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下的新时代:历史、理论及实践

2019-12-13 07:19李敏伦李霞玲
湖湘论坛 2019年6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李敏伦 李霞玲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作为承载着不同角色的实践主体,不同角色系统中,其发展要务不同。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要使中华民族复兴而超越历史最高发展水平,也要通过自身实践向世人证明社会主义更具优越性和正向性,从而引领世人重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心和毅力;从理论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要完成由“并跑”到“领跑”,增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又要扬弃生产关系中的落后因素,从而强化社会主义因素;从实践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既要立足新的国内现实规划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也要立足新的国际现状引导世界构建世界经济、政治运行体系,树立共商共建共享价值观。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

中图分类号:A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19)06-0081-12

马克思主义的大历史观是一种辩证科学的历史观,其目的旨在构建一种整体化的历史意识。这种历史观必须将回顾往昔、立足现在、开创未来三者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将立足自身、环顾世界、纵贯古今有机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习近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此判断是根据中国当下的历史坐标已经发生新位移而作出的。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内涵[2]、发展历程、发展主题、发展方位等已有学者分别对其进行了梳理和论述[3],本文旨在从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责任、理论要务及现实选择。

一、历史责任:超越、证明与重构

有学者认为,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逻辑要综合中国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三个线索。[4]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历史维度上承担着三个角色:文明实践主体、世界意识形态实践主体、中国意识形态实践主体。第二个角色实质是第三个角色的外延义务,且对于后者而言,在相互依存的世界里,是维持自身发展所必须履行的义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由此角色系统引出的历史责任如下: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使中华民族复兴到超越历史最高发展水平。民族复兴既是自身纵向发展历史曲线描述,也是定位于不同历史坐标上的横向民族比较的结果。综合历史上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地位、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前赴后继忘我奋斗所追求的理想图景以及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国家领导人的相关民族发展目标的表述,中华民族复兴的意涵之一,就是中华民族应该作出与自身体量相当的世界贡献。如毛泽东说:“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和六万万人口的国家,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5]邓小平也在谈发展战略时强调,如果目标顺利实现,就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6]224。

纵向看,近代之前的中华民族作出与自身体量相当的世界贡献的代表时期是唐宋时期。该时期中华民族横向总体发展水平:经济总量世界第一;政治上万国来朝;中国商品被他国民众当成奢侈品,上层当成时髦品;思想文化高度繁荣,中国思想成为他国精英阶层学习、研究乃至模仿的对象;教育科技水平领先世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基于此,可以归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一个达到和超越本民族历史上横向对比其他民族实践主体的最高发展水平的进程。

参照中华民族横向历史最高水平,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止201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90万亿元,按照全年的平均汇率计算,折合为13.6萬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占世界经济总量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①,而居世界第一的美国国内生产总值是20.5万亿美元②,占世界经济总量22%左右;在世界事务中,中国的话语权日渐增大;他国学习汉语的热情日渐高涨;他国人员来华学习、旅游、工作日渐增多;中国商品日渐受他国消费者青睐;他国学者对中国的发展模式和思想的关注度日益提高。这些足以表明,当今中华民族正接近历史最高发展水平。然而,“行百里者半于九十”,中华民族行于此处,国内国际压力都会更大,不进则必然会带来大退步。基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坚持发展,一鼓作气超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最高水平,从而引领世界的发展,中华民族才能最终实现伟大复兴。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通过中国的实践向世人证明社会主义更具优越性和正向性。作为一个践行马克思主义并处于尚具有明显综合实力优势的资本主义国家包围之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本源意义即在于通过自身的实践,既向本国人民也向世界证明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总结是正确的,社会主义作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一种社会形态,在实践上的确比资本主义更具优越性和正向性。对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奠基者邓小平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谈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步骤时就指出:“如果达到这一步: ……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不但是给占世界总人口四分之三的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6]225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大体要经历三个阶段,即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将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称为社会主义,并作出落后国家“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过渡到苏维埃制度”[7]的判断,且实现之。毛泽东进一步将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两个阶段。[8]邓小平则将不发达的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且认为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6]252中国的社会主义是从封建主义发展阶段跨越了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阶段的社会主义,这就决定了中国要完成“证明优越性和正向性”的发展要务,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就必须逐步完成四个阶段的历史任务,即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生产力、物质财富和文化水平积累)、革命转变时期(剥夺地主和资本家)、不发达阶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比较发达阶段(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373。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9]28“我们坚信,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我们的制度必将越来越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将进一步显现,我们的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我国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必将越来越大。”[10]2

