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松
为进一步深化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历史·和平·发展——多元视域下的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主办,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编辑部承办。来自日本滋贺医科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台湾中兴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等单位的8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本届研讨会围绕“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这一主题,从历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文化学、新闻学、博物馆学等多元视角,对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抗日战争、战后审判、和平博物馆建设等进行了研讨。现分类综述如下:
南京大屠杀是本届研讨会的核心主题,学者们除了从传统历史学范畴进行深入研究外,还从文学、法学和新闻学等多元视域展开研究。
淞沪会战与南京大屠杀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日军在上海也犯下了累累暴行。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馆长唐磊《南京大屠杀的“预演”——论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在上海的屠杀罪行》一文,揭示了淞沪会战爆发后,日军从登陆起就开始屠杀中国军民,给上海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上海沦陷后,日军一路向南京进犯,沿途的屠杀进一步升级和扩大,乃至发生南京大屠杀暴行。
近年来,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渐从整体叙事走向微观研究。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卫星《日军步兵第七联队与南京大屠杀》一文,从微观视角,以新史料揭示了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暴行。日军第九师团虽然是进攻南京的主力师团,但在南京驻扎时间较短,其在南京的暴行尚未引起学界的关注。第九师团步兵第七联队在南京失陷后成为进城“扫荡”的日军主力,其在南京安全区等地反复“扫荡”,大肆捕杀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和普通平民、强奸妇女、抢劫财物,在南京犯下了一系列暴行。然而,战后由步兵第七联队原官兵组成的“步七战友会”编写的《步兵第七联队史·上海——南京战》一书,只字不提南京大屠杀,显然,该书试图隐瞒这段不光彩的历史。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段玉婷《南京大屠杀中的女性群像》一文,选取了战争中女性这一特殊群体,揭示了其在南京大屠杀中的遭遇,无论是中国女性还是外国女性的身心都受到日军暴行的伤害,她们中有人参与难民救助,有人反抗日军暴行,还有人独自挑起破碎家庭的重担。
台湾中兴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郭冠佑《南京大屠杀受害者研究:台湾的四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其记忆的研究》一文,通过对台湾四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进行采访并辅以台北“国史馆”藏档案等展开个案研究,进一步丰富了南京大屠杀口述史的内容。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与宗教研究系研究员何铭生《被遗忘的英雄:贝恩哈尔·辛德贝格的历史地位在丹麦的社会知名度(1937—2018)》一文,追溯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救助难民的丹麦人辛德贝格在丹麦媒体中出现的过程,阐释了丹麦民众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辛德贝格认识的演变。
南京大屠杀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反响。江苏省行政学院教授杨夏鸣《论南京暴行的外溢效应——以美国为例》一文,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在美国产生的影响。由于新闻记者、传教士及驻南京美国外交官员的努力,日军在南京的暴行得以广泛传播。南京暴行的外溢效应在美国十分显著,不仅影响美国民意,也影响了决策者。其结果之一是美国出现了抵制日货运动及“隔离”战略的提出和具体化。
