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中小企业出口对策分析

2019-12-13 07:22蒋文
卷宗 2019年32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中小企业出口

蒋文

摘 要:中小企业是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出口创汇的生力军。但当前中小企业出口仍面临不小的困境:经济环境不好,出口压力增加;企业对国际市场环境认识不足;出口产品层次低;融资困难等。如何走出困境?本文对此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贸易;出口;对策

根据工信部2018年发布的数据,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超过3000万户,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0%以上的劳动力就业,中小企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发动机。随着数字化经济迅猛发展,我国中小企业也成为了新时代的贸易主体。如何促进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成为社会研究的重要课题。

1 中小企业出口困境分析

1.1 全球经济萧条,出口压力增大

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国际性经济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尤其是发达国家增速缓慢、动能不足,全球市场需求整体萎缩。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出口长期依赖欧美市场,发达国家居民消费收入的降低和消费需求的抑制减少了我国企业的出口订单。同时,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低廉的劳动力和产品价格是其在国际市场的主要竞争力。但人民币的不断升值使得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韩国、印度和东盟等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迅速,不断挤占我国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的份额,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1.2 缺乏对国际贸易环境的认知

国际市场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科技和地理等环境因素时刻影响着企业在国外市场经营的成败。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少、实力弱,要想把握市场机会,规避市场威胁,必须做好国际市场调研。但我国大多中小企业没有主动进行贸易环境调研的意识,缺少对进口国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自身所处行业国际贸易发展变化的认知,以致无法把握市场发展的良机,甚至由于不了解出口流向地的有关政策而遭受到巨大的经济损失,陷入发展困境。

1.3 出口产品科技含量少,品牌价值低

我国中小企业大多长期从事初级产品的生产或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服装、小家电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附加值低,利润微薄。出口产品以量取胜,同质化现象严重,国内同行相互模仿、竞争激烈,往往依靠低廉的价格参与国际竞争,处于世界产业链末端,成为了发达国家的廉价加工厂,缺乏核心优势技术和尖端产品。大多中小企业由于未形成品牌经营意识,缺乏资金和人才的积累,也忽视了自身素质和创新实力的提高,难以打造特色品牌。少数中小企业创立品牌之后并未进行品牌维护,导致被外国企业抢先注册,严重影响了品牌的发展。

1.4 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条件限制,很难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虽然已有部分企业在新三板成功上市,但绝大部分中小企业不符合上市标准和政府规定的发行企业债券的条件,无法通过上市和发行债券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发展资金。中小企业更多地只能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间接融资。中小企业一般规模小、负债高,自有固定资产较少,大多数靠租赁的厂房、设备进行生产经营,缺乏达到银行融资评估标准的抵押物。考虑到企业效益和还款能力,银行偏好把资金贷给大企业,而不愿意单独承担中小企业经营不稳定带来的贷款风险。因此很多中小企业必须通过支付高额手续费和年化利率才能向民间中介机构获取资金,融资成本高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2 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出口的对策

2.1 加强中小企业市场信息化建设

在新外贸时代,信息深化管理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打破对外贸易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国内外沟通的效率,简化外贸业务流程。首先,中小企业要培养主动掌握信息的意识。世界瞬息万变,卖方市场早已转变为买方市場,不了解国外市场的特点,就不能提高企业实力并尽可能地规避经营风险,就无法占领目标市场。中小企业必须对国际市场环境进行科学地分析,可以借助国际商务咨询公司的力量,尽可能全面了解目标市场国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顾客需求和竞争对手等详细情况,以便结合自身资源和能力做出相应的经营方案,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其次要优化对客户资源的管理。由于业绩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个人收益的高低,客户的信息往往直接掌握在各业务员手中,无法共享,不利于贸易机会的把握。业务员尤其是骨干业务员的离职会引起客户的大量流失。因此中小企业要建立健全合理的员工激励机制,使客户开发者乐于共享客户资源,让企业能真正地掌握客户资源的信息,利用好这些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营销,实现企业和产品的增值。

2.2 推动产品升级,提高品牌价值

过度依赖外部市场是无法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消极影响的,政府可以通过差别化显著的出口退税政策倒逼中小企业产生优化产业结构的压力,广大中小企业更应该主动抓住有利时机,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升级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要实现升级,中小企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力。鉴于资金和人才的匮乏,中小企业难以独立研发新型产品,可以与高等院校或其他科研机构合作,选择适宜的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推出符合市场需求产品的效率,以降低技术创新的风险和成本。同时,中小企业应切实做好品牌的建设和维护,形成品牌价值。品牌的核心是产品,有效的产品识别使得中小企业的品牌建设成为现实。中小企业应深入分析目标市场的客户需求,挖掘产品特色,注重产品品质、包装、服务等细节与竞争对手的区别,打造出真正优质而富于特色的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刻上清晰的烙印。

2.3 改进和创新金融服务方式,拓宽融资渠道

首先,商业银行应针对中小企业资金利用批次多、时间短的特点,建立专门适用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重点分析中小企业的行业特征、产业结构、产品特色等内容,信贷调查和审批应尽量简化程序,缩短流程,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资金保障。

第二,政府应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中小企业因条件限制,不能有效利用银行渠道筹措资金,政府应制定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细则以进一步规范和监管民间借贷行为,使民间借贷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尽力缓解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

第三,鼓励互联网融资渠道的发展。互联网融资与传统融资方式相比并没有本质区别,但门槛更低,而且打破了贷款申请、审批和放款程序对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了融资的成本,提高了融资的效率。相对抵押物,互联网融资更看重企业的发展潜力和信誉,比如知商金融专为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贷款。因此互联网融资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题,应大力发展。

第四,提高企业自身融资能力。中小企业关键还是要通过诚信经营,练好内功,提升企业盈利能力来解决融资问题。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健全企业治理结构和财务制度。生产经营过程不拖欠税费,不虚报数据。需要改变经营理念,平时加强与银行的业务往来,用流水体现企业的实力和信用。

参考文献

[1]刘军辉.中小企业参与国际贸易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外资,2013(4):67-68.

[2]顿唯.互联网金融对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的意义[J].对外经贸,2015(3):111-112.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中小企业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警惕国际贸易欺诈
点扬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2015年《国际贸易》月刊总目录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