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翔宇
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3
学校原本应该是学生学习、思考的地方,但最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在新闻报道中占据着重要篇幅,甚至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也暴露出如今的校园教育在法治教育方面的不足甚至是缺失。虽然我国一直在强调应注重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但相较于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得到的重视还远远不够,或者说法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还没有凸显出来。依法治国是国家、社会的需要,法治教育是建设法治国家不可缺少的版块,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开展法治教育工作是当前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要想知道什么是“法治教育”,就必须要弄懂什么是“法治”。与传统的“法制”不同,“法治”不仅仅包含法律制度,更多的是在强调一种法律精神和法律观念。法治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形式意义的法治和实质意义的法治,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形式意义上的法治,强调“以法治国”、“依法办事”的治国方式、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实质意义上的法治,强调“法律至上”、“法律主治”、“制约权力”、“保障权利”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形式意义的法治应当体现法治的价值、原则和精神,实质意义的法治也必须通过法律的形式化制度和运行机制予以实现,两者均不可或缺。
由此可见,法治教育也应该包含形式和实质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学校不仅仅应该将制度性的知识,如法律常识等教授给学生,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规则意识。了解现行法律法规等一系列的制度固然重要,但了解法律背后蕴含的价值和精神对学生日后的成长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所以学校教育中的法治教育应该在使学生充分了解具体的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内在的法律修养、法治观念。只有在学生真正将法律知识内化为法治修养时才能使学生成为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好公民,法治教育才能达到其目的。
从各大网站和新闻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校园暴力都有发生,媒体报道出来的暴力事件可能只是冰山一角,而校园暴力所带来的伤害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愈合的。报道出来的校园暴力事件只是校园暴力事件的一小部分,有更多的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人选择的是沉默,如今年一月报道的许昌工商管理学校学打人事件,许多人都在场目睹了整个打人过程,但却没有人阻止打人事件的发生。这样的沉默,无论是从哪一方的角度来看都是一种对罪恶的纵容,对青少年而言更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暴力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其具有反复性的特点,校园暴力事件的一再发生,学校、家庭、社会都具有不可推脱的责任。
不管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年龄都较小,根据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尚不能正确判断是非,容易冲动、意气用事,也容易受人蛊惑。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的疏漏更易导致学生的不当行为。
向青少年群体宣传法律知识是绝对必要的,但是许多学校仍然停止在“法制”层面,甚至是形式层面,根本没有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同时,有的学校过于强调法条,用社会的条条框框去约束青少年,并不能他们真正了解这些条条框框背后的原理及目的,会使得部分青少年产生厌烦甚至是逆反的心理,不但不利于普法工作的进行,也不利于青少年的教育成长。因此,学校在法治教育教材内容设计上应以基本法治理念为核心内容,通过讲解相应部门法律法规知识、介绍社会实例等生动灵活的方式,侧重讲解法律基础理论以及法在社会中的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但许多家长的意识还没有完全转化过来,依然认为教育孩子主要是学校的事情,放松或者属于对孩子的管教。家长没有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认为成绩代表一切,不在意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尤其是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使孩子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不懂得谦让,当自己与别人发生矛盾时,总是觉得是别人的原因,家长也鼓励孩子的这种盲目、霸权的思想,无条件地为孩子撑腰,助长了孩子的不正之风,久而久之就会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霸权思想,容易形成看谁不顺眼就欺负谁的局面。同时,有些家长自身就有暴力倾向,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耳濡目染之下,就很容易受到感染,学着用暴力解决问题。有校园暴力倾向的孩子,其家庭教育多多少少都有一定的问题,家长要学会配合学校教育,形成良好的家校教育环境,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问题,遇事不能要暴力解决,避免给孩子带去不好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网络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手机不仅仅对成年人的生活造成了影响,也对未成年人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不可否认,这种变化有好有坏,但形形色色的网络世界中有太多不可控因素,青少年的心智尚不成熟,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各类短视频和网络游戏的出现,无疑会对学生的身心带来极大的冲击。某些网络游戏过于血腥、暴力,这些画面会对年龄尚小、心智还不成熟的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是导致学生产生暴力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上,尤其是媒体评论中对于学校、教师行业的负面报道使大众对于教师行业的认知出现一定的偏差。社会舆论反复、过度地强调学生的权益,忽视教师教育的管理权,出现了教师不敢管,不能管,没法管的现象,从而使一些学生无法无天,胆大妄为。社会大众应该为学生群体提供一个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国的一个基本目标,法治教育对于建设法治国家的意义不言而喻。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祖国的明天与希望,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年龄、智力、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会更容易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不良因素的诱惑,甚至会在这些诱惑下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而未成年人犯罪是社会的重大问题之一,无论从青少年本身,还是从国家社会的角度来看,青少年的法治教育都必不可少。
公民权利意识、责任意识等法治意识培养,对于成长中的学生具有特殊意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学校教育中应该让学生树立主人公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法治观念对于树立学生的主人公意识十分重要。了解学生是否具有法治观念,关键看其是否具有权利观念、责任观念、平等观念、罪刑法定观念、程序观念等基本法治理念,法律常识教育或预防犯罪教育不能作为法治教育的全部。青少年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并不等于具有了法律素养,只有将所获取的法律知识内化为学生价值观念和行动规范,形成相对稳定的法治社会思维方式、遵纪守法的心理趋向和行为习惯,成为自身品格的组成部分,才是真正具备了法律素养。
法治教育课程的普及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形成正确的处世态度。校园暴力事件的大多数受害者都缺乏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也即缺乏一定的法治意识。对青少年学生实施法治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内在意识为主要方向,把具体法律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法律意识,上升为学生的法治精神。学校法治教育以法律观念教育为主要内容,而不是以法律条文为全部授课内容,这样才能成为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最终也才能使法治教育内化为学生学法、守法、护法的源动力。
学生对于法治教育课程的需求远远高于其他课程,学校不应该只看重学生的成绩,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同时,家庭、社会应该负起应该有的责任,使学生在一个健康的环境下成长,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