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兰
《热河日记》为李朝著名学者、文人朴趾源(1737—1805)所作。他以观光者的身份于1780年跟随朝鲜使团前往热河为乾隆皇帝祝寿,《热河日记》记载了他使清期间的所见所闻,广泛涉及当时中国社会、民俗、地理、军事、宗教、学术、文化、各阶层的人物等方方面面,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作者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看中国,又能摆脱乾隆朝政治高压的束缚,因此,能够更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当时中国的面貌。
该书除了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之外,还闪烁着光辉的思想光芒。作者为李朝著名的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他视野开阔、学术渊博,思想观念先进,对很多政治问题、社会问题认识敏锐深刻,如《虎叱》一篇揭露人之残暴远甚于虎。《许生传》一篇描写一位隐迹山林、潜心读书的书生,因生活困窘,被其妻所激,出山从商,他小试身手,便致百万之富,并且帮助一群海盗在一个小岛上安居乐业,建立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国。该书也反映出了李朝的正统政治观念,即对满族统治的鄙夷和对明朝的感念,例如在书中多次提到了《春秋》大义,又言:“一部《春秋》,乃尊华攘夷之书”;书中采用了崇祯纪年等等。作者虽然在政治态度上较为传统,但在思想文化上却较为开明,能够充分肯定清朝物质文明的先进和优越,如他在书中提到中国房屋建筑所用的材料砖优于朝鲜所用的石和瓦,中国的土炕比朝鲜的高明,中国的车制比朝鲜便利,中国的纸笔比朝鲜的好,而中国的语言亦是“易于东语也”,甚至中国的养马之术和御马之术也要优于朝鲜,因此他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万事莫不简便而无一冗费,此最不可晓,非可取法也”,显示出对中华文明的企慕之心和学习中国的先进文明以促进自己国家繁荣富强的愿望。作者是李朝著名的理学家,在日常生活中却颇具名士风度,如爱饮酒,喜欢结交文人雅士,他的理学思想主要是“厚生利民”与躬行实践,这种思想甚至贯彻于他的学术主张中,如他认为先秦时本无《乐》经,儒家的礼乐思想主要体现在具体生活中的揖让进退,朝弦暮诵,而非写于书册用来阅读。因此,他对中国的一切充满了兴趣,对中国的房屋、建筑、车制、丧礼、婚礼、服饰、宫室、戏台、文物、书画等,无不观察细致,描写入微。该书在具体的行文中,也较有特色,全书有论述行程的日记体,有学术笔记体,有表达自己政治见解的政论文,还有寓言体的小说如《虎叱》和《许生传》等,这种写法使得该书具体全面又深刻透彻。全书文字典雅、凝练,写景如画,读来如在目前;写人擅用白描手法,生动形象;文章风格亦庄亦谐,灵动自如。在行文中时时记叙一些有趣的人或事,读起来趣味盎然,引人发噱。如叙述赴燕京途中,经过高丽堡,在一铺中避雨,铺主要其女儿拜他为义父。因为观看丧制,被引入发丧人家,无奈行了丧礼。一行人路遇一卖瓜老汉,遭其欺诈。在京城中碰见一美貌僧人与一胡人打斗。去寺庙参观,因品尝了一位僧人的几粒五味子,遭僧人辱骂勒索,其仆从与僧人对骂厮打。去陈放演奏宫廷雅乐乐器的时习斋观看,遭一美少年的呵斥,进而又遭其勒索。去一官宦人家拜见其母,其母竟令朴趾源之二隶立于中庭,脱去衣服,要观看二隶的衣服制样,以与中华服制作对比。以上种种,无不反映了当时的人情百态。
