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总目录

2019-12-13 07:12
传记文学 2019年12期

中国思想肖像

1.006 阿来:比作家大的作家/本刊编辑部

1.008 “我只启蒙我自己”——阿来访谈录/王雪

1.025 从《空山》到《瞻对》:阿来的虚构和非虚构/邱华栋

1.033 我与阿来老师的二三事/慕津锋

1.042 小说家阿来的诗人底色/杨荣宏

1.047 权力游戏中的“傻子”——读阿来《尘埃落定》/汪静茹

1.054 生命哲学的诗性反思——读阿来《蘑菇圈》/高菱舟

1.059 阿来的土地/冷冰

3.006 不亦乐乎:陈子善及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本刊编辑部

3.008 张爱玲三题/陈子善

3.014 我与子善老师/赵国忠

3.019 书里书外的子善老师/周立民

3.031 “钩沉集腋,功在文苑”——陈子善老师学术工作评述/易彬

3.050 吾爱吾师/郑绩

3.059 子善先生陪访记/王宇平

3.065 我所认识的陈子善老师/徐自豪

3.070 执着与胸怀——陈子善关于台静农、梁实秋的书信四通释读/宫立

4.006 王蒙:共和国的作家/本刊编辑部

4.008 昨天并不遥远——王蒙自述/黄华英 摘录整理

4.027 老王的故事——王蒙先生侧记/王安

4.039 青山未老——当代文学中的王蒙现象/陈德宏

4.050 王蒙的少年时代/赵天成

4.057 共和国的宝藏——王蒙的小说/龚自强

9.006 郭汉城:“我这一生愿意为戏曲事业献身”/本刊编辑部

9.009 戏曲大家郭汉城:一片丹心献梨园/张林雨 张志永 张箭

9.033 思接古今,情溢山海——郭汉城先生的戏曲研究和创作/安葵

9.043 百岁学者 诗词百首——再读郭汉城先生诗作/谭志湘

9.052 我在郭汉城先生身边工作的日子/刘文峰

9.066 “偶入红尘里,诗戏结为盟”——郭汉城先生访谈录/陈曦

专题

2.006 昆曲: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本刊编辑部

2.008 昆曲国宝 红蜡春工——昆曲大师蔡正仁艺术小传/张贝勒

2.018 侯少奎:侯门骄子 北昆耆宿/柳青青

2.027 张静娴:一语一曲酬知音/朱锦华

2.038 长天征雁——记苏昆名家柳继雁/江棘

2.049 默默坚守 含蓄耕耘—— 一代昆“丑”姚继荪/韩郁涛

5.006 他们的青春:纪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本刊编

5.008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百年记/孙进柱

5.032 蔡和森: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急先锋/史克己

5.041 “女军师”向警予/汗尘

5.047 不做文牍的赵世炎/史克己

5.054 “博士”王若飞/一格

5.059 盛成:特立独行的艺术家/汗尘

5.064 巴黎城的中国农民——王守义的故事/一格

6.006 未来早已到来——共和国科幻文学七十年/本刊编辑部

6.008 重返伊甸园——刘慈欣科幻世界巡礼/吴景祥

6.019 郑文光:科普作家的现实主义关切/徐刚

6.026 绝望之为虚妄——遇见韩松和他的创作/姜振宇

6.037 郝景芳:“无类型”文学实践者/陈若谷

6.047 科幻导演是如何“炼”成的——郭帆访谈录/杨宸

7.006 唯人民和时代不可辜负——纪念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开70周年/本刊编辑部

