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美贸易战看媒体报道呈现

2019-12-13 07:20迟海燕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8期
关键词:中美贸易战人民网国际贸易

迟海燕

摘  要  对中美两国的典型媒体人民网和纽约时报中文网报道进行研究,讨论中美两家综合类媒体网站在报道国际性经济新闻时的表现、扮演的角色和可能的方向。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国际贸易;人民网;纽约时报中文网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8-0012-03

近年来,随着全球范围内各国经济活动交往的频繁,贸易摩擦成为常见问题的经济问题。关于贸易摩擦中的媒体生态的研究已经成为经济发展领域一个崭新课题,不仅关系到国际贸易的经济收益,还直接影响着国家地位、政府形象以及外交政策的推进①。中美两国贸易关系是两国经济关系中的重要问题。自从两国建立贸易交往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

1  贸易战的回顾

中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凭借着丰富的资源、密集的劳动力资本,快速与世界市场接轨,推动世界经济进程。同时,国际贸易交流的频繁给中国产品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同时也意味着更加多元化的贸易摩擦的伴生。自特朗普上台,美国对华政策明显愈发强硬,频繁地针对中国出口采取反倾销、反补贴等常规性的贸易救济措施,一意孤行地力推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还运用美国国内的贸易法针对中国发起“301调查”等非常规性的贸易救济调查②。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签署了针对中国经济的总统备忘录,宣布向500亿美元的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同时限制中国对美直接投资。作为对美国加征钢铝制品关税的反击,中国政府公布了对价值30亿美元的美国商品加征关税的清单。由此,中美双方你来我往,形成中美贸易正面对抗的局面,兩国贸易战序幕已经揭开。

2018年7月6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这标志着特朗普对华关税政策正式实施。中国商务部其后在声明中指出,“美国违反世贸规则,发动了迄今为止经济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战”③。

中美贸易战火蔓延至今。截至2019年8月23日,中国决定对750亿美国商品加征关税,以此回应美方对3 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之后,美方当天再次做出激烈反应,宣布将之前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从25%提高到30%,对另外3 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税率从10%提高至15%④。此轮中美贸易战的炮火燃烧了整个世界经济。在这个巨大的利益场中,各方力量日复一日地博弈,代表这些力量的各种声音同时也在媒体上展开另一场争夺。

2  中美贸易战中的中国舆论场表现

本文以人民网为例,以 “中美贸易战”为核心关键词搜索,共685篇文章。其中,主要文章分布在国际专栏和财经专栏。通过梳理这些文章,发现关于中美贸易战中国的舆论场表现呈现一定的规律。

1)在报道内容上,致力协作对话共赢,凸显发展中大国的国际责任。人民网作为中国的主流媒体网站,以积极对话的姿态回应国际舆论关切,以合作对话、谋求共赢的态度展现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胸襟和包容性,并积极为贸易争端的妥善解决赢得有利的舆论的环境和舆论氛围。人民网站在多方共赢、利益互惠的立场上捍卫合理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尊重不同国家的利益和选择,旗帜鲜明地反对以少数国家为代表的贸易霸权主义和贸易单边主义,彰显了一个崛起的大国在国际贸易体系中负责任、敢担当的精神和魄力。10月25日,人民网在观点栏目发布文章指出,美国想要降低贸易摩擦伤害,弥补在国际社会的“信誉缺口”,应改变强硬的立场,回归两国平等磋商谈判与合作,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⑤。

2)在报道立场上,立足中国立场,有理有利有节地回应问题。针对个别国家采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歪曲事实等对中国进行的混淆视听的指责和批评,中国媒体采用丰富的数据资料、扎实的案例、严密的陈述逻辑进行积极回应,以正本清源,回应错误观点,回击不良企图,避免被极个别国家罔顾事实的指责和批评误导、欺骗国际舆论。面对国际上的一些“中美即将开战”“战争一触即发”等偏激舆论,人民网10月19日发表文章《风雨过后是彩虹》,文章称要中美两国关系可能进入一个合作与竞争并存、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的新时期。中方面对美国的恣意妄为,已不屑于实施“以牙还牙”的直接报复,而是着力通过释放自身潜力渡过难关⑥。理性分析了中美两国关系,态度明确的表明了中国立场,即中美并不会开战,中国希望能够通过谈判协商解决贸易问题。

