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祖锐 刘晓晖 李双双
2019年10月17至10月20日第24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矿业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业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厚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共同承办。会议共收到了295篇投稿论文,通过三次评选择优选取96篇入选优秀论文集并由中国建筑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同时评选出优秀论文16篇并在大会闭幕式上颁发获奖证书。会期共举办了9场主旨报告及50场分论坛报告,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日本筑波大学、俄罗斯科学院等多所国内外知名高校和专业单位的三百余名民居建筑学者和优秀青年学生围绕“传统民居与当代乡土”主题,以及“传统民居特色与价值再认识”、“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当代民居(乡土)建筑研究”、“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规划与建设”四个分议题展开探讨和交流。大会主题旨在通过向历史回溯,探讨新时期传统民居(聚落)的深层价值及对当下城乡建设的启示意义,同时关注因应生产、生活方式变迁的当代民居的发展与流变。
传统民居是民居建筑研究会各位专家学者研究的核心阵地,其蕴藏的营建智慧对现代民居乃至现代建筑设计产生着恒久的影响力,传统民居的特色与价值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和重新认知,在本次会议上诸多专家学者就这一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中国民居建筑大师、厦门大学教授戴志坚先生在主旨报告《中国南方民系与福建建筑流派研究》中,以汉民族共同体两大支脉“北系”和“南系”为引子,介绍南方五大民系形成与分布特征,阐述了福建省的建筑流派大致可分为:闽南地区(泉州派、漳州派、潮州派);莆仙地区(莆仙派);闽东地区(福州派 、福安派);闽北地区(闽北派);闽中地区(永安派);闽西地区(客家派)六大地区九大派,分别对福建省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特点和价值进行了分析总结。戴教授在结论中指出:传统民居具有丰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从文化的角度我们应当尊重和保护它,从居住现状与环境上我们必须改造和发展它[1]。戴教授对福建建筑流派的研究成果不仅对福建地区传统民居的营建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也有助于外地人感受闽文化的多元性、地域性和融合性,更好地了解我国南方民系。
华东理工大学张杰教授作了《闽南古厝二维立面参数化解构》的报告,通过研究技术优化创新,基于ArcGIS平台对闽南古厝立面进行二维参数化解构,以此揭示闽南古厝立面数理关系,为进一步解析闽南古厝美学表征提供科学依据;中国美术学院石宏超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从整体的匠艺探寻到个体的匠心关照——传统匠师营造“口述史”研究探微》,通过在民居匠艺研究中引入口述史的方法,再认识传统民居的营造工序和价值特征;吉林建筑大学金日学副教授在分论坛报告《朝鲜族农村住宅居住空间特性及地域重构》中以建筑计划学方式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朝鲜族民居的空间特性及变迁过程,从技术形态和空间形态两个方面总结了朝鲜族民居的特色和价值;塔里木大学赵会讲师的报告题目为《环塔里木盆地传统民居的生态融合与适应——以和田传统民居为例》,通过对和田地区的地理区位、文化特征及民居建筑形态的分析,归类出和田传统民居的类型与民居的生态融合联系,对当下和田地区的人居环境建设有一定的启发性;本次入选论文集[2]的《赣中地区传统民居生态策略研究》《基于住居学的蒙中牧区民居演变的现代适应性研究》《苏州民居中蟹眼天井的实用价值与美学价值研究》分别从生态学、住居学、小尺度空间的视角来研究传统民居的特色与价值,为我们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参考和借鉴,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民居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中国传统聚落是我国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凝聚了中华先民的生存智慧和创造才能,形象地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深厚意蕴,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记录并表征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价值系统、哲理思想、宗法观念、环境意识和思维特征,具有极高的保护和利用价值,如何开展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工作是当下民居建筑学界的热点话题[3]。
