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

2019-12-12 10:01曾令辉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主客体客体主体

曾令辉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构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也是实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要素,缺一不可。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思政界学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问题,形成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日益运用和普及,需要进一步理清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内涵及其价值,探讨分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实现的条件、路径,对于进一步深化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关系规律性认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生成

DOI:10.15938/j.cnki.iper.2019.05.029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9)05-0149-08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是构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素,也是实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关键因素,两者缺一不可。主客体关系问题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探讨了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系问题,形成不同的观点和认识。学者杨立英(2005)指出:网络作为现代人的生存方式,是一种全新生活世界与生存境遇中的全新价值教育的形态,这种对人的主体性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预制了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教育主体“去主体化”、教育客体的“主体化”和主客体关系的平等性、相对性。[1]曾国屏等(2006)认为网络空间中的自组织演化规律打破了传统的主客体形态和单一主客体关系,形成的是信息引导者和追随者的主客体形态和多极交互主体性的关系。[2]任海(2009)也论及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传播模式已由“人—人”交往演变成“人—机—人”的交往,网络的存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主客体关系逐渐“间接化”,同时网络思想工作的主体逐步演化为对信息提供“选择”和“引导”,起到“把关人”的作用,因此也兼具信息传播者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身份。[3]韦丽林(2010)认为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性逐步表现出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减弱”,受教育主体“主体性增强”,同时教育内容的“复杂性加深”的特点。[4]李红革(2013)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化是一个以“教育主体以‘为我方式构建、教育客体自主选择信息、主客体彼此不断接近”的过程,提倡从尊重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发挥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强化互联网的教育功能和提高教育主体的综合素质。[5]骆郁廷(2016)认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互动的关系,表现为双向互动、多向互动、叠加互动的关系。[6]

关于主客体的关系问题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一直是教育界讨论和争论的焦点问题,形成了许多诸如“教育者主体说”[7] “受教育者主体说”[8]“双主体说”或“双向交互主体说”[9]“主导主动说”[10]“主客体转化说”[11]“主体间性说”[12]等不同的观点。实际上,主客体之间本身就是一对关系范畴。所谓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没有作用对象的客体存在,也就无所谓主体。同样客体是相对于主体而言,没有与客体形成关系的主体存在,也就无所谓客体。生成主客体关系的前提条件在于主客体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离开主客体之间的实践活动,也就无法生成出主客体关系。只有主客体通过实践性活动相互作用,才能生成主客体关系。主客体之间相互互补性和吸引力越大,活动目标越一致,相互作用力越强,彼此关系就越紧密,彼此融合程度就越大。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媒体技术在思政教育领域日益运用和普及,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程度将直接决定了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开展和教育的实效性。因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问题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内涵及其功能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是影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因素,也是影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前提。因此,探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首先需要从本质和价值上,厘清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内涵及其功能。

所谓融合性,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一种以吸引为特征的联系方式与作用过程,其本质特性在于吸引性。[13]在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吸引性体现在同向性、趋同性和共存共生性等。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之所以生成融合性,是因为事物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间具有彼此朝向共同方向趋近的需要,在趋近作用的过程中逐步达成趋同性的共识,并彼此生成共生整体性的特性。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彼此以趋向性为基础,以趋同吸引性为动力,以共生性为目标所形成的趋向、趋同和共生等特性,融合性既可以是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趋向、趋同、共生的作用方式,也可以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趋向、趋同、共生的整体特性。

趋向性是构成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间融合性的条件属性,是事物彼此在发展方向上一致性的体现,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形成融合性的前提条件。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所以能彼此形成融合性,是因为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彼此具有接近或趋近的内在需求。所谓趋向性是指事物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彼此协同朝向某一方向和某一运动点共同运动的作用方式和过程的体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趋向性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生成的条件属性。如果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没有趋向性,主客体关系融合性就不可能生成。所谓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趋向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彼此具有共同朝向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方向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方向性的特性。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具有一致性的共同方向,才能形成彼此的趋向性。现实上,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教与学的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和路径等方面彼此具有广泛的趋向性,具有形成同向同行的可能性。