3)在报道方式上立体化信息发布,多个舆论场同频共振。人民网通过动态消息、事实性信息、调查性报道、数据性资料、观点性评论等多种方式丰富报道的形态,为国内国际媒体提供立体、全面、丰富的内容。还积极配合社交媒体整合舆论,拓宽传播渠道,展现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引导力和公信力的同时,展现出中国立场和中国民众的态度,形成了官方权威议题主导下的多元共鸣,为贸易战背景下的民族信心提供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例如,4月4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布话题“针对中美贸易战 中方态度: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引起了线上线下舆论的热烈讨论。

3  中美贸易战中的美国舆论观察

美国不仅是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也是传媒大国,拥有先进的技术资源和话语权优势。在中美贸易战进程中,纽约时报中文网聚焦“中美贸易战”专题,开设“观点与评论”“聚焦中兴”等专栏,通过新闻报道、观点阐释、分析评论来反映美国立场和美国的态度。笔者通过键入关键词“中美贸易战”,共284篇文章。通过梳理文章内容,得出以下总结。

1)在报道内容上,政治议题“软化”,贴近读者。中美贸易战是一个硬性话题,涉及政治利益、经济收益等,读者覆盖面较为垂直化、专业化。纽约时报中文网报道的话语风格处理甚是巧妙。2018年8月28日一篇文章《艺术品会成为中美贸易战的牺牲品吗?》分析了贸易战战火殃及艺术品领域,文章指出了所有源自中国的艺术品都将被征收关税。这就意味着,美国买家可能需要多支付25%的价钱。再例如在10月23日《贸易战的附带伤害:中国宠物吃什么?》一文中,通过“萌宠”这一线索串联主题,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国宠物食品市场和贸易政策的关系以及贸易战背后带来的影响。这种形式多样、写法灵活、通俗易懂的新闻报道扩大了读者范围。这种艺术性与技术性并存的“软化处理”技巧也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报道的趋势所在。

2)在报道立场上,配合政府施压。新闻的客观公正特点要求在报道过程中排除主观情感和判断,能真实还原事件的经过。但完全的客观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大众对新闻的期待,也是媒体的最高追求⑦。纽约时报中文网关于“中美贸易战”的报道,常会出现引述中国“中央媒体”的报道的字眼,通过截取和放大某些情绪化的语句,从而达到歪曲事实、丑化中国合理利益诉求的传播效果,对读者的主观判断和国际舆论环境和中国国内舆论环境造成一定冲击⑧。尽管,纽约时报中文网多篇报道的态度是质疑特朗普的,甚至整体的报道色彩是负面和忧虑的,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趋向于美国利益。比如报道《特朗普承诺的对华贸易胜利去哪儿了?》一文,先是质疑特朗普的中美贸易谈判目标尚不明确,两党的批评声越来越响,美国政府内部的混乱。但字里行间中将贸易战的矛头“扣”给中国,指出中国的市场几乎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一样不透明,中国国有企业严重依赖政府补贴,中国的经济增长显著受益于国家鼓励之下猖獗的知识产权盗窃行为等言论⑨。美国的媒体唱调在表面上并不是跟政府政策亦步亦趋,但实质始终是美国利益的服务者,是美国利益的言论工具,以一种迂回的形式,上演了一场配合美国政府对华的施压的戏码。

3)在报道方式上,设置议程,形成舆论“多米诺骨牌”。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闻话语表达形式的不断更新,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甚至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等表达形式层出不穷。《纽约时报》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先驱,一直以来都积极拥抱新技术,成为媒介融合的前沿典范。《纽约时报》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强大的影响力。《纽约时报》英文版和中文版的社交媒体Twitter账号粉丝为4 320万和110万,渠道便利,覆盖面广。在中美贸易战的报道中,《纽约时报》配合报纸、社交媒体、网站报道发布最新消息动态和观点评论,多媒体终端组合出击,形成了舆论传播的整体效应。纽约时报中文网对于“中美贸易战”的报道中,一个极具讽刺意味和隐喻功能的漫画表达成为一个报道特色。比如漫画报道《特朗普的贸易之剑砍中了谁?》意在表明,特朗普政府不断提高对中国征收的关税,但预计大部分关税的代价将由美国公司和消费者承担。

