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饮食主义』不适合国人

2019-12-13 20:16《快乐老人报》
红土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碳水化合物主食脂肪

前不久,一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前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认错:过去几十年,我们给大众的营养建议,有一些是失败的。真相是什么?生活中我们被灌输过哪些错误营养建议?(中国老年医学学会营养与食品安全分会副会长周春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

有的建议一开始就跑偏了

事情得从上个世纪80年代前后说起。1980年以前,西方各国的科学家们曾针对什么食物对人更健康、不会造成心脏病等进行过激烈辩论。

就在大家都拿不定主意的时候,美国糖研究基金会(后称糖业协会)和食品商率先出手了,开始给糖洗白,把所有黑锅甩给脂肪和胆固醇。他们贿赂科学家,用海量的文章和广告告诉世人:饮食中的脂肪,尤其是动物脂肪会导致心脏病。当时,美国的农业迅速发展,农产品尤其是玉米、小麦、大豆、大米等被大量生产。美国公共卫生部于是在这基础上发表声明,鼓励人们少吃脂肪,建议坚持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饮食。

到1992年,正式且详细的膳食金字塔被公布,在金字塔的底部是各种高碳水化合物,比如面包、意大利面、米饭等,大众被告知要多吃这些食物才有益于健康。

可人们变得更健康了吗?事实上,自20世纪80年代前后,世界各国的肥胖率几乎无一例外都呈现出飞速高涨的态势,与肥胖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也越来越多。

适当吃点脂肪有益健康

近年来,科学界才开始慢慢纠正一些错误和片面的建议。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前不久连续发文给脂肪正名。专家研究发现,适量摄入脂肪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很少或甚至不吃脂肪的人要低20%~30%。

在国内,很多人的观念陷入怪圈:“控制摄入”等于一点不吃。比如,很多人不吃猪油是因为其含量高达40%的饱和脂肪酸,但事实上,猪油中所含的“好脂肪”等不饱和脂肪酸也高达40%。其实,脂肪摄入不足反而危险,会引发营养不良、湿疹等皮肤病、代谢能力降低、骨质疏松等。

营养学家建议,平时应适当摄入脂肪,以含饱和脂肪较低的食物优先,大致按照鱼、禽、豆、肉、蛋、奶、坚果的顺序进行选择,吃肉时,首选鱼,次之禽肉,再次畜肉;每天一个全蛋、一袋奶;坚果脂肪含量高,一小把就够。

建议选择低血糖反应主食

传统膳食指南中,把健康的基石建立在高碳水化合物食物上,比如面条、米饭等。这些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可能会使得餐后血糖过高,加速大脑衰老。

于是,有研究者便建议不吃主食。其实,这种对于少吃或不吃主食的观点,有研究显示,不吃主食之后,很多人无法消化过多的鱼、肉类,会出现营养不良状态。

对于国人,建议在继续保持主食量的基础上,更多选择低血糖反应的主食。比如更多地选择燕麦、荞麦、黑米、红小豆、芸豆、干豌豆等各种杂粮,再配合大量蔬菜和少量的鱼肉蛋奶。这样既能避免吃大米白面过度升高血糖的麻烦,又能减轻肝肾负担。

(摘自2018年12月27日《快乐老人报》)

猜你喜欢
碳水化合物主食脂肪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聪明吃主食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5种主食里的“营养冠军”
晚餐该不该吃主食?
说说碳水化合物
A Wonderful Day In Beijing
减肥不能吃碳水化合物?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有益于长期减肥
心情嗨起来,脂肪也一起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