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2019-12-12 02:25张敏
卷宗 2019年31期
关键词:教育国际化高校英语教学培养模式

张敏

摘 要:在当前的社会中,随着我国与外国联系的逐渐密切,以及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定位的不断提升,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开始趋向于国际化发展。对此,为了有效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的相关规定,在开展高校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学校以及教师就需要适当的调整人才培养的观念以及模式。基于此,本文将对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及路径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学;人才培养;教育国际化;培养模式

就我国当前的高校英语教学来说,其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最主要的两点为思辨缺席以及人文修养缺失。主要原因在于,高校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将教学的侧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上,而忽视了完善学生的人文底蕴。并且很多教师会具有较高的功利心,忽视培养学生的专业内涵,从而导致学生的整体思维以及素养产生失衡状态。在当前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教师们必须要调整整体的教学观念以及模式,既要务实也要发展精神文化。

1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总体来说,全球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发展的主要目标,并且在这一发展形势的带领下,我国的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领域也会受到相对应的影响,其中影响效果最为明显的领域就是教育领域。高校是一个不同于普通学校的教育机构,其在进行教育工作时,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的融入社会,融入国际。此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以及各个领域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由于信息技术的存在,信息更新的速度以及传播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中,我国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标准也就逐渐提高,所以培养国际化的专业人才是高校应该重点关注的一项任务。同时也是我国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1]。

其次,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大学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学术交流以及文化交流,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个人认知思维都能够得到有效强化。并且在一些优秀的大学中,学术环境以及学术信息是在不断更新不断变化的,这些文化会对学生形成有效的熏陶以及影响。在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高校之间会形成密切的联系以及交流。并且就当前国际上名牌高校的排名来看,前三名高校均属于英语类型的语言國家,所以在高校教育工作中培养学生的英语专业能力以及英语专业化国际化意识就显得十分重要。

最后,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是英语专业稳定发展的客观要求。通常来说,高校在进行专业设立时,会对社会以及市场的需求进行参考,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工作,确保能够为社会提供有效的人才,也要保证学生能够有较高的就业几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而在国际化舞台上,各国之间交流的主要语言仍旧是英语。所以,在国际化的教育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具备较强的现实意义。

2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创新路径

2.1 更新教师的培养理念

针对于当前的高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来说,高校若想要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就一定要对培养机制进行适当的创新以及完善,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了解当前的英语市场需求,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

首先在知识教育方面,学校应完善教育机制的整体体系,融入通识类、专业类以及技能类英语信息。其中,通识类指的是能够强化学生综合认知的公众基础课程。比如创新教育、素养教育以及思维教育等等。专业类知识指的是英语领域的相关内容。比如听力教育、沟通教育、阅读教育以及写作教育等。这一部分的课程可以融合到专业课程设计中[2]。而技能类知识指的是英语领域的实践操作。比如交流训练、翻译训练、情景演练等等,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输出能力。

其次,在人才培养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以及个人想法,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引导其进行职业规划。当学生完成这一操作后,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规划收集上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计划。

最后,在日常教学中,高校也可以适当的开设一些与英语相关的校内机构以及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团队参与,以此加强学生的职业基础以及职业能力,使之在进入到社会后能够快速的融入到工作中,实现自我。

2.2 落实校企合作的模式

在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在培养人才时需要注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此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将其培养成一个能够对社会发展有贡献的全面性人才。所以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学校就可以与当地的英语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通过构建这一教育体系的方式,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以及实践能力。并且在校企合作中,针对于不同的教育内容以及教育侧重点,合作的模式也会呈现出较强的多样性。就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其能够参与的企业项目主要有外企项目、合资项目以及本土企业项目[3]。所以在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时,学校方面应为学生做好准备工作,了解合作企业的背景、其在经济领域所形成的地位以及其对于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状态,以此保证学生能够在企业实训期间获得一定的经验。

此外在进行校企合作时,学校教师与企业的相关责任负责人应构成紧密的联系,相互合作,相互协调,构建双师型教育体系,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育指导,帮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

最后,在具体的合作期间,教师也应该对企业的英语应用程度以及其对于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在校内期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夯实学生的基础。并且,校企双方应构建完整的责任制度以及合同,以此保证能够达到互利共赢的状态。

2.3 引进国外的教育经验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外国的一些教育资源以及文化因素开始融入我国,对我国的学生形成了一定的思想影响,而在这一背景下,我国的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就应该抓住契机,积极的引进一些国外的先进教育观念、教育方式以及教育手段,贯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对这些外来文化进行适当的转换,以此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总体来说,在高校教育中相比于其他专业而言,英语专业具备较强的特殊性,在进行英语学习时学生需要将自己投放到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以此才能够加强自己的英语思维以及核心素养。所以,在日常教育中,高校就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英语表达环境,比如其可以与国外的高校进行联系,通过开展交换生或者是留学生学习的活动,引进一些外国的相关专业人才,使之能够与本校的英语专业学生构成联系,两者相互辅助,相互沟通。其次,学校也可以借助网络技术,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对外交流的智能化平台。最后,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综合表现较为优秀的学生,高校也可以为其提供一些公费游学或者是公费读研等教育机制,以此既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 结论

综上所述,高校英语教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门语言课程。而语言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是对思维模式的一种具象表现。所以在开展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们就需要调整自己的观念,全面落实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对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进行合理的应用,完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为其构造完整的英语思维,推动我国英语人才能力的有效强化,也能够为国家国际化发展提供稳定的力量支撑。

参考文献

[1]赵陶.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陕西教育(高教),2019(08):58-59.

[2]席留生.国际化背景下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务实与务虚[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03):71-78.

[3]田振江.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化趋势[J].教育与职业,2010(15):115-117.

猜你喜欢
教育国际化高校英语教学培养模式
高校英语教学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定位研究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