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念 段孝文
粤澳港大湾区,一个世界级的城市群正在中国的南海之滨冉冉升起。粤港澳大湾区是进入新时代为推动我国新一轮开发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而设立的国家发展区划。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引擎, 而且为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新动能。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逐步落实和实质性推进,大湾区的文化共融与合作发展正从局部走向全局、从战术合作走向战略合作、从功能性合作走向制度性合作。
作为新时代的一桩开拓性的宏伟社会系统工程,粤澳港大湾区建设必将促进全面改革开放新格局,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发展优势,更加丰富“一国两制”的新实践,不断提高湾区内民生福祉水平。目前一个阶段,与已有的东京、旧金山和纽约湾区相较,粤澳港大湾区尤具多种优长和广阔远景。但是,如果在文化地势上进行考量,东京凝聚了日本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体系的精华,旧金山是美国西海岸文化体系的代表,纽约雄踞美国东海岸,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已升级世界级文化中心。所以说,一流的湾区务需一流的文化承载,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乐章,必是一曲和谐的文化交响。优秀的中华文化和先进的现代文化产业无疑是人文湾区的主旋律。在粤港澳这片热土上,我们必将坚定不移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国民对国家、对民族和对文化共同体的价值认同,以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激励大湾区和全国人民勇于和善于肩负历史使命,共同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作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大局中具有意义非凡的地位,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带动广东及我国沿海地区加快发展的强劲引擎。近年来,广东积极推动现代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省内三大自贸区片区为区域试行文化产业管理方法、税收政策、市场制度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创新发展条件。
(一)产业资源丰富独特
广东文化植根于独特的自然地理和历史环境,既有山脉历史也有海洋文明,融会贯通百越土著 文化、闽南文化及其他区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引领,毗邻港澳的广东,吸收了舶来文化元素,逐渐形成大陆与海洋、中外交融的文化品格,为广东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提供丰富的创意资源。2018年10月发布的《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报告(2016-2018)》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区域,也是各类文化活动较活跃、文化产业发展环境较好的片区。其中一个建设目标就是世界级文化产业中心。因此,广东依托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缘优势、丰厚的旅游文化资源、尚未开发完全的历史名城和文化遗产,将成为湾区文化产业中一支独具特色的生力军。
(二)产业规模效益突出
广东文化产业发展迅猛,约占全国文化产业总量的七分之一。2016年广东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4256.63亿元3,占全省GDP比重5.26%。2017年,广东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超过13万家,占全国文化企业总数的1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文化企业8060家,主营业务收入、资产总量分别达到1 .72万亿、2 .27万亿元,从业人员达342万人,居全国第一。截至2018年年末,广东全省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公有制)74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6个,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143个,博物馆197个;全省有广播电台22座,电视台2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99.9%,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600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560万户,分别比上年末下降6.8%和2.5%;全年生产电视剧19部;全年出版报纸23.87亿份,各类期刊1.08亿册,图书(总印数)3.38亿册,人均图书拥有量3.00册;全省共有综合档案馆143个;全年实现文化和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的10%以上,增速连续15年位居全国第一。
广东正在从过去单纯的制造业为支柱产业的产业大省向文化产业主导的文化大省转变,文化产业正在逐步加大其国民经济重要性地位。根据广东省文化产业“十三五”规划及电影等相关专项规划,到2020年,高附加值的创意文化产业占比将达53%。另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广东文化出口已覆盖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出版、动漫游戏、创意设计、文化设备制造等领域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重点出口企业和品牌。
(三)产业创新能力提高