趋同性不等于趋向性。趋同性是在趋向性基础上,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间进一步协同发展的结果。所谓趋同性是指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在彼此吸引性和趋向性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吸引、渗透、包容等方式形成彼此认同的一致性的共识。一方面,趋同性通过事物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间彼此相互作用而呈现出彼此趋于相互吸引和认同的状态。另一方面,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间彼此对共同发展的趋势或目标等方面上具有一致性的趋同。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趋同性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生成的动力属性。如果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没有形成一致性的趨同性,在行为上就会产生不一致性的趋同性,甚至是反向性或逆向性的行为,也就不可能生成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所谓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趋同性是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为了完成共同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主客体彼此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相互吸引、渗透、包容等方式,在教育方向、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管理等方面达成认同的一致性,并逐步形成主客体协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趋同行为。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在教与学上形成广泛的一致性共识,才有可能生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趋同性。

共生性是指事物或事物内部各要素彼此在趋向、趋同的基础上,进一步相互作用所生成互相依存发展的关系属性。所谓共生性是指事物或事物内部各要素相互依存、彼此认同、协同朝向共同发展方向和目标的一种依存发展关系的特性。也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彼此依存,并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是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谐发展的一种高级形态和新的组织结构。一方面,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彼此虽然呈现出复杂的差异性,但另一方面,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彼此又同时展现出互补依存的共生性,为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走向融合提供动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共生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相互依存、彼此认同、协同朝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而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特性。共生性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内在基本规定性,是维持和促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整体性生成的内在动力,是促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进一步走向趋近、趋同、融合的有效保证。共生性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彼此构建良好主客体关系生态的主要表征,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组织结构形式,具有促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良性互动、目标一致与均衡发展的基本功能,同时还是反映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关联度、目标一致度与均衡发展度的重要评价标准,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系统理想的状态。

从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形成的前提条件来看,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是构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前提条件。在现实性上具有可能的前提条件,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与教育客体融合的意愿、动机、需要和现实行为,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只有主动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需要,走近并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心理和思想的需要,才能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实现新媒体环境下育人目标。如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不能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形成趋向、趋同、共生的关系体系,也就不能构成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教育者也就不能成为教育主体。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学习也具有与教育主体融合的意愿、动机和需要,为了提高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学习的效果,教育客体也渴望得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指导,提升学习实效性和质量。因此,教育主客体只有通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将教育主客体建立有效的联系,生成融合的关系,才能构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

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过程来看,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主要体现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互作用所生成的趋向性、趋同性和共生性等方面。首先,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上,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具有趋向性、趋同性和共生性。教育主体教的目的是为了指导或引导教育客体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并转化教育客体的思想观念。而教育客体学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在教育主体的指导或引导下更好接受、理解教学内容,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具有主动接受教育主体指导或引导的需要。因此,这种教育主客体在教育目的上具有趋向、趋同性和共生性为构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提供了基本保障。其次,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上均具有趋向性和趋同性,为构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提供了现实的可能和实现的条件。

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结果来看,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生成,改变了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人—机—人”主客体间接关系的弱化或松散性的状态,增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主体性。新媒体环境下的开放性、主客体的身体缺场、符号在场和教学管理的松散性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难以建立起有效的主客体深度的融合关系。但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是通过“人—机—人”的间接信息交互方式所建立起教育主客体关系。这种教育主客体关系通过信息交互所形成的信息关系,主要是通过教育主体将教育内容信息“推出”与教育客体将教育内容“拉出”等形式完成的,一旦这种“推与拉”信息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经过多次反复互动,便生成出比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面对面建立起来的直接信任关系更加持久和稳定的关系,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将会更持久稳定。

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价值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构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两者缺一不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效性。融合的主客体关系有利于推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反之,则难以取得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持续开展。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问题也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必须破解的重点和难点的问题。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对于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第一,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是實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前提条件。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协同融合共同完成的。离开教育主体或教育客体,都不能构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一种良好的融合关系,才能共同推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实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主要是通过教育主体所供给的教学内容与教育客体所需求的教学内容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供给与需求关系,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形成融合关系。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发挥在新媒体环境下作为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供给能力和水平。这就要求教育主体需要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新媒体环境下学习特点及其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等方面的需要,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需要进行整合优化,生成出既能符合教育内容,反映教育目标要求,又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需要的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育供给的能力。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也要充分发挥在新媒体环境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激活自身新媒体环境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的需要。这就要求教育客体应主动根据自身思想政治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主地接受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和指导,主动接受教育主体供给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动地选择吸收,并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外化自身的行为指南。只有这样,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才能有效地通过供给与需要的关系生成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

