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伙伴关系是儿童道德成长的重要基础,朋辈文化积极影响了儿童的道德成长。在伙伴关系中儿童是自我成长与影响他人的双重主体,教师也是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伙伴。伙伴式德育是基于关系转变的德育创新实践,通过小组任务型晨(班)会、小先生制学科学习、故事型课堂教学、岗位共同体、儿童道德成长护照五大实践样态,扩充学校道德教育的资源,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增强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获得感。
关键词:伙伴关系;德育实践;道德成长;德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1A-0031-05
1993年,盛泽实验小学确立了“以丝绸文化为背景,提高小城镇儿童素质”的综合实验课题,开展了为期六年的实验研究。在课题研究的框架下,学校提出了“依托丝绸文化,优化交往体系”的理念,对学校德育活动的实践内容、形式、评价进行改进。经过六年的实践,我们发现:虽然德育活动的形式和育人氛围得到了改善,但育人的目标还主要停留在学生外在的品质上,学校、教师的教育目的性非常明显,学校的德育还只是停留在非强制的改造阶段。为了让德育真正落实到学生自我的成长上,我们认识到德育需要进一步回归到人,从人的关系性出发去建构学校的德育生活,这成了盛泽实验小学德育研究新的出发点。
马丁·布伯提出了“关系先于实体”的论断,认为“人的本质不是从集体主义去把握,也不是从个人主义去把握,而只能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领域中去把握。”[1]也就是说人在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从人的关系性存在去反观我们的学校教育,我们有“立德树人”的崇高目标,却往往将这些道德目标,直接化为道德的知识、理论,以此来影响学生的生活,学校德育成了一种功利性的外控知识的灌输,学生个体德性的形成、积淀是脱离其自身日常生活经验的,于是这样的道德教育自然成了无意义的存在,其功能和作用也自然会化为虚无,甚至可能成为一种异化物。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比简单机械说教更有效的是来自伙伴的影响,比师生对话更有效的是同伴吸引。每个孩子都无法离开自己的伙伴群体,希望在自己的群体中得到同伴关注、同伴认同和同伴接纳。因此,我们需要一种基于伙伴,基于关系改变的全新的德育实践样态,它将改变以往学校育人环境,德育文化灌输或改造式的单线传递模式,将教育的原点回到儿童立场,将教育的终点指向学生个体道德之树的生长。
2013年,盛泽实验小学开展了“小学伙伴式德育”的创新实践,这是一种立足于关系转变的德育实践新样态。我们尝试让儿童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良好的伙伴关系,进而以伙伴关系展开道德教育,借此重建儿童的道德成长方式;我们将教师角色定位于儿童的伙伴,并把这种伙伴关系扩展到家庭和社会,以此改变过去异化的道德教育生活,从冷冰冰的德性说教变成具有人性关照的道德成长、道德对话、道德共享,建构起更加富有吸引力的道德生活。
一、基于伙伴关系的德育观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教育中,儿童也不是单个的抽象物,儿童是一切教育关系的总和,站在一切教育关系的中心地带。人学是教育学的基点与核心,伙伴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强大的纽带,凸显出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所有教育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
1.伙伴关系是儿童道德成长的重要基础
一个孩子的智慧、力量往往是有限的,一群孩子的智慧和力量却可能是无限的,而这种无限可以为孩子的发展带来无穷的可能。当前,孩子是每个家庭的中心,学业是每个孩子生活的重心,然而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孩子越来越缺少与同伴、与他人亲密交往,友爱、谦让、合作、体谅……很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自然能形成的品质,成了多数孩子所缺失的。而从人的社会性、关系性去看儿童的成长,他们天生就需要小伙伴,单一的个体是不能够得到完满发展的。儿童的道德学习、道德成长一定是来自自己直接的学习生活、交往生活和各种人生体验,来自与自己有着紧密关系的人物、事件、故事等,因此,为儿童创生更多伙伴交往的空间、让儿童建立自己的一个个伙伴圈,直接感受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爱与被爱、理解与包容、合作与互助等等,就可以让每个儿童积累丰富而又充满道德意蕴的生活阅历,增加道德成长的原始发生资本。
伙伴之所以具有巨大的教育作用,是因为每个儿童都是唯一的、独特的个体,都有着自己的优势潜能与弱点短板,当大家成为亲密的、心意相通的伙伴,自然就会催生出潜移默化的互补互助的影响。在学校,儿童站在一切教育关系的中心地带,而伙伴关系则是所有教育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对于儿童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与价值,必须得到道德教育的高度关注,并将其转化为重要的道德教育资源。
2.朋辈文化积极影响儿童道德成长
在学校,道德教育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对于学生的道德成长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试图找到最佳的方式,真正促进每一个学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父母的再三叮嘱没有同伴的一句劝告有效,老师的谆谆教导不及同伴的开导,每一个孩子都渴望自己能更好地融入自己的群体。这就是朋辈文化对于儿童的积极影响,因为它是属于儿童自己的文化,具有重要的道德教育功能,本身就應该成为儿童道德成长的重要支撑。在这里,朋辈不仅限于同龄人,是因为关系的平等而成为伙伴、朋友,成为共同成长的群体,所以其可能是同学、是同龄的伙伴,也可能是家长、是老师。