4  中美贸易战媒体功能

中美贸易摩擦涉及中美关系、国际利益、国内经济走势。中美双方的交涉与政治见解和商业利益密不可分,事态变得十分复杂。媒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报道在中美贸易战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信息提供者。新闻媒体是新闻传播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国际新闻事件中,新闻信息的传播力也是考验一个国家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指标。当国际新闻事件发生时,新闻信息的更加稀缺性要求媒体快速反应,传递信息。各国不断通过竞争争夺国际舆论的话语权,打破话语的单向性垄断和不均衡传播。当信息不确定性产生,谣言就也就会随之滋生。

2)事件解读者。新闻媒体承担着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分析,对各方利弊、原因、趋势进行全方位评判和深层次挖掘。主流媒体在解读事件上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在这场贸易战中,中美双方媒体都主动进入舆论阵地,以独到的解读亮相大众视野。贸易战一爆发,人民网发表文章《关于贸易战,中国人和美国人都要了解的8个事实》,对近期刷爆国内外媒体的中美贸易战话题进行解读,揭露了美国挑起贸易争端的本质,振奋了全国人民的信心⑩。

3)舆论引导者。准确解读,冷静点评,目的就在于引导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导向正确,就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的事业。当前,我国正处于中美贸易战关键时期,各种舆情突发频发,给舆论引导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舆论导向工作难度加大。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至关重要,新闻媒体必须当好舆论引导的排头兵。中美贸易战打响后,国内主流媒体纷纷发表相关文章,引导国内舆论并表明立场。贸易战并不是中国的初衷,但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任何挑战。另外,还有媒体呼吁理性看待中美贸易战影响,称中美贸易争端影响不大,消除民众的情绪恐慌。

4)利益维护者。从媒体的公共性质来看,本身是公众利益的维护者。国际新闻作为跨越了国家界限的“舆论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部分,代表一定階级的利益,其中最根本的就是代表国家利益。国家是一个复杂的政治学概念。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是阶级统治的机器,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在这个系统里包含着社会角色体系、规范模式的塑造作用、团体性的形成与组织方式等等。媒体是这个系统里的一个子系统,充当特定阶级的喉舌和工具11。媒体的产品——新闻——是经过国家利益过滤后的社会建构的产物。

5  结束语

中美贸易战是中美两国之间关于贸易利益分配的博弈。这种经济利益与政治目的的博弈决定着媒体间舆论交锋的姿态,而媒体之间的舆论交锋又势必会反作用于经济政治的博弈,这种螺旋式发展趋势正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贸易战属于经济新闻报道范畴,故而应该遵循经济新闻报道的逻辑规范。但是,贸易战所涉及的范围又远远超出了经济新闻本身,贸易战报道涉及对外传播、国家利益、国家形象等问题,需要我们在报道时考虑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形势,充分发挥好媒体的信息传播、舆论引导、事件解读和维护国家利益的作用,尽可能还原事件本质和全貌的同时,使报道的专业性与可读性并存。

注释

①闫隽:贸易政治的媒介镜像,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3。

②俞萍萍,赵永亮:中美贸易战本质、影响及对策分析,现代管理科学,2018(11)。

③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国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发表谈话,新华网,2018-07-06。

④社评:贸易战打成耐力竞赛,时间在中方这边 人民网 2019-08-26。

⑤贸易单边政策让美国“信誉降级”人民网 2018-10-25。

⑥风雨过后是彩虹 人民网 2018-10-19。

⑦罗菲:新闻语言体现的新闻主观性倾向问题,新闻爱好者,2011,(7):55。

⑧丁远哲:中美媒体对两国贸易摩擦舆论特点分析,经济导刊,2018(7)。

⑨特朗普承诺的对华贸易胜利去哪儿了? 纽约时报中文网2018-05-28。

⑩关于贸易战,中国人和美国人都要了解的8个事实 人民网2018-03-27。

胡婷婷:美国传媒管理与控制研究,今传媒,2010,18(9):134-136。

猜你喜欢
中美贸易战人民网国际贸易
商务书屋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你应该知道的国际贸易
特朗普税改下国际税收竞争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对中国国际贸易中“贫困化增长”的思考
年底前我国将实现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全国口岸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