第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融合关系是确保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有效实施的关键。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程度决定了是否有效开展教育活动。主客体关系融合度越高,教育活动越有利于开展,教育实效性就越明显。如果教育主客体对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没有形成良好的耦合度,教与学的关系比较松散,没有形成融合的共同体,就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效。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融合关系问题,实质在于处理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主体性协同作用于教育教学过程的问题,即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和客体的主体性的关系问题。只有协调协同好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与客体的主体性的融合性,才能有效地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进行。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作为教育主体的质的规定性,亦即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相对于受教育者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性。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体性发挥前提条件是在尊重教育客体主体性的基础上,以满足教育客体学习需要为前提。同样,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体现出来的作为受教育者主体的质的规定性,亦即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中在教育主体的主导和指导下所表现出来一种接受教育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性。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发挥前提条件是在教育主体的主导和指导下发挥自身接受教育的一种学习的主体性,即在新媒体环境下接受教育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性。离开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性和指导性发挥,也就难以推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同样离开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主体性参与,也难以推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只有发挥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性和教育客体的主体性,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有效融合,才能推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持续开展。

第三,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是影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离不开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协调协同共生的努力。教育主客体任何一方都不能独自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只有教育主客体生成良好关系的融合性,方能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协同教育者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关系,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大化。

影响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主要因素在于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联度、目标一致度与均衡发展度。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关联度越强、目标一致越高度和均衡发展力度越大,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就越好,反之,主客体关系融合性则就越弱。一是需要进一步优化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联度,提升教育主客体趋向性和趋同性,推进教育主客体的供给与需要之间的深度融合。二是需要进一步优化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对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达成广泛的一致性,提升教育主客体对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认同的一致性,推进教育主客体之间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趋同性。三是需要提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教育主导性能力和教育客体的学习主体性能力,推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能力协同均衡发展,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学相长,教育主客体均衡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实现的条件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总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没有这些基本条件作为基本保障,就无法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根据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的特性,可以分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的前提条件、基本条件和实践条件。

第一,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趋向性与趋同性是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的前提条件。首先,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在教育目标认同上具有一致的趋向性和趋同性。主要体现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目标就是组织和帮助教育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帮助教育客体将教育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认同,促进教育客体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升,养成良好的网络思想行为习惯。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学”的目的也正是与教育主体“教”的目的方向一致,教育客体内在需要教育主体通过新媒体环境下对其指导学习,帮助其改变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和网络观。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客体对教育内容和方法认同上具有一致趋向性和趋同性。一方面,教育内容和方式上,教育主体所推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与教育客体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具有一致趋向性和趋同性。通常情况下,教育主体总是按照教育客体所需要的内容来选择教育内容信息,并通过教育客体认同和喜闻乐见的方式和形式推送给教育客体,使教育客体主动选择接受教育主体的内容信息。另一方面,教育客体也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主动通过新媒体虚拟空间选择那些由教育主体推送的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内容信息开展学习活动,实现自身的学习需要。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教育主客体在教育内容和方式上具有一致趋向性和趋同性,是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前提条件。

再次,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对新媒体环境认同上具有一致的趋向性和趋同性。随着新媒体技术广泛运用和普及,基于新媒体技术所构建起来新媒体社会环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学习、交往的第二空间和场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对于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和学习环境认同具有较高一致的趋向性和趋同性。一方面,教育主体认同新媒体环境下教学教育环境特性和教育方式。尤其是教育主体认同新媒体环境能突破时空的局限,实现全天候地按照教育客体的需要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实现教育的时时性和快捷性,这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主动选择新媒体环境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实现其教育目的。另一方面,教育客体十分认同新媒体环境的教育和学习方式,新媒体环境学习已经成为教育客体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也认同新媒体环境通过教育主体的教学活动为教育客体提供一种高效人机互动的学习方式,克服传统现实环境下教育主客体面對面因地位和学识带来的主客体教学人际紧张的局限。因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对新媒体环境教学具有一致的趋向性和趋同性。