对于朋辈文化,我们强调的是交往中人与人平等、合作、共享、互助关系的建构。而这样的关系,因为对等的意愿,更具趋同性;因为相同的地位,更具平等性;因环境的自由,更具开放性;因信息的共享,更具互动性。真正实现把所有的能量统整起来,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良好效应,从而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促进力量和教育资源。同时,亦是在帮助每个学生积极拓展社会生命的空间,进而以生命影响生命,以生命唤醒生命,用生命推动生命,让道德成长成为儿童个体生命的自觉与互动。
3.在伙伴关系中儿童是自我成长与影响他人的双重主体
教育家夸美纽斯把儿童称之为“上帝的种子”,“上帝的种子”意味着儿童是宝贵的生命个体,因此他们的生长是积极的、自主的、主动的。但一直以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多的是教师、家长的“独白”状态,老师、家长会惯性地替儿童去筛选、过滤成人眼中孩子应该接受的道德知识、道德标准、行为准则,然后以各种形式呈现,对学生进行外部的塑造。这种“独白式”教育,背弃了儿童的个体生命,违反了德育本性。它把学生看成是有待加工完善的人,这恰恰是一种反道德的行为,不会对儿童产生真正的道德启蒙。而网络化、数字化和虚拟化技术作为人的感觉器官、大脑的延伸以及智力提升的工具系统,大大提升了人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是主体,每个人的认知能力得到了增强,人与人的交往空间得到了扩大,个人活动的实践方式得到了丰富。这也是对教育的一个巨大挑战,孩子每天都可能会接触到大量的各种各样的蕴含着多元价值判断的道德事件,是教师、家长无法通过单线地灌输、传递去完成孩子对道德知识和道德概念的学习,实现道德成长的。
而伙伴交往是以充分尊重每个孩子的成长节律为前提,以顺应并释放他们的自然天性为原则,让儿童的道德成长与他们的真实世界同步,所有的道德体验自然就充盈着情感,成了他们生活自身的内生要求。于是,儿童的主体地位就会得到强调、放大、突显。在伙伴关系中,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对伙伴的认知是相互依赖、互惠互利的,学生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获得对伙伴的认知,而对伙伴的认知则会促进其自我认知的清晰化,并向更高水平发展。这就意味着,每个孩子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既是受教育者,也是一个教育者,是自我成长与影响他人的双重主体。
4.教师是学生道德成长的重要伙伴
马丁·布伯认为,“‘我—它不是真正的关系,因为‘它(客体)只是‘我(主体)认识、利用的对象。”[2]而“我—它”的关系恰恰是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学道德生活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状态,教师是主体“我”,学生是客体“它”,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往往缺少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照拂、生命价值的体现;在“我—它”的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权威,是道德生活的权威,而学生则是教师支配、改造的对象,师与生之间的交往对话是单向的。马丁·布伯认为,“我—你”的关系才是本真的关系。在“我—你”的世界中,“你”不是我支配、改造的对象,“你”是独立的、自主的、主体性存在。在“我—你”式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主体“我”,学生亦是主体“你”,学生是具有鲜活生命特征的个体,教师关注的不再只是事实与知识,更重要的是关怀每个学生个体的生命品性,引领生命的完善。双主体的师生关系,才能建构平等、理解、共生、善待生成的学校道德生活。师生双方都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人,彼此之间展开的对话才是民主、平等、开放的,因为教师和学生都有自己的话语权,对话是彼此间精神的共享、融合。
当教师以伙伴的身份出现在儿童的世界里,会给儿童营造充满亲切感、安全感的环境;当教师以陪伴的方式与儿童一起度過童年生活,她的心里就有了对儿童发自内心的爱。这样,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对话、交流就会更顺畅,能够随时给予儿童理解、鼓励、支持、帮助、引导,与儿童一起讲述鲜活生命的道德故事,走向宽广的自然和社会,走向幸福的教育生活,走向充满浩然正气的诗和远方,这也许就是道德教育的至高境界。
二、小学伙伴式德育的实践构架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孩子,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区、家庭与社区,所有的关系都是一种伙伴的关系。基于上面对伙伴、对伙伴关系认识的理解,我们重新审视师生、生生、亲子这三对关系,并进行伙伴化改造,对学校德育的每一个空间都进行了新的调整和改进,通过传统德育课程、其他学科课程德育学习方式的变革,社会实践课程中道德体验等德育活动形式的创新,构建了德育实践的新样态。
1.小组任务型晨(班)会 :基于合作探究的传统德育时空改进
我们改变长期以来以独立竞争为主要形式的德育活动形式,采取小组合作的任务型、项目型实践形式。以“小组任务型晨(班)会”为例:小组任务型晨(班)会是指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承担具体的任务,完成晨(班)会。因此,我们的晨会、班会,不是以道德知识的传授为目标,学生通过晨会活动、班会活动是否掌握了哪个道德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解决、完成任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小组的形成是第一位的,学生个体在问题任务的驱动下,自发地组成有共同目标、有明确分工的合作小组。然后通过讨论、故事、对话、情境等不同的方式,呈现任务主题。而对不同问题的解决,可以由一小组同学延续性地通过几次晨会、班会去完成,也可以由不同小组的同学合作性地通过几次晨会、班会去完成。晨会、班会关注的主要是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教师是平等的参与者和建议者。
