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嘉定都市仪礼的模式

2019-12-15 03:35:46戴建国
非遗传承研究 2019年1期
关键词:唱诗班仪礼嘉定

戴建国 成 灵

上海嘉定向以礼乐著称。2018 年1 月7 日,为了纪念嘉定建县800 年,嘉定区开展了众多的礼乐嘉定大型活动。由嘉定区委宣传部等投资出品的“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是“嘉定800年”政府重点文化项目之一。自2008 年开始,嘉定镇街道每年主办“上海孔子文化节”,2017上海孔子文化节暨嘉定建县800 周年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孔庙举行,“2018 年上海孔子文化节”在嘉定博物馆举行。礼乐嘉定活动,彰显城市精神,为嘉定区建设现代化新型城市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上海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特别重视都市仪礼,已有极大的影响。

一、“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

“中国唱诗班”是系列原创公益动画片。制作方是兆德文化传播(上海)工作室及北京璀璨星空。项目源自嘉定作曲家易凤林创作录制并于2010 年出版发行的音乐专辑。2015 年起,“中国唱诗班”被改编成系列动画。

至今,“中国唱诗班”已经推出5 部作品:2015 年,以古诗为背景重现传统习俗的《元日》;2016 年,以王维同名诗为蓝本创作的《相思(上)》;2017 年,根据孟郊诗作《游子吟》改编的《相思(下)》;以歌谣的形式吟唱经典诗作《饮湖上初晴后雨》;2018 年8 月,塑造爱国外交官顾维钧形象的《夜思》。仪礼是一面镜子,通过制定和遵守礼节,个体的行为有章可循,群体关系和谐融洽。“中国唱诗班”的5 部作品渗透着礼乐嘉定深厚的仪礼文化,内在地规范着人们的心理习惯、行为模式、思维运行方式。

仪礼的习得,离不开传统节日的文化熏陶。可以是春节,如《元日》;可以是中秋,如《饮湖上初晴后雨》。《元日》再现明代嘉定春节的仪礼。爆竹声里,小孩们结伴嬉戏,父辈搭着木梯贴春联、挂灯笼,母亲们在厨房忙碌地准备着丰盛的年饭。小孩儿来到厨房偷食,被父亲抓了个正着,父亲以传统礼节循循善诱。乡里田间,拜年的人作揖拘礼;一碗待客的贺年羹,朴拙温情相融汇,传递出敬守仪礼的世情况味。《饮湖上初晴后雨》再现明代嘉定中秋之夜的仪礼,才子娄坚落榜失意,乘船夜游。觥筹交错,对月当歌,礼乐交响,从而为失意者的心头送上一轮皎洁的明月。

仪礼的养成,离不开家庭日常的潜移默化。《游子吟》以清代史学家、经学家王鸣盛的故事为蓝本,呈现出一个普世千年的母爱故事。当梦中醒来,母亲连夜赶制的棉衣已在小鸣盛床头,那一针一线里,是母亲对孩子细密不绝的爱。仪礼厚伦理,重教化,《游子吟》没有说教,仪礼是象征性的、外在的表现,在这里是家长里短,是一针一线,但传达出了仪礼要义。《游子吟》深深地打动当今忙于工作的“游子”们,最关键的是本于内的那种价值观和道德观。

仪礼的持守,离不开礼节大义的寄托。小到儿女情长,大到祖国情怀。康德说过,幼儿时,需要很多传统的仪礼,因为我们还没有成年,需要父母制定仪礼管着我们。逐渐成年以后,最重要的仪礼则是出自内心的需要,此时需要理性持守礼节大义。《相思》讲述清代留着长辫的少年桐儿(全名王初桐),与六娘从小青梅竹马,幼时便以红豆定情。长大成人后,少年与六娘却因门不当户不对,即使偶遇也只能无奈擦肩而过。其后,六娘被迫嫁给了富家少爷,无缘再与心中的少年厮守。失去了爱情的少年却等来了功名,乘着小船,拿着六娘手绣的带红豆图案的手帕离开了故乡。王初桐有礼有节处置相思之情。《夜思》以顾维钧为蓝本,讲述他在1932 作为国联调查团里唯一的中国代表,前往东北调查“九一八”事件和伪满洲国成立的真相。主角顾维钧,以及那些在把真相传达给国联调查团时不畏艰险忘我付出的普通人,他们心系国家民族大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二、“上海孔子文化节”系列活动

2017 年和2018 年的“上海孔子文化节”以“金声玉振,嘉定儒风”为主题,以“风雅礼乐篇”“崇德尚文篇”“儒韵和风篇”三大篇章开展主题活动,2017 年共有13 项主题活动,2018年共有15 项主题活动。

