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青
(泉州市第七中学,福建 泉州 36200)
教育部考试中心就2019年全国高考试题发布评论文章《落实“五育并举”提升育人功能》,[1]明确试题体现了“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了十九大报告和新时代全国第一次教育大会精神。
2019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继续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更加注重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为主线,通过优选考试内容,内涵覆盖了德、智、体、美、劳5个领域,彰显高考命题“价值引领,素养导向”的命题理念。[1]
教育部考试中心于涵在《新时代的高考定位与内容改革实施路径》[2]一文中,提出高考考查的核心价值是正确的思想观念和健康的情感态度的综合;考查在正确思想观念指导下,面对复杂现实或学术问题的真实情境,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思维方式与方法,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品质。
从选择题部分来看,选择1-3题组“长三角村村集体经济”,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村村冒烟”到2016年“‘抱团飞地’发展模式”,考查产业的优化整合。选择4-5题组“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口结构”考查人口迁移特征及其产生的影响。选择6-8题组,以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建设的区位选择,一些铁路的废弃,考查信息获取与解读,区域空间定位、区域特征及产业转型;选择题组9-11题以黄河小北干流河段堆积性游荡摆动为案例,考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地形岩石特性及干支流交汇处河流相互影响引起的地理现象。
从非选择题部分可知,必考题36题以“澳大利亚汽车工业发展为主线,围绕汽车产业布局、汽车市场特点、汽车生产成本以及汽车产业退出的影响等现实问题进行分析;37题,以里海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实证,阐明了板块运动与里海地区地貌、水文、气候之间的关系,反演了湖泊的形成过程,由此获得黑海和地中海将相继成湖的依据。试题引导考生根据板块运动的趋势,判断黑海和地中海可能发生的变化,选做题43题“重庆安仁古镇发展旅游中面临游客不留宿的问题为切入点,进行分析以及提出解决措施”,44题修建人工运河和清淤工程对当时环境的影响,说明人地关系的动态发展和变化。
地理试题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立意高,目标指向明确,选择贴近时代、贴近社会生活的素材,创设内容贴切丰富的情境,设置的问题聚焦学科本质,综合性强,且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平时所学的地理学科知识体系、思想和方法,从地理学的空间性、系统性和人地关系等视角分析和解决问题,逻辑推理等思维能力要求高,体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核心功能。[1]
学生在高考解题过程所需要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科视角不是与身俱来,而是要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学习和训练获得的。
1.思维与地理思维
思维,是在表象和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4]常见的地理思维主要有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等,其中地理逻辑思维主要包括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分析综合思维等。[4]
2.地理逻辑思维是地理思维的核心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联系性(整体性)和区域性,地理思维活动中,所涉及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具有空间上的相互联系,多与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着,判断推理、综合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是地理思维的主要特征。
1.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地理学的本质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涵盖三个维度,即正确的价值观、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体现地理学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及价值观念。区域认知主要包含区域特征、区域差异、区域联系、区域发展等;综合思维是人们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象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侧重于要素组合、时空组合、地方组合;地理实践力是基本活动经验;组成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依存,构成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机整体。
2.构建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提高地理学习能力,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1)注重地理观点教育,把整体性的系统思维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环境适应性,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而产生变化,以及各要素变化对地球表层整体状态产生影响(如下图)。研究地理要素或者地理综合体空间,分布规律、时间演变过程和区域特征,都必须采取综合性、整体性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研究,整体性的系统思维是地理学基本思维。
教学过程中要把整体性系统思维原理贯穿于思维活动过程始终,以要素分析方法或区位分析方法整合教学内容,加强对地理事象、规律、原理、过程的认知、理解、分析、判断、归纳与评价,形成地理学科思维方法与观念。
(2)建构地理空间思维
“从空间看待一切”是地理学的根本思想方法,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的思维基础。[6]区域性是地理学的特征之一。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任何地理事象都有一定的分布区域,都具有特定的空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空间观点和因地制宜观点是地理学的重要观点。
建构空间思维,引导学生在分析地理事象的分布格局、空间联系及发展变化时,要注意从不同空间尺度的角度进行思维,认识大尺度的区域,主要从整体着眼,从中得出概括性和普遍性结论(规律性、共同性及差异性);小尺度的区域在侧重在于其特殊性的认识,分析时要以大尺度为背景和依据。要注重整体与局部、宏观与微观、辩证、动态、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同时还要时空叠加,即同一地方不同时间,或同一时间不同地方。
(3)以人地关系思维为主线,形成地理观点和学科素养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科学;也是研究人地系统的科学;还是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科学;人地关系思维、系统思维和空间思维是地理学的三个核心理念。[7]
人地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包括地与人、人与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地关系思维是地理学思维的核心。人地协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是地理学的观点。
首先,人类生存与发展,要占据地理环境一定的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自然资源),同时通过人类的消费活动,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环境空间、资源供给和自净能力(环境承载力)都是有限的。随之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各种需求不断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环境承载力压力大,出现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世界性环境问题。要引导学生树立人地协调观,遵循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其次,不同的区域,自然条件存在差异,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人口发展和空间分布不均,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科技的进步,全球性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发细致,任何一个区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其他区域而独立发展,区域发展必须加强与区域的联系,通过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等形式,物质流、能量流、人流、信息流日益扩大,世界仍然存在粮食、能源、冲突、本土主义、孤立主义等社会问题。引导构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系统意识。
总之,高中地理课程教育有着自身的学科特色,承载有着育人的价值,地理课堂教学过程要注重地理思维方式的建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