经过自新中国成立至今70年的发展,从当前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物质财富积累情况以及人口的文化水平和精神面貌来看,前两个阶段的历史任务已基本完成,中国正处于完成第三个阶段历史任务的后期,即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并为进入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作准备的时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我们只想指出一点: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迈向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的一步,也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一步。”[11]9这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和道路优越性已初步显现、理论优越性和文化优越性还待世人认同的时期。对此,习近平同志尖锐指出:“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有人说是‘资本社会主义,还有人干脆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10]2显然,在此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通过自身实践进一步向国人和世界证明社会主义的确比资本主义更具有优越性和正向性,才能有力驳斥一切质疑。

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引领世人重构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和毅力。共产主义既是人类对公平、自由、和谐社会的持续崇尚和恒久价值追求,更是人类中的先进分子根據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化规律而作出的对未来美好社会形态符合逻辑的合理设计。从“桃花源”、《乌托邦》《太阳城》等到《共产党宣言》,从巴黎公社到苏联、中国、古巴等,人类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从理论最终变成了具体的社会实践。在此演变进程中,傅立叶的“和谐制度”、欧文的“公社制度”等进行了共产主义的个体社会实践尝试,巴黎公社开启了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城市社会实践,苏联启动了在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蓝图的单个国家社会实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波兰、匈牙利等东欧国家以及中国、古巴、越南等国家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则宣告了共产主义进程进入群体国家社会实践模式。

然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多数国家的共产党被边缘化,该历史进程遭受严重挫折,发展进入低谷期,共产主义从一个正在实现的社会理想变成了“笑话”。

在此国际背景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不但坚持了下来,而且短期内即取得让世人惊叹的发展成就。面对此发展成就,东西方正有越来越多人相信:共产主义不是幻想,也许只有中国的发展模式和理念才能救纷乱的世界和分裂的人类。这也是近年来在欧美,尤其在欧洲《资本论》再获热销、马克思恩格斯理论再被关注和热烈讨论的原因。习近平同志对此指出:“冷战结束后,不少发展中国家被迫采纳了西方模式,结果党争纷起、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至今都难以稳定下来。……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上升,国际上关于‘北京共识‘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等议论和研究也多了起来,其中不乏赞扬者。一些外国学者认为,中国的快速发展,导致一些西方理论正在被质疑,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颠覆西方的传统理论。”[10]2立足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正处于一个重构和坚定世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和毅力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展现“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与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2],使世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心和毅力更加坚定。

二、理论要务①:引领与扬弃

理论上而言,中国的社会主义探索和实践过程是验证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基本理论的过程。据此,从理论维度上看,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就需要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都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由此既必须逐渐完成引领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任务,也必须逐渐完成生产关系扬弃和培育的任务。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生产力层面必须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世界继续探索增强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的转变。不考量生产力的社会性质,生产力是指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之间矛盾并获取物质资料的实际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12]对此,已有学者对中国生产力的各构成要素的发展现状进行了阐述[13],本文则从认识和改造“自然”①两个方面展开。

人类认识“自然”的整体能力提升反映在两方面:“自然”的范围被不断扩大,人类对自身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趋向理性。伴随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工具不断更新,被纳入人类社会实践的“自然”的范围已被空前扩大,宏观宇宙体系、中观地球体系、微观微生物体系都已进入人类的认识视线。在此方面,中国自近代很长时间内都是追赶者,进入本世纪,伴随中国持续不断的科技投入,这种状态正在逐步改变。近年来,在太空探测、量子研究、生物基因工程、生命科学等领域,中国已基本与世界最先进水平同步。这表明中国在扩大“自然”范围方面正进入一个由追赶者转变为并行者的新时代。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认识,决定了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因而产生不同的物质生产能力。人与“自然”的关系整体上存在三种基本认识,即人适应于“自然”,“自然”适应于人,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基于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力的局限,古代人类多偏向于第一种认识。近代以来,伴随科学技术快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认识能力也得以快速提高,第二种认识逐渐占据主导,中国也不例外。然而,第二种认识带给人类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自然”环境却遭受严重破坏,人类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日益高涨的保护环境和地球的呼声促使第三种认识被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但受短期国家利益束缚,此认识目前多停留于口号及民间。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接受第三种认识,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大建设之一,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又正式将“绿色”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两相对比,展现的是中国政府和人民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能力已与世界齐平乃至超越,世界正进入一个由中国引领认识未知自然的时代。中国的体量和社会性质都决定了其有责任和义务必须引领这种探索。