7.008 第一次文代会中的“解放区文艺”/王秀涛

7.018 茅盾与第一次文代会/杨扬

7.026 郭沫若:“中国文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蔡震

7.036 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吴敏

7.056 巴金的第一次文代会时光/周立民

8.006 让画动起来——共和国动画七十年/本刊编辑部

8.008 共和国动画发展七十年综述/闫晗

8.022 特伟:开民族新路 铸动画之魂/林立文

8.035 靳夕:中国木偶动画的“提线人”/阮婷 杨轶

8.044 钱家骏:中国动画学派奠基人/齐翊帆

8.052 王树忱:妙笔生花 逐梦动画/赵贵胜 王一迁 张波

10.006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特别专题他们是共和国艺术学科奠基人/韩子勇

10.008 杨荫浏:中国音乐学一代宗师/施艺

10.024 吴晓邦:一生为人民而舞/冯双白

10.040 王朝闻:永远的丰碑/吕品田

10.056 张庚、郭汉城:“唤呼百卉为春吐”/孙红侠

10.066 葛一虹:新中国戏剧理论开拓者/赵红帆

10.080 陆梅林:沉潜之志与君子之风/王玉玊

10.092 冯其庸:“写梦红楼人共仰”/孙伟科

10.108 李少白:“穿越光影写春秋”/池艳萍

10.120 朱宪民:镜头永远对着百姓/何汉杰

10.140 专题·传记文学七十年十人谈写在前面的话:时间的厚度以及传记的魅力/斯日

10.142 新中国传记文学的发展历程/桑逢康

10.145 58年前朱东润先生的预见/陈兰村

10.147 追求真实/陈漱渝

10.148 主体意识的复苏与当代传记的繁荣/杨正润

10.150 不必全是受西方文学的影响/韩石山

10.151 传记当为时而作/忽培元

10.153 我们是时代的钢琴手/何建明

10.155 群星闪耀“一带一路”/王丽

10.157 异彩纷呈:传记文学研究70年/全展

10.159 学者传记:中国现代民族精神的“底色”/梁庆标

11.006 专题·知识分子与初生的新中国

11.008 外公李四光回国前后/邹宗平

11.016 新中国迎来人民科学家——钱学森艰难曲折的归国路/王文华 王曦

11.036 周太玄:“人生自是十年事,共同缝成锦绣文”/曾笑栗

11.044 老舍:归去来兮/凤媛

11.054 巴金:与人民在一起/周立民

12.006 专题·那些年,我们的科学家/本刊编辑部

12.008 赵九章:天边那颗明亮的星/曹泽

12.017 疏松桂:“万里长城家 一生唯报国”/高夏荣

12.023 钟士模:科学家的光荣归宿/张迪迪

12.032 杨嘉墀:赤子心胸怀祖国 化星辰情系九天/宋平

12.042 屠善澄:与卫星同行/王旭君

12.051 文传源:筚路蓝缕空天梦 呕心沥血报国思/张元辰

与共和国同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专栏

1.067 吴志远:“一生中最自豪的是参加了决战兰州”/吴巍

2.058 父亲宋玉琳的戎马一生/宋林生 口述 慕津锋 整理

3.078 从抗日义勇军走出来的开国将军高体乾/高小平

4.069 孟庆山少将小传/李金明 孟速

特稿

4.079 砚田墨痕新,远去是何人——追忆中国话剧史论专家田本相先生/宋宝珍

4.090 怀念恩师田本相/周靖波

6.058 世间四季,李国文写了春天/本刊编辑部

6.059 我与老李通电话/任芙康

6.062 作家李国文的三步走/王雪

6.069 李国文的浪漫气质/舒晋瑜

非常人生

1.077 信念与妥协的艰难历程——记纳尔逊·曼德拉与德克勒克的世纪谈判/智宇琛

1.093 丁玲延安时期的恋爱婚姻/朱鸿召

1.103 吴冠中艺术人生的当代价值/薄清江

2.093 与鸟儿一起飞翔——中国现代鸟类学奠基人郑作新/疏延祥

3.091 科菲·安南的联合国秘书长岁月/智宇琛

3.103 当代民族美学的开路者靳之林先生二三事/赵红帆

5.101 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痛苦时代呼唤未来/智宇琛

6.096 经济学家凯恩斯:笑对诸神的黄昏/智宇琛

7.108 哈耶克的起落人生/智宇琛

8.064 荒煤二三事/桑逢康

8.074 林风眠:从客家到世界/周晓平

8.087 不“在场”的巨大存在——怀念王富仁老师/赵焕亭

9.129 我和文学大家托尼·莫里森的缘/焦小婷

11.102 有所忆 有所思/韩子勇

11.110 耶利内克:熄灭音乐,生于文学/汪琬琦

12.101 西奥·安哲罗普洛斯:时光深处的流浪者/程玥

12.109 山川万里寻蝶人——昆虫学家李传隆小传/疏延祥

流年述往

2.068 大家风范 从善如流——纪念老舍诞辰120周年/梁秉堃

2.077 萧三与法捷耶夫的“老乡”情/慕津锋

2.087 故事片《林则徐》拍摄前后/杨庆华

3.117 “民国第一闹剧”:梁作友“诈捐三千万”事件探秘/哲之

4.096 长才未尽梦犹在——张仃的毕加索之恋(上)/李兆忠

4.110 我与师父单田芳/安紫波

4.115 电影《决裂》拍摄前后/杨庆华

5.071 李霁野和鲁迅相遇的十个瞬间——谨以此文纪念李霁野先生诞辰115周年/朱博

5.088 长才未尽梦犹在——张仃的毕加索之恋(下)/李兆忠