上海孔子文化节完整地演绎出重要的人生仪礼,主要包括开笔礼、成人礼、中式婚礼、祭孔大典。开笔礼,由正衣冠、拜孔子、茶敬师长、朱砂启智、启蒙开笔、击鼓明志、诵读经典等环节构成。饱含着浓厚国学文化的开笔礼,寓意着学童们启蒙生涯的开端,人生角色的转变。成人礼,继续结合“自主发展,人文见长”的中光中学办学理念,将成人礼和成人仪式融合一起,形成具有中光中学特色的礼乐活动。中式婚礼,以周礼为蓝本,以典雅、尊贵、庄敬为气韵,是真正体现华夏经典文化传统的民族婚礼,是伦理哲学的一场庄重宣告。祭孔大典,上海孔、颜、曾、孟氏后裔代表及儒学爱好者将在嘉定孔庙聚集一堂,举行秋季祭孔大典,共同纪念缅怀至圣先师孔子。

每一阶段的仪礼都标志着生命中重要阶段的到来。人生的每一重要阶段,伴随而来的仪礼文化,寄托着人们祈愿生活美好、祝贺未来祥瑞、尊重生命、延续文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情感。开笔礼是我国古时的一种启蒙学习仪式,是孩子启智开学的标志,俗称破蒙。在“上海孔子文化节”上,舞蹈《点痣破蒙》形象地再现我国古代朱砂点痣、开笔破蒙的入学场景。“冠者,礼之始也”。当代冠礼,即成人礼。人生四大仪礼中,成人礼是重点。跨入成年门槛,应该明成人之责,守公民之分,继承传统修身齐家之道,为当前社会养育文明精神之基。在“上海孔子文化节”上,由朱子研究的权威专家根据《朱子家礼》之冠礼再现当代成人礼。婚礼是嘉礼的一种,在时间、服饰、仪式上都要象天法地。在“上海孔子文化节”上,上演一场中式传统婚典的祭拜仪式,敬天地先祖,孝父母双亲,成一家之美。死亡,这是人生旅程的最后一站。丧葬习俗往往被视为将死者的灵魂送往死者世界必经的手续,既要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又要让死者的灵魂安居于另一个世界。死亡并不是休止符,后人通过各种形式感念先人的教养之恩。在孔子文化节上,隆重举行祭孔大典,缅怀至圣先师孔子,推崇礼乐教化的优良传统。

人生仪礼对于个人具有不可重复过程,因而它具有一定的神圣性,“上海孔子文化节”的人生仪礼活动也不例外,在时间、地点、程式、服饰等方面特别予以关注,使个体通过隆重典雅的场景接受体验,受到启迪,得到感悟。相比宗教的祭祀仪式,人生仪礼更具有世俗的性质,“上海孔子文化节”上虽然上演的是集体行为,但是完成的是对于以个人为中心的礼俗规范。人生仪礼一端连结着受儒家文化支配的传统价值观念,另一端则连结着寻常百姓的人生追求和需要。“上海孔子文化节”既有对传统文化菁华的传承,也有对时代精神的积极回应,如成人礼演变成为现代的成人礼,这样就能更好地发挥规范人生和统一教化的作用。

三、礼乐嘉定都市仪礼的模式

这些年来,“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上海孔子文化节”活动已经引起了民众足够的关注。网上观众迫不及待地等着观看“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唱诗班推出新动画,都能引发转发热潮,其中《相思》更让人们黯然泪垂。“上海孔子文化节”已经成为150 个上海文化品牌之一,成为唱响礼乐嘉定历年不衰的文化品牌活动。礼乐嘉定都市仪礼的模式主要有:礼乐嘉定在场、都市仪礼演绎。

(一)礼乐嘉定在场

“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讲述故事,“上海孔子文化节”见证活动,都能让人们切身地感受到礼乐嘉定在场。

1.讲述

“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完全由青年团队独立原创手绘,在故事、场景、人物、服饰方面都根据嘉定的历史文献,进行反复考证修改,以期能在细节上最大程度还原当时历史情景,使动画片不仅成为一个有故事的动画作品,更成为一个可以管窥一个时代风貌的绘卷。“中国唱诗班”本于礼乐嘉定的主题讲述嘉定名人雅士的历史典故,阐释仪礼的习得、养成、持守。日常仪礼在故事的讲述中或明或暗呈现,如同日常生活本来面目,传统的仪礼从细微的日常礼俗,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再进入到国家民族的大义。而接受者不同于过去的理解,在观察短片中已经带有实践性,参与一种仪礼伦理价值观念的形成,这个观念的形成就是一种实践,讲述本身就是一种仪礼实践。

