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是成功华章最美的注脚
——评传记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

2019-12-13 07:12张志敏
传记文学 2019年12期

张志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2019年6月13日,对于热爱羽毛球运动的球迷来说是个不同寻常的日子。这一天马来西亚著名选手李宗伟宣布退役,结束自己长达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随着他离开赛场,多年对手成朋友的中国羽球名宿林丹也成为大家热议的焦点。李宗伟的退役不仅是国际羽坛的遗憾,更令马来西亚千万人民唏嘘。名将谢幕,精神不倒,李宗伟作为21世纪世界羽坛最优秀的运动员之一,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成为其人生的重要标识。2018年9月7日,由马来西亚著名导演马逸腾执导的传记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在中国上映,该片根据李宗伟的真实经历改编,讲述了他从一个热爱羽毛球的小镇男孩,一路拼搏进取,凭借顽强的竞技体育精神完成儿时宏愿的故事。影片摒弃了大开大合的戏剧性结构,以温情叙述与激烈、刺激的比赛场面相结合,彰显出对个人生命体验和精神面貌的关注,以独特的视角展现出一个运动员成功背后的成长足迹和心路历程。

叙事母题:成长的阵痛与峰回路转

“母题”源于西方民俗学,作为一种情节要素,“它由鲜明独特的人物行为或事件来体现,可以反复出现在许多作品中,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以励志为精神内核的电影中,其叙事母题往往围绕个人或群体的动机和后续行动展开,将个人或集体的目标预设成一次“闯关大战”,经过多次的困难后方可抵达终点。因此,叙事主体的精神面貌成为其行为变化的重要依据。这种以成长为母题的叙事策略多见于励志类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作品。就体育电影而言,一个运动员从无人知晓到万众瞩目,这中间相隔的不仅是日复一日的汗水,更是意志品质的逐年强大。在经历了多年的苦练和成长后,他们最终成为耀眼的明星,可谓进入体坛的初衷千差万别,夺冠之路却大似相同。为强调成功背后的坚韧精神,体育题材电影往往将人物的成长融于一场场激烈紧张的比赛,在竞技对抗中展现其心智的转变和成熟。

在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中,李宗伟从一个出身于大山脚的无名小卒到国家英雄,一路披荆斩棘、走向成功。在此过程中,“技术”和“情感”的成熟无疑成为导演最想展示给观众的。首先在技术方面,李宗伟本身具有异于常人的天赋,如他的启蒙教练郑炳发所言“你随时可以打败我最好的学生”。在此优势下,李宗伟很快在当地崭露头角。在成长母题的作用下,他遇到第一个难题:由于年纪尚小,身高不足。经过母亲的开导,他重拾信心。影片以每天起跳摸房梁和不断在墙上画身高线的累积镜头为李宗伟之后能够入选国家队做了合理的阐释。本以为就此可以离梦想更进一步,结果问题纷沓至来。体能低下、爱情挫折、信心不足等等,成为一个又一个拦路虎。面对重重困难,李宗伟和普通人的反应一样,处于退缩、伤心的自我否定中。然而随着“人生导师”启蒙教练郑炳发、国家队教练米斯本的相继出现,李宗伟开始正视困难,迎接挑战。因此,观众发现每一次李宗伟的低谷正好成为他下一次成功的垫脚石。为了突出体育类电影独特的镜头语言,导演有意识地在叙述中增添了不少训练和比赛的画面,一方面可以呈现体育电影的运动美,另一方面完成了李宗伟技术成长的直观呈现。在李宗伟的众多比赛中,导演抛开了那些足以为球迷所津津乐道的比赛,而是选取了鲜被人提起的2006年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展现了李宗伟在决胜局落后7分的情况下强势翻盘的激动场面,此举也正是李宗伟技术高超的有力说明。