在这种生生、师生关系下,学生们经历组织、协调、磨合、接纳,彼此成了道德成长的伙伴。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最信任的是自己的同伴,伙伴之间的互相交往是最真实、自然、有效的。活动中,他们会呈现出更积极的状态,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活动让他拥有一个个生机勃勃的同伴,思想的传递、品行的影响会更直接、更无痕,伙伴间相互教育、相互约束、相互激励。
这样的活动形式更接近社会化,更加真实地展现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小组结对,问题的确定、商榷与解决不仅让学生们发现和感知问题中的道德品格要素,更让学生在伙伴交往中感受到交往合作中的道德品格要求。这些道德品格已经超越问题本身,超越德育狭义的培养目标,指向的是学生完整的人格养成。比如伙伴之间的超越合作互助的宽容、体谅、关怀等美好品格。
2.小先生制学科学习:基于关系改进的德育渗透
课堂学习是学生在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它主要以学科知识的学习为主,但课堂本身就是师生、生生的交汇空间,具有最原始的伙伴因子,它对于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伙伴关系具有独特的作用。
我们倡导“小先生制学科学习”。在信息时代,学科知识不再仅仅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能借助网络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在某些学习内容上不妨让学生当小先生,可以是“一对一”的结对帮扶,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小组或全班的主讲,还可以是“多对多”的全班或年级的主题式演讲。课堂上在学科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选择力所能及的内容,担任不同层面的小先生;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给伙伴讲解,或者鼓励学有创见的学生上台讲解。这是一种教学方式的变革,带给教师和学生的是更为开放的对话空间。教师之于学生,学生之于教师,始终是一个主体。教师通过“对话”把知识“提供”给学生,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而是积极的学习伙伴;学生的学习不是机械地接受灌输,而是生生、师生双方在知识、情感与期望上的分享,合作中完成教育教学目标。
师生、生生在“小先生制学科学习”中形成了自主的组织与管理关系,学科学习目标的统一性帮助师生、生生之间快速形成价值认同。这种认同的长期浸润会从一种学科学习的目标渐渐发展成为学习品格、交往品格的互补认同,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德育实践活动中伙伴关系形成的障碍,是德育活动开展的前提。
3.故事型课堂教学:基于儿童对话的德育课堂新途径。
我们倡导“故事型课堂教学”。一是在品德学科中开展的“故事型课堂道德对话”,学生根据《品德与社会》《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主题,选择与之相关的故事,可以是书本上的故事,也可以是发生在身边的事件。课堂上,学生分享故事,阐述自己对故事的理解;而后围绕主题,就有争议的人物和事件,从不同角度师与生、生与生进行深度对话,在争论和思辨中形成共识;最后,每个学生反观自己的行为和思想,叙写自己的成长故事。二是其他学科中开展的“故事型课堂教学”。语文、数学、英语、美术、音乐、体育、科学等,每个学科教师能根据不同主题,组织学生一起发掘与学科相关的学科文化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去打开学生的学习世界,激励学生更主动地去探索和发现。
故事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交流内容,讲故事是学生最乐意接受的表达方式,再加上这些故事来自学生的生活或是由他们自己挖掘的,因此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了学识等级差异的界线,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没有了学业差异的界线,民主、平等成为彼此关系的主旋律。双方虽然有争辩,但学会了互相尊重、互相认同。教师改变了以往无视学生选择、表达、自我实现的权利,而是尊重学生的需要、情感、态度及发展的意愿。学生通过故事获得品格熏陶的同时,个体的独特个性也得到了发展,这是德育之于学生品格发展的必要条件。
4.岗位共同体:基于角色体验的校园社会实践新突破
我们推行校园“岗位实践”活动,设立班级岗位、年级岗位、校级岗位,每个学生在班内结成伙伴完成自己班级岗位的同时,还会身兼年级岗位或校级岗位。年级岗位、校级岗位的设定基于学生组队自荐项目或年级、学校管理的需要。年级岗位实践的“伙伴”打破班级的界线,校级岗位实践的“伙伴”更是打破了年级的界线。几年下来,“以旧带新”“以长带幼”的组队已经成为学生的自覺,这使得每一位学生的伙伴圈不断扩大。
伙伴圈的延伸不仅仅是伙伴数量的增加,更让学生在交往中直面更丰富、更多元的个性品格,从而认识自己、审视自己、发现自己。同时岗位的轮换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角色体验,让学生在不同的岗位上体验他者、认识他者,学会换位思考。从班级人到年级人,从年级人到学校人,学生们在多重角色岗位体验中共同成长,在伙伴圈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是学生品格自我成长的必修课。