广东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主要以创新为引领和支撑,注重文化产业与资本、高新技术的结合,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深度融合,重塑产业发展新格局,鼓励和扶植文化名人打造个人文化品牌,3年内已成立了近50个文化名人工作室。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促进开放、多元和创意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新元素,令广东本土的文化创意产业得以协同提升。近年,国家领导多次强调港澳地位不可或缺,这是港澳发展动力的“强心剂”,相关优惠政策陆续出台,为广东与港澳文化产业的紧密合作开辟了新的道路。2018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香港澳门各界庆祝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访问团时说道:“在国家扩大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香港、澳门的地位和作用只会加强,不会减弱。希望香港、澳门继续带头并带动资本、技术、人才等参与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新一轮高水平开放。”国家对港澳的支持不遗余力,港澳藉由“一国两制”获得的文化产业红利能够在广东深化改革、共建“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扶持下得以影响广东,将文化创意推广至整个南粤大地,在两个不同制度的交织碰撞下,广东文化产业迎来了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
大湾区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发展为广东文化产业提供了经济动力和区域发展环境,但地方之间的文化、经济实力和政策法规有着不同的差异,文化产业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产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文化产业国际化程度不高,文化产业引导、支持力度不够,文化产业智库建设滞后等。
(一)泛珠三角城市发展不平衡,区域联系合作不够紧密
珠三角地区地缘优势突出,联系泛珠三角区域,城市群发展若充分发挥政策红利,将会带动地方经济和文化“齐飞”。泛珠三角区域主要包括广东、广西、海南、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福建九个省区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一区域所建立起来的共生共赢型经济体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高速增长极。然而,由于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各区域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差异,尽管相关城市签订了合作协议,但区域合作程度仍然不高,资源共享信息不通,产业发展出现同质化,没有根据地缘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产业链环节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因此,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考量不能仅仅停留在本土化的实践之中,需要涉及科技应用、地缘文化、人文观照来共同实现融合创新。如果刻意强调某个部分,则更容易误入文化歧途。粤港澳湾区某些地方出现的“文化独角戏”现象,就是没有正确把握时代发展特点、未从整体性上考量的结果。对此命题,文化产业研究者和文化政策制定者必须拥有足够的警惕,以“文化共同体的构建”和“文化身份的价值及认同”为最高目标,实现连片式的湾区文化氛围营建。
(二)自贸区发展认识不足,营商环境优势未充分发挥
广东内部发展相对不平衡,五个“一带一路”节点城市(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和三个自贸区(南沙、前海、横琴)的区位优势并未得到彰显,城市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显著。虽然粤港澳大湾区有三个自贸区片区,但是自贸区发展各有不同,制度创新程度还不够,商事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开放创新制度、事中事后监管制度等均在探索试行阶段,自贸区政策优势还没充分运用起来,政策普及推广范围及深度不够。尤其在文化政策方面,深圳的政策优惠最高,对文化产业推动力度较大,而广州和珠海扶持力度相对较小,但广州拥有千年历史沉淀,文化根基深厚。而珠海的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薄弱,缺乏文化龙头企业带动,中小文化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集群。由于政治导向和地域因素,广东自贸区出台政策多偏向于金融、科技等产业类型,而相对于文化产业的投资大、收益时间长,尽管政策出台给予很多优惠,但“杯水车薪”难以助力文化产业大力发展起来。
广东与香港、澳门在地缘联系密切,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形成的风格受港澳影响颇深,营商环境历来受赞。这其中,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及开放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也存在着地区产业集聚程度不高,产学研合作不够紧密等现实问题。如广东高校总数排名全国第二,但多而不强,未形成区位效应。非省会城市和地区培养的毕业生主要流向广、深等珠三角一线城市,本地区高新技术岗位严重缺乏高精尖专门人才。产学研没有紧密联动机制,出现“筑巢”成功却无法“引凤”的情况。
(三)文化资源缺乏统筹,产业发展载体需求不断加大
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车,港澳地区的文化资源流向内地城市,但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产业资源丰富且分散,未能较好地形成产业集群发展。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仅仅停在保留当地特色,但没有很好地推动产业提档升级,没有延伸发展至完整的产业链条,城市间的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载体或联系平台,很多文化产品因缺乏市场或展示平台,最后导致产业发展裹足不前或“无疾而终”。除了一线城市外,其他城市的文化企业存在小而散,业态独立、科技含金量不高的问题。省内个别地区没能很好承接发达地区的发展溢流,发展速度跟不上广东整体步伐。例如珠海产业规模整体偏小、产业平台建设滞后、规模以上企业比例不大,多数文化企业因固定资产投资不大,融资难则成为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企业不能壮大,后天发展不全,难以吸引高端创意人才,缺乏专业人员和资金流的核心要素,最终的文化产业发展也难以为继。
