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小红
摘 要:人格理论是对人的本性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本文首先对人格进行了界定,其次分析了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取向的主要观点、代表人物,最后分析了行为主义取向人格理论的优缺点及治疗方法。
关键词:行为主义;人格理论;治疗
一、引言
我们的行为是由什么决定?这是心理学界长期争议的问题之一。近年来,心理学家们心理学家将争议的焦点转向情境如何影响行为,以及行为如何反映个人特征等问题。行为主义作为20世纪心理学影响最广的流派之一,在人格理论及治疗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本文试图从行为主义人格理论上一探究竟。
二、人格的定义
关于人格的定义,心理学家们意见分岐。有些人强调潜意识机制,有些人主张应检视学习史,还有人探讨人们如何整理自己的想法。尽管缺乏共识让人沮丧,但是不同观点提供了人格的丰富架构,有利于探讨人格的复杂性。
中文中的“人格”一词来源于英文“Personality”,有个性和品格之义。而Personality一词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意为“面具”或伪装的外表。古代西方人在演戏时,不同的角色戴不同的面具。因此戴特定面具的人一出场,观众就能够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面具是剧中人人所共知的行为方式和性格特征的标志。这体现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外在特征(面具人格),二是内在特征(自我人格)。人格的内在特征多受自身标准制约,通过个人的言行彰显出来,人格的内在特征决定了人格本身。
因此,人格(Personality)可以界定为一致性的行为模式与源自个人内部的内在历程。定义的第一部分强调一致性的行为模式,又称为个别差异。重点在一致性,我们可以找出跨越不同时间或情境的一致性行为模式;第二部分强调个人内在历程。个人内在历程包括影响我们行为的所有情绪、动机及认知历程。在经历了这些内外历程后,即会显现出个人的独特特征。
人格理论共有6种理论取向:精神分析取向、特质取向、生物取向、人本取向、行为/社会学习取向与认知取向。每种取向似乎都能正解地指出人格的重要层面。本文主要从行为主义取向方面分析人格理论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
三、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的人格理论
行为主义取向的心理学家将一致的行为模式视为制约学习,或是预期和效能的结果,是一种典型的环境决定论,他们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有华生、斯金纳及班杜拉等。
(一)华生
华生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同时也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华生提出两大观点:一是拒绝研究意识内容;二是通过可观察的实验来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
华生反对构造学派的观点,在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创立了行为主义。他认为心理学恰当的研究对象是那些可观察、可预测、可被控制的行为,即外显行为。华生强调寻找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即根据刺激可推知反应,同样,根据反应也可推知刺激,即经典条件反射始于刺激——反应(S-R)的联结。华生把行为看做是一种可观察的机体反应。他反对内省和精神分析的方法,主张运用客观的方法,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及测验法。
华生指出,行为的基本成分是反应,有习得反应与非习得反应之分。人性无所谓善恶,行为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后天环境塑造。
华生的行为主义观点渗透于其人格理论则为:人格是一切动作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华生认为,人格形成和改变都是学习的结果。华生否认本能的存在,否认任何遗传的因素,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条件反应,是一个极端的环境决定论者。华生认为,人格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可变的,所以改变人格的唯一方法是改变环境。在新环境下,养成新的习惯系统,改变旧的习惯系统,从而改变人格。
(二)斯金纳
继华生之后的斯金纳是一位极端的行为主义者。他竭力反对研究有机体的内部过程。斯金纳修正了华生的观点,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指出在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他认为,行为是先前具体条件的产物。为了解释个体的人格随时间进程而发生变化,斯金纳倾向于寻求独特的环境强化程式。操作性条件反射关注某种类型的结果对行为出现频率的影响。使先前一个行为出现频率增加的结果称作强化;使行为减少的结果称作惩罚。一种后果是强化还是惩罚取决于人和情境。
斯金纳从学习的角度研究人格的形成,从个人所处环境的强化程度考察人格的发展与改变。学习使人獲得各种行为,人格就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强化作用而形成的行为方式的组合。基本强化方法有两种:正强化和负强化。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另一面是用惩罚来减少不合乎希望的行为,但惩罚的有效性是有限的。因此,对于行为改变的基本原则就是强化期望行为,忽视不期望行为,其步骤为:行为消退、自然恢复、类化与分化。
斯金纳认为,异常行为是习得的,其可能的原因包括:适当行为没有被强化,甚至被惩罚;不适当行为被强化,习得了一套不适宜的行为。