第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互信任与认同是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的基本条件。首先,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相互信任是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的基础条件。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要形成稳定的融合关系关键在主客体互相建立信任关系,没有信任关系作为基础,不可以形成良好的主客体融合关系。一方面,要求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对教育客体给予足够的信任,尊重教育客体主体地位,主动构建民主平等交流与对话机制和氛围,在新媒体环境下给予对教育客体充分的信任和尊重,从教育客体的需求出发,不断地推送满足教育客体成长和发展需要的知识和价值引导的信息,引导教育客体在自主选择教育信息中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扬弃、自我发展。另一方面,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客体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对教育主体提供的信息要有充分的信任,尊重教育主体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并主动接受教育主体通过新媒体环境下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引导的信息,积极开展有效的自我教育。只有这样,才有教育主客体彼此在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主客体融合关系的可能。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彼此认同是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的内在条件。所谓“认同”是一个关系范畴,而不是一个实体范畴和样式范畴。认同是反映主客体的一对关系范畴。认同是由作为认同主体、认同客体、联结认同主体和客体的中介和环体等要素构成。从认同过程来看,认同是在实践活动过程对认同客体属性的认识、辨明、选择、赞同、信任的过程中形成的,也就是说,认同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当认同客体的属性能满足认同主体的需要时,主体在对其进行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就会对客体属性产生认识、辨明、选择、赞同、信任的需要。如果认同客体的属性能经常性地满足认同主体的需要,就会对认同客体形成稳定的信任。但从认同主体心理角度来说,认同也是一个心理过程,包括认同主体的动机、兴趣、需要、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因此,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彼此认同关系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教育客体学习思想政治需要特点的认识、了解、掌握的基础上,形成对教育客体的一种赞同的态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客体通过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主体实施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教育主体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产生对教育主体的一种赞同的态度。只有教育主体生成出对教育客体的赞同态度和教育客体对教育主体的赞同态度,才能形成教育主客体彼此认同的关系,催生出教育主客体的融合关系生成和发展。

第三,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生成的根本条件。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总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生成。离开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就无法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也就无从谈起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首先,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相互融合的介体。只有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才能实现主客体关系的融合。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要立足新媒体环境的开放性、信息内容的丰富性、传播方式的快捷性、教育客体需求多样性、差异性等特点,把握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特点和规律,积极发挥自身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从教育目标设置、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形式的选择与优化、教育客体的需要等多维度,激发教育客体内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吸引教育客体自主参与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积极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深度互动,达成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行动与目标的一致性,力求与教育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进行深度交流与互动,构建起良好的互动融合关系。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应积极发挥学习的主体性,不断提升自身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学习内在的需要,主动选择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学习的内容,积极参与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主导实施的思想政治学习交流和讨论活动,方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构建与教育主体融合的教学关系。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才能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形成比较稳定的关系,生成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

四、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融合性实现的主要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主要体现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关联度、目的一致性和行为协同性。因此,提升主客体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认同是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基本路径;增强主客体新媒体环境下教与学的互动性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主要途径;促进主客体新媒体环境下教与学行为的协同性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重要途径。

第一,教育主客体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性认同的过程是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基本路径。教育主客体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性认同与否,直接影响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趋向性和趋同性,继而影响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的生成。

首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提升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其要求教育主客体共同根据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求和教育客体发展需要,在充分交流和研讨的基础上,共同科学地设计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既要反映党和国家的要求,又要服务于教育客体成长和发展的需要,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在制定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过程中,增强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

其次,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对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认同的自觉性,提升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教育主客体应坚持以目标为导向,立足于新媒体环境教育特点,主动围绕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积极高效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克服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和学习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确保教育主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同向同行,实现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趋向性和趋同性,提升教育主客体对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致性的认同度。在一定程度上,教育主客体对新媒體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认同的一致性越高,主客体的关联度、趋向性和趋同性就越强,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就越好。

第二,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互动性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主要途径。教育主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互动频次和深度将直接影响教育主客体关系关联度,继而影响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的生成。

