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荣涛
(中共中央党校,北京 100091;中共武汉市东西湖区委党校,湖北 武汉 430060
中国经济改革走过了四十余年,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奇迹,是什么原因带来了这样的成就和奇迹?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中国保持四十余年高速增长的根本原因也在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西方国家,在四十余年经济体制改革中,基本政策的连续性、基本战略的递推性、改革路径的渐进性、制度模式的创新性、发展理念的包容性和应对风险的强韧性特征明显,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稳定且充满活力的政策大环境,使得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步伐坚实有力。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关于基本政策方面的内容都会重复出现,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视创新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等等。很多思想、理论、观点一脉相承,很多提法沿用至今,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连续性。而在西方国家,一旦领导人换届,政策就会面临改弦更张、推倒重来的命运不同执政党、不同领导人,执政理念都会不一致政策不连续,制度运行成本很高。下面以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坚持改革开放两项基本政策为例加以佐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成功完成了由革命型政党向建设型政党的转变,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为首要目标,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历次党代会都强调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例如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开创新局面的各项任务中,首要的任务是把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继续推向前进”[1]14;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以全国党代会的形式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2]15;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3]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4]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5],等等。四十余年来,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没有改变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属性,又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坚持宏观上调控、微观上搞活,使国民经济始终保持充足的活力,实现四十余年持续快速增长。回顾四十余年改革历程,党和国家的经济政策会随着时势、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始终没有变,四十余年来,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改革开放是党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革命,是党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带领人民锐意推进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在内的各项改革。对于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的问题,邓小平同志态度鲜明地指出:“改革开放政策不变,几十年不变,一直要讲到底。”[6]296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都会对坚持改革开放进行较大篇幅的论述。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要继续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1]14“实行对外开放,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是我国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1]17。党的十三大报告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并指出“必须坚持全面改革”[2]18“必须坚持对外开放”[2]18。党的十四大报告在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十四年伟大实践的基本总结中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并提出要“加快改革开放”[3]。党的十五大报告再次强调党的基本路线,强调坚持改革开放[7]。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10],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5]。改革政策的连续性首先保证了基本政策不会变来变去,特别是不会因领导人变更而变更,其次可以避免政党更替带来的政策翻盘,不仅可以使改革成本最小化,而且还会使重大经济决策不会频繁变更,从而保证经济秩序稳定和经济增长长期化。
分步骤实现目标,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改革开放四十余年,中国“三步走”总体发展战略在一步一步向前推进,每一大步被分解、细化为几小步,既有宏观的宏大构思,又有中观的系统布局,还有微观的具体设计。每一步都是在前一步的努力基础上扎实推进的。“科学制定战略目标,分阶段作出战略安排,‘一棒接着一棒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前进的成功经验和重要保证。”[11]
“三步走”战略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之后历届领导集体不断推进、丰富和完善的。党的十二大报告确定了从1981年到2000年分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前十年打好基本功,后十年进入新的经济振兴时期,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1987年8月29日,在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人时明确阐述了“三步走”战略。党的十三大重申了“三步走”战略,即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从2001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党的十五大对“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行细化,提出了到2010年、建党10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100周年的发展目标,形成新“三步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矛盾发生了转化,世情、国情、党情出现了新的变化,发展目标和任务也相应作出调整。党的十九大对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再进行细化,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的战略安排,即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由此可见,新“三步走”战略是基于“三步走”战略的战略递推和细化,新时代“两步走”战略是基于新“三步走”战略的战略递推和细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温饱——基本小康——全面小康——基本现代化——全面现代化的道路上稳步推进。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到江泽民同志的新“三步走”战略,再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时代“两步走”战略,基本战略在继承中开拓,在发展中递推,一张蓝图干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接力推进,避免了另起“炉灶”“半拉子工程”。
改革开放的本质是制度创新,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历程是一个制度创新、制度有效变迁的过程。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权分置改革,从设立经济特区到建设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港,从国企改革到国资改革等等,都体现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实的需要、条件的变化作出的创新和改变。这里,以农村改革和新区建设为例加以佐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历经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集体所有权与农户承包经营权“两权分置”到开展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保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再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三部曲”改革,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模式不墨守成规、不保守僵化,而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进行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村土地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所有制,农民劳动积极性不能有效调动,农业生产力低下,农村发展落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所有权和农户承包经营权分置,大大释放了农业生产力,农民劳动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农村经济得以蓬勃发展。