主义到新民主主义的过渡,社会经历激烈动荡。日军侵略中国战争,造成中国人民的苦难;经济困难时期加上十年“文化大革命”动乱,使新中国的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优良的传统文化备受摧残,这些悲痛难忘的往事,銘刻在这一代人的心中。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政治、军事、经济、科技蓬勃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取得重大进步,辉煌的成就,振奋人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愛家必先爱国的道理,深入人心。陆启铿院士事业有成之后,受聘为佛山铁军小学(其前身季华小学,陆自己曾就读此校)名誉校长。2011年夏天,关肇邺院士应南海区委、区政府之邀,回老家吉利下桥村共叙家常。梁栋材院士出于对家乡的眷顾,长期义务在华南师范大学任兼职教授。何国钟院士于79岁高龄,和家人专程回家乡拜祖,与乡亲叙旧,还为家乡南海石门高级中学的孩子们亲题寄语。中国是个少油多煤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由于原油紧张,亟需寻找代替油的能源。当岑可法随一个科学代表团访问美国时,知道美国已经搞成功“水煤浆”能代替油,但高价的转让费,刺激了岑可法。回国后,经过立项攻关,终于在西樵山下建立南海电厂,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全烧水煤浆电厂。他们这种家国情怀、爱乡爱国的热忱,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
3.思想指导行动,“三严”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法宝。
陆启铿师从华罗庚,做学问要求严肃、严格、严密。
梁栋材说:严格的作风、严肃的态度、严密的思维和方法是科学家的优良传统。
李衍达院士教导学生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上要有“三想”和“三力”—理想、梦想和幻想,努力、毅力和合力。他们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效。
在习近平总书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指引下,院士们的努力,必将成为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