长期以来,在中国存在东京审判未能就南京暴行而追究日本领导人责任的误解。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徐持《东京审判对南京暴行的审理模式、历史记忆与当代传播》一文,记述了东京审判对犯下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日本领导人和军事精英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国际刑事审判,指出这种法律认知的偏差成为审判遗留问题之一,加之美国占领的影响、右翼的影响、日本“耻感文化”、极端相对主义思想的冲击等,导致南京暴行审判历史记忆的模糊与传播困境。应改善传播途径、流程、意愿和反馈奖励机制等,基于社交媒体的移动互联网及其“交互记忆”应成为南京大屠杀国际传播的优势阵地。
近年来,日本有识之士呼吁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旧址建立东京审判纪念馆。日本“防卫省市谷纪念馆思考会”共同代表春日恒男《将市谷纪念馆改为“东京审判纪念馆”》一文,介绍了“防卫省市谷纪念馆思考会”自2016年3月成立以来的活动情况,其主要目的是在东京审判70周年之际,要求改善防卫省“市谷纪念馆”的陈列。他指出战争已经过去了70年,日本人只把自己看成是战争的受害者,却不肯直面引起伤害的“战争”。冷静地从多个视点思考已成为“历史”的东京审判的时代已经到来。通过思考和探讨,人们将如何面对过去的战争、如何与未来的和平联系起来。
抗战胜利后,中国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进行了审判,这是南京审判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员王立《南京审判非南京大屠杀案战犯的新闻报道》一文,以当时的新闻报道为视角,从战犯引渡、羁押、拘留,法庭的组建、调查、审讯、辩论、判决等环节,以及南京市民对审判的关注等方面,呈现了较为完整的南京审判全貌,指出南京审判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对南京大屠杀案的审判,还在于对酒井隆、矶谷廉介、松本洁等级别较高、罪行较重、影响较大的非南京大屠杀案战犯的审判。
近年来,文化记忆理论被引入南京大屠杀研究。江苏省社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李昕《南京大屠杀文化记忆的后现代转向》一文,以文化记忆理论解读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传承,指出南京大屠杀文化记忆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从历史记忆到文化记忆,今天人们对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和理解都出现了新变化,这源于人们理解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社会语境发生了改变。在注重多元的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南京大屠杀历史与南京大屠杀记忆相结合逐渐衍生出多种形态的文化记忆,从“文本记忆”到“身体记忆”,从“内容记忆”到“仪式记忆”,从“人之记忆”到“地之记忆”。这些形态各异的文化记忆,从记忆主体、内容和形式都突破了传统历史书写的范畴,日趋多元和立体。
江苏师范大学教授贾广惠《刺激——反应模式下的历史记忆——基于“南京大屠杀”议题传播的考察》一文,以文化创伤理论解读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传播,指出人们对待具有文化创伤性的历史,表现出一贯的“刺激——反应”模式。该文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的传播为主线,分析和探讨以自我为主体被动反应背后的深刻原因。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教授秦刚《堀田善卫<时间>:用“鼎的话语”刻写复生与救赎》一文指出,日本战后派文学家堀田善卫创作,1955年4月发行的单行本长篇小说《时间》,是战后日本乃至中国域外最早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却长期被忽视和遗忘。文章探讨了该作品作为历史记忆媒介的意义与文学价值。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博士后马萍《全球化、抗战博物(纪念)馆和民族国家——“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抗战记忆空间的构建》一文,提出作为新时期中国新型“全球观”建立重要承载媒介之一的抗战博物(纪念)馆如何转型的问题。通过对抗战记忆空间内涵和表达跨文化认同可能性的分析,指出在民族国家记忆空间适时增添“伦理”话语,平衡好“民族—国家”和“伦理”双重话语间的关系,是指导历史记忆从国家走向世界的关键。