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4.0之下的商业展示设计

2019-12-12 10:02王天阳
青年时代 2019年30期
关键词:商业工业空间

王天阳

摘 要:工业4.0的发展带动了商业展示空间在整体运营模式、空间形式、展示技术、附加功能和售后跟进上的更新,与传统的固定的展示模式有了本质的区别。新型商业展示将在原本稳固的展示空间中,增加空间功能的多样性、配合动态的展示手段、加入艺术的表现形式、融入人文可持续的概念,使得用户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观赏和体验。此外,新的数字革命带来的技术升级能够通过大数据对用户行为进行多角度的科学分析,为商业活动的服务和后续跟进提供良好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工业4.0;数字革命;商业空间;展示设计

一、引言

至今为止,此前的三次工业革命都迅速推动了全球的产业动势与经济发展,分别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电力时代和信息化时代。每次的工业革命都是新兴技术与发明带动的一次巨大的产业升级,相关技术被广泛且迅速地应用在各个产业中,改变了全人类的生产、流通、消费和生活模式;催生了新型的产业;颠覆了原有产业的要素配置;重塑了地区间和产业间的联系。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规模很大,同时包含的范围很广,直接影响至全球经济、社会及文化等领域。本文旨在分析工业4.0对经济商业体系所产生的各种推动与变化,并且从多个角度来探讨线上商业运营模式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变化,以及线下商业展示空间的未来可能性。

二、工业4.0的基础表现

2013年,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它描述了全球价值链即将开启的新变革。以此为开端,“工业4.0”的概念逐渐被运用于全球经济发展中,而它的定义与特征也在全球科技的提升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被更新。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之前三次工业革命在创新的对象形式上存在一定差异,因此不能凭借原有的通用技术或者主干技术的分析法来分析它的基本逻辑。工业4.0是以数字革命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包含了很多具备新趋势的创新技术的融合,也就具备了多维度的影响与发展。在工业4.0之下,互联网技术不仅无处不在,而且还大幅度提高了其移动性;加强了数字传感器的机能性;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能力的水平也随之得到了快速发展。

而工业4.0所带来的技术升级,在现代的商业生产生活模式中,主要表现在数字化生活方式、智能化联接、城市与政府政策以及新型交互与服务四个方面(见图1)。

如果从制造业的本质来分析,工业4.0由“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三个板块组成。如果从顶层的战略来分析,工业4.0需要把握住3个方面,一是生产、社会和城市等基础网络实现高强度连接,即通过多种平台实现制造产业链的横向整合;二是在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中形成端對端的数字一体化工程;三是工厂实现网络化制造系统,完成制造产业链的垂直整合。

在此背景之下,各国都需要建立起具备高适应性、高效率性、高持续性及能够合理运用基因工程学的“智慧工厂”。除了这些基本的生产制造模式的全面改革,企业需要将网络数字系统以及物联网运用于商品运输过程和商业运营体系中,以建设新型便捷的消费运作平台。企业需要将物理、数字和生物三个领域的高端创新技术系统整合起来,最终重构与之相关的生产、分销和消费体系(见图2)。随着这些前端技术、物流运输和运营平台的发展,人们在消费行为中的习惯和体验方式产生了变化,因此相关商业展示空间的功能和服务形式也需要配合其变化做到与时俱进。

三、工业4.0对于商业展示设计的影响

工业4.0对商业运营模式最主要的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商业成本,也就是“交易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人们消费时的购买成本,也就是“搜寻成本”。

因此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在供给侧,大多数企业逐渐开始引入多种新技术,并且学习和使用全球性数字平台,改变原有的研发、生产、分销、推广和销售手段,期望能够为用户提供质量更好、价格更低和运输速度更快的产品;在需求侧,随着消费者对移动网络和数据依赖性的提升、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提高、活动参与度的增强以及消费行为模式的转变,企业也正在逐渐更新其原有的设计、推广、展示、交付和服务形式,为用户提供更加具有视觉表达力的展示形式和实用性的产品。

数字化的网络效应在商业运营发展的过程中催生出了一种特别的模式——平台。第三次工业革命见证了纯数字化平台的崛起,而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下的平台则加强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性,并且具有全球性特征。此外,新型商业和组织模式有望给全球的内容价值创造和共享带来全新方式,这反过来也会改变整个系统,并由此给自然、经济以及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根据商业体系的运行顺序来区分,可以从商业运营的前端制造、中端运营和后端服务三个运作板块来分析企业和用户对的需求变化,可以看出随着工业4.0的数字网络的发展,无论是企业还是用户,后端服务方面的需求变化也同样明显(见图3)。

