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平
拿到这一期的稿件,首先读到的就是“追思与回忆:纪念李学勤先生专栏”。大援先生说得很对,先生逝世“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损失。他在古文字学、简帛学、考古学、思想史及古史研究诸领域做出的成绩,当代学者鲜有与之比肩者”。李先生的逝世也是国际汉学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1992年他所建立的清华大学国际汉学研究所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高校最早建立的国际汉学研究所之一,他主编的《国际汉学著作提要》《国际汉学漫步》《清华汉学》是最早出版的国际汉学研究性著作和辑刊,在学界影响很大,至今仍有价值。1995年由他主持的“中国国际汉学研讨会”是这一领域第一个高端学术会议。可以这样说,李学勤先生、孙越生先生、严绍璗先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汉学研究领域的三个旗手,正是在他们的带领下,国内的国际汉学研究才步入快车道。
1996年我从德国访学回国后,专门拜访过李先生,求教问学。1999年先生曾让我去他家,商讨如何在教育部的学科规划会上,将国际汉学作为一级学科提出,我为先生的热情和胆识所感动,因为当时这个领域才刚刚起步不久。200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70周年校庆时,北外海外汉学研究中心召开“世界著名大学汉学系主任(汉学家)国际学术研讨会”,受程裕祯院长的委托,我邀请他和任继愈先生在开幕式上做主题发言,他欣然接受。也是在他的建议下,我们重新出版了莫东寅的《汉学发达史》一书,他亲自为书写了序言。在序言中,他回忆了自己进入海外汉学研究的历程。他说:“莫东寅的《汉学发达史》是当时北平文化出版社印行的,很快我就在书摊上买到一本,翻读之下,才知道国外学术界对中国历史、语言、文化接受和研究的概况,真好像打开了一扇宽阔的窗口。我被国际汉学所吸引,正是由这里开始。……《汉学发达史》成为我走进汉学世界的向导。”即便后来“文革”期间他的许多书都被收缴了,但这本书他一直留在身边。
2011年,《国际汉学》第21辑(1995—2014年为集刊,2014年成为正式期刊)刊出了先生的肖像和学术简介,他为刊物题词:“国际汉学研究既有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已经是一门独立成熟的学科。”尽管先生这一理想至今仍未实现,但当下海外汉学研究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已可告慰先生在天之灵。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关心国际汉学的主要是历史学界的学者,已故的朱政惠先生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已故的耿昇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李学勤先生当时刚从社科院历史所所长位置上退下来,他是国内著名的历史学家,但却一直推动国际汉学事业的发展。为什么呢?这点国刚先生在文章中讲得很清楚。近年来外语专业的不少学者开始进入这个学术领域,对这个领域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这些学者大都是将国际汉学作为一种类似外国文学那样的学问来做,缺乏一种从中国本土学问发展来理解国际汉学的视角,对近代以来中国学术的演变与海外汉学的内在联系所知不多。
自晚明以来,中国的知识和学问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学问。我们在这一期设立追思李学勤先生专栏,其意义就在于,寄望国内历史学界沿着李先生的方向继续努力,像梁启超当年所说“在世界展开中国研究”。同时,对刚刚进入这个领域的外语学科的学者来说,应知道国际汉学并不仅仅是一门外国的学问,它同时也是近代以来融入我们自身知识与学术发展而成的一门“内学”。因此,从事国际汉学研究应像李先生这样“内外双修”,立足本土,纵览世界,这样才能沿着先生所开辟的道路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