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陈紫竹《双重叙事和双重话语:美国、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馆与大屠杀记忆——兼论其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启鉴》一文指出,战后,纳粹大屠杀记忆在世界范围的生产和传播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美国、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馆通过对各自艺术呈现、叙事结构和方式的差异化处理,塑造出全球史和犹太史两个维度的纳粹大屠杀叙事和话语,为地方记忆的民族化和全球化提供了范式,对加强南京大屠杀叙事深度,进一步讲好民族、灾难和抗争的中国故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南京大学亚洲影视与传媒中心副研究员陶赋雯《战败者如何书写历史——试论新世纪日本战争电影的记忆建构主体》一文,围绕“如何面对战败”“如何面对阵亡者”“如何面对现实境况”,探讨新世纪日本战争电影的记忆建构,指出日本不断呈现二战“充满争议的记忆”,淡化、回避侵略历史。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研究馆员张国松《记忆与书写:中国教科书中的南京大屠杀叙事研究》一文指出,南京大屠杀发生后不久即被载入中国教科书,并延续至今。涉及战时民众学校读本、历史教科书、品德与社会、语文等。受抗战宣传、反击日本右翼篡改教科书及国家公祭等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教科书的叙事内容、角度、方式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战争规模逐渐升级。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冯明铭《“不扩大”:从石原莞尔到畑俊六——兼谈日本对“中国事变”的因应》一文,探讨日本侵华战争中的“不扩大”方针。伴随战争的进程,“不扩大”始终是日本战略考量之一。通过对“不扩大”、战争态势及困境的论述,揭示“不扩大”背后三大制约因素,这也是解决“事变”之三大障碍。
日军对南京的空袭是学者关注的重点。江苏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郭昭昭《南京暴行的开启:大屠杀前日军对南京的空袭》一文,指出日军持续空袭南京,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严重破坏了城市设施,对南京社会秩序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可以说,日军对南京的暴行是个连续的过程,从整体进行研究,更能全面揭示和认识日军的暴行。
中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决定集中航空兵力对中国后方实施战略轰炸。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生程亚运《日本陆军航空部队对大后方的战略轰炸(1939—1941)——以第三飞行集团为中心的考察》一文,通过发掘日本档案,以第三飞行集团为中心,论述其对大后方的战略轰炸,使人们对日本航空部队对大后方战略轰炸有更深层次的认识。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胡锐颖《“永安浩劫”与战时文化界的因应之策》一文,记述了1943年11月4日日机对福建战时省会永安实施的大规模轰炸,造成大量中国平民伤亡的基本史实,以及永安当局和民众发起赈灾救助,激励民众共同攘敌御侮的情形。
日本滋贺医科大学名誉教授、15年战争日本医学医疗研究会事务局局长西山胜夫《检证731部队军医将校的博士论文与<留守名簿>的公开——15年战争与日本医学医疗研究之路》一文,从731部队军医将校的博士论文和《留守名簿》入手,回顾了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医疗研究情况,以及医学工作者是如何参与战争的,指出日本对中国的战争医学犯罪,绝不仅限于731部队,必须勇敢地揭开过去的伤疤,才能不再重演历史悲剧。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博士后冯翠、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吕晶《自发与人为:抗战时期粤港澳地区传染病与日本细菌战》一文,从时空的逻辑关系切入,初步厘清了战时粤港澳地区自发传染病与人为传染病(细菌战)之关系,深化了对日本细菌战及当地传染病史的研究。
侵华日军第100部队是设在东北专门从事动物、植物、人体实验的部队。伪满皇宫博物院馆员赵士见《从“检疫”到“施疫”:侵华日军第100部队职能的转变(1931—1945)》一文,论述了该部队职能先后经历“检疫”“防疫”“施疫”三个阶段的变化,指出该部队不仅违背国际公约进行人体试验,而且派遣“远征队”在中苏界河中播撒细菌。
浙江省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丛嶷《隐匿之债——浙江省博物馆藏日本公债的研究》一文,选取浙江省博物馆所藏日本在中国销售的公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票样形式、内容、特点和在华发行方式加以解读,揭露了日本在华发行公债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