粤港澳文化共融
产业交流是关键
笔者认为,文化交流是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也是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构建正向、健康、积极的文化交流机制,能够形成良性的文化生态,以可持续的方式实现文化的自生长机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共建人文湾区”章节中明确提出,要“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发挥大湾区中西文化长期交汇共存等综合优势,促进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丰富文化交流内容,提高文化交流水平”。随着市场准入门槛的逐渐降低、制度化合作平台的逐步建立,大湾区文化交流合作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文化交流合作的领域和方式具有多样性,涉及到不同的主体、因素。广东拥有2200多年历史文化沉淀和40多年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优势,必然要在大湾区建设中发挥文化引领功能,必须把握文化交流合作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定位,立足长远,作出战略部署,明确实现路径,构建相应的机制,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与措施。
粤港澳大湾区9+2个城市同根同源,在历史、文化、语言等诸多方面存在紧密联系,是天然的文化共同体,具有深厚的文化交流合作基础和底蕴。在 40 多年的粤港澳经贸合作中,三地先后经历了“前店后厂”“CEPA”“自贸区试验区创新合作”阶段。自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正式提出以来,三地的交流和合作进入了深度融合发展时期。对于一个坐拥7000万人口,2018年GDP总额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完善的产业链条和广阔的消费市场的世界级湾区来说,要推进三地的深度合作和融合發展,除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外,更需要“软件”建设的共认共识。这其中,文化又是最强有力和稳固的精神联结纽带,它在承担增强民族与文化认同、推动人心回归、强化内在联系方面具有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粤港澳三地又各有所长、优势互补,比如港澳地区拥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开放的经济体系、高端的创意人才和勃发的国际金融市场,而广州和深圳在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产业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推动三地文化产业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增强湾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认同感,有助于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最大的湾区经济体和文化综合体。
以香港与内地的文化交流为例,回归以来,香港与内地文化交流量稳步增长,文化交流内容丰富多彩。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双方文化项目年均交流量达750项、1万人次,较回归之初增长了一倍。今年,共有26个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年度内地与港澳文化和旅游交流重点项目,如粤港澳大湾区艺术节、2019粤港澳青年文化之旅、“香港文化周”项目展演活动等。这些项目来自北京、山西、江苏等省份,港澳特区以及文化和旅游部直属单位、全国性人民团体等。
2005年,国家文化部与香港特区政府签署《內地与香港特区更紧密文化关系安排协议书》,规划了内地与香港在文化方面加强合作的领域和渠道,从机制上保证了与香港地区的文化交流合作。经过多年合作打造,“欢乐春节”“中国戏曲节”“故宫精品系列展”“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及“香江明月夜”庆中秋活动等品牌项目持续不断地将内地文化艺术精品带到香港。同时,“港澳视觉艺术双年展”“香港经典电影展映”“香港北京舞蹈双周”等活动在内地的影响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双方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让内地观众更加直接地感受香港文化艺术的魅力。
22年来,双方在政府层面全面深化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渠道的交流格局,在重大文化活动合作、文化惠民服务、文化产业合作等方面加强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在日渐深入的文化交流中,交流主体从政府“唱主角”逐步转向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交流形式从临时性项目交流转向常态化品牌活动,从交流展示转向联合创作;交流内容也从业界文化参访为主转向更加重视思想交流和青少年文化培育。
近年来,香港与内地青少年的交流互动愈发频繁,情感融合更加紧密。“港澳大学生文化实践活动”“香港中学生民族民间研习考察计划”“香港校园艺术大使文化之旅”“内地与港澳青年文创交流营”……这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成为青年交流的重要平台,帮助香港青年学生开阔眼界、提高能力,加强他们对国家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了解和认识。