2.见证

“上海孔子文化节”活动以礼乐嘉定的文化建设为主题,将开笔礼、成人礼、中式婚礼、祭孔大典等在活动形式上进行固化,在内容上进行内涵的深化和艺术的探索,拓展文化品牌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活动内涵和扩大市民参与度。所演绎的活动,见证了人生仪礼这一重要民俗事象。见证人生仪礼,不仅是代表传统的在场,还代表着未来的在场,一种更普遍的在场、礼的理想性由此凸显出来。如开笔礼由正衣冠、拜孔子、茶敬师长、朱砂启智、启蒙开笔、击鼓明志、诵读经典等环节组成。正衣冠:先正衣冠,而后明事理。衣冠既正,拜谒先师孔子像。茶敬师长:以茶敬献亲师。亲师赠书送礼后,学童礼谢亲师。朱砂启智:在学童额头正中用朱砂点上红痣,俗称开天眼。“痣”通“智”。朱砂启智,其寓意是开启智慧,这里以形寄托开启智慧的美好愿望。启蒙开笔:在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学童开始认真描摹“人”字,书写下人生中重要的一撇一捺。击鼓鸣志:有目明耳聪、茅塞顿开、创业建功的寓意,这里以声祈愿开启智慧的美好愿望。诵读经典:认字后将明礼。诵读《弟子规》等,开始漫漫求知路上的第一课。这里,见证不仅仅是观察。参与开笔礼、成人礼、中式婚礼、祭孔大典,当事人实际上是用见证的方式来参与,通过见证来体验更深层的理念。每一个阶段的仪礼都关系到该怎么做人和该怎么塑造人的问题。

(二)都市仪礼演绎

传统的乡规社会是熟人社会,而当代都市完全是一个陌生人的社会。熟人社会中仪礼实践相对容易操作,都市仪礼如何演绎难度就很大了。可以说,嘉定这些年的都市仪礼实践,在传承重建和礼乐展示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就分外重要。

1.传承重建

当今我们讲仪礼传承重建,这与过去人们讲制礼作乐殊途同归。制礼作乐提供标准化的规范,而仪礼实践将会把统一的“礼”转变为多样的“俗”。仪礼传承重建的话语权,必须对仪礼事象结构和要素有一个明晰的认知,社会对仪礼事象认可后将进入到传承重建层面。嘉定都市仪礼传承重建,不是简单地讲述以往的嘉定故事。在孔庙中举办见证活动,当然更不是兴起祭祀仪式,推行民俗文化消费。

仪礼传承最难处理的是传统文化与当下社会的融合问题。当然,传统与当代的融合这一整体,是处于动态的没有定型的整体。嘉定都市仪礼实践告诉我们,仪礼传承不是完全复活古礼,而是与民间生活联系起来。当今一些婚庆公司结合各地习俗进行文化整合,再放到具体的仪式中去,有时出现陋俗、媚俗的情形。嘉定官方的公共文化建设,可贵的是将传统内容和当代社会以及民生生活结合,这是一种有着现实关怀、具有人文情怀的良性传承。人生仪礼,是贯穿人整个生命过程的仪式规范。嘉定都市仪礼传承中,甄选传统仪礼,提取仪礼的核心符号,回应当下。这样,我们也看到了嘉定都市仪礼实践古今的相宜之处。

仪礼重建必须处理好外在仪礼与内在心性的结合问题。外在仪礼和内在心性所重建的是道德心性的自觉。都市仪礼重建,要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从社会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外在仪礼程序的保证,内外结合,达到诗与远方的理想状态。“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和“上海孔子文化节”活动,成功地震颤着、唤醒了人们内心的礼义心性。这也表明,都市越发展,仪礼越需要规整,如何自觉重建道德心性越严峻和迫切。

2.礼乐展示

“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的唯美,“上海孔子文化节”活动的典雅,已被人们广泛意识到。都市仪礼演绎,营造精致深远的人文氛围,礼乐嘉定在此得以充分展示。“中国唱诗班”系列动画称得上是中国人物、中国历史、中国场景的“中国动画”。“上海孔子文化节”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力求以新思维和新模式,成为打造江南文化的新亮点,让市民游客品赏儒家文化、传统文化和江南文化精髓。礼乐展示使得礼乐嘉定都市仪礼有着很好的艺术演绎。

猜你喜欢
唱诗班仪礼嘉定
杨复《仪礼图》明清版本考——兼论《仪礼图》的版本源流
天一阁文丛(2020年0期)2020-11-05 08:28:12
非物质文化遗产
——嘉定竹刻
文化产业(2020年12期)2020-06-18 02:47:10
儿童之声促社会变革
英国
向前看
幸福家庭(2016年12期)2016-12-22 19:24:37
明成化唱本嘉定出土记
文史春秋(2016年1期)2016-12-01 05:41:53
亨利打嗝
走进博物馆,感受嘉定800年
朱鼎煦与顾校《仪礼注疏》
天一阁文丛(2013年1期)2013-11-06 10:01:20
嘉定新城广告
中华儿女(2013年8期)2013-04-29 16:4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