除去技术上的进步,情感上的成熟也是表现人物成长的着力点之一。电影中,与父亲的关系成为李宗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李宗伟幼年便对羽毛球产生强烈的兴趣,尽管父亲一再反对,他仍悄悄坚持练习。在处理父亲对羽毛球的态度上,导演不落窠臼,没有将其“一棍子打死”,写成一个顽固不化的严父,而是塑造了一个对羽毛球又爱又恨的复杂的父亲形象。因为自身早年的惨痛经历使他对儿子打球的事十分敏感和抵触;然而在热爱羽毛球的驱动下,他又常常关注着国内外羽毛球比赛。正是这个不那么泾渭分明的态度也让李宗伟的练球之路稍显曲折。在父亲的反对下,少年宗伟的打球欲望非但没有消减,反倒是在初尝成功后愈发高涨。特别是在父亲拒绝了郑炳发教练后,少年宗伟因天真无邪加之打球心切,遂被歹人利用,无意卷入到地下球场的纷争中,而这正是父亲多年前挥之不去的人生阴影。为了防止儿子重蹈自己覆辙,父亲坚决前往地下球场救子。面对危险,一向对立的父子放下暂时的分歧选择联手上阵,坏人诡计破灭后,李宗伟也获得了父亲的支持。李宗伟和父亲的和解对其以后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尽管父亲在后面的叙事段落中出现甚少,但他却作为一个隐居背后的家庭标识成为李宗伟成功道路上的强大后盾。除此之外,电影还展示了李宗伟和母亲、教练以及女友之间的感情互动。杨雁雁饰演的许金水一角淋漓尽致地诠释出温柔、善良的慈母形象,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默默关怀给予李宗伟精神上的抚慰。教练米斯本似乎可用“铁面柔情”来形容,他严格的专业训练和细腻的心理引导成为李宗伟运动生涯的重要人物。至于女友,导演也大胆运用了李宗伟现实中妻子的名字黄妙珠,体现出两人在梦想道路上的相互扶持和奋斗。

“英雄”淡化与平民化书写

将英雄的概念放眼于世界范围内,其形象多为拯救苍生、惩恶扬善的正义化身。随着文化演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英雄”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成为粉丝文化的另类投射,顶级运动员便是其中之一。如NBA球员乔丹、“外星人”罗纳尔多、“世界飞人”博尔特等等,都曾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英雄”。因此,“英雄”其实是人们对于所处社会生活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呈现。随着社会经验的愈发丰富,人们的认识逐渐深刻,对“英雄”的理解也开始由“高处不胜寒”向“普通人”过渡。《李宗伟:败者为王》中,导演尽量规避以往同类题材影片对主人公大写特写的崇拜式塑造,而是将李宗伟置于一个客观的视野下,以求实的态度纵观他的职业生涯。

李宗伟的成功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偶然来源于其天赋有幸被一个又一个的贵人发掘;必然则是他自己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竞技体育精神。两者的关系如何平衡关系到电影呈现的精神内涵。若导演偏重于前者,那么李宗伟的努力似乎得不到观众认可,有投机之嫌;若强调后者,那又失去了影片的现实意义,使之成为一部鼓吹人生大道理的说教片。为了能够在遵循客观规律并不失其真的情况下,刻画李宗伟的形象,导演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一)“缺陷”外化

电影将李宗伟的运动生涯按照从小到大的线性发展一路叙述下来。初入画面,观众似乎并不能将眼前这个瘦小的男孩与日后的羽坛明星联系在一起。不仅观众如此,就连国家队的选拔人员和教练也是给予了同样的质疑。李宗伟因天赋秉异,经过一定的训练后马上技压众人,成为国家队选拔赛的冠军。金灿灿的奖杯并没有掩盖他那矮小的个头,也因此痛失成为国手的机会。同样的事还发生在他入选国家队后,跑步严重掉队,体能训练不合格,膝盖受伤影响比赛等等,导演毫不留情地将李宗伟的不足暴露给观众。强壮的体魄作为一个运动员取胜的关键要素,却偏偏成了李宗伟的短板。至此,导演完成了对李宗伟的外部刻画。

传记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剧照

(二)草根标签

李宗伟的成功不属于得天独厚的水到渠成,而是一种机遇与努力相结合的结果。长于小镇、家庭生活窘困、启蒙打法落后……与国家队队友杨坤成、女友黄妙珠等人相比,李宗伟完全可以用“草根”一词冠之,在人才济济的国家队,他渺小而黯淡。影片从一开始,就在镜头交错间将李宗伟的真实情况展示给观众,因此,直到他落选第一次世界比赛,观众才蓦地发现原来他的确没有得天独厚。

(三)顽习固性

习性产生于生活中又体现到生活去。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正是强调了习惯和性格的顽固性。因此,社交成为一个人习性投射的平台,体育运动亦是如此。李宗伟的运动轨迹生动地将他个人的习惯和性格牵引出来。李宗伟有着过人天赋的同时也带有自身的个性特征,比较显著的是自律性差和意志薄弱。第一点,年幼的李宗伟费尽周折才获得父亲打球的认可,然而进入专业训练后却常常调皮偷懒;第二点,李宗伟因训练不力而多次灰心,并有放弃的念头。