6.076 丁玲的北京往事/冯雷

6.085 永远的演员——忆与胡蝶的一段忘年交/刘慧琴

7.076 忆陈明老 /查振科

7.084 一块怀表与四位革命家/周文毅

7.092 “飞虎队”邦德少将及其珍贵的捐赠/赵庆庆

7.103 从《草原上的人们》到《祖国啊,母亲!》/杨庆华

8.096 革命历史歌曲集《大家唱》纵横谈/盛万有

8.105 谁知台外尚有台——电影《舞台姐妹》拍摄前后/杨庆华

8.114 戴枫与《环球时报》的诞生/郑恩波

9.080 苦难是辉煌的底色——我写《画魂——潘玉良传》的前前后后/石楠

9.095 北京人艺的老故事/梁秉堃

9.111 张仃及其“还是鲁迅的好”/李兆忠

11.069 尘凡多变敢求真——忆念胡绳/张复

11.091 张治中与郭沫若《洪波曲》的修改/李斌

12.060 十年辛苦不寻常”——追忆李希凡先生对艺术科学的非凡贡献/李心峰

12.072 郭汉城:为戏曲做大事也做“小事”/谭志湘

12.084 李准曾受托改编《李自成》/许建辉

12.088 世无蔡元培便无刘海粟/石楠

12.096 电影《青春之歌》拍摄前后/杨庆华

大家风范

7.070 他写出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崇高感/朱鸿召

名家轶事

1.110 董秋斯一篇“译后记”的历史重量/愚夫

2.107 成名之前村上春树的贫穷时光/后雨

3.124 契诃夫的蘑菇及其物语/意意

4.125 大江健三郎的抉择/后雨

5.115 关于曹禺师的珍贵记忆/梁秉堃

6.119 抢稿记/阎浩岗

7.121 渴望爱却无法爱的夏目漱石/陈羽茜

8.126 是枝裕和:穿越十五年的丧中明信片/后雨

传记连载

1.112 卡佛传:当我们被生活淹没(之一)(【美】卡萝尔·斯克莱尼卡/著 戴大洪/译)

2.109 卡佛传:当我们被生活淹没(之二)(【美】卡萝尔·斯克莱尼卡/著 戴大洪/译)

3.126 卡佛传:当我们被生活淹没(之三)(【美】卡萝尔·斯克莱尼卡/著 戴大洪/译)

4.127 一片初心能对月——共和国第一代昆虫学家严家显传(之一)/钟兆云

5.117 一片初心能对月——共和国第一代昆虫学家严家显传(之二)/钟兆云

6.122 一片初心能对月——共和国第一代昆虫学家严家显传(之三)/钟兆云

7.123 钱玄同传(一)/余连祥

8.129 钱玄同传(二)/余连祥

9.139 钱玄同传(三)/余连祥

11.119 辜鸿铭传(上)/钟兆云

12.121 辜鸿铭传(下)/钟兆云

传记访谈

1.121 从国风苏剧社到浙江昆剧团——浙昆“世”字辈老艺人王世瑶、龚世葵访谈录(上)(采访/宋波 毛忠 整理/毛忠)

2.122 从国风苏剧社到浙江昆剧团——浙昆“世”字辈老艺人王世瑶、龚世葵访谈录(下)(采访/宋波 毛忠 整理/毛忠)

北塔专栏·茅盾书简解读

1.134 “象文学史上的一页,未必有益于国人” 以及茅盾的写作——茅盾致周作人一九二一年八月十一日函/北塔

2.133 “关于小说选材的问题”——茅盾、鲁迅1934年7月14日联名致伊罗生函/北塔

3.137 中国最初引进印度电影始末——茅盾致周恩来函释读/北塔

佚简里的文学史

1.140 “你就是你,就是你自己,要有这种志气”——陈白尘佚信四通释读/宫立

2.142 铁凝关于剧本《哦,香雪》的通信/宫立

3.143 与《新文学史料》的点点滴滴——楼适夷书信四通释读/宫立

4.139 关于成立郭沫若研究学会的书信及其他/宫立

5.129 “让它们见见阳光吧”——柯灵佚简三通释读/宫立

6.130 诗人的真诚——唐湜集外书信两通释读/宫立

传记课堂

1.146 作家传记中的“审父”与“审母”情结探析——以《我和父亲季羡林》与《我的母亲杨沫》为例/魏雪 全展

2.147“因为我是一个女人”——评析传记电影《萧红》与《黄金时代》/闫泓琪

4.144 2018年传记文学研究述评/全展

5.137 新时期以来中国回忆录理论探索述论/徐洪军

5.147 痛苦如此持久,快乐如此短暂——评传记电影《女狙击手》/冀心蕾

6.136 作为“中间物”的鲁迅传记写作(上)/张元珂

6.147 成为你生来就要成为的人——评传记电影《 波西米亚狂想曲》/季华越

7.133 作为“中间物”的鲁迅传记写作(下)/张元珂

7.147 谢利博士的身份认同与建构——评传记电影《绿皮书》/闫泓琪

8.142 现当代作家传记书写的“地域性”问题初探/张立群 赵硕

8.147 民族精神歌中来——评传记电影《音乐家》/史力竹

9.147 回首来时路——评传记电影《 周恩来回延安》/史力竹

11.131 七十年中国传记文学研究名家名作点评/王成军

11.147 她从海上归来——评传记电影《上海的女儿》/王雪桦

12.131 “我是中国人”:香港传记中的民族身份认同/梁庆标

12.143 坚持是成功华章最美的注脚——评传记电影《李宗伟:败者为王》/张志敏

臧否天下

1.153 聚焦改革 放飞梦想/翟猛

2.153 行稳致远 砥砺奋进/翟猛

3.153 凝心聚力 共筑梦想/翟猛

4.153 开启新征程/翟猛

5.153 家国情怀 再谱新篇/翟猛

6.153 赓续精神 奋进时代/翟猛

7.153 不待扬鞭自奋蹄/翟猛

8.153 初心不改 矢志不渝/翟猛

9.153 品味初心 书写理想/翟猛

11.153 弘扬人文 凝聚伟力/翟猛

12.149 守文化初心 担传承使命/翟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