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提升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和劳动对象的不断扩大。人类自学会使用生产工具以来,经历了石器、青铜器、铁器和合成时代。伴随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的四肢不断得以解放,劳动对象也从原生的动植物扩展到今天的宇宙体系。在此进程中,中国自明代逐渐落后于世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启了追赶世界最先进国家的进程。发展至今,“我国科技整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正处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的重要时期”[14]。中国已在很多领域与最先进国家比肩,甚至部分领域已领先世界。当下正进入智能化时代,智能化机器人已经逐渐从生产流水线走进日常生活。在此方面,尽管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而且在高端装备制造业方面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也有超级计算机等领先世界,但中国依然在系统设计、芯片等领域与世界最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只有抹平这个差距,并引领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才能算完成了进入智能化阶段的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层面的历史任务。

对劳动者改造能力提升的主要标志是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既包括科技知识储备,更包括形成共生意识、合作意识和平等意识)。就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知识储备而言,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截至2017年为10.5年①,预计到2020年,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将提高到11.2年②,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差距(2010年美国25岁及以上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2.4年,日本为11.6年③)。基于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逐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共生意识、合作意识和平等意识形成于人类相互协作而致共生的过程,受限于认识“自然”的能力。中国古代教育重共生和合作意识教育,但缺乏平等意识教育。近代以来的西方重平等意识教育,共生和合作意识则被放在次要位置。不以平等意识为原则的共生和合作意识教育易于形成等级意识,而不以共生意识为前提、合作意识为目的的平等意识教育则易于滋长分裂意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曾对民众进行三个意识的均衡教育,并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开放后,中国教育领域受西方抽象平等意识教育的影响日深。发展到现阶段,人类在科学技术帮助下变得日益强大的同时,面对的各类毁灭性威胁也空前增加。人类只有在均衡三种意识教育方面达成共识并践行之,才能避免走向自我毁灭的歧途。以当前世界各国在此方面的表现来看,中国具有明显的思想文化优势,因此更有责任和义务引领世界走向以三種意识均衡教育为内涵的新时代。

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生产关系层面必须扬弃落后因素,强化社会主义因素。以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不同结合方式为依据,生产关系分为原始生产关系、私有制生产关系(分为奴隶封建和资本主义三个阶段)、共产主义生产关系(包括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并存竞争。竞争结果将决定人类社会走向④。

两种生产关系各自将把人类社会带向何方有三个观察点:是否能更好服务于人们的生活,是否有利于人类维持一种和谐的人际社会关系,是否有利于人类社会的长期存在。

人们的生活需求存在多样性、易变性、易被诱导性等特征。一种生产关系是否能更好服务于人们的生活需求,既要看其为人们提供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选择,也要看其提供的产品是否符合人们的真实生活需求。按照两种生产关系主导下的社会实践已经呈现给世人的结果来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提供给人们的产品丰富程度远低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节下,直接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生产者与消费者分离:生产指令出自生产资料所有者,直接生产者的作用被弱化,实质沦为资本的奴隶;消费者受诱导性消费模式控制,沦为商品的奴隶,由此造成严重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相反,在共产主义生产关系调节下,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所有者重新结合为一,生产者与消费者间接合二为一,生产指令直接源于生产者自身的理性需求,社会不会因非理性物质占有而恶性竞争。

人际社会关系建构于社会生产过程之中。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节下,资本引导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以获取尽量多利润为生产目的,而直接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以获得和消耗掉尽量多的货币作为生产和生活目的,生产和生活被异化。在此环境下,人与人之间被简化为零和竞争关系,与紧张和焦虑相伴,距和谐甚远。在共产主义生产关系调节下,社会组织既主导生产过程又主导分配过程,生产和生活被社会组织重新连接起来,生产重回服务于生活这一本位职能。在此环境下,人与人相互依存和协作,健康和谐关系是其自然结果。

比较两种生产关系下的人际关系状态,显然,共产主义生产关系更有利于人类社会的长期存在,应是人类长期追求的合理且正确的发展方向。正是基于对此正确发展方向的自信,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10]1

马克思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5]中国的社会主义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虽经过70年的发展,但资本主义阶段的生产力至今依然未被完全发挥出来。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依然“不能一下子把现有的生产力扩大到为实现财产公有所必要的程度”,而只能继续“逐步改造现社会”[16]239,遵循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方面用市场的办法丰富人们的生活,提高生产力,增强其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继续逐渐强化社会主义生产力份额,创造出进入共产主义阶段“所必需的大量生产资料”[16]239,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做准备。