在文化产业合作方面,双方推进落实《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补充协议涉文化领域的相关政策,在政策制定、平台搭建、人才培养等方面全面推进,取得积极成效。为方便港澳同胞进入内地文化市场,参与推进内地文化消费发展,国家电影局4月宣布出台措施支持港澳电影业在内地进一步发展。香港电影界人士纷纷表示,措施体现中央对香港电影业的重视,希望内地、香港加强合作,提供更多优质影视作品,共同迈向国际。
除了政府层面的积极沟通外,香港文化企业界的互访,举办论坛、研讨会等活动也更加密集,为双方文化交流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内地与香港文化交流活动不断,为香港带来浓厚的文化气息,也标志着双方的文化交流正在走向纵深,并进一步携手将中华文化传播出去。
以华夏文明中华文化为依据
以上,毫无疑问,为促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共融,文化交流理所当然地应在大湾区建设的文化支撑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建设大湾区内在要求兴人文、强文化,打造文化繁荣发展的共同家园。这既事关让香港、澳门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事关“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
(一)以中华文化为本铸牢湾区之魂
粤港澳大湾区要从位置相连的地理存在,走向兴衰与共的发展共同体,文化是核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地区文化承载着地区成员共同拥有的记忆、情感和价值倾向,从根本上将一个地区的人们凝结成为有机整体,赋予这个地区以鲜活的生命气息。粤港澳大湾区也不例外,湾区因海湾优势而彰显,既因此孕育出极富创造力和竞争力的湾区经济,又因此滋养出湾区人共有的精神家园。综观国际一流湾区,无一不焕发出灿烂的文化光彩,如旧金山湾区是世界著名的科教文化中心,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均以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而闻名。正是鲜活的文化,赋予湾区人民强烈的湾区认同感和自豪感。
粤港澳大湾区人民同根同源,都植根于中华文化的血脉,需要共同擦亮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高扬中华文化的精神风帆。在上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精神支撑。粤港澳三地人民共同创造的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最根本的中华文化基因。尤其是近现代以来,三地人民共同投入到民主革命和抗日救亡的历史洪流中,投入到改革开放和民族复兴的时代浪潮中,在中华文化的新篇章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正是中华文化,从根本上塑造了粤港澳大湾区人民的心理特征和精神面貌,给予大湾区最基础、最深层的精神养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繁荣发展大湾区文化,首先要坚定对中华文化的自信,保持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着力厚植中华文化的沃土。特别是,形势越是复杂,不同思想文化的交锋越是激烈,越要在坚守和建设什么样的文化问题上保持清醒头脑,牢牢把握中华文化为本的原则要求,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在大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二)以文化共性为公约数凝聚湾区力量
文化是凝心聚力的最好黏合剂。粤港澳大湾区存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尤其需要以三地人民共同拥有的文化血脉为“最大公约数”,使三地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
以“爱国精神”为基准,壮大建设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国两制”包含了中华文化中的和合理念,体现的一个重要精神就是求大同、存大异。“大同”就是爱国爱港爱澳,诚心诚意拥护“一国两制”方针和特区基本法,在这个前提下,可以有不同主张和意见。建设大湾区要高举爱国的精神旗帜,以此为界限和标准,实现最广泛的团结,凝聚最广泛的力量,使粤港澳三地人民携起手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增湾区人民的民生福祉,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以文化同一性为基础,扩大合作力量。粤港澳地缘相连、人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类,具有很高程度的文化同一性。这种文化同一性是推动三地人民跨越障碍和隔阂、携手合作的重大动力。如改革开放之初,正是因为粤港澳三地人民“一家亲”,港澳企业家才义无反顾摒弃种种顾虑,来广东“喝”改革开放的“头啖汤”,三地人民携手推动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杀出一条血路。今天,三地人民又共同面临建设大湾区的重大机遇与使命,必须继续发扬改革开放中形成的合作传统与敢闯精神,以文化为纽带,共同化解新的问题与困难。三地要携手加强对共同历史与文化记忆的研究与宣传,强化对文化遗产的共同保护与利用,扩大文化合作领域,使三地人民的文化同一性得到巩固和丰富。要合作推进三地青少年教育培养,把我国历史文化、国情民情、岭南传统摆在青少年教育的突出位置,保证三地文化同一性绵绵相续,“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
(三)以文化多样性为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
岭南文化兼具本土与外域,具有鲜明的多样性特征,这是繁荣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文化的独特优势,也是大湾区以“两制”之利打造高质量发展典范的重要支撑。岭南文化辐射区域同大湾区的建设平台大体重合,二者的范围都是在以岭南—广府文化为主体的珠江三角洲领域。香港、澳门在被西方侵略者肢解前从来都是广东的属地,殖民统治未能切断深植于两地的岭南文化的纽带。加以改革开放40年和港澳的回归,使文化同根的三地文化交流不断深化与拓展。
