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紧紧抓住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发展趋势与要求,立足高职院校思政课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与教学特点,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教学思路、模式、考核等进行综合改革创新,切实增强大学生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与获得感,全面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政课;实效性;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9年度研究课题“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实证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Z19B015)。
1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问题
1)理论研究与实践教学过程未高度统一。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反映并体现着当前我国和世界的热点与发展趋势,理论的研究有一定的超前性。但是,理论的超前并不代表教学实践过程的与时俱进,即在一定程度上,理论的指导实践作用并没有真正得到全部体现。当然,教学方式方法等具体实践过程的与时俱进就有点难度,并稍微滞后。
2)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未与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从目前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等的转变过程以及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来看,我国高职院校的转变是有区域差异的。例如沿海地区,他们与时代的发展要求相对较紧密。教育教学只有保持了与时代发展的紧密结合,才能确保其吸引力,保证其强有力的时代号召性,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与意义。
3)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与教学质量的标准未同步。教师个人以及整体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影响着学生对本门课程的认识与认同。在学校的教学质量标准中,对任课教师制定了较高的评估细则,并作为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但是,教师队伍素质的建设以及相关的培训学习却因为主客观原因未能同步。教学质量的考核评价标准相对来说也就显得较为苍白无力。
2 高职院校思政课改革的必要性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保障。面对不断变化与发展的现代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精神,紧密结合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增强其实效性等等问题,探索和寻求新的教学模式是改变现状的重要途径。
2)互联网+时代下的思政课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成为教育教学“新宠”。思想政治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新型的方式在不断推进,网络资源的共享、在线课程、微课等的开发建设等,已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建设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从长远来看,它将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方式带来深刻的变化。与传统公开课不同,翻转课堂、微课等借助互联网+等优质资源,具有学习流程管理详细等特点,它常以知识点为核心整合富媒体,向学习者提供丰富的资料,并配有随堂作业和测试,有效促进学习任务的完成,非常适合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知识单元化的学习与资源的查阅收集,作为很好的一种辅助教学方式和手段,有效补充传统课堂的不足,让课堂变得更为活跃,从而让本门课程更加生动有趣。
3)对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和获得感的研究得到了一定的学术关注。综观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和目前思政课在教学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作用与影响,增强思政课教学吸引力,增强思政课实效性与大学生的获得感等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学术关注。但从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来看,仍旧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对教育主客体、课程建设内外因等的研究,并形成体系,来更好的确保思政课教育质量。
3 增强高职院校思政课获得感的路径思考
1)转变教学理念,深入开展实践。按照教育部关于新教材的教学标准与要求,结合实际,及时更新和转变教学理念,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大思政”工作格局、金課等融入到思政课教学改革过程中,紧紧抓住教育主客体的发展成长规律,设计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教学方法,尤其是要紧紧抓住理论课堂,搞好实践课堂,充分利用各类红色教育资源,建立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优势互补,激发思政课的活力与魅力。通过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日活动、课堂教学、专题调研、理论专项研究、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开展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通过对采用新方式的教学班级试点,增强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强化培训引领,实现教学主客体统一。分期分批次推荐组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线上线下、各级各类社会实践与学习考察学术交流活动,做到全覆盖培训。按照学院教师能力发展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进社团、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四进”工作。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兼任班主任工作,更好进行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开展教师技能比赛,让教师在交流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并择优推荐参加校内、市级技能比赛。为思政课教师的发展搭建人才培养发展平台、科研发展平台、社会服务发展平台、干部成长发展平台和文化创新发展平台,实现教师能力与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讲思政课、学生成果展示、主题活动等多样化的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到课程中,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接受和学习,让学生真正爱上思政课。
3)鼓励改革实践,试点推行新型教学模式。围绕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设计,将教材体系较好地转化为教学体系,努力做到在理论精讲上下功夫、在材料精选上花气力、在学生行为养成上重引导。课堂教学以“互动式”“启发式”“混合式”教学方法为主,以求在互动、讨论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思考的能力和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学生讨论考核,提高教学质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职业技能教育、职业素质教育中,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4)丰富平台建设,立体展现教学效果.充分利用课程建设团队、三大课堂的资源、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等载体平台,每学年定期开展1-2次思政课实践教学成果展;定期开展1-2次思政课教师讲课比赛;定期开展系列主题与实践调研活动,并形成理论与实践成果,进一步展示思政育人成果;丰富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方式,保证教学质量,优化教学效果,实现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新的突破。
5)健全制度,全方位保障思政课改革.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与过程管控、完善评价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制度要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全面保障和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运行规范化。制定监督考核考评制度,成立二级督导小组,进一步完善和执行学院听课制度,切实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督促检查考核,全面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严格执行考评奖惩制定,将思政课教学质量纳入学院与思政课教师年度考核中,并作为年度评优评先的依据,激发思政课教师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光宇,卢欣影.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N].吉林日报,2019-05-27(004).
[2]夏启明.翻转课堂视角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路径[J].智库时代,2019年9月12日.
作者简介
刘世敏(1984-),女,重庆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