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晶
摘 要 豆科牧草又被称之为豆科草类,分布广泛,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不高,可以显著改善土壤性质,在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上,具有其他植物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分析了煤矿废弃地的环境负效应,并探讨豆科牧草在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方式。
关键词 豆科牧草 煤矿废弃地 生态修复 应用
中图分类号:S181.3文献标识码:A
在经济发展下,由于煤矿过度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近年来,各个地区加大了煤矿治理工作,但是在煤矿废弃地上,却缺乏科学的修复措施,导致大量土地抛荒,严重影响了地域经济发展。煤矿废弃地会造成严重的环境化学效应、环境生物效应以及环境物理效应,探讨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措施,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
1煤矿废弃地环境负效应
我国有着丰富的煤矿资源,数据统计,国有矿山数量约有8000座,乡镇、个人经营矿山数量有26万座,煤矿资源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是,煤炭资源枯竭后,对于当地生态环境也造成了负面影响。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煤矿废弃地面积达到了288万公顷,这一数据每年都在扩大,大量的煤矿废弃地毁坏农田、草原、森林,造成土地干旱化、水土流失等严重后果,也带来了土壤、水土和空气污染,在短期内,很难消除。根据测算,煤矿废弃地废石堆造成的污染将会超过500年,与之相关的经济损失达到了90亿元。煤矿废弃地的环境负效应表现在几个方面:
水环境负效应:如矸石山淋滤污染、含水层水质恶化、沉陷洼地积水、矿区供水矛盾等;
岩土环境负效应:如地面裂缝、滑坡、废石场边坡失稳、崩塌等;
地貌景观负效应:如植被破坏、矿山地质灾害、山岩裸露等;
土地资源负效应: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压站土地、土壤污染等;
大气环境负效应:排土场、煤矸石山扬尘以及矿区沙尘暴。
煤矿废弃地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综合系统,我国煤矿资源分布广泛,类型繁多,不同地区的煤矿废弃地矿山问题也有显著差异,在煤矿废弃地的治理上,生态治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将豆科牧草应用在煤矿废弃地治理上,可以有效消除煤矿废弃地的负效应,做到标本兼治。
2豆科牧草在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豆科牧草又被称之为豆科草类,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分布,如三叶草、苜蓿、红豆草、草木犀、紫云英等,多为草木,也有灌木、半灌木、藤本植物,根系发达,能够深入地下,对温度、湿度的要求不高,广泛应用于庭院绿化、保持水土以及防风固沙等领域。以紫花苜蓿为例,其适应范围广泛、抗逆性理想,可以生长在各种土壤环境与气候中,根系发达,能够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物,也可以从土壤深层吸收钙素,改善土壤性质,形成团粒,其枝叶繁茂,覆盖面积广泛,是多年生植物,将其应用在煤矿废弃地修复中,能够起到改善土壤性质、防止冲刷、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我国在豆科牧草的栽培上,有悠久历史,在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在国外引入了各种高产、优质豆科木材,当前,豆科牧草在煤矿废弃地治理中的应用也逐步成熟。
2.1豆科牧草在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1.1土壤改良
土壤改良是对土壤中存在的各种不良性状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肥力、增产增收,改善土壤环境。在煤矿废弃地中,磷含量中等、水解氮与有机质含量不高、重金属污染大,在土壤改良上,可以采用几种方式:
复垦土改良:在种植了豆科牧草后,少量多次施以磷肥和氮肥,逐渐提高土壤肥力。还可以在土壤中施加有机肥料,如粪便、生活垃圾、堆制綠肥,这类肥料来源广泛,对土壤有良好的改良效果。同时,还可以通过白三叶、紫花苜蓿、黄花草木樨几类豆科牧草来修复煤矿废弃地土壤,可以显著降低土壤的重金属污染。
2.1.2矸石土改良
