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也纳街头偶见

2019-12-13 12:53:57
创造 2019年2期
关键词:维也纳弱者老伴儿

那是4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我和老伴儿在维也纳街头漫步。这里少有新建的高层公寓楼和写字楼,房舍大都老旧、沧桑,街道也不是特别宽阔。老伴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我说:怎么他们这儿显得还没咱们那儿发达呢?我笑了:千万可别这么想。“发达”与否,不但要看“面子”,更要看“里子”。比方说,维也纳的地下有着完善的排水系统,就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1998 年我下去参观过,看得人目瞪口呆。那种一下大雨,就可以在城市里看海的情形,在这里不曾发生……

说话间,我们走到了一个公交车站附近,一辆汽车刚刚到站,一次让我们深受感动的偶遇,就出现在这里。

我发现,在方便乘客这一点上,欧洲的公交车做得相当不错,比如进、出车门,不用上(或下)那么陡的台阶,这很人性化,而更人性化的,却是乘坐轮椅的残疾人登上公交车的场景。车停,门开,供乘客上下的台阶,忽然就变成了一个平缓的斜坡(事后才知道,这种变化,是由一个液压设备完成的),司机从另一侧的车门下来,绕到这边,把轮椅推上车,然后再回到驾驶座,让斜坡回归成台阶,最后关门,车走。

整个过程只有三两分钟,以至于我都没来得及走上前去,看一看轮椅在车里面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但有一点我却看得非常清楚,这就是在整个过程中,两位当事人都表现得相当平和、淡定。助人者是在做一件司空见惯寻常事,受助者呢?也是在享受一种理所当然的权利。中国有一句老话:“ 窥一斑而知全豹。”话说得绝对了点儿,但不是没有道理。在维也纳街头,正是公共汽车可以让“台阶变斜坡”的特殊设备、司机推乘坐着残疾人的轮椅上车时淡定从容的姿态,让我感受颇深——后来听说,德国等地的公交车,也是如此。

任何一个国家的残疾人,在国民总数中都不会占很大的比例。而维也纳,为了极少数弱者的出行方便,居然不计成本地给所有公交车都配备专门装置,如此竭尽全力为弱者服务,展现出来的,是一种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发达国家必须具备的精神品格,这些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看来,关心和帮助残疾人,不仅仅是残联工作人员的任务,更是全体公民和整个社会的责任。

(摘自《西安晚报》)

猜你喜欢
维也纳弱者老伴儿
强者和弱者
解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弱者
小孙和小于
如此“老伴儿”
杂文月刊(2017年20期)2017-11-13 02:25:06
畅游全世界最宜居的城市——维也纳
海外星云(2016年17期)2016-12-01 04:18:44
老伴儿学艺
老同志之友(2016年8期)2016-11-14 08:33:44
一辈子的幸福在于找了个好老伴儿
跨省“人身安全保护令”,为弱者保驾护航
夏天探测器测试维也纳情感知足感
工业设计(2016年7期)2016-05-04 04: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