随着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离开农村,承包农户不经营自己承包地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同时,农民还愿意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就出现了流转土地的行为。党中央顺应广大农民需求和意愿,按照归属清晰、权能完整、流转顺畅、保护严格的要求,开展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经营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保证农民权益不受侵犯,农地关系得以长久保持。现阶段,国家继续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实行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坚持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了农户承包权,搞活了土地经营权,为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开展农村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制度基础。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还是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确权办证还是“三权分置”改革,都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形势、任务的需要,为更好推动发展、维护人民权益进行的制度模式创新。
“特区”模式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崛起的特殊路径,从1979年深圳特区开始,特区模式带动了中国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1992年以后经济特区模式转变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模式,包括国家级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自由贸易区等,被赋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技术扶持等,成为改革的试验田。1990年4月,国家宣布开发浦东新区,199年,浦东新区成立。2013年9月,国务院批复成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5年又相继批复了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月批复了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区。随后的2017年4月,党中央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个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但“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定位已经超过深圳和浦东。20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办省建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设立海南自由贸易港。从“特区”到“新区”,从自由贸易区到自由贸易港,体现了国家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制度设计,也体现了国家制度模式的创新性。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任务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我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调整,市场的地位不断加强,从没有到形成到发挥基础性作用再到发挥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程。改革都是有风险的,改革初期,往往模式不完善、条件不齐备或时机不成熟,如果贸然推开,就可能遭遇挫折,这样改革成本就会很大,会发生系统性风险,甚至出现颠覆性错误。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鲜明特点,“摸着石头过河”,可以规避改革失败所带来的风险。与此相对应的是激进式改革,讲究改革措施一步到位,速战速决,俄罗斯在1990年8月推行的“500天计划”即是典型例证,以建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的激进式改革迅速冲垮计划经济模式,以较快的速度实现经济私有化,但是由于没有充分准备,市场发育不全,恶性通胀,不仅没有达到改革目标,反而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改革必然面临原有利益关系的调整,从而引发一定的社会摩擦,带来社会不稳定。渐进式改革可以减少改革的摩擦成本,使社会不稳定状态局限在一定范围内,使改革能够延续的同时社会秩序得以维持。激进式改革是在一段时间内迅速打破旧体制,全面彻底地改变原有的既得利益关系,但是会遭遇巨大社会阻力,旧有的既得利益阶层不会轻易接受利益受损的局面,反对势力会在同一时期结成强大反改革联盟,而此时改革的成效往往还难以显现,改革很容易流产或者变种,社会也容易陷入混乱甚至动荡。
同苏联的“休克疗法”改革方式相比较,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方式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在改革路径选择上,采取了先易后难、从下到上的路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改革基本上遵循了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先非国有经济后国有经济的路径,就是从比较容易改革、具有改革优势的领域、地区开始,再拓展到全领域、全国范围。中国许多领域的改革都是先由农民、工人等基层力量自发进行改革探索,这些领域涉及的利益部门比较单一,但对老百姓的生活影响很大,改革受益面大,受损面很小,所以易于推行。比如承包制调动劳动积极性,大大增加工农业产品生产力;通过放开商品价格,城乡商品供给量大幅增加;通过改革分配制度,改善居民收入等。然后将改革成功的信息向上传递,逐渐获得上层认可,进而转化为全面的改革政策。而涉及利益关系复杂、改革阻力大、有关上层建筑变化的改革则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大范围进行。中国改革首先是从农村开始的,1978年小岗村农民自发将集体土地“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农村改革大幕;而直到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2],改革才从农村拓展到城市。中国改革也是由沿海扩展到内陆的。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中国先后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将开放的范围扩大至大连、青岛、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设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4个经济开放区,90年代初,开放浦东,此后才逐步开放内陆和边境地区。因为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先天优势,对外开放成效明显,取得成功经验后再带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中国改革是先经济后其他领域的,也是因为经济体制相对于政治体制改革等其他领域改革更容易推进,随着经济领域改革的成功促进了国家经济管理体制乃至政治领域的改革。
在改革方式方法上,选择先试点后面上推开的方式。在工作全面推开之前,先选择若干地区作为试点,边试边看,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层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后,再全面铺开。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政治、社会领域的改革,都采取了先点后面、循序渐进的方式,虽然短期内不易在更大范围内取得较大成效,但是改革试错成本低、改革风险小,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整改,避免全面铺开以后,发生全局性、系统性的不可控风险。
在改革利益格局重构上,采取先进行增量改革,再带动存量改革,这是中国改革的又一大鲜明特点。增量改革不触及强势群体利益,同时对利益受损群体进行补偿,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改革阻力小,如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使改革能够赢得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增量改革已基本做尽,不再具备可持续性。存量改革是通过深度的利益调整来形成更加合理的利益格局,最终带来整体利益的增加。但这种改革的增益往往需要人们的耐心和等待,短期内人们只能感受到改革阵痛的“减法效应”,既得利益群体常常有被剥夺感、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而改革增益的“乘法效应”却需要一定时期的积累、跃升,难以在短时期内显现。如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在生产、流通、信贷、汇率等领域都实行价格“双轨制”,在生产领域,对计划内产量实行计划价格,对增产超产部分实行市场价格;在流通领域,对计划内购进物资实行计划价格,对计划外购进物资实行市场价格。又如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先保持原有的国有企业稳定,鼓励发展民营经济和个体户,到20世纪90年代,对国有企业实行“一厂两制”,原有存量部分保持国有制性质,对新建部分实行股份制。增量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参加增量改革的群体所获收益大于原有体制人员,存量群体为了分享改革的收益,也要求进行改革,因此增量改革带动了存量改革,最终实现改革渐次铺开、稳步推进。
