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陵生
一身亮眼的白色,突起的球根状前额和它们情不自禁的经典微笑,这是白鲸引人瞩目的突出标志。2018年9月,一头白鲸出现在英格兰的泰晤士河上,很快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很快赢得了一个亲切的绰号——“白鲸本尼”。它曼妙身影的靓照很快传遍了世界各地。
然而,为什么“本尼”会出现在远离它家乡的泰晤士河上——一个远离它平时活动范围3000多千米之外的地方呢?本尼的到来或许是一个及时的警告,它提醒人们:北极正在发生巨变,北极“幽灵”白鲸作为一个庞大的海洋生物物种可能正面临严峻的困境。这给我们敲响了地球生态的警钟。
这种通体白色如幽灵般的北极鲸类动物着实令人喜爱,但可悲的是,正是因为它们的可爱,许多被捕获的白鲸被关进了水族馆,让游客们付费来观赏。
在温哥华水族馆里,有一头名叫奥罗拉的雌性白鲸环绕着困住它的水族箱游来游去,水族箱看起来似乎很大,远处的墙壁也像石头做的,模拟了白鲸曾经生活过的自然环境,但却依然改变不了它们被囚禁的事实。这个圈养奥罗拉的水族馆,对于曾经生活在辽阔海洋里的奥罗拉来说,只能算是“方寸之地”。它不得不以同样的运动方式在“圈内”定期往返,或浮或沉,半侧着身子游过游客身边,然后带着它永远的“微笑”继续重复它在这个小圈子里的巡游。它那极具魅力的“微笑”,让孩子们和大人们都不由得对它回以发自内心的开怀一笑。对于来水族馆参观的游客们来说,它是如此的可爱,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众多游客。白鲸的“微笑”是由于它们拥有发声时改变嘴型的能力,看起来就像是在“微笑”,这种能力在鲸类中也是很少见的。
但是,你若一旦看到生活在遼阔海洋自由天地里的野生白鲸,或拍摄下它们在海面上翩然翻跃的曼妙身影,你就很难接受人类将它们圈养起来的行为。无论工作人员和训练人员如何精心照顾这些被圈养起来的白鲸,都无法改变一个严酷的事实:就像一个人被软禁在一间没有窗户的房间里一样,它们被隔绝在了大自然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之外,失去了本该拥有的充实的生命体验。
余生一直被困在水族馆里的奥罗拉于2016年去世后,反对圈养白鲸的呼声日益高涨。迫于压力,温哥华水族馆不久前宣布将停止在水族馆饲养鲸鱼和海豚。但遗憾的是,这并没有改变白鲸悲惨的命运。在世界其他一些地方,白鲸仍然在遭受人类给它们带来的灾难。一个白鲸标本的价值超过25万美元,在俄罗斯,捕鲸和卖鲸都是一项大生意。
有报告显示,俄罗斯远东城市的某水族馆里至少有11只野生虎鲸和90只野生白鲸。通常,俄罗斯每年都会发放配额,允许从野外捕获150多头白鲸,用于教育、文化或研究目的。但现实情况是,这些被捕获圈养的鲸鱼可能并非都用于这些目的。
白鲸是一种习惯在海洋中长距离迁移的、有知觉、有情感的物种,但在抓捕过程中,捕鲸者只会带走幼鲸,让幼崽失去父母,让父母失去儿女,无情地破坏了它们牢固的家庭社会关系。
被捕获的白鲸在狭小的圈养环境中要连续挤上好几个月,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导致这些白鲸的寿命大为缩短。据估计,大约有3000头鲸鱼和海豚被圈养在50个国家的300个水族馆中,另外有36个类似的大型水族馆预计将在未来两年内建成开业。作为回应,鲸鱼和海豚保护组织与海洋生物信托基金合作,开放了世界上第一个鲸类动物保护区,以对它们进行救援,让被捕获囚禁的鲸鱼回归海洋自然环境。
然而,另一个严峻的事实是,即使是让它们回到海洋,海洋的野生环境也已经变得越来越不适合白鲸生存。在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罗斯和格陵兰岛的一些地方,土著社区继续猎捕白鲸吃肉,而且他们的做法还是完全合法的,没有相关法律禁止他们这么做。白鲸一旦被困冰中,就很容易成为北极熊的攻击目标。但或许最重要的是,给这些白鲸的命运带来最后一击的是日益变暖的北极气候,全球气候变化正在破坏着白鲸们赖以生存的北极栖息地。
人们一直在猜测,为什么大白鲸会在远离北极家乡的泰晤士河边出现?一些人认为,它可能被人类繁忙的航运交通给弄得迷失方向了,船舶航行产生的噪声会干扰它们的回声定位系统。但更有可能的是,北极海洋温度的升高正在导致鲸鱼的食物日益短缺,迫使像“白鲸本尼”这样的鲸鱼不得不到更远的地方去觅食。