除此之外,《热河日记》中,还有一样小小的物件颇为引人注目,即高丽“清心丸”,书中有时亦称之曰“真真的丸子”。全书多次写到清人向朝鲜使者索要或购买清心丸,也写到朝鲜使者把清心丸作为馈礼佳品赠予清人,围绕着清心丸发生了很多可笑、可叹、可惊、可愕的故事,因此,虽是一粒小小的丸子,却借此可以窥见乾隆朝的民风和世风,不能不引起人的注意。
清心丸在书中首次出现,是朝鲜使团过鸭绿江不久,路过一村,得知有富姓秀才在此教书,朴趾源想知道该秀才是否为北宋名相富弼之苗裔,便前去拜访。不料那秀才“面目全乏文雅气”、“余向前肃揖,那老者不意抱余腰肋,尽力舂杵,又把手颤颤,满堆笑脸。”朴问其姓名,那老者名富图三格,原来是满洲镶蓝旗人。朴向他借书册观看,他答没有,只有他的“舍亲折公新开刻铺,起号鸣盛堂,其群书目录适在橐中,如欲遣闲时,不难奉借,但愿你老此刻暂回,携得真真的丸子(清心丸)、高丽扇子,捡得精好的作面币,方见你老真诚结识,借这书目未晚也。”①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48页。所谓面币,即是见面礼。作为一读书人,不顾体面,向外国使者索要见面礼,令人可鄙。这是写满洲秀才向朝鲜使者索要清心元和高丽扇子。
过凤城不久,日暮,朴趾源于途中遇见一看瓜老者,跪在马前,哭告前面走过的一队高丽人强买其瓜,却不给钱,扬长而去,老者“因要清心元,以无为答,则紧抱昌大之腰,强要买瓜。”②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107页。之后,老者坚讨高价,随从不给则大怒不依。事后他们追上先行之人,问行劫之事,则道没有。原来独户老汉“奸巧无双,见书房主落后独行,装出谎话,故作可怜之态,要得清心丸也。”一隶告之曰:“此汉即汉人也,满人无似此妖恶事云。”③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108页。不但满族的读书人如此,汉人的风俗也不见得多好,此处看瓜的老者,为老不尊,竟然想出恶计诈骗朝鲜使者的清心丸,令人鄙视。
经过北镇庙,进庙参观,以“三柄扇、三卷纸、三丸清心元”为见面礼,送给守庙的三个道士,“道士皆喜”。①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130页。看来清心丸不仅受世俗人的欢迎,连清修的道人也是喜欢的。
清朝给朝鲜使者派遣的护行通关双林公然向朴趾源求贿,“求三等草,又求渠家好柱联,又求大人所吃真真的清心丸、端午油帖扇”。②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148页。作为朝廷的官差,公然索求清心丸,吏治的腐败可见一斑。
入山海关,过抚宁城,入进士徐鹤年家参观,久不见主人出来迎接,唯有一小童,问小童主人前往何处,小童回答说去高丽人处访太医官去了,余曰:“尔家寻医,想应宅里有患,我是太医官,既为到此,不妨诊视,更有真真清心元,尔此刻去寻尔父公回家。小童更不瞅采”③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178-179页。。原来,朝鲜使者每次经过抚宁城都要去徐进士家拜访,徐家不堪骚扰之苦,见有使者到来,便同左邻右舍都避去,只留小童看家。朴公拿清心元为诱也无济于事,小童不为清心丸所动,才真真做到了清心。