由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三大支流汇聚的优秀传统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体系中颇具优长特色的组成部分,形成于悠长的历史进程,以本土文化为根基,充分吸取了中原文化和周边文化。海洋文化的早发滋长,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和千年商都的地位,更使岭南文化具有了独特的新内涵。在我国的历史中,尤其是近代以来,岭南文化都扮演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其独有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等特点,在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独树一帜,对岭南地区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一直发挥着积极的推动、引领作用。
岭南文化进入近代阶段,广东成为如李大钊所称“史潮汇注之区”。中西文化碰撞交汇,导致思潮澎湃,岭南文化走出了古典而实现了转型。孙中山曾把岭南文化和粤地人民的精神面貌概括為“进取心之坚强”和“爱国心之勇猛”。迄于当代,岭南文化则顺应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社会大潮,其主要内涵和特征大致可以表述为重商性、开放性、兼容性、多元性、平民性、民族性等。加之地缘、人缘等条件,粤港澳大湾区与岭南文化很大程度上 共有相通、交融乃至同质的元素。
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建设,首当其冲的,是不应回避当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政治和文化身份认同的全方位争夺。应将由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三大支流汇聚的优秀传统岭南文化,放置到整合港澳地区回归前和回归后的文化记忆、文化身份认同的中心线索位置,充分调动一个半世纪以来香港普通民众争取更为合理的社会秩序的爱国主义热情,将港澳地区回归前和回归后的历史纳入到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格局,纳入到现代中国争取自由、解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进而最终安置在5000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民族的文明谱系。
对大湾区文化产业先行的政策建议
笔者认为,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文化交流合作的背景下,以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为依据,湾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要把握住珠三角地区的连片式发展机遇,更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契机,吸收港澳的外溢资源,实现与港澳的协同发展。同时吸纳不同地域的文化元素,将理念创新、模式创新、平台创新、产品创新贯穿于文化产业建设发展的全过程,实现区域间彼此认同、区域内充分发挥主体性的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与创新机制。
(一)与泛珠三角城市联动发展互补优势,发挥区域协同效应
完善毗邻省区间发展规划衔接机制,支持泛珠区域市场一体化建设,促进商品流通、要素自由流动。结合湾区内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特点,加强特色产业发展,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提高产业发展层次。加快建设省际交通大动脉,织就省际交通网络,提升区域交通运输通达水平,提高内陆通关效率。通过发达地区带动其他区域协调发展、同步提升,促进人才、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资源汇聚,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因此,科技含量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特色,也是催生文化新业态发展的重要推力。尤其近年来,广东“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发展势头迅猛。“互联网+”推动游戏、新媒体、网络文化新经济等文化产业新业态呈指数型增长,通过科技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升级提档,展现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新亮点。
广东文化产业作为区域间创新主导的发展思路,应该纳入宏观层面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统筹推进大湾区文化认同与产业合作的协同发展。因此,急需政府在更为宏观的层面制定一个详细的发展议程,厘清一系列在政策层面予以关注的问题,并确定哪些问题需要加以优先考虑。例如,粤港澳大湾区当前面临的核心挑战(如区域发展机会供给仍不均等;后续产业智力支持供给不足;产业结构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劳动力短缺和技能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统筹性的湾区实体等)。为推进共同的议程制定及其实施,有必要建立新的区域实体来推动关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政策的讨论,共同议程的制定及实施。
(二)充分发挥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利用营商环境助力文化产业发展