气候变化对白鲸的影响从一群被困白鲸的遭遇可见一斑。这群白鲸是被捕猎海豹归来的人最先发现的。原来,几天前一场异常强烈的春季风暴将数百平方千米原本坚固的海冰吹散,形成了一个被称为“冰间湖”的巨大开放水域。接下来的几天里,海面一直风平浪静。大约有70只白鲸组成的鲸群向北巡游觅食,它们比平时游得更远一些,最终进入了这个冰间湖,在这个开阔的水域中潜水觅食。但意想不到的是,零下35°C的寒流在一个夜晚突然降临,封冻了这片海域,这群白鲸就这样被困在了这里。
白鲸原本可以利用头顶上“甜瓜”状突起隆起的硬皮,将薄冰往上推到足够高的地方,从而在下面创建一个可以呼吸的有空气的空间。然而,对付这片封冻空间它们却有些力不从心。因为这些冰很快就冻得又厚又硬,它们只能被困在同一个地方,守着一个冰洞,不断反复地沉浮,勉强维持生存。因为方圆数千米内都是坚冰,没有别的地方可以让它们浮出水面。北极熊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电影制作人也不会错过这个现场拍摄的好机会。
一周后,拍摄人员从格瑞斯峡湾的“双水獭”飞机上下来,所有的后勤——导游、食物、雪地摩托、雪橇、燃料、露营装备和照相机都安排好了。三天后,当人们来到白鲸被困地时,大家都被现场的惨景惊呆了:到处都是白鲸被屠杀留下的痕迹,雪地被鲜血染红,冰上布满了白鲸尸体,鲸脂都被挖光,少数幸存下来的白鲸仍在冰洞口沉沉浮浮,不时将脑袋露出水面呼吸,而几乎所有这些大难不死的白鲸身上的气孔都留下了深深的伤口……
显然,北极熊在这里举行了一场空前的盛宴。在一个让白鲸只能勉强容身的直径只有几米的冰洞里,捕食它们对北极熊来说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如此多的白鲸被困在这里,总有一些鲸鱼会不时浮出水面呼吸,虎视眈眈等候在洞口边上的北极熊就会伺机而动,扑上去对着白鲸撕咬一气,将它们身上的气孔撕裂开来。受了致命伤的白鲸有许多沉到冰下随波漂流着死去,还有十多头白鲸被北极熊拖到冰面上去分享,成为它们的饕餮美餐。
遗憾的是,当拍摄人员到来时,一切都已经太迟了,被困白鲸的命运已经注定。在随后10天的观察时间里,只发现有一只北极熊出现,拍摄人员拍下了它三次试图跳到白鲸头顶部上却最终失败的尝试。春天气候在变暖,冰洞边缘在融化,白鲸也开始有了脱困的机会,它们可以离开这个冰洞,到较远的地方浮出水面去换气,不再担心会被潜伏在附近的北极熊抓住。
前面所述白鲸被困冰中的场景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因纽特人住的格瑞斯峡湾里,而如今随着北极气候剧变,这种场景可能会变得更加常见。北极地区气候变化打乱了春季海冰破裂和秋季海冰重现那一年一度的正常循环,北极变暖,气温升高,导致海冰发生了更多意想不到的变化。
从潜艇和卫星的长期测量和观测中我们可以知道,覆盖北极盆地的海冰平均厚度比40年前减少了40%,从大约8米减少到了大约只有5米。夏天冰盖覆盖面积只有以前的大约一半,从之前的700万平方千米减少到了350万平方千米。
4月份开春以后,破冰期也比20年前来得更早,深色的开阔水面出现得更快,范围也更广。这意味着海洋在夏季比以往更暖,反过来也意味着秋季重新结冰期也会来得更晚,更意味着冬季到来时冰层比往年更薄,来年春天冰层破裂得会更早,夏季会有更多融化的冰水……一个令人担忧的恶性循环。
此外,白鲸种群还面临着包括人类活动影响(航运、能源勘探、商业捕鱼、水下噪声等),海洋环境污染(如重金属、化学物质、垃圾)等生存威胁。
白鲸受到栖息地破坏和退化的極大影响,包括在进入重要迁徙和繁殖区域时受到人类设置的一些物理屏障的限制。这些物理障碍主要因人类在海岸线和近海开发活动的增加,如石油开采、天然气勘探、疏浚、打桩,以及船只航运流量增加等,人类活动增加也导致污染物释放增多,这也是白鲸栖息地退化的原因之一。
污染物从多种来源进入海洋水域,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发、废水排放、城市径流和其他工业过程。一旦进入海洋环境,这些污染物质就会沿着食物链向上移动,并在食物链顶端的捕食动物如白鲸的体内积累。白鲸的寿命长,脂肪含量高,污染物质在它们体内积聚起来,会威胁到它们的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
让我们将目光再回到泰晤士河。几个月后,避难到这里的白鲸“本尼”一切尚好,它已经适应了浅水区的生存,冬天到来后这里的水温会更低一些。我们衷心希望在春天到来之前,它能重新找到回家的路,毕竟夏天热浪的到来对于它来说将会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事情。