过丰润县文昌阁,遇林生与胡生,胡林二人有所赠,朴各以“一扇一丸答之”。④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197页。此处,清心丸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至高丽堡,遇大雨,于一铺中避雨。铺主因见其宽厚,要其第三女拜朴为义父。朴坚拒。离别时,“铺主临门揖别,颇有怊怅之意,遂解给一丸清心,铺主再三称谢。”⑤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200页。此处亦是以清心丸赠人,所赠的对象为生活在中国的李朝人。
到京城,访官员唐乐宇不遇,其母太夫人令苍头传言曰:“往岁朝鲜两老爷常常来游蔽庄,今无恙否?如有带来清心元,愿得一二丸。”⑥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228页。太夫人派下人向朝鲜使者求清心元,亦折腰于高丽清心丸矣。
从燕京前往热河途中,随从昌大过河时赤足为马蹄所踏,伤势严重。于是“给钱二百,清心元五丸,以为贳驴。”⑦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250页。如此看来,清心丸可以当钱使用。
往热河途中,朴公一夜九渡河,疲馁至极,至店中“以一清心丸,易烧酒痛饮,酒味亦佳”⑧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258页。。清心丸可以换烧酒喝,此乃以物易物。
八月十四日,在热河。“与王鹄汀入时习斋观看乐器。有一美少年忙入斋内,瞋目视余,夺手中小琴,急急装裹……其少年忽笑而挽余请清心丸,余答以无有,即起出。其人色甚愧。余果有十余丸系在腰带而恶其无礼,不给之。其人一揖鹄汀而去。余问彼是何人?鹄汀曰:是尹大人跟带,从京里来者。余曰:彼管乐器甚事?鹄汀曰:毫无干,此专一探讨高丽丸子,不顾大体,欺负先生,先生休挂。”①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295-296页。这是写官吏的随从狐假虎威,向朝鲜使者索要高丽丸子。
八月十四日晚,“夕饭后,王鹄汀送学徒小儿持小红纸帖来,书:‘王民皞请燕岩朴老爷先生,替劳转买一丸清心,天银二两。’余还其银,即送二丸真药。”②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305页。写举人王鹄汀派人向朝鲜使者购买清心丸,此处表现出了中国读书人的体面和礼仪。朴与王二人交好,相见恨晚,朴退回银两,赠送其二丸清心元。由此处可知,当时清心丸的市价为二两银子,约合现在人民币一千二百元,价格可谓昂贵,而当时高丽参价格为一斤七两银子,约合现在人民币四千二百元。
八月十七日,朴趾源从热河返回燕京途中,路过一萧寺小憩。信步游赏,见一僧晒五味子数斛,朴公偶拾数粒纳口中。“一僧熟视忽大怒,瞋目呵嚷,举止凶悖。”朴公的牵马之隶春宅见状大怒,与僧对骂。僧“脱帽提之,口涨白沫,侧肩鹊步而前。”“春宅一掌打颊,乱加以我东无理之辱,其僧扶颊抢入。”后春宅又以万岁爷为名虚张声势,来吓唬二僧。二僧色渐沮,“都笑走匿,即持两个山楂赔笑来献,且求清心元。当初起闹,盖讨清心元也。究厥心术,可谓无良。余即与一丸,其僧叩头无数,无耻甚矣。”③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321页。出家修行的僧人,本应清心寡欲。为了一颗清心丸,竟然做出了这么多的丑态,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由上可知,高丽清心丸作为当时朝鲜的主要名贵土特产,成为朝鲜使者馈赠朋友,疏通各路关系的一样礼品。那么令中国男女老少,不分僧俗、满汉、官民,都趋之若鹜的高丽清心元,到底是何等物件呢?