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杨蕾《日本航运的东北亚扩张与大连青岛航路》一文,通过对调查报告、报刊资料的分析,考察了20世纪初青岛和大连相继被日本占领后,两地间轮船航线的开通和运行情况,指出该航线的开通使两地纳入山东—中国东北—朝鲜—日本的东亚航运网,是日本统一布局增强殖民地间联系的结果。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硕士生姜子浩《豫东沦陷区伪军与华北日伪政权生存策略的相克:以粮食榨取为中心》一文,将豫东的伪军与粮食问题结合起来,置于“大东亚战争”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指出日伪政权需确保华北之军民粮食需求,伪军也需要维持部队的生计与加强实力,从而形成相互竞食现象,试图重新构建沦陷区农村地区复杂的政治景象。
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张艳国、讲师石嘉《近代日本对华调查机构的“江西调查”研究》一文,记述了日本驻华领事馆和东亚同文会搜集商贸情报,培养大批“中国通”式人才,开展“大旅行调查”,以及满铁、兴亚院、东洋协会、国际协会等机构在江西省开展各种调查的情形。其调查范围遍及全省大小50余个府县,并深入偏远乡村。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山西师范大学讲师高娟《东亚文化协议会:日本的文化侵略机构》一文,论述了北平沦陷及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为配合对华军事侵略,在日本政府主导下,由中日所谓“知识分子”联合设立了“文化交流”机构——东亚文化协议会,通过考察东亚文化协议会的主要活动,揭露了日本企图通过文化渗透达到文化侵略的目的。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刘茂伟《侵华战争时期日本在华殖民意识传播探析——以<盛京时报>刊载商品广告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以《盛京时报》(1931—1944年)刊登的在华日本企业广告为对象,以广告话语为切入点,通过审视与解读广告文本,揭示了商品广告在引导国人消费,追求商业利润的同时,亦巧妙地借助政治话语,灌输殖民主义意识形态,企图改变国人的民族认同。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员刘广建《从性别视角看日军“慰安妇”问题》一文,从性别视角切入,以审视“慰安妇”问题,探讨“慰安妇”制度受害者的遭遇及迟迟不愿揭露日军罪行的原因,以揭示日军“慰安妇”制度对女性造成的严重心理伤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曾友和《危机与生机:基于中国僧伽视角的日本侵华战争受害者研究》一文,选取中国僧伽这一日本侵华战争受害者特殊群体,梳理了中国僧伽深受日本侵华战争苦难的史实,并对僧伽因应战争灾难之策进行分析,指出其内在原因与启示。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高奇、北票市日伪时期死难矿工纪念馆馆长顾凤荣《抗战时期北票地区的人口学调查——以北票万人坑死难矿工为例》一文,论述了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实施殖民统治,北票地区的人口结构突然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平均死亡年龄和人口平均寿命性别比例及传染病暴发和跨地区(种族)融合四个方面。
江苏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慧卿《美国馆藏日伪时期苏皖沿江地区教会医院档案文献》一文,通过对美国所藏苏皖沿江地区美国教会医院档案的搜集、整理和初步研究,指出这批档案不仅可为学界研究日伪时期美国教会医院的生存状态、探索二战期间美日远东国际关系之演变提供第一手史料,还可以运用第三方的档案史料,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日军的暴行,回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暴行的谬论,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陈海懿《日本国会中的钓鱼岛议题初探——以确定琉球群岛“归还”为限》一文,通过梳理日本国会文献,驳斥了日本对外宣称自1885年即“领有”中国钓鱼岛的谬论。琉球群岛“归还”前,日本国会会议有多次涉及钓鱼岛的辩论记录,通过研究日本国会围绕“鱼钓岛”和“尖阁诸岛”的审议情形,发现不仅没有日本政府明确提出其“领有”钓鱼岛的记载,而且日本官员对钓鱼岛的称谓、地理信息等认知也非常模糊。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张宽《中共满洲省委成立初期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研究》一文指出,1927年10月,中共满洲省委成立后,针对日本的侵略,率领广大民众展开了反日护路斗争、围绕中东路事件的斗争等,在东北扩大了影响,密切了与群众的联系。
