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彭芳蓉
海龙屯文创产品:提袋和T恤。(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9年十一黄金周期间,贵州接待游客2855.77万人次,同比增长23.91%;旅游收入434.05亿元,同比增长30.69%。贵州旅游持续“井喷”的背后,是文旅融合带来的吸引力。
在遵义会议会址,景区借助油画、雕塑、展板、影像等多种形式,运用三维等身幻影成像、多媒体半景画等技术手段,经过声、光、电的加持,鲜活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场景。国庆期间,该景区日均1万人次以上的接待量,就是游客最好的点赞。
在位于平塘县的“中国天眼”景区,同样游客爆满,再次显示了大国重器的非凡魅力。
花海、屯堡、古镇,已经成了安顺旅游的最热景点,其人气比起黄果树瀑布也毫不逊色。7天长假,接待游客24.9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303241亿元……
文旅融合的美丽效应,已经在贵州大地,释放出最甜蜜的芳香。
“让文化和旅游从浅层相加转向深度相融,让贵州旅游持续井喷的大文章有诗意更有温度,有远方更有未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张玉广表示,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让贵州从过去的养在深闺人未识,发展到如今的多彩贵州风行天下。
多彩贵州文采飞扬,这份红利实实在在。2018年,贵州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连续3年增长率超过30%,成功跻身中国旅游第一方阵,带动30.3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
“走文旅融合的路子,贵州最适合!”说这话,张玉广特别有底气。这底气,来自于贵州自身的资源禀赋。
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瑰丽奇异;遥远神秘的夜郎文化,古老震撼;起于唐宋的土司文化,源远流长;龙场悟道的阳明文化,热度不减;源自明朝的屯堡文化,留存至今;黔北兴起的沙滩文化,浅吟低唱;长征留下的红色文化,口口相传;发源于3000年前的朱砂文化、始于上世纪60年代的三线文化……
作为全国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省份,贵州拥有1处世界文化遗产、4处世界自然遗产,A级旅游景区达348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达117家。此外,贵州还有724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位居全国第一;贵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3个项目列入世界级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8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作为红军长征历时最长、发生历史事件最多、留下革命遗址遗迹最多的省份,贵州76个县有红军足迹。
早在2012年的国发2号文件中,就提出在贵州建设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首次从国家级层面明确了贵州发展文化旅游的战略定位。
当前,酒博会、茶博会、阳明文化节以及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活动,已经具备一定的品牌效应,为贵州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良好开端。
2018年11月19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挂牌成立,贵州文化和旅游事业融合发展踏入新征程。为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2019年,贵州狠抓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培育产业新增长极;抓文旅品牌创建,强化精品示范引领带动;抓产业链培育,丰富中高端产品供给;抓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服务丰富性便利性;抓全域旅游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抓文化旅游扶贫,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抓行业监管服务,营造健康有序发展环境;抓对外交流合作,培育壮大入黔客源市场。
贵阳的青岩、都匀的拱桥、晴隆的二十四道拐……在贵州,这样的“网红打卡地”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它们的走红,出自同一个推手:影视作品。
姜文主演的《寻枪》,火了青岩;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火了安顺;票房破8亿的《无名之辈》,火了都匀……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贵州制造”已成为影视行业中的一张熟面孔,文旅融合亦随之浮出水面。
一个又一个影视基地在黔中大地上渐成规模,完整的产业链正在形成。在遵义、都匀、大方、晴隆,不同风格、不同体量的影视城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剧组进驻拍摄,游客也慕名而来。
除了影视剧,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亦是文旅融合的重要内容。2017年7月,丹寨万达小镇正式开业,仅仅半年,就成为贵州游客量排名前三的单个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这是万达集团丹寨包县精准扶贫的核心产业项目。
万达小镇的建筑采用苗侗风格,引入丹寨特有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族手工艺、苗侗美食、苗医苗药等内容,并配套建设四星级万达锦华酒店、多家客栈、万达宝贝王、万达影城等,既有新兴业态,又有浓郁的民族风情,文旅融合的范本在这里诞生。
通过重点项目带动文旅融合发展,贵州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径。花溪板桥艺术村、安顺平坝文化艺术中心、平坝黎阳航空小镇、西秀区山里江南文创街区、安顺开发区神骏影视城《大明屯堡》剧目等文旅融合项目,都为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动力和契机。
2012年到2018年,贵州旅游人数从2.14亿人次增长至9.69亿人次,整整增长了7.55亿人次。这其中,文旅融合功不可没。
每到节假日,西江千户苗寨的游客用人山人海形容也不为过。据了解,西江景区累计吸纳周边村寨群众2800余人务工,每人每月收入在2000元至4000元不等。西江景区每年从门票总收入中提取18%作为民族文化保护资金,对景区民房保护完好的农户进行奖励,既让村民享受到了旅游红利,又调动了参与保护民族文化的积极性。
文旅融合,正改变着贵州乡村。2019年上半年,在旅游的带动下,乡村旅游游客2.594333亿人次,占全省游客量的45.34%;实现收入1381.98亿元,占全省旅游收入的24.07%;乡村旅游人次、收入同比分别增加28.35%、33.78%。“十三五”以来,通过旅游业发展累计助推89万余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第十四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现场。(黄庆松 / 摄)
贵阳白云牛场蓬莱村、西秀区黄果树石头寨与滑石哨村、江口云舍村与寨沙侗寨、惠水好花红村、西江千户苗寨……一批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村寨,均以当地文化遗产和民俗吸引着游客到来。
苗绣、银饰、蜡染,随着旅游业的旺盛发展,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也逐渐火热起来。走在各个景区,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创作者也因此摆脱贫困。锦绣计划等培训项目的开展,让更多人掌握了手艺,靠双手绣出一片天地。
在对口帮扶中,上海、广东等地也给予大量帮助。其中,上海市美术馆通过与遵义美术馆签订对口帮扶协议,开展文化交流和文化展演活动,以及为上海市民提供遵义旅游优惠服务信息等方式,促进上海游客进贵州、进遵义。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持续开展送教上门活动,3年来,选派45名文化旅游专家、学者、金牌导游及行业工作人员到毕节举办行政管理、综合执法、艺术舞蹈、非遗保护、服务技能等各类培训班。
诗与远方的结合,进一步推动了贵州发展,深受其益的贵州群众,也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之中,走向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