查《中国药典》,高丽清心丸的主要成分是:黄芩、黄连、大黄、生石膏、冰片、滑石、寒水石、朱砂、牛黄、甘草,主要的功效为:清热,镇惊,泻火,解毒,通便。用于高热烦渴,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齿痛便秘。价格也比较低廉,应该不是《热河日记》中提到的清心丸。
日本学者三木荣在《朝鲜医学史及疾病史》(补订本)中考证了有关清心丸、苏和丸的效能,认为朝鲜清心丸是将宋代官修《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牛黄清心丸、苏合丸加人参配制,改造成朝鲜名药。④陈明:《“吸毒石”与“清心丸”》,《中华文史论丛》2009年第1期。如此看来,让无数中国人竞折腰的清心丸原本产自中国,只是到了朝鲜又加入了高丽人参等,便身价大涨。
查牛黄清心丸,最早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合剂局编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治诸风》。主治:“诸风缓纵不随,语言蹇涩,心怔健忘,恍惚去来,头目眩冒,胸中烦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愦。又治心气不足,神志不定,惊恐怕怖,悲忧惨戚,虚烦少睡,喜怒无时;或发狂颠,神情昏乱。”⑤刘景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年,第83页。该丸药的主要功效是补气健脾、养心滋阴,参以清热祛风,用于治疗蓄热风痰诸症,为扶正祛邪之剂。朝鲜医药典籍《医林撮要·伤寒门三》对局方牛黄清心丸也多有引用,主治:“中风不语,恍惚烦郁,痰热,伤寒发热,心气不足,神志不定,一切病发热等。”⑥郑敬先撰,梁永宣主校:《医林撮要》,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6年,第52页。突出该药治疗伤寒发热的病症。朝鲜另一医药典籍《东医宝鉴·神》记载该药:“治心气不足,深志不足,喜怒无时,或发癫狂,精神昏乱等症。”①郭霭春等:《东医宝鉴》,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年,第42页。可见该药不但对于中风、小儿癫痫、头晕目眩等病有着极好的疗效,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功效,难怪会受到中国各色人等的追捧。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文中提到“真真清心丸”,既然为真真,难道还有假假高丽丸吗?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朝鲜人朴齐寅的《燕行日记》即记载了假的高丽丸得以产生的原因:
彼人若逢我人,则必索高丽清心丸。若到请索地,免不得许给一二丸乃已,故燕行者必以此药随之。彼人亦知此药之有假,下人辈所卖虽不得不买取,然必以使臣橐里所得为真品。故沿路店站中妇女幼儿,及观光处僧徒游客,与夫阙中朝班里朝士大夫,不计修人事与否,必就使臣面前求索大人真真的高丽清心丸。至于裨将译官处所得,则犹不以为其品焉。盖彼人之必以高丽清心丸为贵者,惟其材料中人参牛黄以高丽所产为佳,且大豆、黄卷尤独为高丽之所产故耳。北京铺肆中认牌上另书高丽清心丸之名,与广东药材、湖州笔、徵州墨齐名焉,岂不美哉!以此至美之物,苟无此汉辈以假乱真之弊,且无此汉辈歇直乱卖之弊,则犹可为一段珍贵之物。②朴齐仁:《燕行日记》,参见林基中编《燕行录全集》(第76册),首尔:韩国东国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35-336页。
由“苟无此汉辈以假乱真之弊”可知,当时假的高丽丸由中国人制造。但由下面这条资料可知,朝鲜人也多有造假,很多人因此致富。由于假的高丽丸太多,以至于后来,真的清心丸也被当作假的,真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李田秀《农隐入沈记》曰:
我产所爱者,即米、纸扇、布匹、衲药、果脯、蜂蜜、柏子清心丸,而丸药易带易售,尤为便用,故三房干粮、一行上下,无不带入。游玩阻挡之时,生面初逢之际,一出给之,不问真假,笑容可掬,可知其酷好也。是故近来所入去者,无一真品,只有外衣之金箔而已,合制药料不问为何物,丸数转细有如梧子大者,西路之人多有以造清心丸致富者。寻常交易,亦当诚信,而至于药料,乃是托人生死,而肆然相欺,如此无忌,为政者所当严防而亟治之也。然而此方本自中国出,而今反求之外国,如此其贵,一番被瞒,容或可也。年年如此,年年吃欺,近来则多骂其诈造,而终亦珍责之,诚未可晓也。今行则御赐清心丸五剂四百丸,吾躬自监制,连蜜重分作六百余丸,入栅之后,常带十余丸在身边,而给人每多不信其为真者,盖屡次被欺于我人故也?③朴趾源:《热河日记》,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第402-403页。
清心丸到后来无论在朝鲜还是在中国,都不再如起初那般受到追捧珍重,大概是由于假货太多,也可能是由于时移世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