如果将上面的几点整合起来看李宗伟,那观众可能大呼“这是一个多么普通的人啊”!然而直至影片结束,观众又无不生发出敬佩之意。笔者和观众一样,态度前后亦大不相同。正是抓住这一点,导演完成了李宗伟由“草根”向“国民球员”的逆袭。为了强化李宗伟成功的意义,影片开始在核心叙事段落为前面的种种不足发起反击:既然身高不足,那就每天坚持喝土豆根汤并起跳触摸门梁;体能差就每天比别人多跑5圈;意志薄弱就尝试让自己慢慢强大……随着困难逐个击破,李宗伟完成了第一次的蜕变。由于时代的需要,历史上曾多次出现对文艺作品中的人物进行“英雄式”书写的案例,这种创作因被注入太多功能性元素而失去了作为艺术的典型性。随着观者审美趣味的提升,这种单一的、平面化的塑造方式逐渐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呈现人物真实生存境遇中的爱与痛、成功与失败的“平民英雄”。“平民英雄”不再是刀枪不入、完美无缺的化身,而是同我们周遭的人一样有困顿、有缺陷,在不完美中实现个人价值升华的你、我、他,李宗伟也是其中之一。

传记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剧照

主体意识的“迷失”与“觉醒”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认为,“认同是自我的心理社会的统一能力,在人类生存的社会中,没有同一感就没有生存感。”李宗伟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子,一路过关斩将,成为马来西亚最耀眼的体育明星,除去日益精炼的球技外,还与他的心智、情感的成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李宗伟对自我和他人身份认知的转变以一条暗线穿插在镜头语言中,让观众在不经意间接受了他的成长和变化。

李宗伟从小对羽毛球有着强烈的兴趣,这种儿时的爱好源于他对马来西亚国手的崇拜,属于一种“儿童式憧憬”,即一个人在相对幼小的年纪,更容易对在某一方面有着过人技能的人产生仰慕,进而内化为一种向上的力量,产生出成为相似的人的愿望。“儿童式憧憬”的外现方式往往呈现在主体的具体行为中,最常见的便是对他者动作和肢体语言的模仿。以《李宗伟:败者为王》为例,在影片中,少年宗伟一个人对着墙打球,一边打一边自言自语,不明情况的邻居认为他是疯了,这种举动恰恰是他对印象中羽毛球运动员的一种无意识模仿。他渴望和国手一般能在国际赛场恣意挥舞球拍,高起低落间为祖国争得荣誉。至此,李宗伟完成了他的第一次身份认同:他者认同。在对他者身份的认同下,李宗伟间接唤醒了自我意识——我要打球!我要为国争光!在这种意识的召唤下,他开始为梦想奋斗。

李宗伟

为了凸显主体意识的转变,导演以空间为依托,通过李宗伟在不同时空中的状态完成对其身份的认同。在武拉必体育队,李宗伟是郑炳发教练的得意门生,从教练和队友们的认可中,他认同了自己的天赋,然而因为身高不足落选国家队选拔后又让他产生对自我的否定:“我是一个矮子”。此时,母亲的鼓励和帮助成为他走出低谷、重振精神的关键动因。经过一番努力后,李宗伟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国家队。在此期间,他的主体意识一度飘忽不定。先是队友杨坤成等人的嘲笑和挑衅,让他有些灰心丧气;接着因为膝盖的问题失去参加世界比赛的资格,从而愈加否定自己,落寞回家;继而女友因比赛问题提出分手;之后又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错失金牌……挫折接踵而来,李宗伟也在困难中逐渐失去了对自己身份的认同而陷入一种盲目和消极中。与到国家队之前相比,李宗伟已经由一个青涩少年变成专业的球员,但角色的转变与意识并不成正比,在技术愈加成熟的情况下,他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意识反而逐渐模糊不清起来。就在他深陷精神囹圄无计可施之时,助教、母亲、教练先后成为他的摆渡人,给予了他强大的精神支撑。如果将影片分段,那么他在国家队的经历将成为故事高潮前的铺垫,这一时期是李宗伟精神状态变化最为集中的阶段,也为他主体意识的觉醒提供了合理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名称的灵感源于李宗伟的个人自传《败者为王》,英文释义为“Dare to be a Champion”(敢于成为冠军)。但在电影海报上,其名称却变成了“Rise of the Legend”(一个传奇的诞生),导演巧妙运用英文翻译,在同是“败者为王”的视野下,完成了李宗伟从“成为儿时梦想冠军”的他者认同到“坚定自我,坚持自我”的主体认同的转变,标志着李宗伟个人意识的觉醒。

其实,李宗伟的蜕变过程也是观众意识转变的过程。尽管影片通过镜头、光影、音响等元素尽可能地创造故事的意义,但是由于电影符号功能的有限,因此需要观众参与其中。在观影过程中,观众在其能动性的驱使下进入影片和角色,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感受电影带来的精神动能,实现了他们自我意识的发掘和自我认同。因此,灯熄影毕,不论是影片的主人公还是观众,都在各自身份的接受中完成了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