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论刘少奇的抗日民主政权思想》一文,论述了时任华中局书记与新四军政委的刘少奇以敏锐的政治洞察力认识到中共坚持独立自主的抗日游击战争,在抗战中壮大自己的重要性,提出了关于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员罗娟《南京保卫战之新解读》一文,论述了南京保卫战的经过、得失和意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唐恺、常州大学讲师卢彦名《南京保卫战期间江北地区的防御作战》一文,论述了中国守军在浦口等江北地区的作战情况,指出这在掩护唐生智等中国将领及部分守军渡江北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京晓庄学院讲师洪伟《抗战时期穆斯林世界对华援助研究》一文,论述了抗战时期大多数阿拉伯国家虽然仍在西方的殖民统治下,但仍通过外交声援、民间友好往来、新闻舆论支持、抵制日货、筹捐货款等方式对华进行援助。这源于对中国的同情及穆斯林世界与中国的传统友好关系,同时中国伊斯兰教界在穆斯林近东、南洋等地开展的国民外交宣传活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江苏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赵伟《抗战时期空军文学管窥——以<中国的空军>为窗口》一文,论述了抗战时期《中国的空军》杂志大力提倡“空军文学”,刊载了大量纪实性报告。这些作品文笔生动,内容也较为全面,除了描绘中国空军战斗、生活情形外,对日军飞行员言行和心理也有较多描述。《中国的空军》所代表的“空军文学”虽有局限性,但在战时仍具有积极意义,成为抗战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员王晓阳《中日两国民众间互信度的探析与和解路径构建》一文,通过对中日民众互信度的系统梳理,结合历史、现实和两国实际,揭示了当下阻碍中日民众互信度的影响因子,并提出了解决路径,以促进中日民间外交的良性互动和中日关系的健康发展。
与会学者表示,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应进一步走向深入。对此,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院长、南京大学荣誉资深教授张宪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静下心来,深入解读与研究史料,并综合运用多种语言、各种学科专业知识来进行文本的分析和解读。二是扩大视角,加强对当今日本的了解与研究。只有加强对中日历史,特别是当今日本的研究,才能真正明白日本对外侵略的历史。三是走出去,与国际学术研究接轨。让各国更多的人民了解与认同,实现学术研究与探讨的国际化。
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执行院长、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随着南京大屠杀档案跻身世界记忆名录,历史研究与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进行跨界融合,开展国际合作成为趋势。研究院将每年拿出三十个左右的课题,吸纳更多学科和国家的学者参与。纪念馆正在构建的学术资源平台将于明年建成并免费开放,届时珍贵馆藏史实资料将为跨学科研究提供基础服务。
江苏省社科院研究员孙宅巍认为,此次研讨会论文选题时间跨度大、涉及地域广、内涵丰富,进一步扩展和丰富了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领域,并建议今后除继续推进南京大屠杀研究外,应进一步加强南京保卫战、战后审判的研究与宣传,打造屈辱——战斗——胜利的南京完整城市形象。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会长、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总结本届研讨会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分类的宽泛化。此次研讨可以用更加宽泛的概念进行分类:历史、记忆、书写。历史是指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这些历史的本体部分,与会者抱着求真求实的态度展开研究;记忆是一代又一代人对南京大屠杀及日本侵华是怎样记忆、传承、教育和传播的;书写是对这段历史用什么方法书写下来,以尽到历史学家的责任。
二是资料的国际化。此次研讨的资料不仅有中国、日本,还有美国、丹麦等国家的,甚至有鲜见的俄罗斯档案的运用。从在中国发现历史,到从世界发现中国历史,再到从中国发现世界历史,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命题链,也可以看作进一步开展抗战史研究、南京大屠杀研究、日本侵华史研究可供参考的模式。
三是方法的多元化。通过此次研讨会可以清晰地看到,传统实证的研究方法的锐意变化,日本学者对日本医学界博士学位获得者及其相关资料的追踪,从一些简单的没有破绽的资料中发现根本性的问题。此次研讨会的论文运用法学、文化学、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精彩纷呈,呈现研究方法多元化的明显趋势。
四是选题的立体化。南京大屠杀经过多年的研究后会不会让前人将所有的问题阐释完,以至于年轻人没事可干了? 此次研讨会证明,这种担心毫无必要。各种研究思路、各种选题,将日本侵华和南京大屠杀研究的多个侧面及无限增长的可能充分展示在公众面前。
五是研究队伍的年轻化。研究队伍会不会出现大的断层? 从此次会议的情况看,这个担心也是没有必要的。许多年轻学者加入到研究队伍当中,他们的加入不仅使这个事业有了继承者,也给我们以很多的启迪和激励,使自己能够在过去研究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研究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