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丹枫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167
学风建设是高校办学和发展的生命线[1],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管理水平的根本体现,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教育部早在2012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就指出,“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优良学风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可见,学风建设对于高等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优良学风具有化风成俗、教化引导作用,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意志情感、思想品德、行为方式,使其学习更为专注高效、成长更为顺利快速。[2]
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许多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唯一的目标,在这样的目标驱动下,他们仅仅是按照老师、家长设定的道路在走,而没有养成自我规划的能力,一旦目标实现,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也逐渐迷失了自己,部分学生甚至认为读大学就是为了一个文凭,而非学到真正本领,这种错误的认知也让他们无心学习。
受多元化的社会意识和文化的影响,部分大学生价值观错位,对待学习的态度发生转变[3],上课不认真听讲,迟到、早退、旷课现象屡见不鲜,平时不努力,考前突击的现象依然严重,最终导致一些入学分数很高的同学也会出现不及格甚至降级的后果。
大学的学习和中学是完全不同的,在大学相对宽松的教育模式下,对于大学的主动学习方式还不能适应,部分学生因为缺乏有效的自控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有的因对所学专业不能预判良好的就业前景,因此缺乏兴趣,导致专业思想不牢固。
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本领。在学生中开展“晨读工程”活动,提倡和号召学生早起晨读,养成晨读的习惯,变传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营造一个刻苦学习的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而良好的学习态度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晨读的范围可以包括英语、中医经典著作等,尤其对于中医经典著作的“诵经典”晨读,可以唤起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中医国粹的热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道德修养。结合“诵经典”晨读活动,陆续开展经典诵读比赛、品读经典征文、经典品读会、经典品读沙龙等活动,营造积极浓郁的读书氛围,引导广大同学将阅读经典作为生活中的常态。
前苏联教育教学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校园环境具有隐性的育人功能,是无形的教育、无字的教科书,加强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打造集景观性、人文性、特色性于一体,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能够积极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建设和学风建设,通过教学楼、实验室、食堂、主要道路等学生经常出入的场所,悬挂标语、设置黑板报、警示牌或者智能提示板等,构建一种“会说话”的环境,让静态的教育环境“动起来”,处处都体现出教育元素,处处都有育人功能,以实现启迪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心灵的目的,从而营造引导学生刻苦学习、拼搏进取的良好氛围。
利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平台,加强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结合各类竞赛,如全国“挑战杯”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大力开展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造就一批校园学术精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技品格,将学生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提高自身素质上来,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以第二课堂活动促进第一课堂的学习,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科技创造力和创新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观念,运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实践中的正确位置,在实践中接受教育,找到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增强学习动力。
注重发挥学生寝室的主阵地作用,根据学生寝室在学习、生活、工作等各方面的表现,开展文明寝室的创建活动,评选一批“星级寝室”,星级寝室设“五星级寝室”、“四星级寝室”、“三星级寝室”,鼓励和督促寝室成员共同进步,营造良好的寝室生活和学习氛围,学生寝室的日常管理实行寝室长负责制,督促寝室纪律、卫生及寝室成员上课和自习;各班生活委员做好学生寝室卫生、晚归、就寝的检查,综合检查结果作为“星级寝室”评选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