矸石土土壤肥力差,结构以非活性孔隙为主,汗水量少,是修复工作的难点,缺乏营养物质,植物生长困难。因此,可以种植豆科牧草,施以磷肥、氮肥、钾肥,并施加有机物质。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胶结作用,能够改变矸石土颜色,也为微生物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
2.1.3植被修复
煤矿废弃地土壤结构不佳,缺乏植物生长所需的养分,重金属污染严重,治理难度高,在具体修复上,需要分析重金属污染情况,并选择适宜的豆科牧草,以便让矸石地能够在短期恢复肥力。
2.2修复技术方法的应用
在煤矿废弃地生态修复上,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相当一部分煤矿废弃地与畜牧地距离不远,在选择修复方式上,要基于畜牧生产、园区规划来选择技术方法,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整合。在具体应用上,也要对矿区进行科学的区域划分,目前,常见的修复技术方法有几类:
2.2.1生态农业养殖模式
生态农业养殖模式即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豆科牧草进行修复,在废弃地土地肥力提升、重金属污染改善后,即可应用生态农业养殖模式,种植紫花苜蓿、玉米、黄花黄木樨等植物,构建出“养殖-种植”循环的生态基地。在生态基地中,以牛粪、羊粪等作为农作物生长基质,豆科牧草、玉米秸秆又可以作为牲畜饲料,实现了循环利用。
2.2.2生态景观种植模式
生态景观种植模式即根据经济发展需求、煤矿废弃地环境来划分为“景观区”、“防护区”、“生态区”几个区域。
景观区:在景观区植物的选择上,需要根据土壤环境来确定,其中,矸石区、复垦区金属污染大,在选择景观区植物时,需要优先选择垂柳、油松、玫瑰、榆树等具有抑菌、修复功能的植物,建立隔离带。建立景观区,可以有效缓解大气污染,还能调节区域气候,遮蔽不良景观。
防护区:煤矿废弃区土壤包括“林地土壤”、“矸石土”、“复垦土”几种类型,在选择防护区植物时,要充分考虑到几种土壤条件的需求。其中,林地土壤肥力较好,污染小,适合种植的豆科牧草广泛,矸石土与复垦土污染严重,要选择耐性好的豆科牧草,一方面,豆科牧草生物量要大,有巨大根系和较长的生长周期,可以在土壤内部形成发达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
生态区:在生态区,可以选择的植物类型较多,除了一般的豆科牧草之外,还可以搭配种植樟子松、新疆杨、油松等具有防风固沙效果的植物,并进行一定的修饰整理,煤矿煤矿废弃地环境。
2.3豆科牧草的管理
在播种后,要严格按照丰产田标准来开展田间管理工作,包括“灌溉”、“排水”、“除草”、“中耕”、“病虫害防治”等,其中又以病虫害防治为重点,病虫害防治要做到彻底、及时,定期除草。
2.4生态景观的营造
豆科牧草在煤矿废弃地修复中的应用还要考虑到生态景观营造问题,利用绿地植物优势,构建出包括豆科牧草、森林、雨水花园、绿道于一体的绿色空间网络,从而提高土质,引入绿色技术、循环再利用场地资源。在绿色廊道、道路之间形成“线”,将水系、湿地组成“面”,构建绿色骨架,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质量,还可以发挥出水环境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可以设置生态雨水搜集器、透水砂石路面,科学引流雨水,构建出弹性景观。
3结语
煤矿资源曾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稳定的经济、物质基础,但是其造成的环境问题也非常深远,对于煤矿废弃地,需要采用科学有效的生态恢复措施。要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煤矿废弃地组分关系进行分析。豆科牧草根系发达,对于煤矿废弃地的修复具有其他植物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具体应用上,需要充分考虑到各地的生态条件、经济发展需求,将豆科牧草与其他植物搭配使用,建立生态修复植物群落,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以此来发挥出豆科牧草的生態效用。当前,豆科牧草在我国煤矿废弃地修复上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相信在研究的深入下,其应用范围也会日渐广泛。相关人员要对此予以高度重视,多方获取经验,结合矿区情况来选择适宜的豆科牧草,促进煤矿废弃地科学、合理的转变。
基金项目:衡阳市科技计划指导性项目,项目编号:S2018F9031018290。
参考文献
[1] 高璞,范惠君.基于煤矿区环境条件下的住区环境建设研究[J].山西建筑,2007(27).
[2] 李叶鑫,王道涵,吕刚,刁立夫,董亮,杜昕鹏.煤矿区土体裂缝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8(12).
[3] 陈玉振,杨海创.煤矿区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案探讨[J].中州煤炭,2008(02).
[4] 杨坤.模糊方法在煤矿区矸石山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