华南理工大学肖大威教授的主旨报告《传统聚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首先介绍了传统聚落和民居研究的历程,肖教授通过对传统聚落和民居建筑类型、基本形制和环境关系方面进行研究,得到聚落与民居景观背后的信息,如技术材料发展、生态环境影响、经济形态差异等等,这不仅反映出人地关系,让我们了解鲜明的区域人文特色,而且对于理解地域性人类社会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肖教授认为几乎所有的民俗、观念、形态,都是直接或间接地源自居住所处的自然气候和地貌环境,这正是文化地理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人文因素又包含了技术文化、制度文化、意识文化,通过了解人文因素,我们可系统揭示民居建筑科学和生态节能的地方经验与智慧、探寻村落布局和民居营造中的制度文化、探索揭示物质空间中的经济条件与意识文化。肖教授将文化地理学应用到传统聚落的研究中,为我们展现了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的重大意义。
在主旨报告《藏羌彝走廊民族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思考与探索》中,西南民族大学赵兵教授首先概括了藏羌彝走廊地带具有“多民族、多宗教、多分布、多边缘”的特点,从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两个方面提出了该课题研究的意义,主要研究框架由基础理论与村落现状、应用实践与民族特色、数字化构建与模式创新三部分构成,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提出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从村落文化遗产价值评估体系的构建和传统村落文化遗产价值活用体系的构建两个方面考虑。最后总结传统村落精细化保护发展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核心,提高保护发展规划的编制实施和监督服务水平,真正让村民成为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主体,努力追求“立足本地资源、激发内生活力、加强社会合作、促进活态传承”的思路。赵兵教授的学术研究成果及创作实践经验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带来启发。在分论坛报告中,华中科技大学赵逵教授作了《山东古盐道上的聚落与建筑研究》的报告,从“山东古盐道”这一文化线路的角度重新对山东境内沿线聚落与建筑进行归类与比较,为山东及其周边区域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的保护和更新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郑州大学郑东军教授报告题目为《营建中原文化聚落——河南郏县李渡口村的保护与再生探研》,从李渡口村的历史沿革、建筑特征等方面对村落特色进行分析,并结合李渡口村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目前正在进行的村落文化建设,探讨李渡口村的保护与再生模式;入选会议论文集的《基于色彩美学的传统聚落与民居表征研究》从色彩美学和地理学传统聚落与民居呈现出的艺术形式、《地域文化视角下传统聚落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以哈尔滨市工人新村为例》从地域文化和建筑特征探讨传统聚落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研究、《人类聚居学视角下传统聚落的保护更新策略——以豫北王家辿村为例》运用人类聚居学理论探讨对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人地关系、文脉延续方面的保护更新策略。这些文章均为我们以后解决各地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工作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方向和思路。
本届年会在持续重点关注传统民居和聚落研究的基础上,思考当下乡土建造的价值。即当下的建造能否成为未来的传统(遗产)。立足新时代,挖掘、展示和传承传统民居建筑智慧,推进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向往,是民居建筑学界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要求。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刘大威在开幕式上表示感谢专家学者多年来对推动江苏民居建筑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所做的努力,强调要围绕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进一步加强民居建筑研究,提高社会共识,着力提高建筑品质,建造时代精品。
在主旨报告《新农村、新生活、新民居》中,东南大学董卫教授以平遥乡村民居为例介绍城乡一体的历史结构的内涵和研究意义,并就“民居创新——探寻城乡一体的发展路径”为话题阐述了五千年来中国民居的变革、七十年来中国乡村的伟大变革,总结目前的民居和乡村研究仍以“遗产保护”方向居多。指出改革开放40余年来,我国在新农村与新民居的尝试,以浙江诸暨一座农贸市场翻新改造等三个民居改造案例,提出民居创新应该从设计开始。董教授认为中国正处于催生新民居的新时代,村民自建中的建筑创新体现在基于砖混结构或框架结构的城市建筑形态和材料的引入、基于地方环境与经济的新江南特征、基于乡村结构与文化的集群效应等,这些观点进一步推动当代民居建筑的研究,为我们研究当代民居建筑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