5.儿童道德成长护照:基于主动交往的道德体认新形式
学会和陌生人打交道,是学生在道德成长中的必修课。我们鼓励学生走出班级,到校园里主动结识新伙伴;鼓励学生走出家庭,到社会上主动接触陌生人,寻找最值得自己交往的好伙伴。我们为每个学生制作了一本“儿童道德成长护照”,要求学生记录自己的交往经历,让新认识的朋友签个名、留个影,或者用简笔画勾勒对他的印象,用文字描述对他的感觉。一年四季,到了换季的时节,整理一下护照上的人名,按照距离远近画出不同的交往圈,按照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年龄甚至不同的交情,画出各种不同的交往圈,形成一张张交往图谱,从中看到自己的交往范围、交往能力和交往倾向,从中发现最值得自己学习,最让自己想深交的人物。
“儿童道德成长护照”让学生的伙伴关系辐射范围更广、形式也更灵活。生活是活着的教科书,扩大的朋友圈让学生经历多元道德思想的碰撞,打破了道德学习以学校为主的狭义空间,逐渐实现道德成长的社会化。它就像一个“万花筒”,里面有各种颜色和形状的材料,当你凝视的时候,才会出现美丽的镜像。主动的交往,多样的形式以及自我的整理,让学生不断实践自己道德评判,美的、丑的、善的、恶的都一一呈现,这是一种广泛的道德体认。
三、伙伴式德育的实践思考
伙伴式德育,带来了德育学习观念的转变。道德学习内容从道德知识学习,转变为向生活、向生活中的人、向身边的伙伴学习,这是道德知识的生命化;转变为伙伴之间交往、对话、探究下的互帮互助式体验,有助于儿童以多种方式实现道德成长。道德学习的空间应从封闭的课堂,转变到广阔的生活之中,在伙伴交往中获得更丰富的道德感受,丰富与拓展了儿童的道德生活。
伙伴式德育,是对传统育德方式的改造。学校创设各种活动载体,努力让儿童在不同的伙伴交往中,以活生生的生活为轴心,展开丰富生动的道德体验,从而让道德成长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应是学生的自主道德建构,不仅是个人的体悟,更是为伙伴间的相互促进与同构共生。
伙伴式德育,建构起良好的校园道德生态。我们通过道德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以“伙伴”为核心主题线索,形成了整合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资源的道德生态,整体提升了学校的道德文明,为师生营造了道德成长的栖息地,也更好地实现了群体性的道德生长。伙伴式德育,这一基于关系转变的德育实践样态的创生,将大大扩充学校道德教育的资源,切实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增强每一位学生在学校德育中的获得感。
道德教育要关注儿童的道德现实,还要看到儿童的未来性,更要努力做到先行一步。关于伙伴式德育我们还将深入研究与探索,思考未来的道德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学生的道德成长可能遇到的难题是什么。对现有的校园道德生活进行充满创造性的道德教育设计,从而引领儿童实现更有价值、更具有时代特点的道德成长,与儿童一起追寻更诗意、更美好的道德生活。
参考文献:
[1][2]马丁·布伯.人与人[M].张健,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2:4,132.
責任编辑:赵赟
Peer Moral Education: New Forms of Moral Education Based on Relationship Change
WANG Xiaoyi
(Wujiang Shengze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Suzhou 215228, China)
Abstract: Peer relationship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childrens moral development, and compeer culture can actively affect childrens moral growth. In peer relationship, children are dual subjects who grow by themselves and affect others meantime. Also, teachers are important partners for students moral growth. Peer moral education is a creative practice of moral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relationship changes, and we have adopted five forms of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including group task-based morning meetings, subject learning by students as teachers, story-based classroom teaching, duty community, and childrens moral growth passport to expand the resources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o that we can actually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enhance students sense of attainment in school moral education.
Key words: peer relationship; moral education practice; moral growth; moral education innovation
收稿日期:2019-09-15
作者简介:王晓奕,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28)副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2017年度“姑苏教育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