中国决策机制的高效性在于中国能够实现资源全国统筹、集中力量办大事,从而能够解决很多其他国家办不了或者办不好的事情;能够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决策科学性;能够融合精英决策与民主决策,保证决策的高效性和代表性。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之所以办成了许多国家办不了的大事,就是因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决策机制在起作用。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6]16-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要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13]“集中力量办大事”是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生产社会化有过系统论述。实际上,生产社会化主要表现形式是生产集中化。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产阶级领导下的生产社会化包括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生产产品的社会化。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有制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种矛盾的发展趋势是,生产越来越集中,最后导致整个工业部门的生产集中在一个托拉斯之下,托拉斯意味着资本主义社会的无计划生产转变为社会主义的计划生产。改革开放后,中国勇于冲破传统发展模式束缚,坚持市场化改革道路的同时,继续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精准脱贫,战胜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都是依靠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在中国的决策机制中,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根本的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民主集中制既强调集中又实行民主,既有集体领导又有个人分工负责。民主的过程,就是由多数人决定的过程;集中的过程,就是汇集多数人的意见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国家有个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干一件事情,一下决心,一做出决议,就立即执行,不受牵扯。”[6]240在决策系统中,党委通过对人大、政府、政协、人民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领导作用,保证决策能够体现党的意志,并及时推进、有效执行,使党的决策能够较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使党能够站在更长远、更全局的位置上进行决策。但是同时,党的重大决策又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代表群众利益。党必须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中国的决策过程是精英决策与民主决策的统一,体现了决策机制的科学性、高效性。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包容性是指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光强调经济体量的增长,还包括区域之间的协调、城乡之间的协调、生态环境的保护民生的改善、社会的公正和谐。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主要内容的新发展理念囊括了发展的基本要义。中国坚持共同富裕、公平正义价值追求,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全党的奋斗目标,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作为社会主要矛盾,这些都体现了发展理念的包容性特征。
以中国扶贫开发四十余年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和最快速度的脱贫减贫,超过七亿人口实现脱贫,约占同一时期世界脱贫人口的四分之三。在世界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减贫事业举步维艰的背景下,中国举全国之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不仅对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而且对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提供有益借鉴,对世界减贫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大力推进了人类社会的减贫进程。那么,中国何以如此大规模、高速度的实现大规模减贫脱贫?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挥巨大的优越性。从世界范围看,很少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这样用强有力的手段推进精准脱贫,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壮举。
又如中国实行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强调以先富带动后富、发达地区帮扶欠发达地区,最终实现全国区域范围内的平衡、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思想,既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强调先富地区、先富群体有义务帮助后富地区和人群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同志根据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得出的战略思想。1999年,党中央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等老工业振兴战略;2004年,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2013年,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4年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重大思想、举措都属于国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共同发展的战略方针,都体现了发展的普惠性、包容性。
经济韧性,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经济抵御风险、应对挑战、抗击压力以及受到外部冲击后的自我恢复、自我更新能力,是经济体与外部环境协同演化和有效治理的结果。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是中国经济的基本特征。中国经济的韧性主要体现在经济危机时期,中国能够较快从低谷走出来,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如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国经济逆势上扬的表现都堪称“一枝独秀”。如今中国面临着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虽然中美贸易战对中国外部经济环境造成了严峻的局面,但是总体上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基本面,对自己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薄弱环节和发展方向都有了更清醒的认识,从而通过进一步的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提高、发展自己。
中国经济能够保持较好的韧性,根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后,虽然我们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但仍然强调经济体制的社会主义属性,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领域仍然牢牢掌握在国家手中,出现经济危机时,国有资本发挥着稳定器的作用,使国家有充足的资源可以用来调度,从而弥补市场不足,遏制经济危机中的连锁效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使中国经济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为应对经济变局提供实体支撑。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中国与世界建立广泛密切的经济联系,但是依然强调要将核心技术和核心技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端在自己手上,都表明中国经济始终要保持一定程度的独立性,关系到经济命脉的经济事物不能依赖于外部世界。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坚持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收入,使经济从过多依赖投资和外贸拉动转变为依靠服务业、内需带动。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没有采取“大水漫灌”式的强刺激,而是采取结构化、区间调控,创新宏观政策工具,使经济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在外部挑战面前,中国所具备的庞大的消费群体、广阔的消费市场和强劲的消费能力,成为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压舱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体现为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不断推进,中国正在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未来三十年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在未来很长的一个时期内,发展仍然是中国经济社会的主题。随着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国经济会释放出巨大的投资、消费潜力,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中国经济不仅有量的增长空间,还有质的提升空间,使得中国经济能够长期保持活力。这些都是中国经济能够抵御风险、应对挑战的底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