哈尔滨工业大学周立军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黑龙江省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现代营建特征表达》,周教授对民居建筑风貌营建特征进行总结,为传统民居在现代营建更新过程做好指引,通过对传统民居建筑营建技术的更新,在当代民居建筑中焕发生机;香港建筑师学会文物保育委员会主席梁以华先生的报告题目是《私礼传加——19世纪到20世纪初加拿大华埠民间建筑》,他追寻了加拿大三个主要旧华埠:多伦多、温哥华和维多利亚城的旧唐人街, 选取部分华埠社群组织建筑案例进行分析,对于我们研究当代民居建筑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中西交融,氤氲共生——欧美复古主义建筑思潮对浦东民居门楼风格影响刍议》中将复古主义建筑装饰元素与本土装饰式样有机融合、《传播视角下的广州骑楼建筑与城市商业空间》从建筑技术传播的角度分析了广州传统商业空间中的骑楼建筑、《行至水穷处,卧看云起时——永泰县竹头寨上寨的修复》从当代建筑营造技术的角度出发,对损毁严重的竹头寨上寨植入现代功能,为传统村落的复兴创造新的契机。这些入选会议论文集的文章均对我国当代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的当代利用进行了研究,为今后民居的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如何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加强遗产保护,做好文脉接续,融合山水田园,助推乡村规划与建设发展是本届学术会议的重要拓展内容。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在此背景下,乡村规划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日益成为当下民居建筑研究和探讨的焦点。来自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常务副会长肖厚忠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未来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为民居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基础,今后要用科学的态度,务实的精神,创新的工作和大胆的实践,创造更多的中国民居研究新成果。
中国民居建筑大师、昆明理工大学教授朱良文先生在主旨报告《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再思考》中,通过对云南省阿者科传统村落的未来可持续性的思索,指出希望阿者科村在“渐变”中得以延续和传承。朱教授谈到阿者科村的哈尼族蘑菇房低端改造项目[4],在得到老百姓认可和游客赏识的同时也引发了“蘑菇房能否长期留存”的思考,提出蘑菇房要保护传承,必须进行技术支撑与政策支持的研究,有序地不断进化成新型的“蘑菇房”,否则无法持续。最后指出传统村落的振兴(保护发展)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利大于弊;并且强调了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主人(不是外人),人的教育与培养是首要任务,而外界介入的目的是帮助乡村振兴,若外来者以主人自居则可能走向反面。朱良文教授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引发了我们对乡村规划与建设的新思考,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规划与建设。
中国矿业大学林祖锐教授长年从事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与更新方向,在主旨报告《系统乡建下的遗产保护与乡村再生》中,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系统乡建的构成和含义、遗产保护的主要内容以及乡村再生的释义,分析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区面临的挑战。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通过3个案例分析总结出古村保护型、新旧整合型、新村发展型三种传统村落整治更新类型,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提出了“穷其理、顺其脉、成其纹”的保护规划理念,最后总结规划者应仔细研究传统民居和乡土聚落的特色和系统性价值、保留乡村性的原汁原味,不断唤起原居民的集体记忆和外来者的美好乡愁,促进村庄经济进步、人居环境提升和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本次会议的50场分论坛报告和征集论文中,诸多学者优秀青年学生也表现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回应,如《侨乡村的“微改造”设计实践与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村公共空间弹性设计策略初探——以粤北地区为例》《乡村振兴背景下北方农村适老性再建设的资源置换策略研究》等等。由此可见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规划与建设等现实问题越来越受到民居建筑研究人员的关注,紧扣时代主题,深刻研究当下民居的建设、保护与发展,而不只是简单地停留在对传统民居普查调研、特征总结以及历史和文化的挖掘与整理。
