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率的效果探讨

2019-12-13 07:15简秀花王见芳张巧卿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8期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预见性护理护理效果

简秀花 王见芳 张巧卿

[摘要]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对患者资料进行整理,按照患者不同的施护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患者护理后低血糖的发生率,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能明显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事件的发生率,并且提升护理工作整体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并发症;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136-02

糖尿病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功能异常疾病,主要是因为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障碍,糖耐受能力水平失衡,引起患者血糖异常升高[1]。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全面进入老年化的社会,糖尿病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病态,对我国老年群体晚年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2]。糖尿病随着疾病进展,可能诱发一系列的合并症,如合并高血压,还会引发患者低血糖并发症,这些疾病均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重大的威胁[3]。其中低血糖是糖尿病引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务必加强预防和护理干预[4]。下面该文以该院2017年8月—2018年9月间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以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对象,对患者资料进行整理,按照患者不同的施护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的62岁,最大的79岁,平均年龄(70.15±2.30)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6.18±0.50)年;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最小的61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70.30±2.50)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6.20±0.55)年。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糖尿病危害、并发症等方面知识的健康教育,给予患者出院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具体实施如下:①预见性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先对患者信息和基本情况、病情、文化程度等进行详细的登记和了解,建立患者的健康管理档案之后,按照患者的文化程度和理解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以讲座或者PPT形式,邀请患者和家属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工作,借助多媒体讲解糖尿病疾病的病因、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和重大的危害,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重视。②预见性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在发放药物时,一定要清晰、详细地向患者和家属讲解用药的剂量、时间及方法等,一定要告知胰岛素的用法和用量,告知药物产生作用的途径和重要的药理效果,叮嘱患者注意观察是否会有头晕目眩等症状,如果发现冒冷汗、乏力、眩晕等症状,应该积极做好低血糖的预防工作,并且及时告诉护士或者家属;此时,叮嘱患者不可擅自换药、停药和减药等,以免延误病情,或者因为药物使用不当引起低血糖。③加强夜间血糖的监测,根据文献指出,老年T2DM患者。在夜间血糖水平变化是最为起伏的,高低差落距非常大,也是低血糖发生的高峰期,因此,对于老年患者一定要加强患者夜间的巡视,密切监测夜间的血糖,积极进行低血糖并发症的预防,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冷汗不止现象,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措施。④预见性饮食护理,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合理饮食对患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让患者坚持正确的饮食习惯,少量多餐,尽量使用高纤维的食物,避免不科学的节食或者暴饮暴食,预防低血糖事件。同时,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还应该叮嘱患者睡前适量地摄入鸡蛋、豆制品等食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食物,可以预防夜间低血糖发生。⑤预见性运动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等基本情況,为患者制定运动干预方案,为患者运动明确制定运动时长、运动量等,确定好运动的项目,为患者的运动时间和长时间有效的运动做好规划,运动强度和时间都应该适中,以患者不觉疲劳最佳。运动时间最好是饭后1 h,此时的血糖水平比较高,相对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会降低。叮嘱患者运动期间,可以随身携带一点含糖量的食物,能及时避免和控制低血糖事件。

1.3  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护理期间低血糖的发生率,诊断标准:轻度低血糖值2.8~3.9 mmol/L,重度低血糖低于2.8 mmol/L[5]。同时,采用护士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患者自愿评估,问卷0~100分,70分以下表示不满意,70~90分表示满意,90分以上表示非常满意。评估等级包括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纳入到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仅2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中12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2,P<0.05)。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低血糖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最大的一种并发症之一[6],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对患者生命安全和威胁更大。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渐减退,对于胰高血糖素释放相对较少,肾小球的过滤性也明显降低[7-8],所以,治疗中,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非常高。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全面加强患者低血糖的预防,积极进行患者护理干预。预见性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理念,以护理人员自身工作经验为依据,结合针对性的护理理念和基础护理内容,进行的一种前瞻性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之后,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也明显升高,整体护理效果更加理想。通过实施积极的预见性护理,能明显减少低血糖并发症的发生率。预见性护理注重老年患者家属的参与,从疾病健康教育开始,邀请家属也积极参与疾病的健康教育护理工作,注重全面调动家属的积极性,让家属参与到护理工作中,老年患者的记忆力减退,患者家属在护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能全面发挥家属的监督作用,让家属能积极监督患者的生活,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合理的作息,坚持健康的运动、饮食生活。在护理中,尤其注重老年患者低血糖发生的高峰期,在夜间加强患者巡视,尤其是22:00-4:00,此阶段一定要观察患者的体征情况,患者是否出汗、盗汗等,观察患者的贴身衣服是否潮湿等,一定要及时发现异常后,立即处理,预防意外事件。

综上所述,预见性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整体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娟美.预见性护理对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发生率的效果探討[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6):173-174.

[2]  张彩玲.预见性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无症状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297.

[3]  许巧玲.预见性护理联合强化教育对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的影响[J].甘肃科技,2018,34(10):116-117.

[4]  付新爱.预见性护理对预防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症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3):119.

[5]  丁桂蕊,林淑珍,周晓彬.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与临床护理方式探析[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8,14(1):40-41.

[6]  文毅.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运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8):218.

[7]  冉雪梅,酉丽红.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中低血糖的护理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3):299-300.

[8]  耿留珍,王敏,戴月美,等.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患者并发低血糖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22):121-122.

(收稿日期:2019-06-16)

猜你喜欢
老年糖尿病预见性护理护理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