斯金纳的人格理论关注能够改变个体行为的环境因素,对消除唯心主义的主观性和改善环境具有积极作用;但其过多关注可以观察到的外部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班杜拉
班杜拉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在传统的行为主义中加入认知成分,从而扩充了对人格的理解。
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解释和分析人类行为时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把从动物实验中得到的结论用于人类行为,严重忽视了人类行为的其他原因和形成人格的重要来源。
班杜拉抛弃了人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的观点,认为个体会根据环境、内部状态与行为的相互作用而调整自己的行为,即交互决定论——行为、外因和内因,彼此相互影响。交互决定论中的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取决于每一变量的强度。有时环境力量最强,有时内因占支配地位,有时外因会战胜内因。我们的日常行为主要由自我调节的机制所控制,是自我调节的结果。除了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我们也能通过观察进行学习。个体的任何人格特质,都是在生活的社会环境中耳濡目染,并向别人模仿学习而形成的。
班杜拉发现,人们不仅通过直接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获得间接经验进行学习。后一种学习称为观察学习,或替代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更为常见。观察学习时,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他人行为的象征性表象,从而引导学习者做出与之相应的行为的过程。观察学习由4个相互联系的过程组成,即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运动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观察学习在这4四个过程都完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虽然行为是由外部环境与内部认知共同决定,但认知即起主导作用,其核心是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强的人,能对新问题产生兴趣并投入其中,不断努力克服困难,在此过程中自我效能同时得到强化与提高;自我效能感差的人,总是怀疑自己,遇到困难习惯逃避退缩。
四、行为主义/社会学习理论的特点
(一)优缺点
行为主义/社会学习流派既有优势,也受到批评。优点在于其实证基础和它所衍生的行之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批评包括其忽视了行为的一些重要原因,如遗传。人们还批评了行为治疗师把问题解释为可观察行为的方式。
在华生与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中,人是一架反应机器,给予某种刺激,导致某种反应,而人的意识是被排除在考虑范围之外的。人的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统统不予考虑,人格不过是一连串的外显的行为反应。斯金纳更为极端,认为人格是行为方式的组合,外部强化可以决定人格的形成、发展与改变。
班杜拉理论中的人不再是空洞的有机体,意识开始觉醒。此时,人具有独立人格,在与环境、行为的交互作用中表现出主体的能动性。主体的重建是班杜拉人格理论的最大特点,也是行为主义人格理论自身逻辑发展的一个转折点。
(二)行为主义的治疗
行为主义认为人性无所谓善恶,注重治疗者的作用,但忽视来访者的能动作用,把来访者仅看作能被改变和塑造的被动体,治疗的本质就是治疗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控制,改变来访者的行为。行为主义的治疗者有如教练。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心理疾病的起因为外部条件,认为环境刺激是导致变态行为或心理疾病的根源。行为主义强调外因。
行为主义理论在治疗过程中强调环境的塑造作用,会不顾个体的主观差异选择所谓的有效方法。因此,行为主义强调可控性、可重复性和确定性等。
行为主义疗法适宜治疗变态的行为。其治疗过程就是要找出问题行为,靶目标越具体越好。问题行为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行为的本身就是一种错误,如偷盗;另一种是行为本身不能算是错误,但其程度超出了正常人可以理解的界限,如高频次洗手至脱皮。不同的问题行为选用的疗法有所不同。
从疗效上看,行为主義疗法周期短,见效快,疗效显著。从经济性上看,行为主义疗法费用低。从易学性上看,对于行为主义疗法,初学者也可以尝试。从便利性上看,针对自已的不良行为,使用行为主义疗法可以自我监控。但行为主义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有些病症的根源在意识层面而非行为层面,易治表不治里,出现反复。
五、结语
人格是一个内涵丰富、值得深入探讨的学科。行为主义取向立足于人格的行为方面进行研究,必然存在一定的优势与局限性,因此不能简单地肯定或否定,在实践中应与其他人格理论取向相互兼容、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付亦宁.健康人格:高校教师专业化的理想[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9(4).
[2]杨孝.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人性观的比较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6(10).
[3]李炳全,王新民.人性观与心理治疗理论模式[J].医学与哲学,19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