这些影响分别对于商业展示空间的构架模式产生了推进与变化。(1)运用新兴技术、互联网以及物联网来完成商业闭环,同时迅速把握用户需求,提供相关体验与服务设施;(2)完善共享经济,形成自然资源、机器发展和知识文化的循环;(3)丰富产品的内容力,增设产品相关推广活动,组织和建设粉丝用户社区;(4)搭建新型数字平台,增加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加强用户和企业的联系,方便用户提取商品信息;(5)跳出传统的商业运营模式,从综合发展的视角对于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以及形式进行协调升级。

四、商业展示设计的具体发展趋势

随着工业4.0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商业展示空间会衍生出一些具体的表现形式的变化,可以分别从空间形态、运营平台、思维模式、自身设定和体验服务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空间形态

当融入互联网前沿技术以及生物穿戴设备后,用户将会脱离原有的单一视角来了解商品以及它所附带的相关价值。因此商品本身将不会仅仅局限于传统固定的商业售卖空间中,而是会加入多种其他的艺术创意方式来进行展示(见图4)。

(二)运营平台

企业运营在工业4.0的推动下,可以抛开约束而灵活运用实体线下空间,结合线上的运作平台,给予用户更加灵便快捷的购买消费流程。同时,可以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数据传感器等多种技术手段,为服务流程提供辅助的作用。多种类型的平台可以相互协作,更加灵活地配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和时间,同时将文化和艺术融入进原本单调的购物体验中。

(三)思维模式

合理利用云思维,打破传统思维模式的局限性,有战略有系统地去整合现有资源,跨界联合多种领域的高水准技术和人才。企业需要改变单一的竞争模式,保持相互协作共同努力,并且运用先进技术来完善公众各个领域的资源共享以及线上传输。

(四)自身设定

企业需要给自身标注一些标签和特征以寻求更加具有购买力的用户,用户也可以通过这些标签更有效率地寻求到满足自身需求的商品。同时,可以考虑当下的流行趋势,主观地运用新型营销手段为商品本身赋予新的热度,并且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融合粉丝文化来建设和发展自身的消费社群。

(五)服务体验

在进行商业展示设计时,首先要把用户的需要转化成需求,并且提供符合用户内心期望的产品或服务。其次,线下商业展示空间需要以用户体验为中心,将用户的洞察力转向成有意义有印象的品牌体验。在用户进行体验和挑选时,需要让用户通过场景模拟或者感官体验的方式来深度了解产品使用的感受,从而帮助用户挑选到符合自己喜好的产品。最终在完成购买消费这个行为后,企业需要继续跟进商品动态和用户体感,将相关信息反馈给后台,为下一次的服务和产品更新提供基础。企业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对设计模式进行更新,即以用户体验感受为中心。

五、商業展示设计的可能性探讨

商业展示设计在工业4.0的背景之下,必然要从纯粹的数字化向更为综合和复杂的创新模式转型。也就是需要建立多学科、多层级、多角度和多领域的跨界创新,对多种新兴技术进行综合利用,改变原有的点对点的商业模式,使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展示形式相互融合,形成新型动态的交互展示形态。

在原有的稳固的展示空间中,增加空间功能的多样性、配合动态的展示手段、加入艺术的表现形式、融入人文可持续的概念,使得用户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观赏和体验。改变企业和用户的身份唯一性,运用线上平台实现商业模式运行的灵活性和功能的多重性。将线上和线下这两者不同的运作模式进行融合,把握住用户的时间。在工业4.0之下,人们的时间即关注度,而关注度即消费力。

如今许多企业对于自身的商品展示以及宣传活动都进行了一定的更新,融入了品牌联名合作店、快闪店、新零售、艺术品牌综合体、沉浸式体验空间、虚拟设备体验空间、体验活动式的网红空间以及线上展示平台等模式。这些都是工业4.0的技术发展带来的消费体验形式变化所导致的商业模式的更新,而这种更新则包含了功能和形式上的联动升级(见图5)。

在新技术的发展之下,尤其是近期5G时代的到来,商业展示模式必定会迎来新一轮的变革,而企业需要进行市场分析和信息汇总,了解用户的需求以及可能产生的消费模式。在全新的展示形式(全虚拟)出现之前,企业需要迅速找到切入点,与其他的领域共同进行相关实践与实验,在这段过渡期依旧保持自己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德]克劳斯·施瓦布.第四次工业革命:转型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16.

[2]黄建成.空间展示设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姜超.智慧会展趋势下的商业会展设计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6.

[4]孟祥健.展示空间动态性特征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6.

[5]廖鹏程.在商业展示空间中视觉的多维化设计应用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商业工业空间
创享空间
商业前沿
工业人
商业前沿
商业前沿
商业遥感已到瓜熟蒂落时?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