新媒体环境下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和教育形式,有利于提高教育主客体互动频次和质量,增强教育主客体互动性,提升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一方面,教育主客体应积极主动地发挥新媒体环境的开放性和传播的快捷性,围绕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积极整合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精准地推送教育客体所需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满足教育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促进教育客体的内化和外化进程。另一方面,教育客体在新媒体环境中也应积极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信息,并在内化和外化过程中将自己所思所想以及疑惑及时反馈给教育主体,寻求教育主体的指导与帮助,不断地增强与教育主体的互动,提升主客体关系的关联度和融合性。

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有效互动,突破了现实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因地域空间互动交流的局限,实现了主客体互动交流即时性和思想同频共振性。主客体间教育内容信息互动,实质是主客体间思想交流交锋交融的过程,通过新媒体环境下教育信息互动交流,构建起教育主客体关系共生性,形成主客体融合的思想价值共同体。在新媒体环境下教育主客体互动过程中,实现了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互动后教育主体不再是互动前的教育主体,而是融入了教育客体思想认知和需求的教育主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互动后的教育客体也不再是互动前的教育客体,而是接受并融入教育主体教育认知和思想的教育客体,也是我们常说的客体主体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互动中,教育主体不再是简单的教育内容信息推送者,教育客体也不仅仅是教育内容信息接受者,教育主客体关系是一个平等交流的对话者和协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形成一个相互融合的主客体关系。

第三,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与学的共生性是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重要途径。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与学的共生性与否,将直接影响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生成。

首先,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与学行为需要实现同向同行,这是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基本要求。只有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教与学的行为同向同行,方能实现教育主客体关系形式上的融合性。如果新媒体环境下教育主客体教育行为是逆向逆行,教育主客体难以形成行为的趋向性和趋同性,教育主客体目标一致性难以形成,也就不可能生成出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与学行为的同向同行。一方面,教育主体要求突破现实环境下“教育主体教什么,教育客体学什么”的逻辑来实现教与学的同向同行的局限。应该按照新媒体环境下“教育客体思想发展需要什么,教育主体则精选教什么”的逻辑来实现教与学的同向同行。教学主体需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新媒体环境下做思想政治教育的组织者、主导者、协助者和帮助者,把教育和学习的自主权交给教育客体,主导教育客体朝向教育客体发展的方向同行。另一方面,教育客体也需要立足新媒体环境学习的特点,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自主接受教育主体的组织和主导,树立起与教育主体主导方向同向同行。切忌自作主张,另辟蹊径或另起炉灶,这样就难以形成主客体的教学行为同向同行,也就不可能生成主客体关系的融合性。

其次,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与学在同向同行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实现主客体关系的共生共融性,这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趋同性和共生性具体体现,也是实现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质的规定性。只有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与学的共生共融的关系,方能实现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实质性融合性。如果新媒体环境下教育主客体只是停留在形式上的融合,就不能生成共生共融的关系,也就不可能生成出主客体关系实质上的融合性。实现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教与学行为的共生共融,要求教育主客体通过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资源的共生共享,构建起教育主客体互相依存、彼此互惠、协同发展的一种动态的融合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为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融合性的生成和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杨立英.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关系特性与教育创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11):60.

[2] 曾国屏,李宏芳,张再兴.网络空间中主客体关系的演化规律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1):37.

[3] 任海.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及工作理念创新[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1-102.

[4] 韋丽林.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特性[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0(2):63-64.

[5] 李红革.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化及其策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33.

[6] 骆郁廷.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与客体[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2):5-6.

[7] [美]S.E.佛罗斯特.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328.

[8] 王嘉合.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特性的思考[J].教学与研究,2007(3):31.

[9] 陈秉公.论思想品德课教学特殊“双主体结构”与教学规律[J].教学研究,1998(1):31.

[10]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44.

[11] 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4):48.

[12] 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含义初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2):8.

[13] 邹成效,衡孝庆.论融合性[J].学习与探讨,2016(3):27.

[责任编辑:张学玲]

猜你喜欢
主客体客体主体
论碳审计主体
磨课活动中多元主体需求的深度挖掘
何谓“主体间性”
浅议犯罪客体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租赁房地产的多主体贝叶斯博弈研究
浅析“物我本相因”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新探
试析期货法律关系
从“反对阐释”理论看摄影艺术本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