广东拥有南沙、前海、横琴三个自贸区,毗邻港澳地区,是内地唯一与香港、澳门陆路相连的自贸区,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与平台。广东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应结合南沙、前海、横琴三个自贸区的不同区位制定相应的优惠文化产业政策,完善自贸区文化产业营商环境,提高境外文化企业投资的吸引力。充分发挥邻近香港、澳门的区位优势,建设自由贸易港,强化区域价值链竞争。长期以来,香港、澳门一直是内地最大的投资来源地,到2018年年底,内地累计使用香港、澳门资金1.02万亿美元,占引进境外资本总额的54%1。广东应抓住发展跨境贸易机遇,香港借助内地城市的跨境电商平台,提供相关产品的物流进口服务。粤澳合作产业园可进一步深耕自贸区,高质量发展国际商务、酒店设施、文化创意等产业。例如,横琴自贸区便借助澳门旅游业发展势头,创新关检合作通关模式,促进珠澳两地文化融合创新,弥补珠海文化底气的不足,承接澳门文化影响力的外溢,推动形成独具创意特色的湾区文化。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广东成了该倡议的重要实施区域,大家均渴望借助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模式打造“文化湾区”,意图以拔地而起的艺术馆、开放式休闲文化区、成片制创意产业园作为文化湾区的建设名片,落入了另一种“唯文化论”的巢窠。作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共同体,粤港澳大湾区对广东区域最具借鉴意义的应该是文化产业体量相对较小、活跃度和创新力却相对高的香港和澳门。一方面,香港是亚洲地区的创意中心,以音乐、电影、电视片为代表的香港流行文化产业久负盛名,建筑、设计和广告业在创意方面也较区内其他城市优胜。其拥有自由的经济体系、市场主导和政府促进、完善的司法制度和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为湾区文化产业营造良好健康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澳门是闻名中外的世界文化旅游中心,其文化旅游结构是体系化的。虽然同香港一样,曾沦为殖民地,但其与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自有不同的取向。广东的特殊地理区位使得其在进行区域发展战略谋划时必须考虑中国唯二的特别行政区(SAR)这一实际,尤其在二者的文化产业发展已臻成熟、基本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品位之时,更应注意借鉴和吸收,以便更好地实践文化上的“拿来主义”原则。
(三)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实体平台,推进价值认同层面的情感维系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委牵头联合发布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提出要推动“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 台”、探索“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为广东省建设文化产业实体平台、区域内产学研联动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与建设方向。2018年8月18日,深圳举办“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高峰论坛,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联盟在论坛举办期间揭牌成立。由此可见,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需要文化来生根,文化产业需要實体平台推动发展,文化及其相关产业要通过教育来实现其发展的可持续性。三部委联合发布的指导意见、已经落地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合作高峰论坛,都向我们揭示: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应该而且必须凭借港澳地区新闻出版和文化创意来获得新鲜血液,不断扩宽本土文化产业考察的国际化视野,创新区域文化及其相关产业的类型。广东应着力建设科技教育中心,吸纳全球艺术和文化人才,为培育本土文化创意产业输送多元人才,继续提升文化产业中的科技含量。对于大湾区的建设这一历史机遇,在广东省辖区内建立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发展平台、实现产学研联动创新,是顺应天时之举。
广东的文化产业发展,历史地结合了岭南文化的多元风格,以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和客家文化为主导,同南粤各地原生文化相互融合,才产生了当下“重商实务”的岭南文化产业的传统。香港和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其文化产业风格则属于岭南文化的珠三角地区,近现代以降多具备开放、多元、国际化等特点。其中,香港的文化主体来自于外来文化的认知和改造,深受西方经济发展模式影响,既保留了香港本土文化的自我特征,又呈现了全球化的特点,因此过去常被认为是各种价值共存的理想空间。澳门的文化主体则偏向于经济往来和后续发展模式的差异, 以妈祖文化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依托葡萄牙语条件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协同发展,在价值认同上与香港有差异性。澳门将海洋文明的包容开放性与大陆文明的内敛向心力相结合,通过妈祖文化自身对海洋文明的诠释,结合岭南文化,推动本澳文化的融合创新。粤、港、澳 三地文化的多元和差异,通过吸收舶来文化来突破传统文化束缚,将广东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主导、港澳作为创新助力,是有利于形成具有全国乃至世界影响力的、可资借鉴的湾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区域文化建设涉及历史渊源、精神构筑和情感认同,文化产业要想发展,首先要认识到广东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的地缘关系,认识到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核心力和引导作用。文化产业的发展既要在现实认知上追求可续持发展,也要基于历史渊源追求共有的文化身份。若这种身份认同建立不起来,则不可能实现文化意义上的“协同发展”。20世纪70年代以来广为流行的世界信息新秩序(new world information order),力图反抗由美国与其他西方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支配的全球化文化而进行的改革,期待“实现一种更加民主的、建筑在信息与其他文化产品相互交换 与‘自由流通基础上的全球传播体系” ,这与习近平总书记“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张不谋而合。因此,若能合理统筹分配,推动中国内地传统文化元素和港澳文化元素融合创新,将会形成独有的湾区文化产业集群,成为大湾区新的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