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寄语希望工程。他指出,在党的领导下,希望工程实施30年来,聚焦助学育人目标,植根尊师重教传统,创新社会动员机制,架起了爱心互助和传递的桥梁,帮助数以百万计的贫困家庭青少年圆了上学梦、成长为奋斗在祖国建设各条战线上的栋梁之材。希望工程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教育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引领社会风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希望工程是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1989年发起实施的,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的社会公益事业。截至2019年9月,全国希望工程已累计接受捐款152.29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599.42万名,援建希望小学20195所。
邓小平同志曾强调,“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倡导全党全社会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路。“教育为本”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然而,上世纪80年代,我国各方面的教育条件较差,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较多。据《瞭望周刊》报道:当时的中国,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小学生,平均每年有100多万。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已经于1986年7月1日正式施行,但对于贫困家庭来说,每年要交纳的学杂费仍然是沉重的负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89年10月30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召开“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新闻发布会,希望工程应运而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涓涓细流汇成大海。自从1990年5月19日第一所希望小学正式落成,希望小学如雨后春笋般在大山深处、穷乡僻壤中拔地而起,30年来,平均每天有500多名贫困孩子得到希望工程资助,有近2所希望小学落成。社会各界纷纷为“希望工程”慷慨解囊,有效解决了贫困地区、贫困家庭青少年因贫失学、辍学的问题,提高了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入学率和升学率。希望工程传递社会大爱温暖人心,闪烁着中华民族重教兴教理念和友爱互助美德的光辉。
30年的时间,一棵树苗可以成材,郁郁葱葱;30年的历程,可以点亮星空,描绘出无数人生画卷。希望工程的资助,不仅使贫困孩子获得了学习的机会,改变了他们的命运。更重要的是,社会的爱心,在他们幼小的心灵播下了爱的种子,点燃了爱的“星星之火”,使他们成为传播爱心的使者,把希望工程变成了一项没有终点的长跑接力赛。第一个受希望工程资助的张胜利、“大眼睛”苏明娟等许许多多受希望工程资助完成大学学业的受助者,都成为希望工程的志愿者,以他们的实际行动继续着爱心的传递。“我是希望工程的受益者,我有义务”是众多受益者的心声。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贫要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才是激发内生动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希望工程蓬勃发展的30年,也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不断健全的30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两免一补”等政策逐步实施,农村基础教育状况得到普遍改善。自希望工程实施以来,希望小学、圆梦行动、支教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儿童医疗救助等一系列的公益项目,覆盖了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保、科技等诸多领域。希望工程,给予了“志”与“智”生根发芽的乐土,给予希望成长的空间,在脱贫攻坚的路上绽放出新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所系。我们期待进入新时代的希望工程,继续履行“助学育人”职责使命,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新助力、播种新希望,让广大青少年都能充分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此正是:
知识改变命运,
奋斗成就未来!
在上下班路上填鸭式读书,在吃饭时间看视频,出门旅游要不停“打卡”……如今,追剧时的“倍速模式”(指用户可使用软件加快视频播放速度)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过着这种“倍速生活”的年轻人希望尽量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实现时间使用的效率最大化。但“倍速生活”也时常让一些人感觉身心疲惫,虽然忙忙碌碌,到头来却没有太多收获。
前不久,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93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青年称自己过着“倍速生活”,其中一线城市青年比例最高,达78.9%。83.1%的受访青年坦言自己每天忙忙碌碌但收获不及预期。关于年轻人过上“倍速生活”的原因,59.7%的受访青年归因于信息化的时代,49.2%的受访青年归因于当代年轻人自我要求高。63.2%的受访青年建议年轻人找准目标去努力,不盲目追求所谓的“高效”。
“倍速生活”背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快速变化的社会转型阶段,社会节奏很快,各种竞争激烈,年轻人必须去适应这样的快节奏,“不前行就会出局”的观念更促使许多青年加快生活节奏。二是智能手机、互联网的快速普及,越来越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都为“倍速生活”提供了空间。而成功榜样的激励、梦想与现实的距离等,与年轻人特有的好胜心、激情组合到一起,催生出其内心的焦虑和不安,希望用“倍速生活”来提高时间利用效率,早日趋近目标。于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把自己的工作、生活也“调”成了“倍速模式”,结果就过上了“倍速人生”。
抓紧时间吃饭、抓紧时间赶路、抓紧时间忙忙碌碌,好像只要快起来,我们就可以收获颇丰,实现梦想。可是人们忘了,快并不等于效率,匆匆忙忙,可能错过了细节、忽略了总结、忘记了反思,每天看似高效的重复追逐,到头来可能会落得个身心疲惫,收获不及预期。
须知,快慢之中有哲思。生活的张弛有道,在于对得起自己所付出的时间和精力。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一句“慢工出细活”,道出了其中蕴含的哲理。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当代愚公”黄大发、“天眼”巨匠南仁东等,认准了一件事,就用毕生精力将其做到极致。有时“慢”,反而是一种“快”,那些看似简单、重复性的基础工作,往往是厚积薄发的关键。慢,并不等于懒散,慢下来,多几分深耕细作,多下点“笨功夫”,专注于精细与精致,往往更能激发创造活力。
“倍速模式”看似“低投入、高产出”,花最短的时间、用最少的精力完成了目标,却折射出执拗于“倍速”而忽略“质效”的“投机取巧”心理。倒不如沉淀下来,调整节奏,找准目标,主动而深度地吸收知识,多做一些“缓慢低效”的思考,从点滴入手、从具体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于“慢”步中积累沉淀精进的力量,也许会让我们变得更加智慧。
此正是:
张弛须有度,
欲速则不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