当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向较高阶段社会主义迈进的一步,也是向共产主义迈进的一步。”[11]10此阶段应是一个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不断得到增强和巩固,市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被有效限制的阶段。这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最为本质的生产关系发展要务,也是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应有之义。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一直都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向顽瘴痼疾开刀”“突破利益固化藩篱,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17]

三、实践选择:规划与构建

马克思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代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18]历史是理论的素材,理论是实践的向导,实践是正在实现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责任和理论要务最终都必须落在实践上。从实践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正处在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身处如此环境,“面对复杂变化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中国的国内和国际选择至为关键。

就国内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作出的选择是继续立足新的国内社会主要矛盾进行未来发展规划。中国现阶段的发展状况,积极层面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通过重拳反腐,从严治党,党和国家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已消除,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党群关系明显改善;通过持续高速的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已基本达到小康,对生活的期待转换成对充分和均衡的物质分配、美好的环境、和谐的社会的期待等。消极层面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况依然存在,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有待增强,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患寡”向“患不均”转变,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社会文明水平尚需提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党的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

基于新的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必须对未来发展方向、发展依靠力量、发展步骤等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规划。毛泽东指出:“为着领导,必须有预见”[19]396, “预见就是预先看到前途趋向”[19]394。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上,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再次响亮宣告,中国将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进程,“具有鲜明的世界意识和清晰的时代坐标,即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正在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正在赶超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1]35。“社会主义初級阶段实际上是按照整个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来定位的,而新时代是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作出的划分。”[21]33

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同时也明确了未来发展的依靠力量依然是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也是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动力来源。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服务既是共产党的革命和执政初心,也是未来美好生活期待下国家政权存在的正向意义。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毛泽东,经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再至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人民二字分量最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始终、贯穿各领域各方面”[9]28。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强调以不断改善民生为执政之本,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并坚定宣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一切(东西南北中,工农商学兵),不忘初心。

对未来社会发展作出规划,一步一步实现目标,是新中国自成立以来的优良传统。习近平同志指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22]23从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两步走”发展战略,经由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十五大初步勾画的新“三步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十六大以后提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再至十九大对未来30年的发展目标设置的新“两步走战略”(第一步,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步,从2035年到2050年前后,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中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既是国家发展的路线图,也是社会各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聚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宣誓书。

就国际选择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则是立足新的国际发展现状,通过与国际社会合作,努力引领世界整体逐渐进入相互依存新阶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共商共建共享价值观。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2]265这就要求在相互依存的新时期,世界经济、政治体系运行模式以及人类价值取向都必须进行新的构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体系主要依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金融规则、世界贸易组织维持商品交易规则、世界银行提供资金、美元作为支付媒介、美国提供武力保障维护秩序、各国遵循市场调节的自由竞争进行运转。期间虽有以苏联和我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并行运转,但并未改变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主体面貌。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普遍萧条,中国经济发展成为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火车头。中国的经济运行要素全面注入世界经济体系,直接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加速了内部结构和运行规则的快速转变。“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货币互换协议等措施正被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乃至部分发达国家所接受,如2019年3月23日G7阵营的意大利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首个正式签署“一带一路”倡议谅解备忘录,即是世界经济体系运行正进入一个由中国引领的新时代的表象。这个新时期的世界经济“在形式和内容上面临新的调整,理念上应该更加注重开放包容,方向上应该更加注重普惠平衡,效应上应该更加注重公正共赢”[23],正日益成为世界共识。为此,中国务实地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等一系列新倡议,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目前,全球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80多个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之关联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先后5次扩容,成员总数增至86个。[24]

当今世界政治体系运行模式主体上以欧美政治模式為蓝本(以民主选举为基本特征,以分权制衡为运行原则),中国的社会主义政治运行模式一直在欧美的批评和妖魔化下存在于世界政治体系的边缘。欧美政治模式在引导人类走出封建贵族专制、抛弃殖民统治、树立平等观念、构建平权和民权社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因而被二战后新兴国家模仿。然而,近年来,世人日益发现欧美政治运行模式也存在先天缺陷,如资本操控政权、权力经常空转、落后国家内部易于权力恶斗、民生无法及时回应等。相反,经过70年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中国政治模式已呈现出欧美政治模式不具备的优势,即有效规范资本运行、权力高效率运转、内部稳定、及时回应民生等。中国无可争辩的发展成就展现给迷茫的世界一种新的反思和选择。一些世界著名的学者和期刊开始总结欧美政治制度的失败,并就中国政治制度的优势发表看法,如:曾经发出历史将终结于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弗朗西斯·福山喊出了“美国已成为失败国家”①,一直贬低中国的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发展成就②,美国的《时代》杂志甚至直接宣布“中国赢了”③。这些迹象都说明:世界政治体系也正步入一个由中国引领的新时代。国外学者具有代表性的看法是“中国之治终结西方时代”。哈佛大学教授柯比认为:中国在世界上有着最为悠久的连续文明,中国的道德和政治模式界定了文明的意义,中国已经在引领全球。[25]