如果没有这些意外遭遇,本尼本应该待在它的白鲸族群里。白鲸是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海洋生物,它们通过各种各样的口哨声和啾啾声互相沟通交流。难怪古代水手将白鲸称为“海上金丝雀”。有幸在野外与白鲸同游的人,会感觉自己就像置身于一群看不见的婉转啼鸣的鸟儿之中。
过去,矿工们会利用金丝雀来给自己发出“井下可能出现危险气体”的示警,现在是我们该密切关注“海上金丝雀”向我们发出的警告了。尤其是本不该在泰晤士河水域出现的白鲸“本尼”,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严重警告。它的出现告诉我们:白鲸的未来堪忧,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正在给地球生态带来严重影响。
白鲸以其通体白色和音域宽广而闻名,并因此被称为“海上金丝雀”。白鲸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动物,它们常常组成群体进行猎食、迁徙等活动,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白鲸的身影遍布北冰洋各处,但它们也能在大型淡水河流中生活,海水和淡水水域都可以是它们的栖息地。它们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脂肪,叫作“鲸脂”,加上厚厚的皮肤,可以帮助它们在北极和亚北极环境的冰冷水域中生存。白鲸没有背鳍,因此它们也可以在冰下游泳。
身体特征
幼年白鲸的皮肤是深灰色的,长大后皮肤渐渐变白,性成熟后皮肤完全变白。它们没有突出的喙,头顶有一个圆形的“甜瓜”状突起,可以聚焦和调节发声,包括回声定位的“咔嚓”声。它们是一种有牙齿的鲸鱼,上下两排共有36~40颗牙齿。
白鲸的属名“Delphinapterus”翻译过来就是“没有鳍的海豚”。白鲸没有背鳍,但有一个坚硬的背脊,使得它们可以在浮冰下自如地游泳。与其他鲸鱼和海豚不同的是,它们的颈部椎骨没有融合在一起,所以白鲸可以点头并左右摆动头部。
白鲸身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鲸脂,占体重的40%,厚厚的鲸脂可以让它们在北极水域保持温暖并储存能量。一些白鲸种群在每年夏天会蜕去外层皮肤,它们在浅水中还经常与粗糙的砂砾摩擦,以帮助去除老化泛黄的皮肤层。
地域分布和栖息地
白鲸生活在北极海洋和北冰洋附近的海域里,包括鄂霍次克海、白令海、阿拉斯加湾、波弗特海、巴芬湾、哈德孙湾和圣劳伦斯湾。它们常出没于较深的水域。夏季时浅海水域通常也有白鲸出没,那里的水深通常仅勉强让它们的身体隐没在水中。白鲸也季节性地栖息在河口地区和大型河流的三角洲地区,它们能很好地适应寒冷的海洋生境和相对温暖的淡水生境。在一年中的某些时候,一些大型河流里也能见到它们的身影,比如俄罗斯的阿穆尔河,加拿大的育空河和圣劳伦斯河。1995年在我国黑龙江上游1995千米处,以及育空河上游965千米處也发现了白鲸。
迁徙、食性和育幼
白鲸是群居动物,鲸群数量从一两头到几百头不等。每年夏天,它们都会回到出生地去猎食和繁殖。一些白鲸种群会进行季节性迁徙,还有一些则全年都生活在相对较小的某个区域内。环境条件决定了它们的迁徙行为。例如,白鲸在秋季冰原推进时向南迁徙。某个种群的白鲸夏天生活在加拿大西北地区的麦肯兹河河口,冬天向西南迁移5000千米到白令海沿岸地区。其他一些白鲸种群在秋季向北迁徙。夏天生活在哈德孙湾河口的白鲸冬天向北迁移到开阔的海湾。一些白鲸还有可能迁徙到较浅或较深的水域。
白鲸牙齿有一个“生长层”,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类似树木的年轮。有记录称,最长寿的一头白鲸的牙齿生长“年轮”有80层,寿命最长的库克湾白鲸牙齿的生长“年轮”有49层。
白鲸的交配季节在冬末和早春之际,根据种群的不同,在迁徙途中或越冬地进行繁殖。雌性9~14岁时性成熟,雄性稍微更年长一些性成熟。孕期为14个月,幼鲸哺乳期可长达2年。雌鲸2~3年生育一次。另外,白鲸未发现有更年期。
白鲸通常于夏季时在相对温暖水域分娩,新生小白鲸会发出许多不同的声音,包括口哨声、尖叫声、哞哞声、唧唧声和咔嗒声。白鲸依靠听力和回声定位,利用声音导航和捕食,在水中或浮上水面时都有敏锐的视觉。
白鲸在水中食物多样而丰富,章鱼、鱿鱼、螃蟹、虾、蛤、蜗牛和沙虫都是它们的美食,它们也吃各种各样的鱼,包括鲑鱼、鳕鱼、鲱鱼、胡瓜鱼和比目鱼。
(责任编辑张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