此次会议为各位专家学者提供平台,将目光聚焦于传统民居在新时期背景下的保护与实践。会议涉及传统民居文化、民居价值、营建与改造、保护与更新等民居建筑研究领域的多个层面,更加关注乡村振兴背景下当代中国民居的发展需求,本次会议展现的学术研究新动向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立足新时代,将传统与当代并置。本次会议紧扣乡村振兴的时代脉搏[5],实现了传统民居和当代民居在同一平台上的对话,传统民居是民居建筑研究会各位同仁研究的核心阵地,其蕴藏的营建智慧对现代民居乃至现代建筑设计产生着恒久的影响力,其特色与价值需要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挖掘和重新认知。本次大会论文集收录的诸多会议论文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如《传统村落宜居空间环境的延续思考》借助人居环境理论挖掘传统村落如何适应当今的语境,探寻营造“新村+乡音”和“新貌+古韵”共存的宜居空间环境;《黑龙江省传统民居建筑风貌的现代营建特征表达》从民居建筑风貌特征的角度探讨黑龙江省传统民居的现代营建;《乡村振兴背景下北方农村适老性再建设的资源置换策略研究》分析了北方农村地区的适老性的乡村振兴模式。这些会议论文均顺应了时代号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传统民居和当代民居进行重新认知和思考。
二是研究方法注重学科融合。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民居建筑学术研究离不开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本次会议呈现出来自城乡规划学、社会学、文化学、地理学、历史学、传播学、美学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建筑学学科渗透和交融,推动民居研究学者的创新成果和实践,如华南理工大学肖大威教授在主旨报告《传统聚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学研究中几个问题的思考》中提到将文化地理学应用到传统聚落的研究中,分析了文化地理学在传统聚落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大连理工大学李世芬教授在分论坛报告《传播学视野下的辽西滨海传统住居形态研究》中,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辽西滨海传统住居文化演变和移民机制下的民居形态演变特征;中国美术学院石宏超副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从整体的匠艺探寻到个体的匠心关照——传统匠师营造“口述史”研究探微》,将口述史的方法引入民居匠艺研究中;德国图宾根大学教授Heinrich Härke和俄罗斯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教授Irina A.Arzhantseva将考古学应用到德国乡村地区的发展研究中。
三是研究技术不断优化创新。技术创新在本次会议中得到了特别关注,主要体现在运用软件等技术手段对民居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量化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科学地研究民居建筑。如华东理工大学张杰教授的报告题目为《闽南古厝二维立面参数化解构》,张教授团队运用ArcGIS软件对闽南古厝立面进行二维参数化解构,以此揭示闽南古厝立面数理关系;天津大学苑思楠副教授在分论坛报告《基于VR认知实验的传统村落形态研究》中,将VR技术应用到传统村落空间认知实验研究;《基于空间句法的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济南市天桥区某“城中村”改造为例》《基于多维数据的传统聚落空间衍化研究——以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为例》等会议论文分别从Depthmap软件、无人机摄影测量和三维点云技术获取现状数据,对传统聚落保护与更新、传统民居空间的形成与衍化进行分析。
四是研究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从大会的分论坛报告中可以看到:研究视野逐渐拓展和深化,研究选题更加新颖;从研究范围上来看,呈现跨地域特征,对于民居的研究范围涉及更多曾经较少关注或涉及的领域,相关专家学者逐步深入到广大少数民族地区民居建筑的研究,使我国民居建筑方面的研究更加丰富和全面,不同地域民居建筑的研究有助于文化多样性的传播和融合。本次会议涉及德国、日本、俄罗斯等研究国家,华北、华南、华中、闽南、西南、西北等多个研究地区,藏族、哈萨克族、朝鲜族、撒拉族、傣族等多个民族的民居研究,各个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民居研究学术成果使我国民居建筑研究领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如熊本省立大学环境共生学科柴田祐教授在主旨报告《日本传统集落的保全与开发》中谈到了日本传统集落和乡村地区的保护与发展问题;中国矿业大学副教授Martin S.Goffriller从管理与规划策略的角度探讨农村环境中的可持续遗产保护;在会议论文集中[2],《甘川交界区藏族水动力转经筒乡土特色研究》从一般民居转向对藏族民居设施设备更加微观细致的研究、《镇北堡西部影城民居影像化叙事特征研究》通过比较双重叙事手法研究西部影城民居、《滇南傣族乡土特色集合住宅新形式的探索》通过分析傣族人民生活生产习惯探索傣族新形式集合住宅。
此次大会学术氛围浓厚,专家学者们对传统民居与当代乡土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多角度、深层次地展现了民居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后续研究方向,进一步推动了相关研究的发展。不仅受到民居建筑学界前辈的悉心指导及各界人士的热情关注、还得到了厚石建筑设计(上海)有限公司等单位,以及《中国名城》杂志、《新建筑》杂志、《建筑遗产》、《南方建筑》杂志的学术刊物联合支持。大会闭幕式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华南理工大学陆琦教授做总结致辞并宣布下一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将在西南民族大学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