价值取向即指导个人言行的意义导向,整体可分为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种。以集体主义为依归的价值取向,首先认同个体是群体一份子,其言行应该和必然受到群体的约束,个体利益的实现也必须仰赖于群体的协助等观念;其次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必须主动兼顾,甚或完全服从于群体利益;再次个体言行必须遵从共商、共建、共享整体思维逻辑。相反,以个人主义为依归的价值取向,首先认同个体是可以独立存在于群体之外,言行只遵从自己内心,其利益实现也只关乎自身能力等观念;其次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只以自身喜好为指导;再次个体言行遵从自我优先的个体思维逻辑。

以集体主义为依归的价值取向主要存在于受中国儒家思想影响很深,以及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区域;以个人主义为依归的价值取向则主要显性地存在于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区域中。两种价值取向正式竞争于冷战期间。冷战结束,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暂时、局部失败,世界大阔步拥抱个人主义价值取向。然而,进入21世纪,受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支配的国家内部政治争斗加剧,经济发展乏力,社会各类暴力恐怖分裂事件频发,民众极端化和民粹化诉求合理化和合法化趋势明显,人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显著改善。与此相对照,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国家在政治、经济、民生等领域都呈现出稳定、持续向好的局面和趋势。

两相比较表明,在价值取向上世界正处于十字路口:是选择共商共建共享的集体主义走向稳定和共生,还是选择单打独斗、自私利己的个人主义继续走向混乱乃至共同毁灭?对此,习近平同志发出了“新时代”的号召,呼吁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引领本国“坚持多边主义,谋求共商共建共享,建立紧密伙伴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3]。“迈向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也适用于政治、安全、文化等广泛领域;不仅适用于地区国家之间,也适用于同域外国家开展合作。”[22]265“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是历史规律。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并且希望世界各国共同走和平发展道路,让和平的阳光永远普照人类生活的星球。”[26]

四、结语

以马克思主义大历史观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承担着特定的历史责任,负载着独特的理论要务,需要作出复杂的实践选择,更必须继续艰难地为进入更高阶段的社会主义作准备。此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无论是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而言,还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意识形态而言,乃至对人类社会未来走向而言,都具有关键意义,是一个不进则意味着大倒退的阶段。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之中,中国社会全体人民、社会各阶层和各团体都必须对这个阶段的历史责任、理论要务、实践选择等有清晰而冷静的认识:既不能盲目满足于已取得的发展成就,也不能困惑迷茫于过去已经走过的弯路和现实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与不足;既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新时代会是一个短暂而轻松的发展时期,也不能不以为然地认为其只是一个新瓶装旧酒的宣传口号;既不能在实践中盲目自大、莽撞行事而致乱,也不能在自卑反思中畏首畏尾无原则让步,而应该从成就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动力,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立足长期,重视变化和变革,谨慎应对实践中一切内外矛盾和摩擦。只有实践中的同舟共济,才有理想中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1.

[2]李君如.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6):9-14.

[3]韩庆祥,方兰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逻辑[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8(3):20-22.

[4]朱佳木.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和意义——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点体会[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1):5-10.

[5]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N].人民日报,1956-11-12(01).

[6]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7]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79.

[8]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16.

[9]倪邦文,刘長军.彰显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J].求是,2018(15).

[10]习近平.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J].求是,2019(7).

[11]周新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历史、现实、未来[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5-11.

[12]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

[13]白暴力,王胜利.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8(2):89-95.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03.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7]习近平九方面阐述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EB/OL].(2018-08-09)[2019-06-26]http://www.12371.cn/2018/08/09/ARTI1533797065529672.shtml.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19]毛泽东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114.

[21]孙力,翟桂萍.科学社会主义原理视域下的新时代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J].思想理论教育,2018(9):33.

[2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23] 习近平.抓住世界经济转型机遇,谋求亚太更大发展——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7-11-11(01).

[24]刘华,孙奕,潘洁.为了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述评[N].光明日报,2018-06-25(01).

[25][巴西]奥利弗·施廷克尔.中国之治终结西方时代[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17:165.

[26]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7-08(01).

责任编辑:曹桂芝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